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他没病没痛,不是比什么都抢吗?
范二当即迎了上去,参拜了甘夫人之后又与小蝶、周婶等人打过招呼,这才引荐起王绵和甘绦来。
甘夫人对王绵和甘绦自是无比慈爱的,尤其是甘绦这个娘家的孩子,她与两人一番亲热之后,又不免向范二问道,“那什么,你那个公主怎么不出来?”
范二讪笑起来,而后又没心没肺道,“她倒是想跟着来的,我让她呆家里看家了。”
“没点正行。”甘夫人伸出右手食指点了一下他的额头,便将手中的一封书信递给了他。
“她还好吗?”范二只闻着信封上的木樨香气,便知这是袁皙儿的书信了。
“她很不错,去年王长史起兵路过吴郡时,多亏了她提前命人将我们几个接到了府衙中,你啊。。。。。。。真该回去一趟的!”
范二侧耳倾听着甘夫人的唠叨,脑子里却不由浮现出袁皙儿的形貌来,但他们实在是分开得太久,她的容貌都已有些模糊了。
奇怪的是,偶尔才想起的司马慈安的样子,却越发显得清晰。
范二不会怀疑自己对袁皙儿的情感,尽管与之会面不过两次,可这年头和后世谈恋爱是不一样的啊!
要是在后世,恋爱中的双方哪怕只有两天不见,都会怀疑对方是不是找别人了。
可现在不一样的。
经过这一年来的通信,范二有理由相信,袁皙儿的心也是在自己身上的。
如果袁山松不对袁皙儿逼婚的话,她一定会嫁给自己的!
范二拿着袁皙儿写来的书信,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只可惜忘了迈步跟上甘夫人;后者回头看了一眼他脸上的傻笑,终于忍不住问道,“二子,你这是怎么了?”
范二顿时回过神来,伸手指引道,“没事没事,母亲快上车罢,咱们先去府衙。”
将甘夫人送上车后,他便叫过周如海,询问起王廞作乱的细节来。
周如海正好也想向他汇报这件事,两人便跟在甘夫人的车后,边走边低声交谈起来。
听了周如海的叙述,范二才总算是大致估测到了王廞之乱的破坏力,——但是货运队的五十余吴郡籍的队员,就有六个人的亲属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还有三个人已是家破人亡!
得到这样的消息之后,范二竟不知作何评价才好。
周如海带来的还有另一个消息,——朝廷对前江州刺史王凝之已经有了新的安排,也就是将他任命为会稽内史;而信任的江州刺史王愉很快就会到任,他到任之后,朝廷将会从豫州划四个郡到江州来,以扩大他的管辖范围,加强他的力量。。。。。。。
州刺史这个官职最初是由汉武帝开始设置的,其主要职责就是督查督察郡国,巡视吏治;刺史相当于后世的司吏大夫,仅仅只有六百石的俸禄,而他所监督的官员俸禄却是两千石。
州刺史后来就改成了州牧,随后又改为刺史。。。。。。
由于汉朝出现了州刺史与州牧两次反复罢置,这两个官职一直并存沿用至三国时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牧与刺史这两个官职在职能基本相同,所以很容易引起混淆。
从严格意义上讲,“刺史”的工作对象是地方官吏,是监察性质的职务;“牧”的工作对象是百姓,是行政性质的职务。
而古代的州相当于后世的省,所以州刺史和州牧相当于后世的省长,郡则相当于后世的市,太守、郡守、内史、国相、尹这些职务都相当于后世的市长。
可就算是市长,也还区分个大小不是?直辖市和三流小城市是绝对不一样的。
当初王国宝就职的丹阳府尹,可以被认为是与州刺史一样的级别,可会稽内史比之江州刺史就一个在地一个在天了。
王凝之被司马道子从江州刺史降职为会稽内史,心情肯定是不痛快的,被他召唤出来的陶渊明又何尝不是如此?
值此时刻,或许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最末的两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怕是最符合陶渊明心境的吧?
当然,还应将诗句中的“司马”二字,改为“祭酒”才好。
有人欢喜有人愁。
最开心的人当时新上任的江州刺史王愉无疑了,因为司马道子从豫州划了四个郡到江州之后,江州的地盘明显比荆州还大了啊。
如果经营得好的话,这何尝不能与荆州、北府军鼎足而立呢?
江州和豫州都有固定的地盘,增强江州的同时就必然削弱豫州,这让豫州刺史庾楷情何以堪?
庾楷是司马道子的人,但他面对老大从自己碗中夹肉的行为还是表现出了愤慨,当即进言道,“江州只是内地而已,似乎不需要太多防卫吧?而豫州与强大的后燕、北魏相联,绝不能被削弱!”
0217试试旁边那棵歪脖子树()
庾楷出自颍川庾氏,他的祖父是征西将军庾亮,他的父亲是会稽内史庾羲,他在就任豫州刺史之前的职务是侍中,他接的是兄长庾淮的班。
颍川庾氏是江左四大家族之一,是继琅琊王氏之后,与司马氏共天下的第二个家族。
庾氏在江左之兴,是从庾楷的祖父庾亮开始的。
庾亮字元规,他是一个仪表出众、稳重严肃、不轻举止的人,他年近十六岁时便受到了东海王司马的征辟,但他并没有响应。
他之所以年纪轻轻就被征辟,当然不是因为他长相出众、有才华,而是因为他的妹妹庾文君受聘于元帝司马睿之子司马绍,当时的元帝还只是征东大将军。
司马绍继位后,庾文君便被成了皇后,庾氏由此成了外戚。
为了制约王导,司马绍遂拜庾亮为中书监,并由此开始将剪出大族势力的工作提上了日程,这让琅琊王氏的人开始警惕起来,并导致了进入东晋后的第一次叛乱,——王敦之乱。
平定了王敦之乱后,司马绍却于次年因病辞世,时年二十七岁。
庾文君由此进阶为太后,还是可以垂帘听政的太后。
于是小皇帝的舅舅庾亮开始排除异已,欲要总揽大权。
而在王敦之乱后,琅琊王氏已经丢掉了军权,所以身为三朝元老的王导此时也只能时常称病不朝,以避庾亮的锋芒。
独揽大权之后,庾亮便开始了对皇族司马氏的大清洗,以及对琅琊王氏的排挤。
庾亮的独断专行很快就激起了变故,随后便引起了苏峻和祖约的叛乱。
叛乱平息之后,庾亮引咎出都,以豫州刺史屯驻芜湖,企图就近控制朝政以达到与王导相持的目的。
平心而论,与琅邪王氏合作,巩固琅邪王氏首创的门阀政治的是颖川庾氏;结束“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使琅邪王氏转衰的是颖川庾氏;使江、荆、梁牢固地连为一气,并取得襄阳以巩固荆州,为桓温的崛起创造条件的,也是颖川庾氏。
庾氏取代王氏,并未改变门阀政治格局,只是用庾与马共天下代替“王与马共天下”而已;颖川庾氏势力的积累,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但是它的衰坠却发生得非常急骤,而且此后的家族地位,也不能比齐王、谢。
庾亮起自外戚,无功晋室,所以朝廷内外对庾氏是很看不起的;由此也不难理解,司马道子从庾楷碗中夹肉,甚至都懒得跟他打一声招呼了。
庾楷认为自己被司马道子无视了,所以很不爽地写了一个反对的奏章,可这个奏章却像后燕皇帝慕容宝送给后秦皇帝姚兴的求援信一样,他们没有收到任何的回应。
受到司马道子的一次又一次的无视,庾楷当时就怒了,——老子何必要在你这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反正旁边还有一棵呢!
庾楷第一时间想到了王恭,而后就派他的儿子庾鸿为使去了京口。
见到王恭之后,庾鸿便开门见山地说道,“如今的司马休之、司马尚之兄弟专权,他们比王国宝、王绪做得更过分!他们以朝廷的名义削藩,现在还只是豫州,可豫州之后又是哪儿呢?明公,咱们最好趁现在他们的计划尚未完善,早做打算啊。”
王恭也一直在关注着朝廷的动向,之前还抱着看“狗咬狗”的心态,对待司马道子划豫州之地到江州的,可现在却有了新的想法;去年只以北府军和荆州军的力量,就可以把司马道子逼得弃车保帅,更何况如今多了一个豫章呢?
此消彼长之下,朝廷有什么能耐阻止外藩的围攻呢?
王恭理所当然地想到了最好的结果,答应了庾楷的出兵要求后,便急不可耐地派人去通知荆州的殷中堪和桓玄。
经过上次的成功兵谏之后,桓玄一回到南郡,便迫不及待地向司马道子提出了想去广州任职的请求;司马道子原本也想分化殷中堪和桓玄的联盟,所以顺水推舟地将他任命为广州此时,都督交州和广州的军事。
桓玄原本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远行的,可接到京口的来信后,他便兴奋了起来,第一时间赶去了荆州刺史府;殷中堪和桓玄都是从上次兵谏中尝到甜头的人,他们也早就想继续来一次,王恭的要求可谓是正中下怀了。
两人共推王恭为盟主,又与之约定了一起进京铲除奸佞的时间,随后便开始厉兵秣马。
殷仲堪的回信是从陆路取道豫州,由庾楷的人转交到王恭手上的,但由于荆州这些天一直下雨的缘故,书信上的字迹显得有些模糊。
王恭无法从模糊的字迹上认出这是殷中堪的笔记,所以认为这封信是庾楷伪造的,又想到上次的兵谏之后,他便做出了提前出兵的决定。
去年出兵实在是太顺利了,只需要北府军就可以拿下京师了嘛,殷中堪他们来不来又有什么关系呢?
王恭此时是充满自信的,但自信有时候也会转化为自大。
司马道子听说庾楷倒戈,这才意识到他对自己的重要,遂写信赶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