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司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羽又是沉默了一会后,冷冷地说道:“逐英榜大量冒出新人,这样的事情却不是第一次……”

    管义疑惑地看着白羽,等待着白羽说下去,对于逐英榜的研究,在这世界上,白羽绝对是最权威的人士。

    “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正是三十多年前,就在我兵败之后不久。”白羽继续愤恨地说道,对于三十年多年前的那件事,白羽永远也不能够彻底放下,如果不是他武意深厚,也许早就已经郁郁而终了。

    管义一怔,像是想到了什么,却不是很明白白羽如此说,其中真实的含义,究竟为何。

    白羽微微叹了口气:“唉……那一次逐英榜颁布之后,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大汉皇室被迫东迁,偏居渭河以南的富庶之地,却失去了对东西两个大陆大部分地方的掌控之权。”

    “师尊的意思是说……天下又要乱了?”管义震撼地说道。

    白羽点了点头,“三十多年前的那次逐英榜,你知道有哪些人是凭空冒出来的吗?”没等管义回答,白羽自顾自的说道:“我只说几个名字,你就会明白了,刘鄂,曹松,姜泰,李源,石蒙……”

    “五大诸侯王!?怎么会这样?”管义惊呼出声,他明白了,原来如此!

    白羽却是惨笑了一下,说道:“那时若是有我的震慑,这几人还不会怎么样,可一旦得到我战死的消息,一个一个全都跳了出来,利用逐英榜给他们的名气,收拢了不少的手下,再加上自己家族的底蕴,纷纷自立,尤其是刘鄂,几乎是占据了整个西汉大陆,若不是出了一个石蒙,硬生生的在刘鄂的眼皮底下建立了一个北秦国,牢牢地牵制住了刘鄂,说不得大汉皇室还没迁都,就被刘鄂给灭了!”一说起刘鄂,白羽脸上就浮现出一股刻骨的仇恨,丝毫不比对逐英塔的差。

    刘鄂正是南蜀的诸侯王,他是第一个反叛汉朝的诸侯,三十多年前,刘鄂集结十万大军,突袭京师长安,城中将领反叛,里应外合,一夜城破,大汉皇室被迫东逃。当时正是由曹雍的父亲曹松,姜言的父亲姜泰,李齐的父亲李源等人带领万于士卒保护着大汉皇室躲到了东汉的建康城,本来刘鄂欲要赶尽杀绝,半路却被石蒙带三万军,牢牢阻住。幸得如此,大汉才没有就此灭绝,但也是元气大伤,吴超的爷爷汉哀帝吴能,为了稳固朝廷局势,无奈之下,分别将曹雍等立了大功之人,封做诸侯王,才有了现在的诸侯并起的纷乱天下。而至于刘鄂,他却是也不甘寂寞,直接自立为蜀王,他也是整个天下间,唯一一个不被朝廷认可的诸侯王。

    “自从所有诸侯都封王之后,逐英榜上便是再也没有了这几人的名字,由此,你也可以看出,这逐英榜的能量究竟是有多大了。甚至可以说,这天下纷乱,完全是由逐英塔一手造成的!”白羽又是恨声说道。

    管义心中一动,暗道:“虽然师尊此话说得有些偏激,但逐英塔的确也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白羽拿起逐英榜,看了看那几个陌生的名字,摇了摇头说道:“虽然这次的逐英榜与三十多年前的那一次也不尽想同,但其中必定也是含有深刻的阴谋,只是现在的我们还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只能静观大势变化,多留一个心眼了。尤其是这个国辽,以后,他将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管义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师尊,还有一件事情,我也需要告知于你。”管义走上前,指了指逐英榜上的王氏三兄妹的名字说道:“这三人是三兄妹,都非常的年轻,而且,都效命于中唐!”

    白羽却是神色未变,点点头,平静地说道:“这三人的讯息,你以后也要多多留意,从今日起,你每月都去一次南阳收集消息,容我分析,我需要为泯儿制定一条复仇之路了,其实这个天下,越乱,对于泯儿的复仇,却是越有利,只是……苦了这天下间的百姓!”

    说完,白羽一纵身便是回到了自己的草屋之中,在他的木桌之上,此时正有几块木牌,上面分别写着,中唐,东汉,北魏,北齐,南蜀北秦等字样。白羽走到桌子前,拿起了中唐和东汉的牌子,随手一扔,两块木牌纷纷化为了粉末,飘散在了窗外。

    本来他想将司马泯引进大汉朝廷中央,慢慢积攒他的名声,白羽毕竟也是大汉的旧臣,对旧主还是怀有一份亏欠之心,但自从看了逐英榜,他就知道,大汉终究是已经没有任何翻盘的希望了,别看东汉还有两个大臣在逐英榜前十,但一个是独揽专权的慕容骏,而另一个杨倧,别人也许不清楚,他白羽却是很明白,这就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根本当不得大用!

    本章完

第71章 纷乱五年(中)() 
恰在司马泯与管义离开南阳城回返飞仙池不久,一封震动大陆的诏书却是传遍了天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南明王朱泽,残暴不仁,荒淫无道,横征暴敛,穷奢极欲……”

    此诏书一出,不仅南明震动,简直就如惊涛骇浪一般,直接席卷了整个天下!李基似乎就是在等待着这一封诏书,就在诏书被传出第二日,李基亲率十万大军,狂攻溪阳城!溪阳城守将曾康早就做好了据险死守的准备,李基大军狂攻三日不下。

    曾康是南明著名的猛将,这一届逐英榜排名第四十三。曾康以善守而成名天下,即使是面对天下无双的李基,他也没有退却一步!

    溪阳城守了三日,南明援军赶到,其实这些援军本就在不远处,在得知李基抵达溪阳城下之时,南明王朱泽就已经派兵增援,只是援军一到,却又一直不见李基攻击,所以就在溪阳城附近的县城驻扎了下来。

    这次增援溪阳城,带兵的将领叫做闵诏,也是逐英榜名将,排名还在曾康之上,名列第三十七。闵诏带兵素来以谨慎稳重著称,大军行进,必然以斥候军开路,然而即使是这样,闵诏还是在临近溪阳城之时,中了埋伏,埋伏他之人,正是中唐的第二号猛将,逐英榜第七的霍清,霍清武艺超群,达到了武圣二重之境,远不是闵诏的内劲九重可以比拟的,再加上霍清是以逸待劳,埋伏许久,只一交战,闵诏大军就败兵如山倒,五万大军,被杀了个片甲不留,最后甚至是连主将闵诏的尸首都是找之不到了。

    只此一战,南明便是元气大伤,连南明王朱泽都有些心灰意冷,直接是放弃了溪阳城,将全南明所以的军队都调回到了都城昆宁,准备死守不出。

    溪阳城至此竟是成了一座孤城,可怜城中五万将士与数十万百姓,被李基和霍清大军团团围住,直到此时,天下之人才知道,原来李基与霍清两人竟是一共率领了二十万大军,此前的十万大军不过只是李基在佯攻而已,根本就没有真正使力。

    溪阳城被围两月,却是怎么也没有再等到援军,城中兵粮已尽,士卒战死和饿死的更是不计其数,守将曾康看着马上就要易子而食的百姓们,不得不开城投降。

    李基却也并不恼怒,只是收编了曾康所部,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经过棣民道,穿过陵南谷,一路平安抵达昆宁城外。

    在经过棣民道之时,李基却是冷笑摇头,“南明之地多山峻岭,易守难攻,只这一条棣民道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笑南明君臣都是酒酿饭袋,竟然不会利用此地!”

    这条棣民道,其实就是一条只容两马并行的小栈道,全长有数里,若是在这条栈道两边伏兵数千,乱箭齐下,李基就算再通神,可能也要丧命于此。然而整条棣民道,却竟是没有一个南明军人。

    昆宁城中,此时的军力大概也有十五万人,对上李基大军二十万,尚能一战,而且军粮充足,足够这十五万大军吃上三年不愁。

    事情如果只是这样发展,也许李基大军也是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以人命死磕,可是,这次守城却不再是曾康,而是南明王朱泽了!

    朱泽本欲在城中死守,但是他麾下的谋士献策,认为,死守永远就是个死局,而且这次攻城的又是李基,这位无双战神,恐怕以昆宁城墙之坚厚,也是守不住,所以他建议朱泽向南域十三寨求援。

    南域十三寨其实是一个笼统的称呼,那是生活在南域的十三个大大小小的部落。这十三寨兵马加起来,至少也有二十万。有他们来援,昆宁城之危必然可解。朱泽听他说得有道理,便是欣然同意,于是便派使者前往南域求援,在许下各种丰厚报酬之后,南域同意出兵十万,来解昆宁城之危。

    可是就在那个使者回到昆宁城之时,却被李基派遣在外游弋的斥候给捉住了,于是李基便将计就计,当天夜里,李基兵分两路,十五万人分别攻击昆宁城东西北三门,独放南门不攻,另外五万人由霍清带领,轻装减行,只带了钢刀,箭弩,分左右两边,埋伏在昆宁城南门之外。

    正在李基大军狂攻之际,昆宁城南门外却是有三支亮丽的火箭直冲天际,被城上守军看到,守军马上禀报朱泽,朱泽大喜,这正是他与南域军马约定的进攻讯号,于是朱泽亲率大军,从南门而处,打算与南域大军合兵一处,解昆宁城三面之围。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可以想象得到,朱泽刚出南门不远,正在纳闷怎么没见南域兵马之时,左右两边突然飞箭如雨下,只一瞬间,朱泽便被射成了刺猬,朱泽一死,南明军心奔溃,霍清再率军冲击,从南门而入,直杀到了昆宁城北门,李基大军再入,昆宁城一夜之间便成了人间炼狱,火光冲天,百姓们争相跑出城外,却被赶到的唐军一一斩杀,一个都没有放出。

    此时的南域十三寨兵马却是刚刚赶到,还没弄清楚情况,又被杀出来的霍清兵马伏击了一阵,无缘无故丢下了一万多人的尸体,丢盔卸甲地跑回了南域。

    自此,南明彻底被中唐所灭,李基大军屠杀昆宁城一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