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给我跪下!”
李牧一愣:“娘,这是为何,儿子哪里惹您不开心了?”
“跪下!”
李牧只好跪下,但还是满心不解。白巧巧见李牧跪下了,只好跟着跪,但被孙氏把着手臂扶了起来。孙氏看了眼怯怯站在旁边的小丫头,又看向李牧,道:“这个丫头,也是你买回来的?”
“嗯,早上儿子不是跟您提过义父赠了府邸的事情么,儿子琢磨着好歹也是侯爵府邸,怎么也得有几个下人,所以就买了两个奴隶。大个子能当侍卫,能当马夫,这个丫头可以伺候巧巧,还能帮着做饭”
孙氏盯着李牧,道:“就只是如此么?伺候人,做饭,找个妇人来做不是更好么?你找这么一个小丫头长得倒是挺水灵的,你是什么意思?儿啊,别是封了侯,动了歪念头吧,我可告诉你,我只认巧巧这一个儿媳妇,有你娘活着一天,你就给我老实点,除非你不认我这个娘!”
李牧苦笑道:“娘啊,您真的是误会我了。这么着,我躲出去,您单独问她,我是怎么把她买下的,让她自己说,这总行了吧?”
孙氏看了小丫头一眼,道:“也好,你去门外等着。”
“欸!”李牧低眉顺眼地应了声,起身拉着大个子一起到庭院蹲着去了。起身的时候,他偷偷给了小丫头一个眼色,让她好好的说,这要是说不明白,后院可就要起火了。
来到庭院石桌旁坐下,李牧心中忐忑,闲着也是无事,看了眼旁边站着的大个子,道:“大个子,你叫什么名字,家乡何处,还有什么亲人啊?”
大个子听到这话,木然的脸上多了一丝戚容,道:“我叫倪可钦力,家在渤海靺鞨,亲人都死光了,就剩我一个。”
原来会说话,李牧想了想,又问道:“你的家人是怎么死的,又怎么被抓成了奴隶?”
大个子迟疑了一下,道:“我的家人是被我的叔父杀死的,我逃了出来,饿晕了,胡掌柜救了我。”
“你的叔父杀了你全家”李牧有点脑壳疼,这故事怎么一个比一个离奇呢?但相比屋子里那个小丫头,他更愿意相信这个大个子,也说不清是为什么,直觉告诉他大个子没撒谎。
“你想报仇么?”
大个子徒然瞪圆了眼睛,道:“我可以去吗?”说完,他又垂下了头,道:“他已经是首领了,我一个人报不了仇。”
“活着总要有个目标,你既然身负血海深仇,那就一定要更加努力的活着。这样吧,咱俩约定一下,你若能救我或者我的家人一次性命,我便还你自由之身。在此之前,你就好好在我府里干活,不要惹事,好吧?”
“多谢主人!”大个子跪了下来,李牧把他扶起来,跟他拍了下掌,道:“君子之约,击掌为誓。主人这个称呼我不是很喜欢,以后你要叫我老大,记住了么?”
“记住了,老大!”
“嗯,不错。”一声老大,叫得李牧心花怒放,早在定襄之时,他就打算要在长安找几个小弟跟着自己摆摆威风,这不就有一个了?
屋里还没聊完,李牧也是好奇,随口问道:“大个子,你多大了啊?”
“十四了。”
李牧目瞪口呆,以为自己听错了,确认道:“十几?”
“回禀老大,我今年十四了。”
“”
十四十四!李牧看着大个子八尺有余的身高,忽然不知道说什么了,憋了半天,竖起了一根大拇指,道:“可以,太可以了”
冲击实在太大,李牧都有点语无伦次了。这时屋里传出孙氏的声音,让他进去。李牧回到大厅,见三个女人都红着眼睛,好像刚刚哭过一场,懵道:“娘,你们这是怎么了?”
孙氏叹了口气,道:“我本想啊,娘这命就够苦了,你刚出生不久,你爹就没了,娘拉扯你长大,吃了多少苦娘心里知道。但是没想到,这孩子跟她娘吃得苦,比咱娘俩吃得都多,实在太不容易了。可怜她娘年纪轻轻就病死了,这孩子为了埋葬她娘,甘愿卖身为奴真是太可怜了,这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可怜的人。儿啊,娘误会你了,你做得对啊,这孩子命太苦了,买到咱家是好事,以后可得好好照顾着点。”
卖、卖身葬母?李牧呆呆地看向小丫头,小丫头兀自还在垂泪,好像真是那么回事儿似的。李牧强忍着没揭穿她,心里暗道,买回来这么个戏精,以后也不知是不是个祸患。
孙氏拉过来小丫头的手,道:“孩子啊,以后你就在咱家住下,等过个一两年,寻到了良人,让我儿子给你置办一份嫁妆,风风光光地出嫁。对了,你今年多大了?叫什么名?”
小丫头抽泣道:“回老夫人的话,我今年十四了,再过几天就十五了。我没有名字,以前娘就叫我丫头。”
很明显的一句谎话,孙氏和白巧巧愣是没察觉出来。孙氏心疼道:“多可怜的孩子,连个名字都没有。你既然到了我李家,这么着,让我儿子给你起个名字,儿啊,你给这丫头起个名字。”
小丫头对着李牧盈盈一拜,怯怯道:“还请主人赐名。”
李牧深深地看了小丫头一眼,道:“做人最重要的是知恩重义,今日有缘,我买下了你们两个,也算救了你们一命。我希望你们心里能记下这个恩情,不指望你们报答什么,但愿你们能心存仁义,他日不要害我李家,也不要给李家惹麻烦。既然我娘让我起名字,那就以李为姓,知恩重义为名,你以后就叫李知恩,大个子叫李重义。”
小丫头立刻下拜:“李知恩谢主人赐名。”
大个子也拜,道:“李重义谢主人赐名。”
第87章 二进宫()
翌日一大清早,李牧就找了李弼要了一辆牛车,装了满满的一车三杯倒,带上大个子李重义,去给太上皇李渊送酒。孙氏看着李牧带人走了,把小丫头李知恩支开,来到了白巧巧和李牧的卧房里。
白巧巧正在收拾屋子,见孙氏进来,赶紧起身。孙氏拉着她坐下,小声问道:“巧巧啊,我问你点事儿,你可不能瞒我。”
白巧巧见孙氏说得如此正色,也不知要问些什么,心中有些忐忑,呐呐点头道:“娘,您问,我肯定不瞒着您。”
“那娘就问了巧巧啊,你跟我那傻小子,你俩有没有圆房没呢?”
白巧巧听到这话,登时臊了个大红脸,低头捏着衣脚,结结巴巴道:“还、还没呢郎君说等成亲之后”
“怪不得!”孙氏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道:“巧巧啊,是娘欠考虑了。梳洗一下跟娘出门,娘带你办点事。”
白巧巧一愣,道:“娘,要办什么事啊?”
“别问了,快点梳洗,娘去找李家二爷借马车,等会就走。”说完,孙氏风风火火地出去了,白巧巧惶然不知发生了何事,只得依言去梳洗打扮,准备出门。
话分两边,在孙氏借好了车,带着白巧巧和小丫头李知恩出门的时候,李牧骑着马,李重义赶着牛车,刚刚抵达皇城门口。
这唐朝的皇宫,分为皇城和宫城两个部分。皇城并不是皇帝住的地方,而是宰相们办公的地方,太庙,太常寺,鸿胪寺,将作监等,都设置在皇城。真正皇帝住的地方是宫城,宫城正中太极宫,东侧东宫,西侧掖庭宫,也就是传说中的冷宫。南墙设有永安门,承天门,长乐门三个城门,承天门在正中,并不常用,只有在国有大事,或者大将凯旋的时候才会开启,具有仪式作用。而北门就是著名的玄武门,唐代三次宫廷政变,都发生在玄武门。因为此处距离太极宫更近,成功的几率更大,而不像南墙的城门,进门之后还有数百米的广场,政变本来就是风险极大的事情,数百米的距离,变数太大了。
李牧是从永安门进宫的,到了宫门口,他就不能骑马了,李重义是奴隶,自然也不能进宫,牛车交给了执事的太监,李牧则由一个小太监引着,来太极宫见太上皇李渊。太监领着李牧到了宫门口,让他在门口等着,过了一会儿,太监又出来,道:“太上皇宿醉未醒,你且等一会儿,待太上皇醒转,咱家再来叫你。”
说完,太监便又进去了,只把李牧一个晾在了这儿。
咋整,等吧!李牧左右瞅瞅,见没人注意自己,便在台阶下蹲了下来,望着远山,做沉思状,其实他啥也没想,就是在发呆。
也不知过了多久,东侧传来了脚步声,听起来人还不少。李牧赶紧站了起来,只见确实有人过了,前前后后十多个。为首一人雍容华贵,身着绣着凤纹的衣裳,李牧忙打起精神。在这宫墙之内,可以穿凤纹的人只有一人,那就是当朝长孙皇后。这个人他可是如雷贯耳,后世只要是关于贞观年间的电视剧,她都是绝对的重要人物,必须重视起来。
很快,长孙皇后一行来到了宫门口。李牧这么个大活人,自然能看得见。长孙皇后上下打量了他一下,道:“你可是前几日御封的逐鹿侯李牧?”
李牧赶紧施礼,道:“微臣李牧,拜见皇后娘娘。”
“不必拘礼,你的事情,我听陛下说起过,年少英才,有勇有谋,更难得寻回了传国玉玺,了却了太上皇与陛下的一桩心愿,功劳不小。以后可要勤勉为官,为陛下多分忧才是。”
“谨尊皇后娘娘教导。”
长孙皇后微微颔首,带着人进了大殿。李牧偷眼瞄过去,见跟随长孙皇后这些宫人手里拿着的都是一些洗漱之物以及早餐等,心里不禁纳闷,这长孙皇后该不是来伺候她公公起床的吧?
时间须臾而过,一个时辰后,带李牧过来的那个太监终于又出来了,道:“太上皇已经起了,叫你进去说话。”
李牧赶紧应了声,与这太监擦肩的时候,一块银子不留痕迹地递了过去。这太监年纪尚轻,似乎没想到李牧会拿钱给他,愣了一下,但很快便反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