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皇,左右不过是一些蛮夷罢了,既然他们敢到大唐的土地上撒野,那就要有承担后果的准备。”李承乾耸耸肩,显得满不在乎。
左右现在他也是没有好名声了,不如就留个屠夫的名声好了,当一个‘暴君’没什么不好的。
而且他是太子,只要让老头子满意就行了,其他人的评论完全没有必要去在乎,就像他的另一半灵魂说的:有不服的杀了就了,杀五百看看还有没有不服的。
再说李承乾也不是听不进去意见的人,一些对国家,对他有利的建议他还是听的。
不在乎的只是一些无所谓的评论罢了,比如什么以教化蛮夷,比如什么烂好人的仁义。
仁义这种事情对大唐子民没错,必须皇室需要子民的支持,待百姓以仁、以义这是正确的。
但是对那些想要抢夺大唐的土地,抢夺大唐的资源的异族,还要讲什么仁义的话,李承乾完全不介意把这些想话仁义的家伙送到异族去,让他们在异族好好讲一讲仁义。
另外就是教化,一个没有大棒的教化可行么?就算是在大唐,老师还要准备一个戒尺吧?对那些不听话的学生要用戒尺教育。
那么异族呢?大唐自己的子民都需要用戒尺来让他们好好学习,异族是否要用钢刀?
李二知道李承乾的想法,如何对待异族,他们父子不止一次的讨论过,所以在看到儿子的态度之后,无奈的苦笑了一下,暗叹自己这个当爹的真是命苦。
人家爹当的那是说一不二,自己这个爹当的,天天给儿子擦屁股,然后还要被老婆说心太狠,真不知道谁是爹谁是儿子。
如果不是看在这小子一些作法深得朕心,早就揍的他连他爷爷都不认识了。
把吐蕃使团的事情放到一边,李二又略带调侃的对李承乾问道:“那关于吐蕃入侵你怎么看,人家吐蕃使者可是说了,他们赞普要提兵二十万来长安呢。”
“二十万?”李承乾嗤声说道:“父皇,一个吐蕃哪来二十万军队?现在吐蕃一共就四十东岱,每个东岱管理一千多户,每户出一个兵,则其总兵力也就是四万至五万。二十万!难道他连驴都算进去了么?”
“哈哈……。”李承乾说的有趣,把李二逗的哈哈大笑。
事实上原本李二心中也是有些忐忑的,这种忐忑不是担心吐蕃会攻入长安,而是担心二十万军队一旦打起来会死多少人,要发多少抚恤,另外就是粮草、物资等等。
所以在李承乾回来之前,就查了好几遍的资料,核实过吐蕃的人口总数和军队人数。
现在李承乾说的和他查的毫无二致,也让老李把心放进了肚子里。
五万人的战斗,在他看来还是可以接受的,打一仗对大唐目前的经济状况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本章完)
第684章 应对(下)()
李二有这样的想法与担心并不是因为他对自己没有信心,而是出于一种出于稳妥的心态。
人道是为将帅者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有人说未虑胜先虑败;更有人说天时地利人和……。
李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是一个政治家,也是一个军事家,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这种话虽然他没有说过,但是却一直都是在这样做的。
他不会因为自己曾经打过无数次战役就有什么战神之类的感觉,也不会因为吐蕃人战胜了羊同、吐谷浑、党项就对其产生畏惧。
他所做的一切不过就是一个字‘稳’。作为一个庞大帝国的皇王,他不能像李承乾那样,什么都不考虑,有人犯颜就直接掏刀子捅人。
必竟国库里有多少钱,国内有多少可战之兵,哪位将领忠诚度高度指挥能力强,周边国家对大唐的印像如何,一次战争会不会触及周围国家脆弱的神经……。
这些东西他都要想到,因为他是大唐皇帝,不是李承乾那个背后有人撑腰的‘纨绔子弟’。
李承乾之所以敢于一言不合掏刀就干,那是因为他背后有李二撑着,出了什么事情,惹了什么麻烦大不了躲回东宫里面装乖宝宝,一切后果由他老子来承担。
但是李二不行,他的背后已经没人可以依靠,所以他的一切行为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才会去做,必竟这天下想要取他而代之的人还有很多,他不能给别人留下太多的机会。
“承乾,当初你可是说过要让那吐蕃国主……,哦,是赞普,吐蕃赞普,你当初是说等着他的,现在可有信心应付?”笑过之后,李二沉吟了片刻,抬头问道。
“父皇,您这是考校儿臣呢。”李承乾咧嘴笑了笑,然后说道:“其实这件事情说来并不复杂,儿臣接着那松赞干布的招术也没什么,只是不知道父皇想要做到哪一步?”
“哪一步?这么说你已经有了计划?”李二露出饶有趣味的表情,静静等着李承乾把话说完。
“完善的计划没有,只是有些想法。”李承乾抱着大茶缸给自己灌了一口茶水,借此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说道:“若是父皇只想小小的教训一下吐蕃,那么只要让小恪减少耗牛的收购量,立刻就会让吐蕃国内产生不小的动荡。”
“如果想要再进一步,那么减少耗牛收购量的同时,只需派一员老将堵住松州,给那吐蕃一记重拳,当可使他再老实十来年。”
“若是这样还不成,那么吐谷浑大非川那里还有左武卫三万战兵,让他们断了吐蕃的后路,将他们全部在大唐境内,则可以百年之内无战事。”
李承乾好整以暇的说着自己的计划,当初布下的先手下现在已经到了可以使用的时候,每一件事单独拿出来或许对吐蕃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但如果合到一起同时执行的话,对吐蕃来说无异于没顶之灾。
吐蕃只是刚刚搞定了吐谷浑、羊同、党项和白兰羌,如果真的把他的五万大军堵在大唐境内,哪怕是不用作战只是围着,这也足以引起吐蕃国内的动荡。
吐谷浑、羊同、党项必然会借此机会在吐蕃国内搞事,而吐蕃因内大军在外,无力镇压,只会让这种动荡越来越激烈,一个不好被彻底颠覆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李二交给李承乾的问题被推了回来,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是否要灭掉吐蕃成了李二的问题。
是让吐蕃乱上一下,还是彻底剿灭这个敢对他做鬼脸递爪子的毛头小子,让李二陷入了犹豫之中。
“你有什么看法?或者说你倾向于哪一点?”思考良久,李二咂咂嘴对李承乾问道。
他是皇上,不能让臣子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便是自己的儿子也是一样,这或许就是皇族的悲哀吧,也是李二总也当不好一个‘爹’的主要原因。
“父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李承乾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思,只是借用了以前他抄过的一篇诗文来应对。
不过,其中意思已经很明显,那就是斩草要除根!
“你觉得派谁去松州比较好?”李二可置否的点头,既然开始时打算把吐蕃的事情全部交给李承乾来处理,那么他就不会半途而废,一定要听完他的全部应对措施。
“牛进达,牛将军!”李承乾对此早有应对。
史书记载,大唐与吐蕃的松州之战,就是牛进达战而胜之,斩首千余之后让吐蕃知难而退的。
“牛进达?”李二眉头轻皱,随后缓缓舒展:“只他一人便可?”
“呵呵……”李承乾抱着自己的大茶缸,脸上笑的别有一番深意,舔了舔嘴唇说道:“可以候尚书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左领军将军执思失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右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卫将军洮河道行军总管,共督步骑五万!”
这些人全都是史料真实记载的人物,李承乾相信这几人出手,吐蕃的那些番子想要讨得好去怕是有几分困难。
“好好好,看来你是早有准备,当真不给吐蕃人留下一点后路了。”李二盘算了一下李承乾说的几人,可以说个个都是骁勇善战之辈。
如果再加上有薛仁贵带左武卫出大非川在积石山下堵住吐蕃人的后路,除非吐蕃人缩在山上不下来,只要他们敢来,怕是一个不好当真是有来无回。
“父皇,人总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否则事情便会失了公允,一些人怕是要生二心的。”李承乾意有所指,说话时眼睛一直看向北面。
“薛延陀的事情以后再说,三、五年之内真珠夷男还不敢有什么异动。”李二满不在乎的摆摆手:“你先把吐蕃的事情处理好吧,不要想着一口吃个胖子,要知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喏!父皇若是无事,儿臣告退。”李承乾答应着,看看时间发现已经不早了,不由出言告辞,他可不想打扰老头子的夜生活,否则欲求不满的老头子天知道又会在什么地方找他麻烦。
(本章完)
第685章 李承乾的小势力()
离了老头子的甘露殿,李承乾发现自己在老头子那里待的时间远比自己估计的要长,甚至如果他再坐一会儿估计天都快要亮了。
夜魅与杨雨馨此时正在外面等着他,见他出来便迎了上来:“殿下,结束了。”
一念之间百余人魂断长安,这种醒掌杀人权的感觉让李承乾深深的迷醉,深吸一口秋日微寒的空气,摇摇头举步前行:“一切,回去再说!”
“喏!”夜魅跟在李承乾身后,像是一个影子,杨雨馨则是提着一个大大的公事包,里面装着李承乾随时准备用的东西,不即不离的跟在他的后面。
原本李承乾出行即便是在宫里也是需要带上十余宫人及持卫的,不过他嫌带着那么多人太过麻烦,有将犊子的嫌疑,所以把那些人全都遣散了,让他们该干嘛干嘛去,实在没事儿就去酿酒。
东宫里现在完全就是一个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