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道。

    钱堆点了点头:“那如此,我便写信问一问家父。”

    隋末战乱,中原大地十室九空,不知多少大户人家像钱多家里一样,宗祀崩摧,日后钱来和钱堆就算是重建钱家的宗祀,上数能供奉的,也不过仅有三四代罢了,若是还有族谱,那便另当别论了。

    “说起来,我也有一阵子没听说过玄明道他夫妇俩的消息了。”玄世璟看向王氏问道。

    “他们已经搬出侯府了,在长安城里买了一栋宅院,孙耀庭被配的第二天,他们便急匆匆的搬出了侯府,哼,若说他们二人与孙耀庭没有关系,反正为娘是不信的。”王氏没好气的说道。

    “嗯,搬出去也好,我看咱们府里的下人们,也不怎么待见他们,倒是也去了一块心病,他们两口子与咱们侯府离心离德的,万一日后有点事儿,不背后捅刀子,算是咱们平日里积德行善得来的善果了。”玄世璟笑道。

    “不过小的倒是观玄清公子,为人方正纯良,不似他父母一般。”钱堆说道。

    “清儿那孩子难得在他们两口子的教导下还能保持如此纯良的心性,璟儿啊,毕竟你父亲当年受玄家恩惠,受人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为娘还是懂得的。”王氏说道。

    “娘亲的意思是?”玄世璟不解的看向王氏。

    (。)

第六十二章:东山县() 
“你爹非玄家子,若是清儿日后真的有出息,咱们将宗祀还与他们,也未尝不可。”王氏说道。

    玄世璟缓缓的点了点头,对于玄家的宗祀,既然知道自己的生父非玄家子,自己又是个“外来户”,自然也是看得开的,没必要捧着别人家的宗祀战战兢兢的,还遭人口舌,若是侯府的宗祀,那便从玄明德那一辈开始吧,已故晋国公的名号,也是不小的。

    钱来和钱堆虽说是侯府的家仆,但却不是卖身进侯府的奴隶人,早在玄明德在世的时候,钱来和钱堆便恢复了良家子的身份。所以钱家要重建宗祀,自然也再常理之中。

    “只是,玄临道夫妇二人以往对咱们做的那些事情,为娘心中还是有个疙瘩啊。”王氏叹息道。

    “其实也不必太过在意,恶人总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罢了。”玄世璟说道。

    这话倒是不假,玄临道夫妇最大的依仗莫过于荆王李元景,玄世璟所作所为所谋划,无一不是针对李元景,待到他日李元景倒台之时,便是玄临道夫妇二人报应所到之日。

    这才真真是抬头看苍天饶过谁啊。

    用过饭后,玄世璟和钱堆又回到了书房,未过多久,小吉便带着冯浩回到了府中,径直到了玄世璟的书房。

    “小人冯浩,见过侯爷。”冯浩手中拿着厚厚的一本册子,对着坐在书案后面的玄世璟拱手躬身行礼。

    “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过来坐吧。”玄世璟说道。

    这还是玄世璟第一次见到冯浩,上次与王氏去庄子上散心的时候冯浩也正好有事不在,所以未曾见到,今日一见,这冯浩倒也是仪表堂堂相貌不凡,一身青衣,一派书生模样。

    冯浩走到钱堆身旁,一撩衣摆,跪坐了下来,双手将手上的书册递给了玄世璟:“侯爷,这是现在咱们庄子上庄户的一些详尽的资料,小人上午整理了一番,请侯爷过目。”

    玄世璟接过冯浩递过来的书册,翻了开来。

    大致看了看,现在玄世璟封地庄子上约莫有二百多户人家,将近一百多户人家没有土地,仅仅靠着放养家禽和捕鱼为生。

    “为何这一百多户人家没有土地啊?”玄世璟不解的问道。

    “侯爷可曾记得十多年前大唐各州府遭了灾的事?这些人都是那年遭了灾之后迁到长安城的,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官府并未给他们划分土地,按理说这是您封地上面的事儿,还需您亲自到官府走一趟去吩咐此事才是,若是他人,怕是做不了这个主的。”冯浩说道。

    原来如此,玄世璟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原本自己封地上的庄户也就七八十户,封地的土地也是有限的,这一下子外来了这么多人,土地自然便捉襟见肘,官府也无可奈何,往年长安来的灾民都是在长安停留一番便又离去,根本不存在土地方面的矛盾,但是侯府庄子上待遇好,那些人看见了活下去的希望,便也就在长安玄世璟的庄子上定居下来。

    王氏自然是不会撵人的,这些人当年可都是山西凤凰县村民们,凤凰县就在二贤庄山脚下,说起来还都是故人。

    “这还真是个问题,罢了,这事明年年后再议吧,想必这一百多户人家,也没饿着吧。”玄世璟看向冯浩。

    “那倒没有,这一百多户人家除却部分养殖家禽或是捕鱼为生之外,倒是有一部分人在长安城摆了摊子,开始做起了生意,做的好的,现在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店铺了呢。”冯浩说道。

    “倒是有些本事,既然都是自家庄子上的人,也是故人,能照看的,便稍微照看一番罢。”玄世璟对着钱堆说道。

    “是,侯爷。”钱堆应道,盛唐集团旗下的商队四通八达,帮着运送捎带些货物,也不是什么难事,倒是可以收取一定的钱财,与他们合作一番,自然,这也是后话。

    “钱堆,你也来看看这册子,给我参详一番。”玄世璟将册子递给了钱堆。

    钱堆拿起册子,大致仔细翻看了一遍。

    “侯爷,现在咱们庄子上一共有两百零三户人家,总共七百一十六人,男丁三百九十八,妇孺三百一十八人,若是按照这个标准来置办年货,就是不知侯爷想要将年货置办的多丰厚了。”钱堆说道。

    “庄户门一年到头也不容易,我不在长安的时候,又是修河道,又是挖水库的,庄子上的作坊也是咱们庄子上自己人在做工,到了过年了,咱们府上现在不缺钱,就置办的丰厚一些吧。”玄世璟说道。

    “若是如此,侯爷,小的倒是有一些提议。”冯浩说道。

    “说来听听。”玄世璟挑了挑眉毛,看向冯浩。

    “往年咱们侯府这边给庄子上置办年货,无非是一家两斤豚肉,再加上几尺麻布,今年侯爷若想置办的丰厚一些,可在此标准上,酌情增加。”

    七百多户人,这也不是个小数目。

    “每人一贯钱的标准不过七百余贯,就按照这个标准去置办吧,钱堆,这事儿便交给你了,每人再加上一百文的红包,明日下午之前置办齐全,然后随我去庄子上走一遭。”玄世璟说道。

    “是,侯爷。”钱堆应道。

    “冯浩,明日你也不要忙别的了,回去安排安排,这光是年货的分发,七百多人,也不是个小活计。”玄世璟又看向冯浩。

    “好的,侯爷。”

    东山县原本不过是长安城东面山下平原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庄子,之前李二陛下给诸多勋贵赏赐封地的时候,也根本没有将目光放到这边来,无它,虽说山下平原土地较为肥沃,但是离着河道远了,不便灌溉农田,这里自然也便成了无人问津的地方。

    但是自从这地方成了玄世璟的封地之后,蓄水的水库有了,灌溉农田的河道也挖了,仅仅是这两样工程,便耗费了将近三年的时间,花费了侯府将近十万贯的钱财,若不是钱堆和冯浩两人苦心经营,侯府还未起步便倒了。

    (。)

第六十三章:无形炫富() 
如今东山县的庄子,早已经不复昔日那般贫瘠,原本的小庄子,现在几乎能够赶上一个小镇的规模,虽说冬日里繁花落尽,河道也结了冰,但是仍旧是散发着勃勃的生机。

    钱堆的办事效率玄世璟是知道的,次日用过了午饭,时候便将马车套好,钱堆所置办的几十大车年货,也整整齐齐的停在了侯府的大门口。

    玄世璟换了身厚实的衣裳,裹了披风,带着小吉出了侯府,上了停在门口的马车。

    浩浩荡荡的队伍往长安城外出发,街上来往的百姓虽说经常看到有商人运送货物,但是这么大的阵仗,还真实少见,更何况那些马车牛车上放着的,都是些粮食豚肉之类的东西,哪家商队会费劲巴力的从长安城运这些东西出去。

    “唉,你看,这是谁家的商队啊,怎么尽运送些平常货啊,这一趟走下去,不得赔死啊。”一老汉低声对着身边的年轻人说道。

    “这哪儿是商队,这是东山侯府上的,今儿个上午,玄武搂那边的人出面在长安城大肆采购,听说东山侯爷是要给他封地庄子上的庄户们发年货呢,看看人家这大手笔,粮食肉类,样样不缺。”那年轻人说道。

    “竟还有如此好事?”那老者脸上的表情,写满了不信。

    “怎么没有,原先长安城东面的东山县,大片的土地,就是因为灌溉不便,所以粮食的产量也不多,庄子上的庄户们穷的一年到头饭都吃不饱,这不,自从这东山县被当今陛下赐给了东山侯做了封地,侯府这些年出钱出人,修了蓄水库,挖了河道,这才富足了起来。”那年轻人说道。

    “唉,能有这样的主家,也是一份福气啊,瞧这年货的数量,分发下去,估计能有一家三口三四个月的吃穿用度了。。。。。。”那老者的语气之中略带艳羡。

    一贯千钱,一家若是三口,那也能分到价值三贯的年货,放在长安城中,也是一上中上等富足人家将近三个月的花费,玄世璟这回确确实实大手笔了一回。

    这也真的看出,玄世璟对于金钱,似乎没有什么概念。。。。。。

    一上午的时间,钱堆着人在长安城大肆采购年货的事情,几乎长安城两市人尽皆知,钱堆说的倒也谦虚:大过年的,给府上封地上的庄户们弄点儿年礼,也让大伙儿跟着一起喜庆喜庆。

    光是豚肉便足足买了三千多斤,这也叫点儿?您庄子上才多少人?这是要一户分上个十斤八斤的吗?

    好吧,豚肉相比于其他的,也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