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担缰扑苫ǖ爸匾氖桥浞剑舨皇墙裉旄锨闪耍拉Z还想不起来这回事,在大唐,完全有这个条件可以腌制松花蛋,说实话,自打玄世璟两岁起便对大唐厨子烹调出来的食物有意见了,虽说上辈子外出探险条件苛刻,但是在吃食上,探险队的队员是从来不会亏待自己,玄世璟看着手里这枚腌制失败的松花蛋,心想:这只是一个开始。

    发了,发了!此时的玄世璟由一开始的高兴,变成了狂喜,这是庄好买卖啊,松花蛋这东西,简简单单的拌着酱油吃,就是极好的美味,若是大唐能做出内酯豆腐,呵,皮蛋豆腐的魅力肯定能折服一大帮子人,就算没有内酯豆腐,皮蛋瘦肉粥,光是想想,玄世璟就已经忍不住咽了口口水,可见这两年在大唐,吃的确实不尽人意。

    现在这世道,果然是有付出就有收获啊,府上给庄子上分发年货,结果一趟回来,庄子上就给府上发现了一项进项,玄世璟强按住内心的狂喜,仔细的思量起怎么才能让这松花蛋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唐初时期人们的饮食还是比较单一的,食物的烹调方法除了蒸煮就是烧烤,饮食作风像极了北方草原上的胡人,豪迈粗犷,就算是皇帝宴请番邦使节,不过是烤上一头全羊,抹上几斤香料,也不知吃的是羊肉还是香料,大唐大多数的香料都是西域胡商运过来的,贵的吓人,可能这种做法是想显示一下大唐是有多么的富有。中华美食最精细的追本溯源还是在宋朝,到了宋朝的时候,才出现铁锅炒菜这种做法,各种糕点小食层出不穷。到了清代的时候,达官显贵们一个比一个享受,乾隆一贪嘴,就有了满汉全席,往后的更厉害,一顿饭百八十道菜,一道菜最多不过吃三口,当然,这也是满族皇帝惜命的做法。

    玄世璟思量着,松花蛋的制作自己多多少少还是了解的,回去之后支使着珑儿试验一番便可以得出精确的配方,松花蛋的推广也不成问题,毕竟在长安的勋贵中,几个军方的国公面前,自家母亲也能说的上话,更不用提他们的夫人,都与母亲相交莫逆,只是大唐重农抑商,勋贵家经营店铺始终是上不得台面的,这倒是要好好安排一下。

    马车内,玄世璟拄着小脑袋在考虑松花蛋的问题,正在外面驾车的钟子朔却看见前面一群人堵了官道。

    马车驶到跟前,钟子朔跳下马车,走上前去查探,一二八妙龄少女坐在地上,哭得梨花带雨,样子甚是可怜,她的怀里抱着一老妪,只是那老妪却是面色苍白,口吐白沫,身子轻微的抽搐。

    “求求诸位,救救我娘吧。”少女哭泣着,一脸哀求的看着周围的人。

    周围围了五六个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面带急色,看上去非常想帮忙,只不过却无从下手,明眼人都看出来,这老妪是发了癫痫,更何况,这是官道,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就算有那么稀稀落落的几户人家,也找不到个大夫,只有去几十里外的长安城,不是众人不想帮,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钟叔,怎么停下了?”玄世璟发觉马车停在原地,撩起车帘,小脑袋伸出来,四处张望,寻找钟子朔。

    钟子朔听到玄世璟在喊自己,转身回到马车前:“小侯爷,前边的官道被挡住了,一位姑娘抱着她娘在路中间,看样子老人是犯了癫痫之症。”

    玄世璟望了望四周,这荒郊野外的,恐怕也找不着个大夫了,随即说道:“钟叔,带我过去看看吧。”

    钟子朔点头,将玄世璟抱下马车。

    玄世璟走到人群跟前,看着少女怀里的老妪,已经面无血色,而少女还在哭着哀求众人。

    那少女见玄世璟和钟子朔二人衣着气度不凡,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将她娘亲轻轻放在地上,当即跪了下来,重重的给玄世璟和钟子朔磕了几个头。

    “求求官家救救我母亲,小莲我当牛做马也会报答官家的。”一边不停的磕头,一边哀求玄世璟。

    玄世璟何曾见过这种场景,心里觉得这对母女可怜,自己既然有帮人的能力,帮一帮也无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这位姐姐,快起来吧。”玄世璟赶紧将小莲扶起来,转过头来看着钟子朔:“钟叔,你帮忙把那位老婆婆扶到马车上,咱们快马加鞭,赶回长安城找大夫给她医治,这病耽搁不得,会出人命的。”

第七章:药王孙思邈() 
“是,小侯爷。”钟子朔应了一声,正要上前去将那老妪抱到马车之上,却被人拦了下来。

    “此去长安还有几十里的路程,即便是快马加鞭,也得一个半时辰,这位夫人的病,恐怕坚持不到长安,不如,先由贫道施针救急可好。”人群中不知何时多了一看上去年过半百的道士。

    看到这个道士,钟子朔眼睛一亮:“孙道长!”

    “钟大侠,好久不见,等贫道先给这位夫人施完针,你我二人再叙可好。”孙思邈说道。

    “有劳道长。”钟子朔起身让开。

    孙思邈名义上是个道士,做的却是悬壶济世医者的事情,其人行踪不定,游走于乡间,免费为百姓看病,即便是高官显贵请他看完病之后送给他大量的财帛,他也是换成了药材免费送给那些买不起药的贫苦人家,所以到现在,除了随身带着的银针,背着的药篓和药锄,孙思邈还真算得上是身无一物,两袖清风。

    孙思邈来到妇人身边,从怀里掏出一卷麻布,展开之后里面是一层白色的棉布,棉布上排列了些许细长的银针。

    就在孙思邈给妇人施针的时候,玄世璟扯了扯钟子朔的衣袖,小声的问道:“钟叔,这个孙道长,可是孙思邈?”玄世璟大约也猜出了七八分,大唐会医术的道士可能不少,但是医术高明且有风骨的人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药王孙思邈。

    “小侯爷怎么知道孙道长。”

    玄世璟不着痕迹的笑了笑,大名鼎鼎的孙思邈,钟子朔喊出道长的时候,玄世璟便猜出来了,在这大唐,有些名气的道士,无非就是孙思邈、袁天罡和李淳风,再加上一个袁守诚。

    袁守诚说出来一般人是不认识的,在诸多野史演义中,都是牛逼哄哄的人物,而最出名的,就是西游记中,跟泾河龙王打赌一事,玄世璟也是从西游记中知道,大唐原来还有这么个道士。

    相比于袁天罡、李淳风和袁守诚三人,玄世璟还是更加敬重孙思邈,无他,孙思邈虽说是道门中人,但是他入道门修的不过是心性,相对于前三者,孙思邈追求的是脚踏实地,实实在在的作风,行万里路,救百样人,而且玄世璟知道,历史上,孙思邈确确实实活到了一百六十多岁,终其一生都在精研医道,渴望能救治更多的人,并且,他也做到了,写下了惶惶巨著《千金方》,一本千金方,记载了他这一生所知道的各种药方,他不像其他中医一样,对一个方子看的至关重要,宁可失传,也不可公布于世,若是所有的中医都有孙思邈这般心胸情怀,何愁千百年之后中医没落。

    “小侯爷?”钟子朔看着正在发呆的玄世璟。

    “钟叔,你是如何认识孙道长的?”玄世璟并没有回答钟子朔之前的问题,回过神来,便问钟子朔。

    “当年我行走江湖之时与孙道长有过一面之缘。”钟子朔解释道。

    此时,孙思邈已经为那妇人施完了针,收了银针,走向钟子朔。

    “钟大侠,我已经用针灸之术稳住了这妇人的病情,但若要救治,还需去长安城的药铺,抓几副药。”

    “这倒不必担心,一会儿我们顺路带回长安即可,孙道长,这是我家小侯爷。”钟子朔将玄世璟引荐给孙思邈。

    “学生玄世璟,见过孙道长。”玄世璟躬身向孙思邈行礼。

    这回,钟子朔没有阻拦玄世璟行礼,因为孙思邈德高望重完全担得起这一礼。

    “宣威侯爷?”孙思邈问道。

    “正是。”玄世璟应声。

    “小侯爷,贫道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道长但说无妨。”玄世璟有些奇怪,孙思邈到底要说什么,这语气,好像说的自己要倒霉一样。

    “小侯爷恐有不足之症。”孙思邈说道。

    “啥?”玄世璟震惊,自己未曾发现自己身体有什么不妥,但是既然孙思邈说了,玄世璟也就信了,毕竟孙思邈是行家里手,更何况他也不会放无矢地,好端端的说出这种话来得罪人。

    “小侯爷倒也不必忧虑,您年龄尚小,只需平日里多加调理,还是有痊愈的可能的。”

    “孙道长,这。。”钟子朔听到孙思邈的话,有些慌了神,玄世璟是侯府唯一的独苗,万不可出什么差错。

    “钟大侠也不必着急,贫道此番也是要去长安,等过了这段时间,贫道便给小侯爷仔细诊治一番。”

    “既然如此,孙道长便搭我们的车一起回长安吧,正好路上还能照拂一下那名婆婆。”玄世璟开口:“钟叔,时候不早了,婆婆的病也拖不得,咱们得赶紧上路了。”

    孙思邈看向玄世璟的眼神变了变,脸上露出一丝赞赏:“既然如此,那贫道便叨扰了。”

    钟子朔走到那妇人身旁,一把将她打横抱了起来,在孙思邈的帮助下将她放上了马车。

    小莲见自己的娘亲有就了,破涕为笑,跪在孙思邈、钟子朔和玄世璟身前,不住的磕头:“谢谢三位恩人,谢谢三位恩人。”

    “姑娘快快请起,些许小事,算不得什么。”孙思邈将小莲扶了起来:“姑娘还是赶紧上马车照顾令堂吧。”

    小莲将脸上残留的泪水擦干净,点了点头,随后便上了玄世璟的马车。

    钟子朔等孙思邈上了马车,这才抱起玄世璟,将他放在马车上,车棚内坐着小莲和她娘亲,车架上,钟子朔和孙思邈一左一右,玄世璟不远进去,所以就坐在了他俩中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