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贯随着马步摇头晃脑,忽然问得一句:“郑智,你说官家会把这殿前司给了谁人?”
郑智闻言,想得片刻,头前杀高俅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要说殿前司,当真是权利极大的衙门,东京守备区,掌管二十多万东京禁军,甚至还有巡捕缉盗的职权,皇宫内卫也是殿前司掌管。
便是赵家的身家性命都在殿前司了,殿前司太尉自然也是皇帝极为信任之人,五代十国,武将作乱太甚。殿前司这种衙门,哪里能轻与旁人,一个不慎,这大宋宝器都会旁落他家。
由此可见,赵佶对高俅的宠信已然到了极致。
“恩相,朝廷上下,还有何人可掌殿前司?”郑智思虑一番,心中大致也有猜想,童贯似乎对这殿前司起了想法。
童贯左右想得几番,如今赵佶当朝,前朝老臣多被排挤,多是满头白发封一个悠闲职权闲赋在家。赵佶自己登基时间并不算长,手边之人,高俅是算极为有能力之人,办事还算有条有理,也极为牢靠。
但是赵佶未登基之前,身边又是些什么人呢?不过都是些好玩的小厮下人,每日陪着赵佶遛马斗狗,闲赋度日。赵佶从来就没有想过当皇帝的事情,一朝有运,短命大哥一死,赵佶接下了这宝器,却是连个可用之人都没有,高俅一个字都写不周正的人,自然也算泼皮,却是管下了殿前司二十多万人马。
可见赵佶手边,实在无人。既没有去做争夺皇位的打算,也没有真正的人才会去投靠赵佶这么一个闲散亲王。
郑智这么一句,自然是在提醒童贯,殿前司的事情可为。没有人能比一个太监更让皇帝放心了。历朝历代许多宠信太监的皇帝,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站在皇帝这个角度,太监似乎是最能放心之人。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上,有后才有一切,没有后,争下这几千里江山又有何用。
太监,从来都没有造反的动机。即便有太监称九千岁,却是也只会趴在皇帝脚下战战兢兢,从来不会往头上只有几步远的宝座多看一眼。
童贯点了点头,又直问道:“官家会不会把这殿前司放在我手里?”
童贯这回问得极为直白,便是要郑智给出一个答复。有时候人在犹豫之时,当真需要亲近之人给一个坚定的。这个不关乎事情对错与否,只关乎信心问题。
童贯身边,已然没有能说得上话语的亲近之人了,唯有郑智。郑智此时,地位不高不低,与童贯没有利益冲突。两人关系又是极好,郑智在童贯心中也多有谋略。所以童贯才开口来问。
“恩相,殿前司何其,更是国之根本,不与恩相,这满朝文武,还能与谁去?更何况官家更是清楚恩相必然不会去行乱事。”郑智话语说得隐晦,最后一句便是点明童贯太监之身。
童贯抬起头,看了一眼汴梁的天空,枢密院与殿前司若是都在手中,这前后几千年华夏,童贯便是这头一的太监,前无古人后也不会有来者。
但是要想得到殿前司,对于童贯来说,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必然要花大手段,其中纵横之间,利益交换也是很多的。便是这个事情的步骤也是极为繁琐,需要一个重臣出面提议,然后有朝臣附和,更还要安排人手在朝堂上的几番大辩论。
童贯自己却是又不能出面,还得谦虚谨慎。帮童贯出头的朝臣,自然也是有利益之间的交换,如何面对那些反对之人,也是需要不少手段。
还有一个的人,便是蔡京。蔡京会不会帮童贯,便是童贯自己内心也觉得十有八九这蔡京会从中作梗、使绊子。
原因也是简单,蔡京与童贯关系极好是没错,两人联盟,情义是基础,更多的还是利益上的互相需要。但是如今的蔡京,在中央权职机构里一手遮天。某些方面也代表了文人的立场与利益。
童贯慢慢代表了武人的立场与利益,若是童贯再掌殿前司,把这大宋军队全部直接掌管在手。没有了高俅,童贯与蔡京,很容易就在很多问题上失去了平衡,更容易站在对立面上。
还有一个一针见血的原因,蔡京不能让朝堂之上,有另外一个人的地位达到或者接近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地步。不论什么原因,人性便是如此。
童贯对于这些事情,也看得明白。童贯若是想要这个位置,蔡京十有八九会是暗中的一大阻力。
“你去找人写一封书信,书信便是晁盖写给宋江的。”童贯一脸思索的模样,口中似无意之中在说话一般。
“恩相,不知这写些什么?”郑智问道。
“便是:梁山起兵七万,准备破大名府,直入汴梁。把进攻路线,作战计划写得详实妥当。若是要攻汴梁,会作如何的计划,你便写怎样的计划,一定要写得极为可行。”童贯面色有些狠厉说道。
童贯话语,便是要郑智自己认真制定一个从郓州进攻东京的计划,然后再把这计划安排在宋江与晁盖头上。
“书信我今晚就做,明日送到恩相面前。”郑智听言立马答道。却是脑中也在思索童贯为什么要这么做。
童贯此为,并非要把郑智与自己的功劳扩大,而是只有一个目的,便是让皇帝赵佶感受到一点威胁,感到一点不安全感。便是让赵佶知晓这个东京也不是一直稳如泰山的,也有人觊觎,也有人想带兵来打。
如此,赵佶更加会把殿前司太尉的位置看得。童贯这一手,便把一些潜在的文官竞争者排除掉,而自己这个几番大胜的知晓兵事之人,自然就更加出众一些。
“不需送给我,哪日官家召见你,你直接奏给官家就是。”童贯又道。这种事情就是对一个养尊处优的皇帝进行心理暗示,郑智去给,自然更是妥当。
郑智点了点头,这种小事,自然要给童贯做好。这军事计划,更要写好。
童贯手段,实在惊人,郑智自然是佩服的,也是在学习之中。这封密信,加上郑智虚构的捷报,两相比对,这事情哪里还能不可信。
“相公,那我便往殿前司的军营去驻扎了,明日再来拜见。”郑智带来的军将,自然还是驻扎在之前殿前司的军营里。
“把那些银钱都带上,到沧州也能用上。”童贯说道。一路收了一百五十多万贯,此番都给了郑智作为军饷。
“多谢恩相。”郑智也不客气,如今缺的就是钱。
第三百五十七章 郑相公的尴尬()
对于童贯的谋划,郑智也帮不上什么忙。童贯吩咐的事情,郑智自然要做好。
部曲扎在军营之后,郑智带着七八个伙伴上街,米真务也在其中。自然还有李师师与一个家中十几岁的伺候丫鬟。
在这东京,郑智当真也没有熟悉的地方,第一站自然就是往矾楼而去。李师师更是等候不及,便要去矾楼,矾楼便算是这李师师的娘家人了,很小时候被这王妈妈买来,便在这矾楼长大,其中的感情不言而喻。
丫鬟叫小婵,买入府中还不到一年,十分伶俐的小丫头,李师师看中之后便带在了身边,使用起来也极为顺手。
众人熟门熟路往白矾楼而去,天色刚黑,沿路之上,已然灯火辉煌。这番景象,在别的地方是很难看到的,在清池,到得夜晚,街面便是漆黑一片。偶尔有几处灯火,便是勾栏瓦舍之地。却是小地方的勾栏瓦舍也显得小器许多,客人也少。
汴梁的灯火,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沿路店铺,大多晚间都营业,使得这街面如同有路灯一般明亮。
暑气未消,汴梁百姓,倒是有几分后世都市居民的味道,也极为喜欢饭后出门来散步走动。
所以这刚刚入夜的街道,也显得极为的热闹,虽然街边少了许多摆摊的商贩,却是也多了其他的摊点,卖些小食,卖些孩童玩具等等。
汴梁有七十二名楼,这些地方,更是人流如织。
矾楼门口亦然,正是客流高峰时候,郑智也不似之前那般穿得绫罗绸缎,打扮如富商一般,略显老土。此时的郑智,已然一身极为合体的华服,外表不显奢华,却是细节上极为讲究,腰带上的卡扣,衣服边角的纹路,皆是极为精美。
左右皆是军汉,便是一声武士劲装,紧扎的袖口,纹饰上也多有讲究。
众人慢慢身居高位,气势上也不同之前。头前当真就是一股浑汉气息,如今慢慢也有了自己的威严与气质。
刚到矾楼,李师师有些着急一般,快步便入了矾楼。倒是把郑智扔在了几步之后,放在平常,李师师必然不会如此逾越,此时已然就是忘记了许多,只想赶紧见到故人。
跑堂小厮见到有客人来,自然上前迎接,看得头前进来一个女子,随后又有一帮男子。倒是让这小二犹豫了,不知是去迎接这女子,还是去迎后面的官人。
倒是李师师笑着先开了口道:“小猴子,来了客人还不赶紧上前来迎。”
这小厮忽然听见自己的名字,再抬眼去打量一下,哪里认不出来人,先是一惊,随后赶紧上前躬身笑道:“李大家,你怎么回来了?”
“小猴子,你怎么说话呢?难道我出了阁,还不能再回来看看?”李师师假装生气道,却是见到这个跑堂小二,李师师也倍感亲切。
“小的说错了,大家勿怪,小的掌嘴。”这小二倒并不是诚惶诚恐,只装作打了一下嘴,脸上皆是笑意,显然也是知道李师师再开玩笑。随后又道:“李大家快快随我往里去,王妈妈每日都念叨你呢,最近新来了一批小娘,调教之时,每每都把李大家拿来夸赞一番。”
李师师听得此话,心头莫名一酸,等到郑智也走近了,便又起身往内苑而去。
郑智倒是不紧不慢跟着李师师往里面走去,此时小厮自然上前来伺候起郑智,躬身往里面去请。
郑智见得李师师与这小二颇为熟络,又见这小二极为热情,回头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