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智头前倒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是刚到江宁几天,事情接踵而至,来不及去多想,此时听得吴用提醒,哪里还想不起来长江出海,江宁府过去便是润州丹阳,润州过去就是常州,常州再下去就到苏州了,水道通畅无阻。
郑智大喜,脸色泛出笑意,口中直道:“正好正好,叫燕青带人一同上船往苏州去。”
吴用此时拱拱手,慢慢退出大帐,往自己营帐而回。
一夜好眠。
江宁张灯结彩,庆祝凯旋。
杭州城中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杭州府衙之内,方腊一身龙蟒金衣端坐在宽敞的大堂之上。这一身龙蟒,也就彰显出了圣公的皇帝之尊。
左右文武百官,朝廷一应系统俱全。左丞相娄敏中,右丞相祖士远,参政沈寿等等一应俱全。虽然并不完全按照三省六部之法,但是权职部门一个不缺。一个国家的雏形也建立起来了。
得了如此大的地盘,方腊也需要这般分封文武,奖赏有功之人。外放官员,中央官员,军中元帅将军,皆是恩德。
方七佛、石宝、邓元觉立于场中,把前后之事一一禀报,圣公方腊处置定夺。
方腊身形微胖,却是充满了力道,显然也是武艺不凡之辈。听得三人前后禀报,眉头大皱,心中愤怒不已。身家性命皆在北伐军中,如今北伐失利,方腊如何能不愤怒。
“那姓郑的军将是何许人也?”方腊厉声问道。
邓元觉拱手答道:“回禀圣公,臣头前也不知这人什么来头,回来的路上派人多番打听,才得知一二。此人名唤郑智,本乃西北军中将领,与党项人作战极为勇猛,听说党项皇帝都被他逼到沙漠里去了。如今在河北任职,官居四州经略制置使,实乃北地封疆大吏。麾下军汉皆来自西军,都是与党项百战之兵,个个骁勇善战。”
方腊一听,眉头大皱,扫视一番众人,随即问道:“众卿可有破敌之策?”
第四百章范围天二、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
方腊一听,眉头大皱,扫视一番众人,随即问道:“众卿可有破敌之策?”
恰逢新败,这敌人有被国师与南离大将军说得这般厉害,众人一时之间哪里想得出什么破敌之策,唯有低头不语。Ωヤ看圕閣免費槤載ノ仯紗d閲讀網メ.。kàn。。ge.lA
左丞相娄敏中看得情势,开口说道:“圣公,如今这郑智刚到江宁,一应情报皆不知晓,唯有先打探清楚消息,再来制定破敌良策,是为稳妥。”
方腊听言,努力压制一番心中怒气,又问道:“婺州王禀久攻不灭,议了几日,也不见良策,该如何是好?”
此时方腊,看似势力极大,地盘众多。郑智一来,方腊已然就是腹背受敌之势,王禀此时也要由守转攻。若是战略转换之间,郑智与王禀当真都发起了进攻,杭州也就危险了。
方七佛刚从北边回来,又吃了败仗,此时方腊出言询问,方七佛心中念想几番,出来说道:“圣公,王禀不比那郑智,王禀麾下之兵多是本地士卒,贪生怕死之辈众多,臣愿带兵剿之,必然一战而胜!”
方腊听言,看了看方七佛,说道:“好,速速带兵剿灭之,不可让其坐大。”
方腊对于方七佛是极为信任的,起兵之初方七佛就一直跟随左右,立功无数。几十州县,很大一部分都是方七佛攻打下来的,便是这杭州城都是方七佛打下来的。所以北伐重任方腊也交到方七佛手中。此时方七佛去剿王禀,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得令,臣一定剿灭王禀,得胜回朝!”方七佛也是极有自信,要说方腊麾下军将,运筹帷幄之道,方七佛可称第一。
方腊点了点头又吩咐道:“还请国师辛苦,快快打探江宁军情,以定破敌之法。”
邓元觉身受重伤,从江宁府一路强撑回来,伤口一直渗血不止,难以愈合,此时又得方腊差遣,却是也不推辞,只道:“圣公放心,臣一定办妥差事。”
邓元觉身居国师之位,这摩尼教虽然并非多大的势力,也不能直接给方腊多少可战之兵,但是用来打探情报是极为有效率的。情报工作多由邓元觉来做。
方腊心中烦乱透顶,这起兵造反之事远远没有当初想得那么简单,虽然起兵至今还不到一年,虽然占据的州县几十,虽然部众能计百万。但是怎么看都像是如履薄冰,怎么都是左右为难、骑虎难下。
“杭州城中,训练士卒与军备之事,诸卿一定要竭尽全力办妥,不得有误,朕也会日日巡视检验。今日便到这里,退朝吧。”方腊似乎有些身心俱疲,对于训练士卒与军备之事,方腊当真是日日巡视,此事关乎存亡,只因杭州城内二三十万手无寸铁的士卒,实在叫他焦头烂额。
众人慢慢退出大堂,见得方腊走后,邓元觉却是直接坐在了地上,表情痛苦不堪。石宝与方七佛连忙来扶,都是知道邓元觉肩胛之上还有箭伤,急忙差人去唤医官。
杭州城实在不凡,方腊未起之时,人口就有二三十万之多,此时兵灾到来,城内也还有二十万居民,只因这兵灾来得实在太快,快得城内居民都来不及反应,甚至快到城内百姓都没有把这作乱的方腊当回事,只以为是他乡之事,用不得多久就平息了。
等到人们反应过来,贼兵已然围城。知府赵霆弃城而逃,整个富庶杭州就这么完完整整落入的方腊手中。
此时杭州,二十万百姓,二三十万的贼军,却是一点也不拥挤。北宋灭时,南宋以杭州为新都,无数北方民众随行迁徙到杭州,杭州升格为临安府,人口也暴涨过百万。
原本繁华的杭州,此时却显得格外萧条,原本城中往来的富户大族,皆遭兵祸。更有许多大族家中有在朝廷为官的,下场更是惨烈。蔡京祖父与父亲的坟墓都被刨开了。
商业的繁华往往就是资本来支撑的,城中富户倒下来,资本也就没有了。商业自然就萧条下来了,一个如此大的城市,没有了商业,也就没有了一切生活物资的补给,几个月间,杭州城完全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生活物资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贵,百姓生活自然越来越惨,饿死人的事情也就时有发生。
唯有方腊麾下,有钱有粮,虽然是杀鸡取卵,却是也能保证短时间内军政稳定。依托方腊生存的百姓也能有一份正常的温饱,比如铁匠木匠。
吴用大早就入了江宁城,要处理的事情太多,首先便是派人去寻邓先。
两人交接了账目,又点验了货物,并无差错。却是一个上午就这么过去了。
事务繁忙,但是忙忙碌碌的邓先一直笑意盈盈,喜上眉梢。待得诸事办妥,开口笑道:“吴先生真乃高人,料事如神,先生走后三日,城内的布匹价格不降反升,比原先的价格都高出了一成。小的也大赚了一笔,拜谢先生指点之恩。”
吴用头前一直埋头做事,此时也笑道:“非我料事如神,而是我家相公非比寻常,剿些反贼自然话下。”
“是极是极,郑相公非比寻常,大宋之内,无人能及。”邓先有心讨好,假装抬头看了看天空,随即又道:“先生,正值午饭时候,小人做东先生小酌几杯如何?”
“吃酒就不必了,下午还有事情要办,吃个便饭即可。”吴用自然却之不恭,吃邓先一顿便饭也是应该的,这邓先也确实赚了一笔不菲的银钱。
邓先连忙头前作请带路。
吴用也不客气,便往前行,又想起一事,开口道:“我家相公还有一事差遣与你,你当办妥。”
“先生放心,上刀山下火海,小的也要为相公奔走妥当。”邓先听得那高高在上的郑相公还有事情专门吩咐自己,哪里会嫌麻烦,反倒格外欣喜。话语也说得满满,这也是商人惯用的说词。
吴用听言一笑,道:“上刀山下火海倒是不需要,些许小事尔。明日你赶紧往城北码头去找大船,有两千多俘虏要运进渤海,送到沧州去。此时对你来说不难,一定要快快办妥。船只要多租一些,把这几天收的货物也一并带去沧州。”
运俘虏的事情自然是郑智安排的。但这运货物的事情却是吴用自己的计划,其实还不知货物,还有沿路抢来的钱粮与东西,此番总是顺带,也就一并运回去。免得到时候回沧州之时,多了许多累赘。
“先生安心,此事三日之内一定妥当,大江之上船只并不难寻,只是这能出海的船工比较难找,到时候小的亲自随船往秀州上海嘉兴一趟,秀州多有出海船工,一定把船工安排好,定保船队安全到达沧州。”邓先便如此会说话与做人,把事情说得极为简单,又把难处表达出来,更是把解决问题的办法又说出来,轻易之间还表达出自己的能力与能干。
吴用听得这三言两语,回头看了看邓先,随即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口道:“此事妥当之后,相公绝对不会亏待与你。”
邓先听言心中大喜,但是面色却并不表现,口中只道:“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这都是小的应该的。”
两人相谈甚欢,来到一处酒楼之中,酒菜片刻备齐。邓先极为热情,吴用也只是浅尝即止,并不多饮。一来下午还有许多差事要办,二来吴用对于酒也没有多少喜好。
东京枢密院,坐落于内城东华门外不远,东华门虽然不过只是皇城八大门之一,对于大宋文人来说,意义不同寻常。大宋科举,公布进士及第之时,便在这东华门处又专人唱名。
那个时候,能在东华门外听到自己名字的读书人,也就意味着从此鲤鱼跃龙门,寒窗十年终于功成名就。
东华门乃皇城之门,入了东华门便是皇宫,出了东华门,就是汴梁内城各种衙门聚集之地。
东华门不远的枢密院内,童贯手捧一张金黄卷轴,卷轴摊开,一方鲜红印鉴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