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文物的也是无所不包,从佛道等宗教的经文杂文,到各种杂书记录,政府公文,等等,应有尽有。更有各族文字,吐蕃文、藏文、梵文、回鹘文等等,也是一个不缺。
这些藏了千年之物,主要都是西夏建国初期放进去的。
郑智此时到得肃州,这些华夏最珍贵的文物,也不过刚刚藏进莫高窟几十年时间。藏进去的原因大概也跟党项崛起有关。
其中之壁画,从十六国与北魏开始,历朝历代一直到唐,画了几百年,到得西夏占得此处才走向没落。千年之后再看,依旧惟妙惟肖。其中也还包含了无数的雕塑。
只是郑智此时心中哪里还有这些事情,便是往敦煌看看壁画的心思都没有。唯有赶路与屠戮。
如此也好,这些珍贵之物此时出土,必然也留不到千年之后。
一入肃州,少了许多荒凉,多了人烟。
郑智手中的长枪便更多了许多无辜亡魂,战争残酷便在于此,却是郑智也无可奈何。
从肃州而过,大道之上又多留了三四百铁骑,便是要阻止有人往西而去。
玉门关与阳关早已废弛,此处的汉朝所建的长城,到得如今,主要之处,已然都成了黄土坡。
健马飞驰而过,曾经的汉唐盛世,就在郑智脚下。这个地方见证了太多太多的历史,汉唐之盛世,也从这里开始,汉唐于西域之威,便是从关卡之处威慑几千里外。丝绸之路,也从这里出发直到中亚与欧洲。
那时候中亚文明倒是繁华,欧洲还是蛮荒。直到如今,欧洲也不过是蛮荒之地,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实在不值一提。中亚却是不同,繁盛之久,与华夏无异,只是中亚文化文明断层严重,不比华夏传承之延续。
玉门关一出,瓜州不远。
瓜州之所以称瓜州,便是与瓜有关,此地多出甜瓜而得名。中国之瓜,多是外来,胡瓜、西瓜,名称也便也说明了出处。
中国的蔬菜与水果,也大多是外来品。杨梅、桃、李、梨、荔枝之类在古文中多见的多是土产。其余多是外来,便是世人多意的,到中国也不过一百多年时间。常见古装剧中桌面摆的,十足可笑。
蔬菜便更不谈,葱、蒜薹、还有常见的野菜之类,多是土产。其余皆是外来,只是传入有先后。秦汉食物,主食与鱼肉,再就是现在人们少吃的野菜,才是主要。便是大白菜也是元朝总有开始有的,乃杂交而来。萝卜也是,东汉之时才有。胡萝卜便是更晚,加了一个胡字,已然就到十三世纪。
郑智赶到瓜州城不远,见得城门处正在手忙脚乱关闭城门,心中大气一松。便是知道西夏皇帝李乾顺必然还在城中,西夏整个朝廷都在城内。
“把四边城门先堵起来,出城之人皆杀。”郑智虽然只有三千人马,却是看得城头之上零星几个老汉,心中倒是不着急了,党项人十岁的孩童都往灵州去了,瓜州果然如郑智预想的一般,已然没有了兵力这一说。
灭国之战,实在有些激动人心。
左右军将士卒皆赶了十七八天的路,每日在快马之上颠簸,便是骨头都要颠散架了。终于到得瓜州,终于来到了党项皇帝所在之处。
一切都是值得的。
军汉们打马围着不大的城池飞奔,便是要堵住四门。
郑智就在东门下马,伸手拍打了一下两腿内侧,抬头打量着这座不大的瓜州城。
城内皆是西夏最高层的人物,本来不大的城池,在皇帝李乾顺西迁之后,早已挤得满满当当。城内普通民众,许多都被赶出了城池,腾出地方给这些达官贵人。
如今城内之民,多是衣着华贵之辈。
“把火药包拿过来,攻城还需迅速,免得党项人把城门洞给堵死了。”郑智左右活动一下被颠得难受的身躯,却也不担心随后的厮杀,进城之后,显然也不会有激烈的战斗。
却是郑智活动片刻之后,正欲攻城。城头之上忽然出现了许多人,几乎站满了不大的城头。
这倒是郑智没有想到的。郑智翻身上马,便往前去。【就爱中文】
第四百七十二章 禽兽不如()
瓜州城头本只有零星老汉拿着兵刃,此时忽然站满了人。
显然也是这瓜州城太小,郑智不过休息片刻,城内的人就赶到了城头之上。
这些人个个衣着华贵,虽然头上戴着不一样的帽子,但是身上的衣服显然也是来自江南上好的绸锦。
郑智打马往前几十步,左右之人也随行往前。城头中间一个金黄色衣衫之人煞是惹眼。再靠近一些,龙蟒映入眼帘。这已经不是众人第一次看到龙袍了,江南方腊便也是这么一身衣服,皇帝赵佶倒是鲜少穿黄金龙袍,多传鲜红官衣与素色的道袍。
“哥哥,那个是不是党项皇帝?”鲁达似乎有些兴奋。
郑智点了点头道:“如此众星拱月,那人必然是李乾顺。”
“哈哈。。。头前抓了个假皇帝,这回看来是要抓一个真皇帝了。”鲁达大笑道,城头虽然站满了人,却都是花白胡须之辈,看不到几个壮丁,这瓜州城已然不设防一般。
郑智身边还余七八百汉子,这些汉子可不比郑智鲁达,对于皇帝还是有极大的好奇心的,都抬着头往城头上去打量。看看皇帝到底长个什么样,这些军汉上一次在汴梁城头见到皇帝,一身道袍的赵佶实在不惹眼,许多军汉过了城头之后都没有分清楚到底哪一个是大宋的皇帝。
到得城下一百多步,郑智勒住马匹,开口道:“牛大,上前去问问这个皇帝有什么事,没事我们就攻城了。”
郑智迈步到得此处,心中其实颇有感想,第一个念头便是想到了靖康之时的汴梁城。大概金人也如自己一般打马往前,心态轻松,出言调笑。宋钦宗赵桓与徽宗赵佶大概就在城头,带着一帮大臣心急如焚。
牛大闻言,打马往前飞奔几十步,到得城下,开口大喊:“党项皇帝,我家官人问你有什么事,没事就要攻城了。”
牛大虽然声音很大,内心却多少缺乏一些自信,面对皇帝之尊,一个普通百姓,终究还是拘谨的,便是大声喊出的话语也就是把郑智的话重复一遍。
城头上一篇嗡嗡议论之声,片刻之后,城头有人回话道:“不知城下是哪位将军?”
牛大不比郑智,郑智对于皇帝,打心里缺乏一种尊敬。牛大自小生活在这等级森严的社会,对于等级之事,已入骨子里。与一个皇帝说话,再开口不免有些心虚,强做一番镇定,扬起头颅,开口喊道:“我家官人乃大宋正奉大夫,四州经略制置使郑智!”
城头上的李乾顺闻言,眉头大蹙,虽然知道这些铁甲除了宋朝以外,没有别人了。待得证实之时,心中依旧更加焦虑不安。左右几个老臣皆围到李乾顺身边。郑智的名字,这些人都是听过的,灵州一战,西夏这些王公大臣即便不愿意听,郑智的名字也会在他们耳边萦绕。
现在郑智忽然出现在瓜州城下,城头之上众人,皆是惊慌失措。
片刻之后,城头上又传出话语:“不知郑经略有何条件,是盟约,还是要金银?”
显然城头上的这些人还没有想到灭国的问题,这也是这个时代多有的心态,党项人败得多了,不外乎盟约,今日被人大军围困都城,那就再给一些金银。
便是靖康之时,宋朝皇帝大臣也是这番想法,不外乎用钱粮女子满足女真人就是,割地赔款也是正常。两个皇帝都能亲自出城与金人谈判。
这一问,倒是把牛大问住了,牛大本想回答一句,却是不知回答什么,这种事情牛大可不敢做主,连忙拉马转头奔向郑智。
郑智听得问话,看着身边这些军汉,不免心中还在想靖康之事。
牛大上前听得郑智几句吩咐,打马又往前去,开口大喊:“我家官人说了,叫你们皇帝亲自出城来谈,否则立马攻城,鸡犬不留。”
靖康之时,金人便是如此骗出两个皇帝的。郑智自然也用了这般手段,只要把皇帝扣押在手,那么一切都顺利了,兵不血刃就是这般道理。
若能拿得党项皇族与大小官员,一切就简单多了,即便回头碰到了党项大军,也能轻松应对。党项人毕竟还有近十万大军,若是回头围堵自己,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后果也是不堪设想。
城头之上又是一片议论之声,久久没有回复。
郑智看得情况,下令道:“砍树做梯。”
郑智攻城,显然不需要砍树做梯,手上还有百来斤的火药。这动作显然是做给城内那些人看的。城内几千党项贵族,皆是妇孺老弱,哪里有几个能守城之人。
若是把党项皇帝扣押了,也就击垮了这些人的反抗心思,必然个个束手就擒。
城外树木不少,瓜州也是绿洲,几百军汉开始伐木造梯。
城头之上一阵骚动,不得片刻,城门开了一个缝隙,从缝隙中出来一人,花白头发,却并非那一身黄金龙袍。
郑智自然也是看到了,心中知晓这出来之人肯定就是所谓使节。郑智指着前方开口说道:“小胡,去把那出来的老头宰了,叫党项皇帝亲自出来谈,否则稍后便开始攻城。钱粮马匹人口,叫李乾顺自己出来允诺,别人的话在某这里不作数。”
郑智便是铁了心要把李乾顺骗出城来,一个皇帝在手,满朝文武必然心态崩溃,生杀予夺自然变得轻松简单。这也是金人对付百万汴梁城的办法。
身旁小胡打马而出,头前牛大还在不断往后面去看,便是不知如何处置是好。见得小胡打马而来,牛大也就安心了。
小胡提着长枪,打马往前飞奔,直奔那出城而来的老头奔去,到得近前放在稍稍减速。
“小将军,我乃大夏。。。”这老头一口汉话说得极为正宗,见得小胡到得面前减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