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智在身后轻声说道:“恩相,把凯儿给我抱着吧。”
郑智自然是觉得童贯初来,该有一点威严,抱着一个孩子实在有些不像话。不料童贯转身笑道:“无妨无妨,某还抱得动他。”
郑凯这几日早已熟悉了童贯,对于童贯这么一个逗自己玩的老人好感不少,被童贯抱着也格外的安静,此时也知道是正式场合,并不闹腾,明亮的小眼睛咕噜乱转,四处打量。
到得头前,童贯伸手撩了一下衣服,落座主位。蔡攸坐左,郑智坐右。
童贯也熟悉这些事情,开口说得几句场面话,嘱咐众人勠力同心,战事成功。
蔡攸反倒比童贯激动,待得童贯话语说完,竟然叫众人一个个上前自我介绍一番。营帐之中,各地军将主副上百,竟然就这么一个接着一个上前自我介绍。
蔡攸一直保持着一脸的笑意,努力记着每个的人名字,话语之中多是勉励与夸赞。想来是真要收买一下人心之类的。
童贯看得蔡攸不厌其烦一脸笑意的模样,脑中不用想也明白缘由,待得二三十人过后,童贯忽然抱着郑凯起身,左右看了看,开口道:“来人,将台击鼓!”
军令一下,众将戛然而止,令兵飞奔而出。
蔡攸看得面色一愣,回头看得童贯,开口说道:“童太师,何以。。。”
童贯手臂一摆:“将台之上自有报备,何须在此麻烦。”
蔡攸面色一沉,旋即又对众人笑了笑道:“劳烦诸位将台点兵再来通名道姓,也好让本使一一认清楚诸位将军。”
片刻之后,鼓声隆隆,众将鱼贯而出。蔡攸见得众人紧张模样,也快步而出。
走得几步的蔡攸回头看得一眼,见得童贯不紧不慢,连忙也停下了快步,等候童贯打头。
童贯抱着小孩,步伐自然不快,走到头前,与蔡攸说得一句:“蔡学士,为帅者,当稳重谨慎。”
蔡攸听得童贯敲打,面色不愠答道:“军中鼓起,自然要急迫一些。”
童贯嘴角微微上扬,开口道:“鼓起之时,蔡学士可是要冲锋陷阵?”
蔡攸被问得哑口无言,按理说蔡攸的话语是有道理的,却是童贯话语中的鄙夷之意,蔡攸当真从未感受过。
待到将台,大军从军营四处集结过来,速度倒是比原来快上了不少。队列也基本又个齐整的模样。
蔡攸坐在将台之上,面色越发难看,忽然开口问郑智道:“郑经略,为何河间的士卒少有重甲,沧州的士卒却是人手一套?”
蔡攸显然已经怀疑起了郑智,怀疑郑智是不是以公谋私,亦或者是区别对待,不把河北州府的士卒性命当回事。若是此时往东京奏报,兴许也是一条罪过。
郑智老神在在,看得一眼左边的蔡攸,开口答道:“沧州兵备战多时,甲胄都是新打造的,也有部分是在西夏缴获的。河间聚兵不过几月,各地州府并未备这么多铁甲,所以少了铁甲。”
蔡攸闻言,看得左右,忽然站起来,声音加大不少说道:“哦,即便如此,也该把甲胄平分到各个州府士卒去,如此才显得公平,只要是上阵的士卒,合该一视同仁,每个人的命都是命。郑经略以为如何?”
蔡攸这般站起身来大声说出这一段话语,显然是想左右之人都听得清清楚楚,让左右之人把自己说的这些话传出去,好让这些河北军将知道他蔡攸宅心仁厚,公正无私,为士卒们谋取福利。
“蔡副使说得有道理,那便让这些士卒不上阵即可,让他们把守城池,运送后勤辎重。副使以为如何?”郑智也大声答道。既然蔡攸要做好人,郑智话语便把好人做到底,不上阵岂不是最好的保护,不上阵还要铁甲做什么?穿在身上都嫌重。
蔡攸闻言又是一愣,只以为郑智跟自己说置气话语,开口又道:“童太师,下官所说之言,只为上阵士卒都有一份安全保障,还请童太师定夺。”
童贯闻言也不说话,只是把坐在自己脚上的郑凯放到面前地上站好,对郑凯笑道:“凯儿,你自己站在这里,不要乱跑哦,今日点校士卒,你也要站得笔直,不能教人笑话你。”
郑凯倒是觉得好玩,台下站得人山人海,郑凯也故意站直一些,笑道:“童爷爷,我一定不教人笑话。”
童贯点了点头,方才看了一下蔡攸,开口道:“郑智所言有理,这些士卒靠不住,上阵容易拖后腿。西军作战,精锐都在头前,一战而胜,这些州府禁军把守一下城池倒是可以胜任。铁甲合该放在精锐身上,分散开来适得其反。”
蔡攸左右看得一唱一和的童贯郑智,心中莫名生恨,总觉得这两人在配合着打压自己,又不知用什么话语反驳,也不好在这将台之上再多反驳童贯的主帅威严。
却是又觉得这两人如此不顾州府禁军性命,正是自己收买人心之时,只等稍后军将上台来报备,自己记下众人名字,待得稍后,定当一个一个寻来示好一番。
大军集结完毕,校场都站不下这么多人,直排到营帐左右都是士卒。却是在场也没有十万人,只有八万出头。许多人都被郑智的军令送回家去了。
鼓声一停,一员军将走上台前,恭敬见礼,开口喊道:“启禀童太师、郑相公,末将前厢第一军指挥使钱意拜见,第一军应到两千六百八十七人,实到两千六百七十四人,十三人在营门守备上值。”
钱意一口西北口音,听得童贯面色一笑,开口说道:“你是庆州兵?”
钱意闻言答道:“末将正是庆州人。”
“好,好,好,庆州兵最是勇武,当年在会州新城,若是没有庆州兵挡住党项铁骑入城,某早已一命呜呼。今日再见庆州兵,实在高兴。晚间酒宴,你该到场,某与你痛饮一杯,以谢救命之恩。”童贯连说三个好,兴许脑中真想起那日党项破城,正是庆州步卒挡在缺口之处。
钱意闻言,面色大喜,心中也是感动非常,连忙在此拜倒,口中说道:“多谢童太师厚爱,末将上阵百死,不负童太师与郑相公恩情如山!”
童贯闻言,摆摆手笑道:“上阵不可百死,定然活着回来,待得得胜而归,再来把酒言欢!”
钱意闻言,心中更是感动,只道:“末将敢死!”
钱意这句话语便是回复,也是钱意的表态。
“哈哈。。。自古敢死者得活,苟且者得死。勇武如你,定然凯旋。下去吧,晚间痛饮!”童贯开口大笑。
童贯收心之法,比蔡攸不知高明多少,高下立判。显然童贯此时也明白过来,这河北兵权,显然早已被郑智紧紧收在了手中。面前钱意就是证明。
待得一员一员的军将上前,果然如此,主要都是西北军汉。还有少许江南的军将,也就是王禀手下,少数河北本地军将,却也是呼延灼的手下。
蔡攸面色却是越来越难看,难看得如死灰一般。此时见到的军将,与大帐之中的军将,显然都不是同一群人了。哪里还不明白大帐之中迎接的那些各地都统制,原来都是光杆将军。
真正领兵之人,都是郑智麾下的军汉。
郑智看得一眼蔡攸的模样,面色上出了一些不屑的微笑。心中倒是爽快,却还在想,待得这位蔡学士过几天从别人口中听到自己作词的趣事,不知会不会暴跳如雷。一个龙图阁学士,却是只作得出半首劣词,此事早已在各地传扬,想来要不得几日就要传到这位蔡学士的耳中了。
第五百二十八章 狗屁不通(又是四千五百字,月票。)()
正月还没有过完,要过得三天才到二月,郑智与童贯也才刚到河间府两天。
大早而起,众人齐聚大帐之中议事,也是军中每日惯例。
一队骑士从雄州飞奔而来,直入大帐,口中上气不接下气,跪拜在地,大声疾呼:“报!!!”
刚才还在左右闲谈的童贯与郑智立马站起,郑智已然有些预感,连忙问道:“快说!”
“禀告蔡太师、郑相公,辽国传来消息,金国大军兵临辽中京大定府!”
郑智闻言有些疑惑,忙开口又道:“女真何以在大雪之时进攻大定府?”
“回相公,听闻是辽国前线大将耶律余睹率部投降,金人才得意这么快到得中京。”
郑智看了看童贯,开口说道:“恩相,耶律余睹何许人也?听这姓氏,必然也是契丹皇族之人,何以会率领大军投降金人?”
童贯皱眉想得片刻,开口道:“耶律余睹也是辽国重臣,其妻更是辽国皇帝文妃之妹,可算是外戚。他会投降,唯有一个原因,便是权利倾轧之失。辽人国内局势不稳,先前辽皇亲征女真,京中就发生过反叛之事,所以七十万大军才如此溃败。今日只怕又是权柄之争,逼得耶律余睹投降女真。如此正好,我等也该进军北上了。”
童贯果然聪明,也是童贯去过辽国,对于辽国政局有几分了解,辽国皇室内部一直有频繁的权利斗争,反叛之事不知几何。
宋宣和四年,金天辅六年,正月。辽国前线大将耶律余睹投降,投降原因就是因为辽皇元妃之子秦王与文妃之子晋王的储君之争,耶律余睹因此事被人构陷。辽国枢密使萧奉先构陷耶律余睹准备兵变拥立晋王上位,把耶律延禧变成太上皇。
没想到耶律延禧还真相信了,吓得耶律余睹临阵倒戈,投降了女真人。可见辽国朝堂之腐败,大敌当前,竟然因为一己私利构陷领兵大将。从此耶律余睹成了金国的先锋,攻陷州府,屡立战功。
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更是从耶律余睹口中知道了辽国中京兵力空虚,哪里还会错过好机会,即便大雪弥漫,金国还不到五万的大军已然集结南下。
金国大军之中,一万多真正的生女真,一万多熟女真,几千渤海人,几千奚人,几千辽人,还有几千北地汉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