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屠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佶闻言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唉。。。最近朕想了许多,想当初种卿与西北御党项大敌,想当初郑智过拒马河攻入辽国腹地。如今已有结局,便是这些结局,无不证明朕当初是错的。党项已灭,辽国也亡。朕从未上过军阵,却是偏听偏信,不听将帅之言,非要听那些文人之言。后悔晚矣。。。”

    赵佶话语后悔不已,听得种师道更是涕泪俱下,一个皇帝当面认错,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这份恩德。

    “陛下,往事已矣,臣心中从未怪罪过陛下。即便天子有错,也是天子身边的臣子奸佞,蒙蔽了圣意。而今西夏与辽国皆亡。面前不过一个郑智而已,郑智兵威再盛,臣也有御敌之策,陛下放心,我大宋必然千秋万代,强盛繁华。”种师道一边说话,一边抹着眼泪。老臣之心,必是鞠躬尽瘁。

    赵佶能在此时说自己错了,兴许也是真有反思。更多的也是在拉拢种师道的心。赵佶也知道种师道麾下将有十万大军,十万大军意味着什么?十万大军就意味着赵佶能稳坐龙椅。

    “郑智如此兵威,不知种卿可否详谈御敌之策?”赵佶语气已然是商量的语气,更是放低姿态的问话。

    “这是自然,御敌之策岂能不禀奏陛下。郑智骑兵强横,如当初党项一般。但是西军对党项,胜多败少。其中最主要的战术就是倚仗坚城而守,敌打不破城池自然退去,此时便可往前推进。与郑智战,便也可用此法,坚城而守,防守反击。只要守住城池,郑智屡屡受挫,必然一退再退,军心涣散之下,便是机会。”种师道慢慢解释着,以前种师道从来没有这种机会与赵佶面对面解释着作战方略。也造成了临阵换帅之事。如今种师道也是吃一堑长一智。

    赵佶闻言点了点头,开口说道:“种卿可否早日北上回京?”

    赵佶此时这些话语,便也是为了这最后一问。试探了种师道的态度之后,赵佶已然心安不少,回京的顾忌便也少了许多。如今郑智的问题种师道也说了可行的解决之法。

    赵佶心中的担忧,已然去了大半,少了担忧,赵佶便也只想快点回东京去。便是种师道招兵的事情,赵佶都好了几分注重。

    种师道闻言一愣,也明白赵佶有些迫不及待了,思虑片刻,答道:“陛下,早点回京也未尝不可,招满五万人,操练月余之后,便也可先行回京。兵刃甲胄军备多在东京,军粮也在东京,回京操练必是事倍功半。淮南新招的兵丁,只需让当地衙门源源不断送到东京即可。”

    赵佶听得种师道话语,连忙又问:“如此,多久可以启程?”

    “城外招兵之处人满为患,以此推算,两月左右,便可启程北上。”种师道答道。

    赵佶闻言面色已然有笑,开口道:“好,两月之后,朕便随你回东京去。”

    种师道闻言又躬身行礼,口中说道:“臣这就去操持招兵之事,尽快随陛下启程北上。”

    赵佶也不再多说,只道:“种卿先去忙,晚间来此,朕备下酒菜等候,今夜与种卿一醉方休。”

    种师道闻言直感觉心中暖暖的,又拜了拜,答道:“多谢陛下恩典!”

    说完种师道慢慢退后,赵佶却是上前来送。

    待得种师道离开之后,赵佶心情大好,开口喊道:“来人,备笔墨,许久未作画了,今日便也画一幅《万里江山图》。”

    左右随行太监连忙去准备笔墨。

    却听赵佶又笑道:“朕还要画一幅《千军万马》图。”

第六百一十七章 开疆拓土,狗贼() 
河间城离沧州毗邻,从河间府城到沧州清池城,一百五十里地,马步慢行,一天可到。

    郑智从河间归来,心中已然在考虑把王府迁移到河间的事情,河间府如今便是燕云与河北的中心,许多公务皆在河间府,王府在河间府办公显然是更为合适的。

    但是王府迁移之事也没有那么简单,涉及到方方面面,几个衙门及衙门里的官吏家眷。府库里的军备钱粮,城外的造作厂。

    还有军中家属,军汉家属人数太多,到得河间府,需要很大一笔的钱财方能安置,这还是只论西军汉子的家属以及一些军官,若是沧州士卒的许多家属也要迁移,那便是更加麻烦的事情了。

    所以郑智也在犹豫之中。

    郑智到得王府门口,便看到老胡一脸笑意坐在王府门口之外,一把摇椅慢慢轻摇,老胡在摇椅之上也是摇头晃脑,左右还围坐了几个老汉,多是缺胳膊少腿之人。

    几人正在围坐谈笑,王府大门口的卫兵倒是站得笔直,如今这站哨已然不是这些老卒了,王府下面的士卒已然足够用。这些老卒们多围着王府居住,没事就聚在王府附近,便也算颐养天年。

    见得远处一队健马铁甲而来,众人抬头看了过去,便见郑智打马在前。众人连忙起身站好,等候拜见。

    郑智看得远处这些老汉,已然提前下马。老汉们躬身行礼拜见。

    “老胡,何事这么开心?”郑智看得老胡一脸春风得意,开口打趣道。

    老胡闻言凑到头前,已然眉飞色舞,口中直道:“殿下,我老胡有孙子了,一个大胖小子,要说这党项公主的身子骨,着实是好,八斤多也给生下来了,毫不费力。头前看着那么大的肚子,我还担心呢,未想如此顺利。”

    郑智闻言,看着老胡满脸的笑意,心情大好,心中也为老胡开心,笑道:“好,这媳妇不错,此番小胡也回来了,当再生一个。”

    老胡闻言点了点头,笑着脸说道:“殿下,我老胡也不识几个大字,这取名之事,还请殿下帮帮忙。。。”

    “这有何难!”郑智显然不会拒绝,应下之后,想得片刻,又道:“你叫胡精忠,儿子叫胡报国,孙子嘛,就叫胡开疆,再生一个就叫胡拓土。你看如何?”

    开疆拓土,显然也是郑智心中所想,也下意识说了出来。

    “多谢殿下,开疆拓土,这名字好,极好。”老胡闻言大喜。

    却是老胡话音刚落,身旁一个只有一条手臂的老汉连忙也笑着凑上前来,口中也道:“殿下,小的也有个孙子,殿下可否也帮着取个名字。”

    便是老胡闻言,伸手赶得两下,口中笑道:“去去,一边去,你孙子都五岁了吧,不是叫做张木生吗?还取个什么名字?”

    “你孙子让殿下取个名字,我孙子当也让殿下取个名字。”断臂的老汉拉开老胡的手臂一本正经说道。

    郑智闻言,也笑了笑道:“木生这个名字倒是不错,想来是请人算了一卦,缺了木便叫了木生。挺好,不需改了。”

    便是郑智话语一出,断臂的老汉面色有些遗憾。

    却听郑智又道:“你孙子今年五岁?凯儿今年也是五岁多,马上六岁了。不如让你孙儿随着凯儿一起读书习武如何?以后两人长大成人,也有个照应。”

    断臂老汉闻言,遗憾之色尽去,口中大喜道:“好好,但凭殿下吩咐。能陪赵王殿下读书习武,便是木生的福气。”

    郑智本也是临时起意,想着给郑凯整个伙伴,却是此时又有了打算,回头喊道:“度文。”

    周度文连忙上前拿出纸笔,如今吴用在燕京,这些记录命令的事情暂时就由周度文来做了。

    “度文记一下,在讲武学堂之旁,建立一个少年学堂,教习经义典籍,也教习武艺骑射。军中都头以上军将的嫡系子孙,皆可免费入学。十五岁者可以参加毕业考,考过者,若是从军,可直接为中队头。”郑智此举,已然就是为军队储备人才了,中队头也是十人之长。

    周度文快速记录着。左右老汉皆是大喜,家中子弟能免费习文习武,便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入伍直接为军官,便更好不过了。

    这已然是少年军校了,教习文武,将来大概也会多一些科目。

    郑智如此,显然也还有一点自己的小私心。这郑凯怕是“在劫难逃”,隐姓埋名之下,大概也会是这少年学堂的学生。郑智在马背之上得的权势,将来郑凯要想得势,必然也少不得马背上的支持。

    这少年学堂,便是郑凯将来最大的支持。

    郑智与一众老汉闲谈许久,问了一些琐碎之事,方才入得王府之内。

    郑凯最近倒是逍遥了许多,李纲去了河间,郑凯的手掌又长得白白嫩嫩了。倒是每日习武不辍,老胡甚至亲手削了一把小竹努给他,府中的猫狗之类,都倒了大霉,虽然弩箭无簇,威力不大,不能真伤到这些猫狗,却是也被射得四处逃散不止。

    郑智刚一入前府,便见有鸟大汉提着小竹弩追击着一条大狗,身后几个小厮丫鬟迈腿跟随。

    便听大汉喊道:“本将军今日要你狗命!”

    郑智看得大笑不止,那有鸟大汉胯下还有一根木棍,一手拿棍,一手持弩,口中不断有打马之声,自己也是一蹦一跳做了个打马奔驰的架势。

    “哇呀呀。。。看某百步穿杨!”郑凯架势十足,飞身而起,手中竹弩已出,羽箭飞驰而去,便是要取一条狗命。

    大狗何其灵活,岂能被人轻易取了小命,转眼躲到一根柱子之后,羽箭射空。

    便看有鸟大汉气呼呼坐在地上,用脚顶住弩臂,奋力拉着弓弦。五岁少儿,便是这小小竹弩,也要用尽全身力气方能拉到扳机之上。

    “狗贼休要逃窜!驾。。。”郑凯再起,“健马”又是飞驰,追逐狗贼而去。

    王府前院,皆是来往官吏,都往两边行廊而走,也不从院子穿行,免得挡了赵王殿下追击狗贼的道理。却是也个个大笑不止,觉得着实有趣。

    郑智刚入大门,郑凯浑然不觉,看得左右廊道之人皆是躬身行礼,郑凯方才转头去看,看到一脸笑意进门来的郑智,开口又是大喊:“父亲回来得正是时候,快快帮我追击那狗贼,必要置它于死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