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屠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个中年文人,依然还是一副儒生打扮,只是内心再也不似从前那般意气风发。当听得能自由返乡之时,这些人皆是喜出望外。不论什么身份,有无家室,皆是到处奔走相告,三五成群,带着盘缠就往关内而入。

    开封汴梁,便是那梦里的故乡,十几年过去了,终于可以回去了。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罪责,也烟消云散。连大宋朝都没有了,这大夏朝之鼎盛,也让无数人看在眼中。

    几人兴冲冲越过关口,牛车在旁,却是并不上车去坐,反而几人簇拥在牛车之前,兴高采烈。有人带了家眷,也有人只身上路。

    “诸位兄台,此番回了东京,可想过寻个什么营生?”一人开口问道,满脸是笑。似乎这进了关口,就回到了故土一般。

    “王兄,开封便是开封,可不得再说是东京了,而今朝廷唯有一个京城。”一人开口提醒道,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谨小慎微已然刻在了许多人的骨子里。戴罪十几年,谨小慎微方才能活得好。

    “多谢提醒,往后不再说东京就是。我孑然一身,此番回了开封,当不再出关了,倒是还不知怎么营生,也不知朝廷关于科举之事是如何规定的,也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再去参加科举?”

    “我等参加科举自然是有资格的,但是听说先要去当一番讼师之后,方才有资格参与科考。回去之后把律法书籍哪来通读几番,应该也不在话下。”此语是旁边另一人所言,此人显然知道新朝科举的一些事情。

    此语一出,倒是往那位姓王的喜出望外,又问道:“我等皆是戴罪之身,当真没有阻碍?”

    “既往不咎,只要不是在新朝犯罪之人,皆有资格。我等倒也不算新朝戴罪,所以没有阻碍的。不过听说这考试的题目与以往大相径庭了,当寻一些人请教一下。”

    王姓之人更是高兴无比,面色之上皆是憧憬,口中笑道:“不在话下,不在话下,大相径庭也不过就是不同的书而已,看书就是。”

    这话倒是说得有道理,不论考什么,只要看得懂书,认真去准备,总是不会错的。

    圣贤经典,其实也并非不考,教人向上的,教化道德的,哲学思考的,自然也多是这华夏民族的精华。

    有人兴高采烈,便也有人不那么激动。

    “你们去考吧,如今我在军中任参军文书,一家老小皆在辽阳,娶妻生子之后,便也求一份安稳,此番回乡,寻一下亲人之后,还是回辽阳去。军中忙乱,后勤之事繁重,如此也是为国尽忠了,往后儿孙若是有本事,便让儿孙再去考一番功名。”

    这人显然是混得不错的,如今军中待遇极好,也受人尊敬。军中士卒之类倒是不缺,缺的还是能习文写字的人。不说公事上的倚仗,就说私下里那些想要考取军校学院或者讲武学堂的,皆要上门拜师请教,参军文书的日子,自然过得极好。能让人知足。

    “诶,我听闻如今朝廷开了报禁,文人皆可办报。我等要不要合伙也办个报馆,主要报导边境之事,兴许也能赚钱。”刚才还在想着考科举为官的王姓之人,此时忽然又说得这么一件事情。

    几人闻言,皆是眼光一亮,兴致勃**来。兴许这还真是一个好主意。

第十二章 凌烟阁() 
    鲁达回来了,水师还在大洋之上,鲁达麾下主要的精锐都在各地驻扎建城。却是这些事情也并不需要鲁达亲自到各地去盯着,各部都有自己的主官定夺各地之事。

    南来北往的船只,会带回来无数的书信。从国内出去的船只,也带着大量的物资与武器。其中武器便是主要的,火枪火炮之类。特别是火枪,已然在杭州建立了造作厂,已然开始大量的生产,支援海上交通枢纽的守卫。

    鲁达在杭州上岸之后,交代了一些差事,又乘船直往北去。而今这船当真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不论是国内江河,海上沿海水道。赶路工具,没有比船更快速的了,也没有比船更舒适的。

    即便是鲁达这个自小在西北长大,从来没有乘过船的汉子,而今上船,也从来不会头晕脑胀。

    河间新城,如今越来越大。水泥的道路极为宽广,新城的建设也是规划得极为整齐。

    新城也有许多不同以往的先进之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下水道,随着水泥的发展,也建立起来了。城市里再也不需要大量的人手来做那些沿街运送粪便的事情了。

    甚至城内还出现了自来水管道,虽然只是少数地方尝试,但也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新奇事物。

    鲁达每年总要来一两次河间,这一回却是过了一年多才再次到来。河间的街景当真是日新月异。有了水泥,加上钢铁的产量不断增加。街边已然出现了比较高层的建筑,这也是建筑上的尝试,以前高层的建筑,主要是塔楼之类,而今便是居民区,也出现了类似的建筑。

    皇城之内,一席酒宴,参与的人并不多。鲁达、史进、老胡、朱武、吴用、种师中,李纲、林冲、裴宣。

    年纪最大的便是种师中,已然七十多岁,实在有些老迈,却是脚步还比较稳健。

    老胡,六十岁的模样,比种师中看起来还显老,满脸的褶皱,白发苍苍。

    吴用与鲁达也有些许白发在头上,裴宣却是看起来精气神差了一些,兴许是太过劳累。朱武反倒胖成了一团,颇有点富家员外的模样。

    唯有史进与李纲,显得年轻一些。

    今日郑智并未穿龙袍,只是一身绿色的大棉袄在身,头上还带了一个毛绒帽子。这一身绿色的大棉袄,入冬以来,郑智每日都穿,穿得格外亲切。其实就是后世军大衣的模样。

    便是那毛绒的帽子,也如后世军用的大棉帽。而今寒冷地带的士卒,也多戴这种帽子。

    酒菜自是丰盛,而今这国家,似乎也容得一些奢侈。百姓有百姓的奢侈,大鱼大肉配大酒。富户有富户的奢侈,食衣住行上追求一种精致。

    只是这皇家酒宴的奢侈,反倒少了一份精致,而是那大鱼大肉般的景象。也是这些军汉,以往行军打仗之时,军粮供应上,皆以方便好携带好保存为准。所以主要的食物就是各种饼。

    这也是军汉为何只要有条件就要大口吃肉的原因。到得现在,军粮供应上倒是有了进步,各种肉干也开始大量供应,甚至还会把瓜果之物装在铁盒子里做成罐头。

    瓜果罐头,远洋的船队便是最为需要这种东西。这个年代航海,坏血病是船上人员最大的危害,维生素的缺乏后果极为致命。

    罐头的制作方法,其实极为简单,就在于蒸煮杀菌与密封上。铁皮罐子加上螺纹,已然可以达到这一点。

    螺纹,其实也是一个重要的发明,原理非常简单,带来的科技进步,却是巨大的。从工业螺丝到瓶子的密封,起到的作用重要。

    螺丝,其实是所有近代工业产物的基础。

    穿着大棉袄的郑智,缩着脑袋坐在垫着软垫的太师椅上,脚底下还有火盆取暖。河间的冬天,似乎比西北之地还要冷上一点,这种感觉也不知是不是因为郑智如今年纪也大了,不比年轻时候能御寒。没有暖气的时代,河间燕京之地的冬天,寒意冻彻心扉,东北之地,便是更不能想象的。

    “日子过得真快,一年又一年,忙忙碌碌,眨眼间又要年关了。”郑智抬起酒杯,左右看了看,开口说道。

    场中几人,性格各不一样,听得郑智言语,反应也不一样。

    种师中只是微笑点着头,李纲有礼有节不卑不亢,也是举杯示意。最近走在编纂《宋史》的吴用,便更显得恭恭敬敬,甚至带有一些谄媚的模样。

    史进满脸笑意,笑意之中有一种满足之感。也是史进对于如今这生活的态度,政务之事,史进从不过问,军中之事,史进向来严苛。甚至史进连各大衙门的主要官员都认不清,史进与各大衙门之间,也没有什么事情走动,唯一就是领粮饷的时候,在回执公文上签字盖印。

    兴许史进也是受了人指点,亦或是自己明白许多事情。作为京畿卫戍区的大帅,麾下十几万兵马,地位太过重要。与任何人交往,都可以保持着距离,甚至是不近人情。谁人来攀交情,史进皆是拒人千里之外。

    朝中也有一些派系上的区别,史进并非不知,却是从来不闻不问。甚至史进还刻意与郑凯也保持着距离。至于其他两个年岁还小的皇子,更是见都没有见过。

    唯有鲁达听得郑智话语,立马接道:“娘的,眨眼间洒家感觉自己老迈了许多,大早睡得起都起不来了。”

    郑智闻言也是大笑道:“你这厮是吃得好睡得香,是福气。某最近天不亮就醒来到处走,一天睡不得即可时辰。”

    如今的郑智,似乎慢慢少了一些以往的和善,多的是板着脸处理公务的模样,大多时候更是一副不近人情的样子。

    并非郑智性格有了什么改变,只因为如今这个国家,正是历史的关键转折点,万事百废俱兴,万事都在起步。郑智心中所想的事情,也太多太多,从行政改革到科学的推广,从国家扩张到战略的制定。郑智样样都尽心尽力。

    也唯有郑智心中大致知道这国家的一切,该往哪里去。所以郑智近来经常发怒,发怒的次数越来越多。但凡郑智下达的命令,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郑智就会大发雷霆。

    郑智想得深远,只因为见识不同。这个时代的人,终究有这个时代的局限性。对于郑智的许多命令,并不能透彻的了解到本质。

    就如当初,郑智下达命令,国内一律不准蓄养奴仆。便也有人不以为意,或者觉得这几千年来都是这般,家中养一些奴仆也是正常。

    郑智自然有郑智的信息渠道,便是大发雷霆,甚至以杀人来制止这件事情。

    又到之后,依旧还有人没有认识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