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曹皇后却不止满足于此,她想要扮演好一个妻子的绝色,想要母仪天下。
那么首先,急需解决的问题便是子嗣问题,丈夫已经三十多岁,膝下去没有一个皇子,这很危险。
对她而言更可怕的是无子可以作为废后的理由,初入宫的那几年,肚子一直没动静,她当真慌张过。
这几年,她一直都在努力地调理身体,毕竟今年才二十七岁,仍就是一个女人生育的黄金年龄。
几年的调理,身体已经好了很多,今日也特意算好了日子,只要丈夫来同床共枕,受孕的可能还是极大的。
可惜丈夫去了张氏那里,去守着那个还未出世的孩子,哪怕只是陪着有孕不能侍寝的张美人,却不给自受孕生子的机会。
也许,丈夫赵祯是故意的。
曹皇后忍不住这样揣度,也许丈夫是在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自己的不满,甚至是惩罚。
自己当年力主将汝南王府第十三子赵宗实接入宫中抚养,丈夫似乎一直心存芥蒂。
回忆起当年旧事,曹皇后承认自己是有私心的,担心一直无子,自己的皇后之位不稳,所以才效仿真宗抚养汝南王旧事。
但后来几个皇子出生后,赵祯立即将赵宗实送回王府,她才清楚地认识到,丈夫一直想要有个自己的孩子。
为此她一直在努力,请了名医调理身体,可是丈夫这两年对自己算的伤冷淡,鲜有宠幸如何有孕?
如今已经二十七岁,想要生育就越发艰难了,只能看着其他嫔妃,尤其是张氏一胎接一胎地生。
因为两个公主夭折,张氏自请降为美人,但只要这一胎生下个儿子来,就会立即恢复一切荣宠,甚至母凭子贵……
念及此处,曹皇后突然紧握拳头,心中微微一颤,不敢再继续想下去。
……
赵祯来到云锦阁的时候,张美人匆忙在侍女的搀扶下下出来迎驾。
二十岁的年纪,出落的清新雅致,如果不说完全看不出来她已经生育过两个孩子,如今肚子里还揣着一个宝贝疙瘩。
出身并不甚高,但在宫中多年,又深得皇帝宠爱,所以张氏身上多了几分雍容贵气。只是此刻,她的脸色显得略微苍白,并不十分明显罢了。
“你怎么了?”赵祯看到这一幕,顿时脸色凝重了许多,立即关切询问。
“没事,陛下不必担心,只是天气有些热,神思倦怠罢了。”张美人轻轻摆手,表示不碍事。
“请御医过来瞧瞧吧,你现如今有身子,不可大意。”
张美人道:“不必了,晌午的时候御医来过,为臣妾看了些许消暑开胃的方子,已经吃过一剂,只是见效还需时候。”
“嗯,天气热,你又有身子,没胃口自然差些。”说着说着,赵祯突然住口,凝神道:“怎么你这寝殿里这般热?没有用冰吗?”
一旁的内侍赶忙道:“陛下,今年宫中存冰不多,各宫的份额都少些……”
“少是少,岂能少了这里?”
“陛下恕罪,娘娘如今……”内侍没有说下去,张氏如今只是个美人,地位确实不算高。
赵祯刚想说什么,张美人摆手道:“陛下,臣妾有身孕,寒气太重反而不好……御医也是这么说的。”
“那可以在外殿多放冰块,隔着珠帘纱窗来一点凉意,你也能舒服些。”
“陛下,去年冬天那般暖和,今年又热得早,宫里哪还有那么多冰……”张美人道:”除了陛下您的垂拱殿,皇后娘娘把冰都匀给了有身孕和孩子的宫室,怕是没有多余的了。“
“这样啊!”赵祯淡淡应了一声,一下子就心里有数了,沉吟片刻之后,吩咐道:“明日派人去打听,城中谁家冰窖里有存冰,让内府多购些进来。”
“是!”
……
薛纵夜里回家,老祖母果然尚未睡去,看样子是对孙子高度关心。
“孙儿回来晚了,让祖母挂心了。”
薛孟氏小声问道:“没事,头一日开学便课业繁多?”
“让祖母见笑了。”薛纵讪讪一笑道:“并不是,今日认识了几位同窗,夜里一起小聚一阵。”
“原来如此,你年纪大了,交际是得有的。”薛孟氏点头道:“只是交友须得慎重,你自己小心着点。”
“孙儿省得。”
“还有,你年纪也不小了,夜里和朋友小聚,出入些许什么地方没关系,不过要有度,也不能认真。”
老祖母还真是火眼金睛,竟然看出自己去哪了?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身上绝对没有什么脂粉唇印之类的明显痕迹,倒是……闻到那淡淡的丁香花味时,薛纵猛然醒悟过来。
闻香识人啦,薛纵无奈只好尴尬一笑。
薛孟氏见状,笑道:“你如今是大人,等你爹忌日过了,我便托人好好给您说门亲事是正经,我薛家子嗣单薄,等着你……”
呃,怎么又说到这来了?薛纵对此深感无奈。
“好了,休息吧,明天一早还要进学呢!”薛孟氏满脸含笑,目送薛纵回了房间。
……
一觉到天亮,醒来的时候正好朝阳初升。
夏天白昼长,日出早,上学倒也不着急。
薛纵慢条斯理地在家吃完早饭,特别监督芸儿吃下一颗鸡蛋,一小碗牛乳,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营养千万不能缺失。
尽管芸儿不怎么喜欢牛乳的味道,但在薛纵的逼迫下,还是一脸幽怨地喝了下去。
“乖乖听话,喝了才能快快长大。”薛纵安抚一句,这才在芸儿“幽怨”和不舍的眼神中出门。
汴河两岸的柳树风姿摇曳,景致相当的优美,河上的舟船已经往来不绝,船工们一边抱怨着,一边小心翼翼地操舟。
自从开春,东京附近就没有下过像样的雨,如今这汴河水位比往常却低了不少。
水浅了,行船自然就要小心,否则一不小心就会下面淤泥和石块所影响,轻则搁浅,重则船毁人亡。
船工们当真有些担心,如果这样的情形继续持续下去,秋日里还能不能行船?
行走在岸边的薛纵并不知道船工们的担心,也没有太注意汴河水位情况,毕竟他才来到大宋几个月时间,对往年的汴河水位不甚了解。
天气热倒是感觉明显,不过这似乎没什么不好啊,这几天家里的冰块生意可以出奇地好,求之不得啊!
第四十九章 欧阳修的叮嘱()
来到四门馆的时候,教室里熙熙攘攘吵成一片,似乎正在议论什么事情。
昨晚丁香阁中的情形自然是热门话题,这种与美女有关的争风吃醋之事,向来是纨绔公子们喜欢的谈资。
富贵子弟,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对风月之事难免兴趣浓厚。
尤其是昨晚发生的事情并不寻常,焦点竟然不在尹红袖,而是薛纵,这就更为新鲜了。
《梁祝》到底有多好听,没有前往的人自然是不知道的,但尹红袖能够主动学习,可见是非同一般的。
最引人关注的则是薛纵那两句诗,“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现在已经传开了。
一下子就让众多公子哥们有种你说到我心坎里的感觉,红袖添香伴读书,这不正是男人的梦寐以求的好事吗?
直说难免唐突了佳人,但是这样文雅的描述却丝毫没有不礼貌,而是恰到好处,甚至会让佳人心里波澜微动。
很多人都很佩服,看出来薛纵不仅学问好,撩妹也很有一手啊!
不过很多人也心生不解,昨天那架势,本该是与尹红袖好好相处,拉近关系的时候,薛纵到底哪根筋不对,竟然早早离场了?
看着也不像是不解风情的撸男子啊?真是莫名其妙。
饶是如此,他们看薛纵,更多的还是羡慕,美人主动亲近,这是寻常人没有的好福气。
然而薛纵的福气似乎不简单于此,四门馆开课第二日,招生主考官,刚刚升任右言正、知制诰的欧阳修来了。
虽不是四门馆的山长,但四门馆招考是欧阳修一手负责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招募的学生之间算是有师生之谊。
这种关系在古代,尤其是官场之上是蛮重要的,不过比之后世的明朝还是差一些。而且四门馆招考到底不同于科举,所以这层“师生关系”的亲密程度也就十分有限了。
不过既然有这个名义,欧阳修还是抽空前来四门馆和“学生”们见见面,讲几句话勉励一下,略加训导也都是应该。
原本昨日四门馆开学之日,欧阳修就该来的,但是昨天朝堂上有更大的事情,所以推迟到了第二天。
在文风鼎盛的大宋,对有学识的文官大都比较崇敬,哪怕是这些勋贵子弟,也都保持着起码的尊敬。
当欧阳修进入天子一号班的时候,所有人都主动起身,向“师长”行礼。
此前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如今总算是见到真人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知名大文豪,能够当面见到总是相当荣幸的。
大概也就三十多岁,只不过由于这个年代普遍蓄须的缘故,看起来更为成熟一些。相貌没什么特别出奇的,看起来比如温厚。
进门之后脸上始终带着笑容,是发自内心的笑容,算得上平易近人。不过……
也许是因为有什么好事吧,薛纵能够明显感觉到,步履和神态之间,欧阳修自然而然透露出些许春风得意的感觉来。
“欧阳先生好!”
“诸位少年郎,欧阳修有礼了。”
欧阳修客气拱手,笑道:“诸位都是我大宋的青年才俊,先祖长辈都曾有功于国,故而遴选入四门馆读书,以期将来成为国之栋梁。
本官没什么多说的,现如今官家励精图治,正是我大宋用人之际,诸位好生读书,增长学识,将来好为国效力。”
“是,谨遵欧阳先生教诲。”众人齐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