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扬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婆婆一个人根本忙活不过来,丁屠夫的浑家便入股一同经验,除此之外还特意请了两个中年女工帮忙。

    在肉夹馍的基础上,店里开始售卖腊汁酱肉,有不少人便买了酱肉回家下酒,或者分与妻儿享口福。

    看到肉夹馍生意火爆,汴河两岸也有不少饮食铺子模仿,但没有腊汁肉的烹制方法,总是不得其味,与曹婆婆手艺相去甚远。

    这样一来却有个好处,是卖豚肉的屠夫们生意好了许多,丁屠夫占得先机,自然小赚一笔。

    豚肉虽暂时未登大雅之堂,但已经在市井间站稳脚跟,薛纵相信再开发新的吃法,豚肉肯定会普及如后世

    。毕竟才只是一个小小的肉夹馍,在博大精深的华夏饮食中只有很小很小一席之地。

    照旧,三成的利润归居功至伟的薛纵所有。

    对此,丁屠夫两口子,曹婆婆及其家人都没有异议。在他们看来,烹煮腊汁肉的方法足可以为成为传家之宝,成为几代人赖以生存的仰仗。

    就如同樊楼、任店大厨们的炒菜神技一般,从不外传。薛纵却愿意将这样宝贝的秘方拿出来分享,毫不藏私,三成的利润完全是应得的。

    如此一来,薛家一穷二白的状况也有了相应的改善,日子过的也就不那么紧巴了,渐有小康之家的趋势。

    薛纵自然不愿意祖母再辛苦,劝说道:“祖母,往后家里有孙儿,钱粮的事情您不必操心,刺绣就不要再做了,您年纪大了,该安享晚年才是。”

    “好好,纵儿有出息,祖母高兴,辛苦了大半辈子,总算是有盼头喽!”薛孟氏感慨道:“不过这块绣品是沈家夫人订的,已经应下了,怎么着也得绣完有个交代。”

    “好,完工之后祖母便歇着吧!”

    薛孟氏点头道:“嗯,歇着,然后就等着你娶妻,希望能在活着的时候见到重孙,到时候还能拿得动针线给小重孙绣老虎鞋。”

    “祖母长命百岁,定能有那一日。”

    “嗯,明年你爹的孝期就过了,婚事也可以趁早。”

    薛纵全然没想到老祖母来了这么一句,逼婚来的如此突然,如此之早,当即满头黑线道:“祖母,我才十五。”

    “明年就十六了,还小吗?”薛孟氏振振有词道:“前头街口的李家哥儿才十四,前日孩子满月。”

    好吧!薛纵顿时无言以对。

    薛孟氏道:“所以呢,明年家里有了积蓄,你的婚事便得抓紧了。”

    听到这话的时候,薛纵下意识扫了一眼远处的芸儿,心里总觉得怪怪的。

    老祖母见状道:“原来家里穷,你过于憨厚,我担心给你娶不上媳妇,所以才动了这个心思。

    但现在不同了,芸儿毕竟还小,没必要凭白让你多等几年,明年我便托媒人给你留意着,找个好姑娘。”

    “祖母,你也忒着急了。”

    “家族传承,香火血脉,这是大事,若见不到重孙,我哪能安心走呢?到了地下又怎么向你祖父、父亲,还有薛家列祖列宗交代?”

    老祖母一下子上升到死后能不能瞑目,家族血脉这样的层面,薛纵也不好再争辩什么,华夏古代最讲究这个,上到帝王,下到庶民都是头等大事。

    君不见,皇宫里大宋皇帝赵祯勤政之余,时常在后妃宫女的床榻上辛苦耕耘,不也是因为这个烦恼嘛!

    “到时候…听祖母吩咐便是,再说…再说!”薛纵只好先糊弄过去,到时候再看怎么着吧!

    反正这所谓的媒妁之言,盲婚哑嫁实在让人有些发憷,万一娶回个河东狮或无盐妇,人生可就成悲惨世界了

    。

    好在还在父亲薛鹏举的孝期内,老祖母也没再多说,转而却动了别的心思,打算让薛

    “读书?”

    “没错,前程和婚事一样要紧!”

    薛孟氏道:“如今朝廷重文轻武,你父虽有的一身武艺却没有奔出个前程,且英年早逝。你学得武艺强身健体即可,不必太过用心,唯有读书入仕,方能前程似锦。”

    “这……”一想到孔孟之道,之乎者也,薛纵不免有些头大。

    薛孟氏道:“如今你虽赚了些许钱财,但终究是微末伎俩,难登大雅之堂,你总不能一直混迹于市井之间吧?

    我薛家当年是钟鸣鼎食之家,你父亲那般拼搏,为的就是恢复先祖荣光,可惜……如今只能靠你了。”

    呃……

    薛纵也不知道说什么好,确实,在这年头除了读书做官,市井商贾确实地位低,难免被轻贱。

    何况薛家还有个牛逼的先祖薛仁贵,是以重振家业,恢复荣光成了每个薛家子弟的责任。

    只是谈何容易?

    薛仁贵当年可爵封平阳郡公,左骁卫大将军,大宋军功难混,作文官的话最起码得到参知政事(副宰相)那个级别才行,任重而道远啊!

    “祖母,可我没读过几天书,根基浅薄,如今再从头学起,恐怕有些晚了吧?”入仕做官薛纵不反对,但读书科举嘛……

    不想薛孟氏却皱眉道:“怎么,都浑忘了?自小我教你识字读书,你也算学了不少,怎能说的根基浅薄呢?如今你聪慧敏达,想来不是什么难事。”

    呃,怎么把这茬忘了?

    原来老祖母是教过自己识字读书的?!嘿,薛家还真实底蕴丰厚,祖母竟然识字懂学问,这在市井妇人之中恐怕很是少见。

    也对,祖母平日里本就端庄稳重,将芸儿也教的乖巧可爱,知书达理,足可见是有学问见识的,不同于寻常市井村妇。

    虽说以前识得几个字,但这读书的事情,之乎者也……

    不管薛纵怎么想,老祖母非常认真,语重心长道:“今日路过开封府,看到朝廷的告示,诏录将校死王事者子孙,其眷属无依者养于宫中,我和芸儿有你为依靠,自不必朝廷奉养,倒是前者。

    你父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官府都有记录,你是有资格的。前些日子我听说前唐狄仁杰的子孙被朝廷招录,我薛家先祖仁贵公亦是前唐名臣,你同样系出名门,不比狄家子孙差。”

    好吧,原来有个厉害的祖宗,还有这样的好处!

    薛孟氏续道:“我打听到朝廷新开了四门馆,祖母已经托人前去官府开具文书,等寒食节过了,你便去考吧!

第八章 女扮男装与人工呼吸() 
四门馆,又称四门学,始于北魏,兴于隋唐。

    自残唐五代之后渐渐荒废,大宋立国之初的这些年,主要的官方教育机构是太学。

    但而今太学的招生规模实在有限,不过区区二百人而已,且要求是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

    但实际呢?

    五品官以下官员根本就不要想了,毕竟东京汴梁天子脚下,宰相尚书满街走,皇族公侯多如狗,一个个大都是妻妾成群,子弟自然不计其数。

    如此情况下,太学入学名额的竞争可想而知,不啻于后世北上广重点学校的入校难度。

    为了让家族子弟们有个读书胜地,混个好出身,士大夫们自然要想办法了,在太学扩招暂时未果的情况下,效仿前唐重开四门馆无疑是个好办法。

    唐时四门学规模大概一千三百人,其中五百人为勋贵之后,八百人为庶民子弟。如今大宋重开的四门馆暂时没有那么大的规模,头一年招生也不过五百人而已。

    名额有限,其中相当大一部分肯定落到了勋贵官员手中,但是大宋朝廷还是要兼顾公平的。

    皇帝赵祯也许是为了彰显仁德,特意下诏匀出部分名额给将校死王事者子孙,以慰功勋英灵。

    父亲薛鹏举乃是一名校尉,战死于好水川,为国捐躯,薛纵自然是有这个资格的。

    只是这些年大宋对外战争不顺,在西北和党项人在延州、好水川、定川寨,三战皆败,阵亡将校不在少数,子孙就更多了。

    所以谁能进入四门馆,少不得要有竞争,招生考试是必不可少的。

    已经多少年没考过试了,考的还是孔孟之道,之乎者也,想象薛纵就觉得头大

    !

    好在考试定在寒食节后,暂时还能轻松几日,至于临阵磨枪这种事……薛纵完全不屑一顾,听天由命好了。

    寒食转眼便至,除了不能生火需吃冷食之外,要紧的便是祭祀了。

    可怜父亲薛鹏举战死好水川,尸骨都不曾找回,故而只是东京城外,母亲陈氏的坟旁建了个衣冠冢而已。

    到每逢年节,薛孟氏都会带着孙子前来祭奠,哪怕尸骨无存,却也不能让儿子在天上做孤魂野鬼。

    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的,尤其是家境好转,薛孟氏特意备了不少祭品,一大早便带着孙子孙女从卫州门出城。

    薛家的坟地面向西北,本意是望故乡绛州之意,偏不巧薛鹏举死在了更为西北的好水川,所以少不得一份面西朝北的祭拜。

    薛鹏举离家较早,是以薛纵对父亲的印象和感情都比较淡,但到底是血脉亲情,少不得难过伤感。

    出奇的是薛孟氏并没有哭,可能是觉得孙子已经长大,薛家未来可期,从而彻底走出了丧子之痛。

    祭祀之后,便启程回家。

    唐诗有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后者确实不假,路上眼睛红肿,行尸走肉般的人见到不少,但是这春雨嘛……

    晴空一片,万里无云,压根没有一丝一毫阴雨迹象,天气似乎有那么一丝反常。

    城里或许感知不明显,但城外的老农们早就注意到,自打去年冬天那场雪后,就没怎么见到过雨水。

    好似就三月初,那个风和日丽的上午,风云突起,下个半个时辰大雨,而后便一直是晴好天气。

    四野绿树成荫,花草遍地,风景很美,但田间地头得老农却已经皱起了眉头,今年说不定要有旱灾的。

    别的不说,远处的五丈河水位已经下降不少,咦……有船触礁,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