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鸢尾突然看见前路有一人,名扬也早已看见。只见一身红衣、腰挂铃铛的少女策马横在路,专等名扬。
鸢尾喊道:“蔻蔻!”
蔻蔻已经收起当日闹婚礼时的冷酷,恢复往日的古灵精怪,笑着向名扬和鸢尾打招呼。
“金当家好,鸢尾姐姐好。”
“你怎么在这里?”名扬问,“柳当家回北方去了吗?”
“这我不能说。她不让我说。”
“你们害我的婚礼搞砸了,还这样耍我?”
“诶,你自己跟我们走的,不要赖我们。你要是意志坚定,不会被我们带走。”
名扬笑着摇摇头,说:“柳当家肯定下了很大的决心才会到我的婚礼来,你告诉我她在什么地方,我去见她,问问她为什么。”
蔻蔻说:“好怪,你们是一个时代的人,竟然不明白对方在想什么。姑姑不要我说,我是不会说的,但我可以告诉你,她没有回洛阳,她继续治病救人去了。”
“那你来干什么的?”
“我来向你辞行,我回下邳去了。我爹爹的病日益沉重,我真担心他。”
“向当家的病,难道洛云坞都没有办法治疗,一直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蔻蔻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轻声说道:“第六商会里从未来穿越回来的医生,知道爹爹得了什么病,但一些药剂这个时代无法制造出来,一些药剂洛云坞不允许制造,得了这种病的人,会和这个时代的人一样,只能慢慢等死。”
名扬苦笑一下,说:“那么,你们拥有这么多知识有什么用?”
蔻蔻伸手做了一个阻拦的动作,俏皮地说:“我们已经不是洛云坞的人了。我要是懂得怎么救我爹爹,我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救的。可惜连姑姑都说没有办法了。”
名扬说:“蔻蔻,你回去好好照顾向当家。徐州的生意我安排姬采来打理,他一定会照顾你们的生活。”
蔻蔻向名扬抱拳,笑道:“金当家,再会。我也希望你能够找到姑姑,早点了解一切。”
她调转马头,策马远去,清脆的铃铛声渐行渐远。
鸢尾来到名扬身边,说:“大哥,荫姐姐的心思很清楚了,你怎么还说……”
名扬示意她不要再说了。
鸢尾嘟着嘴,不再说话,安静地跟在名扬身后继续向北行进。
。
一回到寿春,袁继便请名扬过府叙话。
袁继拿出两封信简让名扬观看。一封来自冀州,是袁绍派人送来的,以叔侄之情劝说淮南军北夹击曹军。另一封来自许昌,是曹操派人送来,以朝廷的名义,封袁继为扬州刺史,封名扬为镇南将军,要淮南军奉召讨伐袁绍。
袁继问名扬:“我们该如何是好?”
名扬说:“主公是何想法?”
袁继说:“淮南军难以一战呀。无论是打曹操还是打我伯父,都不可能。”
名扬说:“主公明鉴。袁绍之邀绝不可答应。但曹操的封赏我们可以接受。”
“将军不是最恨曹操,如何可以接受曹操的封赏?”
“曹操是以朝廷的名义封赏,我们不接受反而有违礼制。曹操也并非真指望我们出兵,他只求我们不要夹击他满足了。既然我们不打算出兵,顺手捞点好处有何不可?”
袁继点点头,说:“明白了。我稍晚分别修书答复。曹操那边谢朝廷恩典,伯父那边推说战备不足。”
“主公明鉴。”
“还有一件事,想问问将军。”
“何事?”
“将军与乔家的婚约还继续履行吗?”
“不了。我将前往当面致歉,解除婚约。”
“江东那边,你如何应对?”
“孙伯符和我是结拜兄弟,必定能够理解我。”
“这样好,还望将军好好处理。一方面不要冷了世族之心,一方面不要和江东交恶。”
“请主公放心。”
袁继又和名扬聊了一些闲话,便结束了这次会谈。
袁继和名扬分别向天子呈递了受封谢恩的表章,然后在郡守府,现在是刺史府,举行了庆典。三郡官吏皆来祝贺。
袁家原本是杨州刺史,因袁术僭越称帝,自请降为淮南郡守,如今官复原职,仍然是一个虚职。淮南三郡经济和军事都掌握在名扬手里。
孙策前不久也接受了朝廷征南将军的册封,表明曹操承认了孙策对江东的统治,江东也同属扬州,这样扬州实际是由名扬和孙策两个军事集团控制,袁继这个刺史被架空了。
宴席,官吏们纷纷向名扬和袁继敬酒,都是先敬名扬再敬袁继。袁继也主动向名扬敬酒祝贺。
袁继恭敬之至,名扬则客客气气,两人到底是相互尊重,还是貌合神离,只有他们心里清楚。
。
淮南近期不会再有大战,的确令人心安。但境内依然存在许多不安定因素。
名扬听各县官吏汇报,近日有信教的活动日益兴盛,一个名叫于吉的道士在长江两*岸传教,信徒众多,不仅在江东颇有影响,逐渐开始传至庐江和淮南。
名扬知道于吉,历史他因传教被孙策所杀。孙策杀他正是因为他的传教影响了孙家在江东的统治。于吉死得很无辜,但他做的事情并非正义。
这个时代,百姓过得苦不堪言,即使在太平盛世,底层百姓也只能保持生存,信教以求心理的幸福,成了精神鸦片。各种宗教应运而生。
黄巾之乱是这样产生的。
这些宗教可以让人短时间摆脱精神的痛苦,但他们鼓吹不信医不吃药太反科学了,仅此一条,便可称他们为邪教。
听官吏对于吉传教的描述,正是这一种邪教。名扬立刻下令各县驱逐他的教徒,并教谕百姓,要他们不要信教。
另外,江东和荆州的冲突仍在继续。荆州江夏太守黄祖一度攻占柴桑,进逼鄱阳,周瑜稳定军心后,击退围困鄱阳的荆州军。荆州军转而进攻彭泽,又被周瑜阻挡。
如今进军不成的荆州军,正在缓缓向回撤退,为提防周瑜追击才步步为营,缓缓后退。
名扬命令王同紧密观察两军局势,随时准备援助江东军。
正庆幸淮南无事,安居乐业时,突然从庐江传来急报,皖县发生暴乱,皖县县城被围攻,周围几个世族的庄园也被袭击。
名扬在急报,看见被袭庄园包括“乔家庄”立刻唤来传令兵。
“从寿春卫戍营调五百精骑随我前往庐江,半个时辰后在南门集合。”
半个时辰后,名扬带着骑兵从寿春出发,赶了一夜的路,第二天清晨抵达庐江。纪如意亲率部队在庐江等待名扬,一见面立刻汇报:“是一众教徒,因为驱赶他们而造成他们暴乱。王同已经派兵去清缴。我专等将军一道前往。”
名扬说:“好。”
他又问道:“纪大人,你自己庄园如何?”
“有家人来到庐江汇报,说一切平安。”
“乔家呢?”
“暂无消息。”
名扬非常担心乔家,和纪如意立刻率兵赶往皖县县城。县城有城墙保护,暴民一时无法攻破,才转而袭击周边庄园。这些庄园都有自己的护卫武装,经过殊死抵抗,纷纷打退了暴民。但乔家庄因为疏于防范,被暴民占领。
王同率兵赶到,击退暴民。名扬和纪如意来时,王同正在庄园里。
名扬看见了受了惊吓,魂不守舍的乔庄主乔槐,立刻前问候。
乔槐一见名扬,抓住他的袖子,不停地恳求:“将军,快救我女儿,快救我女儿!”
名扬回头问王同:“什么情况?”
王同说:“老爷子受了惊吓,一直说这两句。我刚清点庄内的伤亡损失,没有死人,伤了五十多人,只有一人失踪。”
“谁失踪了?”
“小乔姑娘失踪了。”
第三一二章 孙策周瑜 协助搜索()
听说小乔被暴乱的教徒掳走,名扬心十分焦急。毕竟名扬和乔家算是有不浅的交情,与小乔有订婚的缘分,他绝对有责任把小乔救回来。
他当即命令王同派人封锁沿江各渡口以及庐江郡的各处要道,调集更多部队对山林和野地进行地毯式搜查。他嘱咐王同:“务必要快,越快越能保证小乔不受伤害。”
庐江军立刻按照名扬的命令展开行动,纪如意亲自带一路人马向西南方向追击。名扬则向东南方向搜寻。
在庐江发动暴乱的教徒很多,也很分散,各地都有,遭遇官军围剿之后,聚集成几路队伍,向不同方向转移,这给官军造成不小的困扰,不知道小乔到底在哪一路人手。不管她可能在哪里,每一路人马都必须迅速拦截暴乱匪徒,不仅为了小乔,也为了庐江百姓。
随着王同和纪如意相继出发,名扬在安顿好乔家后,也带兵向西南方向而去,为赶行程,连晚都不休息,很快赶一批暴匪。
匪徒都是信了教的老百姓,拿着农具、柴刀起来“保卫祖师”。几乎没有流血,官军制服了他们。却没有得到小乔的消息。
名扬派人押送教徒去皖县,他带着人马继续赶路。一些老弱病残被丢弃在路,被名扬的军队捡了去,一一送回皖县。一些教徒换整为零,藏进沿途的村庄,名扬得到情报后,放缓脚步,沿途搜查,又抓了一批。
名扬的目的不是要搜这些教徒,而是要得到关于小乔的信息,可是什么也没有得到。昼夜的追赶搜查,让官军疲惫不堪。到达黄安县时,名扬下令休息,派出两个斥候向前打探情况。
再往前一百里,是长江渡口濡须口,后来魏吴两家常年作战的地方。有长江阻隔,匪徒们想渡江逃往江东是不可能的。想必最后一批匪徒在前面。
另外几路官军也没有消息传来,名扬眉头紧锁,忧心忡忡。他靠在树下,却久久未能入睡。
休息了两个时辰,其一名斥候返回来了。他神色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