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奇公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戏志才神色稍稍一顿,眼中满是厉色的看向朱儁,“若是以朱老将军之见?大司马该当如何?”

    朱儁气愤的说道,“若是大司马真的懂为臣之道,就应该还政于天子,让天子做决定,定鼎天下彪炳!”

    “嗤!”戏志才嘴角发出一抹轻蔑的笑容,“莫说天子年幼,掌控不了这朝中数万大军,就是掌控得了朝中这数万大军,到时候为了天下太平,天子该当如何?召袁绍入朝?召袁术入朝?或者是召曹操入朝?让这些人再在天子左右折腾一番,效仿一下当年的梁冀或者董卓?让这天下,仍旧是烽烟四起,民不聊生?尔后大汉倾颓,大司马好不容易为大汉社稷江山积攒出来的这点家底,再次被天子给折腾光?”

    听到戏志才的话语,朱儁口中喃喃道,“就算如此,大司马也不该如此,不该如此逼迫陛下,我大汉威严何存?颜面何存呐!”

    皇甫嵩面色变幻莫测,旋即重重的咳了一句说道,“公伟,莫要胡言乱语,老夫相信,大司马心中自有分寸,我等考虑的不过是一时,可大司马谋的,却是我大汉社稷的千古大计,正所谓君贤则臣明,老夫高居庙堂,都能看出来,大司马心中倒是想好生对待天子,可天子心中,何曾信任过大司马?”

    皇甫嵩冷静了片刻,面上泛起一抹浓浓的异色,“公伟莫要忘了,先帝当年,也不过是解渎亭侯而已,时局危亡,和一天子相较,还是社稷为重!莫非除了当今陛下,天下再无皇室血脉了么?当年王莽乱政,更始帝不贤,光武可以中兴汉室,如今时局,比起王莽乱政,天下还要乱上三分不止,非大司马此等英武冠世之人,可以挽救我大汉于危亡之中!”

    朱儁看着皇甫嵩,带着几分疑惑说道,“义真公,你这是……”

    皇甫嵩带着几分豪气说道,“公伟莫要忘了,学院这片楼阁,和长安城中如今的繁华街巷城郭,都是用蛮子的尸骨铸成的,当年我等浴血奋战,先辈奋斗数辈,都降服不了羌人,段太尉当年事后,我等更是兢兢业业,何来今日之豪气?”

    戏志才大致也有过听闻,今日听到皇甫嵩所言,心中当下明白过来,看来,关中盛传羌人白骨筑高楼,刘巴杀人换太平之语,并非是妄言!

    朱儁颇有深意的看了戏志才一眼,“祭酒大人,我等垂垂老朽,年老体衰,就不掺合到朝中事务中去了,趁着今日还能走得动,就多为我大汉培养出一批英才来,天下大势,还在你等年轻人手中啊!”

第458章 应得良朝诞名将() 
听到朱儁的话,戏志才起身,朝着朱儁深深地行了一礼,“后学末进戏忠,代天下苍生谢过朱老大人高义!”

    朱儁笑着说道,“老夫倒是觉得,你应当替大司马谢谢老夫呢!”

    戏志才带着几分恭敬拱手道,“老大人此言在理,但戏忠一介佐吏,不敢僭越,不过朱老大人和皇甫大人为我大汉所做的一切,晚辈想来,依着大司马忠厚秉性,定然不会忘了二位老大人的恩德。”

    皇甫嵩目光一凛,开口问道,“志才,此次前来,不单单是为了这事情吧!”

    戏志才开口说道,“此次戏忠前来,是奉了大司马之名,前来看看我大汉军中这些精锐之士,顺道为这些年轻人讲上一堂课,给他们一颗定心丸,好生为我大汉效劳,先前戏语,非是大司马授意,乃是我等臣属之意,还请二位老大人不要放在心上。”

    皇甫公当下朝着身侧之人吩咐道,“坚寿,去召集三百学子相聚!”

    三人闲谈了好一会,快到午时时分,皇甫嵩身旁那男子才走了进来,冲着三人拱手道,“三位大人,事情已经办妥了,如今所有学子都在教室中候着。”

    皇甫嵩起身抬手道,“戏祭酒,请!”

    三人联袂而动,看着那高大的建筑,戏志才有些发愣,朱儁笑着说道,“这些都是大司马的奇思妙想,祭酒大人入内一观便知!”

    三人进入厅中,一众学子不清楚戏志才是何人,可面对这大汉皇家军事学院的左祭酒皇甫嵩和右祭酒朱儁二人,一种认可都是熟悉的很,不说这二人负责主导交到这三百余名军中精锐,就说这二人的威名,也足以让这些年轻的士卒率服。

    戏志才虽然看着也就三十岁的模样,和这二位相比,年轻得很,可这二位老将既然作陪此人前来,想必此人的身份,定然也非寻常,一众学子一时间对戏志才的身份好奇不已。

    看着面前这青石为阶,桌椅俱全的的颇具二十一世纪风格的阶梯教室,戏志才心中震撼不已,自家主公这奇思妙想,确实是不拘一格,这玩意看似有几分僭越礼制,可实际上,不知不觉间却为大汉的建筑增加了一层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

    三人沿着教室前方的阶梯走上约有三尺高的讲坛,三人依次坐定,看着摆放到自己面前的铜质喇叭,戏志才虽然不算熟悉,可在刘奇身旁久了,自然也知晓,对这玩意不算陌生,可看到面前摆放的这铜质喇叭,戏志才心中登时也明了,自家主公心中装的,是如何宏大的伟略了。

    戏志才带着几分洪亮的声音说道,“我身旁的两位老将军我就不介绍了,想必大家也都非常熟悉了。某家戏忠戏志才,忝为大司马帐下军师祭酒,此次诸位从军中出来深造,跟着两位老将军就好生学习一番,争取日后都能成为我大汉栋梁,更好为我大汉效力!

    大司马本想亲身前来,怎奈前些时日,南蛮发生动乱,大司马要调度兵马,不能分身,便委托戏某前来,看看看我大汉军中英才的英姿!”

    随着戏志才话语的落音,教室之中响起了连绵不绝的掌声,这些人可能没见过戏志才,可大司马刘奇帐下军师祭酒戏志才的大名,在这些人耳中可谓是振聋发聩,不说跟随大司马南征北战,平定荆州隐患,单单说一人一袭白衣西入蜀,仗着三寸不烂之舌,行庙堂诡谲之事,几乎是凭借着一人之力,就替朝廷平定了偌大的益州,这一桩桩事迹,在荆州军中可以说是人人皆知。

    原本对刘奇任命戏志才为军师祭酒还有不少人心有疑虑,可等到戏志才的事迹传开,众人无一胆敢小觑,或是如今的光禄勋贾诩贾文和,还是自家主子府上的内库总管郭嘉郭奉孝,还是如今的长安留守刘巴刘子初,这些刘奇帐下心腹谋士,在座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过接触。

    刘巴出名,是因为征讨袁术平定南阳时,刘奇诈死刘巴主持事务,诱使黄忠黄祖大军头悬孝布,白袍奔行,抱着必死之志攻伐。郭嘉出名,是隐姓埋名孤身前往长沙,一人策应两员小将拿下长沙蛮子贼首,带领数万人反叩蛮军。贾诩出名,是因为向刘奇谏言,大军设计,让自称天下第一猛将的虓虎吕布吕奉先不战而退。

    而戏志才出名,则是三寸不烂之舌,手掌反复之间,就让益州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大军兵不血刃拿下益州,或许中间多多少少有刘奇的策划在内,可刘奇为了给士卒们灌输一个思想,战争,该血拼的时候要血拼,该用脑子的时候还得用脑子。

    刘奇给了这些士卒一个读书识字的机会,向军中士卒宣扬戏志才等人的谋略手段,未尝没有激励这些士卒奋发向上,多多读书思考,动脑子办事的想法!

    此番这些人能够被从军中选擢出来,足以说明这些人都是军中的佼佼者,戏志才也不犹豫,带着些许笑意说道,“大丈夫生于世,当携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上无愧于天地,下不惭于祖宗。戏某不知道你等出生如何,可如今既然有机会,那戏某就劝诫诸位一句,时势造英雄,如今我大汉时局危亡,尔等俱是我大汉军中精锐,若是好生磨练一番,等到回到军中,尔等建功立业,不过须臾之间!”

    旋即戏志才指了指自己说道,“说句实话,戏某出生与尔等并无太大二致,戏某也是贫苦人家出生,不过比诸位幸运的是,戏某出生颍川,文风颇盛,加之时局使然,戏某自幼有幸聆听陈氏三君、荀氏诸贤,钟氏、韩氏诸贤,以及流落颍川的诸多硕儒贤良讲课,再加上自己喜欢瞎琢磨,及年长,遇到几个志同道合之人,也算谈得来,有幸遇到大司马,一番交谈之中,被大司马看中,戏某才有今日。

    或许诸位会想着戏某有什么后台,可戏某不吝告诉诸位,两三年之前,在遇到大司马之前,戏某不过一介白身,尔等如今多多少少也有军功在身,想要立功,一是凭机遇,二是凭本事,如今尔等被送到我大汉皇家军事学院中,这便是尔等的机遇了。

    这本事,可以分为文武两途,最上者莫过于文武双全,不过此种人定然是人中龙凤,颇为稀少,但尔等被送到此处,大司马不指望尔等各个都能文武双全,但戏某也希望,尔等能做到文武之道,一精一庸。

    戏某为何要如此说呢?因为想要出头,必须要有一技之长!戏某一介庸人,天下良才济济,戏某不敢自称出众,若是论起武艺,在座诸位最弱者,也要比戏某强上许多,可戏某凭着心中韬略,可以一念起而谋州郡,可以让数万大军活命,这便是戏某的本事所在。

    尔等如今武艺,最弱者大致都可以称庸,或许和大司马帐下黄忠、文聘等大将相比,还差得远,可也是军中精锐,都是能够以一当十的好手!如今尔等不能说精通书略,也可以说是粗通文墨,将尔等送到此书,戏某希望尔等能跟随二位老将军多学学将略。

    大司马不指望尔等人人能和戏某一般,决胜于千里之外,可也希望,尔等率军能有章有法,灵活行事,率领大军攻城克敌,多多杀伤俘获敌军,减少帐下儿郎伤亡,遇众能结阵而守,相逢则能破敌制胜,不管是倚仗勇力,还是利用尔等所学智谋,到那时候,尔等也就足以立足于军中,立足于大汉,算得上是功成名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