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还是村里有专用的扬场,连年灾荒,加上种上之后无人看管总被饥民偷割了去吃掉,除了张震有人手看着,村上并无一家种地的,那占地四五亩的扬场也成了张震专用的了,而且这两天已经全部洒了水用石磙矼过了。
张震早看过各家长势,不得不说,别看方玉话少,种地可是真舍得下力气,就数他的地里庄稼长势最好,这点毋庸置疑。
谁让他离村子最远呢,就是轧场,也是他最晚了。
这头一天是要轧出一家让佃户对比,好安心的。
至于让看客安心,张震早备下几千斤大米,一日两顿佘粥,多少有些吃的,又有专人在地边上看着,免得饥民疯抢粮食。
加上杨翰林在衙门呢,官府的弓兵也借来了一些,倒是不虞有意外。
这人多力量大,又是牛车装卸,加上佃户们怀抱着运送,只小半个时辰,三亩地的庄稼就运到扬场里松散好,三头牛拉了石磙开始转圈。
这饥荒连年的,牛可是北地除了猪之外最稀罕的物种,三头牛能买来可是费了好大的力气。
当然石磙是不缺的,这东西造出来,扔在那千百年也不坏,弄个磙锅子就成,扬场上十多套石磙。
就在张震目瞪口呆中,就见汉子们两人一组拉一个石磙,跑起来比那大牛还快呢。(人拉石磙轧场,我老爸在零几年还在临沂山里见过,作者是没见过的,想想挺无奈的,希望现在已经绝迹了吧。)
三亩地而已,摊的又薄,近二十个石磙,哪怕是麦子稍生一些,也就是费力一些,不过一个多时辰就轧好了。
麦秸堆垛,扬场,装斗称重,最终测定,牛逢春的这三亩田,亩产十石零三十七斤。
这可是一千二百三十七斤啊!这还没加上去除的一百斤杂麦的麦穗头。
第一块地就有十石的产量,虽然没有了自己的抽成,张震是非常高兴的,自己图的不就是百姓吃得饱穿的暖么?区区佃租抽成不算什么。
张震坚信,这只是好的开始!
单单麦子就到了十石了,牛逢春惊喜之下,自然想为东家添彩,把那晒好的麦穗头锤出麦子拿出来了,再称重,八十四斤。
十一石零一斤,这个惊人的产量,别说百姓了,就是张国维也目瞪口呆,老泪纵横的说道:“就是那水稻也未有过这等产量,真是闻所未闻,闻所未闻啊!贤侄且在此地等着,我这就进京面圣,为你请功!”
说着转身就要走,张震拉都拉不住,这么一位大官,哪怕是张震招呼人手,更无人敢伸手,只得目送其纵马北去。
傍晚佘了粥,饥民和当地百姓带着心头的震撼各自散去,留了人手看好地里庄稼,张震吩咐一声,大开筵席为佃户们庆功。
有了牛逢春这惊人的收成为对比,此时佃户们的心里踏实无比,就算自家地里到不了十一石,九石十石总是有的吧?这就是三千斤粮食啊!一年怎也吃不完,若是换成粗粮,十年八年也够了,还怕饥荒?
这可比在码头上出苦力强多了,当那苦力,扛一辈子麻袋也换不了这么多细粮啊!
哪怕不识字,谁的心里都有个小算盘,都有杆最公平的秤,当那人群散去时,看着昔日同伴们艳羡的眼神,谁不庆幸年前草市上跟了东家的决定。
除了饭菜,张震还准备了几大坛酒,反正这酒的度数低,人均一下也不怕喝醉,更是让佃户们欢喜。
正在推杯换盏间,却有人上门了,点名要见张震。
当朝二品大员来见自家少爷,那都客客气气的说一声求见,此时丰收了,又有几分醉意,佃户们越发有了底气,此时东家被人点名,当时就怒了,就要抄家伙出门。
张震头疼道:“先看看是哪位再说,咱们又不是土匪,拿刀干什么?”
着人将人引进来一看,还真有不少人认识,却是镇上最大的米粮店,文圣米面店的掌柜。
看到这孔掌柜,佃户们一下泄气了,这可是当朝衍圣公的族弟,衍圣公家在南阳镇上的代理人,这圣人后裔,就是当朝一品大员见了,也要先行见礼,以示恭谨。
老孔家几百万亩田,多半是要靠泗河运到南阳和济宁这两处倒卖出去,这些苦力的活计有少半都是文圣家的,也算是半个前东家了,谁还敢造次?
对于这么一位,张震也听说过,没见过,压根就没当回事,反正自己是靠枪杆子,根本不用巴结所谓的衍圣公。
此时人家找上门来了,还耀武扬威的模样,张震心中当然有气,正因为想要看看这厮打的什么主意,也不发作,引去正堂喝茶。
轻泯一口茶水,孔掌柜倒是有些意外,惊疑道:“明前?贡品!”
张震笑道:“掌柜的见笑了,拿自家东西换的!”
张震也算是实话实说,那是被刘尚书勒索了铁观音,因为自己孤品的说法,他才赔给自己的明前,说是换的也不为过。
这话听在孔掌柜的耳中,那就是另一番味道了。
若说是送的,朝廷里有人倒也正常,就算自己有衍圣公为依仗,为免麻烦,也不好造次,免得有人在朝中说衍圣公的坏话不是?
拿东西换的这就好说了,孔掌柜瞬间有了底气,甚至比进门前的底气更足了,含笑说道:“小张是吧?虽有那‘男儿无妇财无主’之话,细说起来,还是大树底下好乘凉!我孔家屹立千年不倒,除了皇家不敢比,试问这世上还有哪家有此千年风光?今个我来,就是想给你个机会,投献孔家,你不但能免了税赋,今后还有我孔家庇护,只要你忠心耿耿,保你成一方名门望族,不难!你可不要自误,错过这天赐良机啊!”
看着自豪无比的孔掌柜,张震恨不得大嘴巴子抽上去。
就算是那三国时的吕布,也不过三姓家奴而已,这老孔家还屹立千年?那么多次外族当权,那改朝换代之时,但凡有一位硬骨头也不可能长盛至此。
这就是欺软怕硬的一家子,真把少爷当成一块肥肉以为可以任人宰割啊?自己还没准备找他晦气呢,居然先欺负到自己头上来了,找死呢!
第57章 冤家路窄()
所谓投献,就是托庇于那有爵位或功名的人名下,把田地变成‘免粮田’或‘轻粮田’,那本该上交朝廷的税赋,自然就截留了下来,与托庇之人怎么分,那就看各人造化了。
搁在后世,这就是偷税漏税,关键这当世独尊儒家,顶着功名做事,往往无往不利,更不要是万世师表的圣人后裔了。
而爵位除了军功受封的一些,绝大多数都是老朱家的旁支。
哪怕是朝廷里每一位官员都知之甚详,却无人敢管。
表面上看来,投献孔家的话张震是占便宜的,而投献之后会发生点什么,这就不为外人可知了。
最关键的是,张震连大明这正统都没打算投靠,这么一个多姓家奴也配收服自己?
在张震看来,这么一个软骨头,举家几万人也比不上一个忠心耿耿的小兵,将来夺了天下,他举家拱伏自己还不一定收呢。
“天赐良机?”张震冷笑道:“孔掌柜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吧?张震一心百姓着想,本朝就有国维公为榜样!地种好了,焉知张震不能得个一官半职的,这也说不准哪天,天上掉下来个爵位也未可知?掌柜的你说呢?”
“做梦!”这明显是被拒绝了!孔掌柜怒极反笑,傲气道:“地种好了就能当官?哈哈哈哈!!这满朝文武,武将且不说,文臣哪个没有功名在身?不懂我儒家之道还想做官?哼哼!还爵位?爵位是这般好封的?怕是你有命去想,无命能当!我看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告辞!”
“不送!”张震平淡的说道。
目送这孔掌柜出去,张震笑道:“今晚你俩少喝点,跟我出门。”
两人听后喜形于色,明显是很兴奋,张黄河问道:“主公,今晚动手?”
张震笑道:“先把人拉过来准备着,顺便让你们摸摸火器。”
两人目瞪口呆,惊恐的小声问道:“已经造好了?”
张震点点头,起身又出去喝酒了,他这千杯不醉的酒量,那是酒到杯干,直到所有的酒喝完了,也不过三四分醉意。
先是张震钦点的几位工匠头头回去歇着了,然后佃户们也带了吃食回了田里,给那些看着庄稼的人带饭。
夜色下,人们更不觉累,除了在地边上看守的,剩下的但凡不累的,也开始把麦子往扬场里运送,等明个天亮晒过好轧场。
趁着夜色,张震也带人出了村子,绕过自家田地工坊,弄出橡皮艇悄然下水,有夏张两人努力划船,很快出独山湖入运河河道,顺流而下,熟门熟路的就到了困龙滩范围。
“什么人?”夜色下一声低喝。
“主公来了!”夏仲勇回道,很快从那水草中划出一条小船来。
小船上的人拜见了张震,得他吩咐,点起火把在后面随行,很快上岛。
刚到寨内,张震任命的一位副统领报道:“主公,今晚抓了一条私自上岛的小船,共计三人,那三人不打自招,说是南阳镇上米面店的,还自称是圣人后裔,小的不知如何处置,主公可要去看过?”
这困龙岛还有客来,不用说也是原来水寇的幕后主子了,米面店的?难道是刚刚见过那孔掌柜?不会这么巧吧?
张震笑道:“咱们去看看他怎么说!老夏,黄河,都把脸蒙起来!”
三人蒙上面,头发也用黑布包住,只留了两个眼睛,如此打扮,又是晚上,在那跳跃的火把照耀下,怕是熟人见了也未必能辨得清,更不要说只见过一面的孔掌柜了。
那简单的监牢内,三根木桩子上绑了三位,张震一看,可不就是刚见过的孔掌柜么。
副统领喝道:“我家。。。。寨主来了,特来找你等问话,若有半句虚言,小心有命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