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一、龙二都低着头,感觉脸上无光。平日里吹嘘自己如何能征善战,结果十拿九稳的一个地方,居然没拿下来。
王异也开口劝,“夫君要有耐心,攻城战都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
“董卓已经在迁都了!我必须赶紧拿下上党,这样才能找机会爆他丫的菊花!”郭翼实在压不住火气了,扶着额头,气的来回踱步。
所谓的计策,是用于减少损失,高效取胜的办法。有时候,甚至是一种鼓励士气的心理安慰。面对一座死守的城市,除了围城,切断它对外的联系之外,别无他法。抛石机、云梯等都是不断消耗守军,最终迫使其崩溃的手段而已。
可没有哪个城的守军会撑不住三天。己方又处于丹河的下游,无法水攻。只有围着,持续火力压制,持续包围。一座不缺水的城市,在粮食耗尽之前,都是可以死撑的。
“两天!再给你们两天时间,再不行,就叫颜华过来!”
“是!”
范新劝阻道:“主公,这种上下一心的城市,不会因为我们杀死长官就崩溃。而且潜入的风险非常高,若是有个万一。”
郭翼摆摆手,“不必多言!我会与她同去!当然,能够在两天内拿下是最好不过!”
但最终两天没有拿下来。郭翼站在箭楼上眺望着城内的情况,在全民动员的情况下,城内井然有序。砸进去的石头、箭矢也被收拾走,能用的又补充到守军的军需之中。
“这个县的县令是谁?”
龙一回答道:“王权,祖上太原王氏,不过他这一支早就落寞了。”
郭翼夸赞道:“此人有点本事。能够将一县之力调度的如此妥当,可用之才。”
龙一问道:“主公,真要潜入城中刺杀?”
“不了。”郭翼摇摇头,这个人本事这么好,这么杀掉太可惜了。还是要正面破城之后想办法招降他。他要显本事,自己也要显本事。
“继续这样!总之日出进攻,日落收兵。一直持续!”
“是。”
郭翼纵身跳下三丈高的箭楼,飞身骑上越影离开了。回到高都政厅,范新便赶紧递过来一封情报。
“主公,山东诸侯昨日战败了!”
“谁人所为?”
“徐荣!”
“给我看看!”徐荣此人在演义中就是一个被夏侯惇三刀砍掉的三流角色,可在历史上此人也曾是凶猛一时,威震天下。看来华雄被龙二剁了之后,徐荣便作为吕布登场前的暖场人物了。
战报上说,董卓袭击颍川郡,截杀正在举办“二月社”庆典的百姓,血洗阳翟城。光是一个颍川荀氏被杀掉一八十四口人!陈氏家族跑得快,只被杀掉七十多人,钟氏、韩氏等也被杀了六七十人。
这一次大屠杀所产生的政治后果,可比灭掉袁隗、袁基全族要严重得多。那两个基本上是被袁绍、袁术给卖掉的。汝南袁氏的人也大都还存着。他们的死无非是让袁氏的门生故吏摆出同仇敌忾的姿态,团结在二袁周围罢了。
可颍川郡被屠,那就是捅了天下士族的马蜂窝!颍川自设立郡望以来,就一直是人口仅次于都城的大郡。从这里走出去的士族,放眼天下十有六七。
杀袁隗、袁基还可以说是因为二袁儿造反。屠颍川,那就是摆出了要剿灭天下士族的姿态,并且付诸了行动!董卓专权之初曾广封天下士族做官,荀氏、陈氏都因此获利,尤其是荀氏,硬生生的一代人刷了两个三公出来。
所以之前天下士族无非是要把董卓赶下台,让皇帝复位,继续搞士族政治而已。
现在情况全变了,董卓不死,这些士族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郭翼这种只是大量提拔寒门,排斥不合作士族的人都被天下士族所摒弃,何况于董卓这个动刀子的?
于是山东诸侯一扫大眼瞪小眼的观望态度,迅速集结部队,挥师西进。
结果南部一直长驱直入的孙坚,被徐荣大败,杀的是丢盔弃甲,部队折损了大半,还死了两员大将!
正面进攻虎牢关的则被堵在关前,面对汜水加黄河的天然屏障,这群没有经历过大战的诸侯也只能发愣。
“好啊!爽!给老子继续杀!”郭翼的压力稍微轻了点,董卓还能再支撑一段时间,自己也能继续把重心放在摆平上党郡的事情上。
“继续密切关注。同时授权给黄忠他们,只要时机允许,他们可以自己把握!”
范新劝道:“主公,我觉得我们不宜操之过急。还是先守着河内郡吧。就算真的有什么异动,我们也完全来得及调度。”
王异也赞同范新的意见,觉得不能开这个头。之前龙一擅自行动被剃头,对各部将领都是很好的警示,暂时不可妄动。
“那就听你们的。先关注着。”
过了两日,又一封战报传来。济北相鲍信夜袭董卓军,结果又被徐荣击败,还把自己弟弟鲍忠的命给丢了。徐荣连退两个大敌,官位一直冲到了征东将军!卷了颍川郡的财物、粮草,退守轘辕关。
“差不多了。”郭翼放下战报,吩咐道:“这里留给龙二摆平,龙一随我回朝歌。我们要去抄诸侯的底!”
“主公稍等。”范新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拿出一封信来,疑惑道:“今日早上有一人从青州来,也不说有什么事,就是送上这封信,说是主公见了就会明白。他现在客栈小住。”
“什么东西?”郭翼也完全没搞懂,拆开信,只有龙飞凤舞的四个字:“白蛇之誓!”
“是二弟!!!”
第二百零一章 搞座山修祖坟()
客栈二楼靠窗的房间,郭翼拾阶而上。一个少年带着恬淡的笑容站在床边,北风吹拂着他的长发。俊朗的脸庞,刀刻的五官,玉树临风的气度,这是一个完美的男子。
“大哥,好久不见。”
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在田野追逐打闹,偷窥别人媳妇洗澡仿佛还是昨天的事情。郭翼并未亲身经历过这些,但宿主的记忆却是如此的鲜活。
“二弟,好久不见。”郭翼拱手而笑。
“大哥位极人臣,小弟不过一介草民,担不起这种大礼。”王明嘴里这么说,动作上却是理所当然的受了这礼节,也拱拱手。
“这些年过得如何?”
“在青州读书,每日寒窗苦读,比不得少年时的肥马轻裘。不过,读书,总是好的。”
郭翼轻笑道:“如果世上只有一种善,那就是知识。只有一种恶,那就是无知。”
王明笑着点头,给他倒了一杯茶,问道:“大哥为何还不南下关中?”
“哦呵。”郭翼还当要先回忆一番少年时光,没想到他倒是先开始谈正事,笑道:“行军用兵非一日之功,急不得。”
“大哥这是觉得我一介书生,不同军务啊。”王明大笑,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笑着说:“我可是听说大哥缺一个谋士,所以才千里迢迢来相助。大哥未免瞧不起人。”
“哪里的话。”听到他要出主意,郭翼便把泫氏的情况说了,问道:“君谓计将安出?”
王明听完,潇洒一笑,自信道:“我有一计,三天后便可破泫氏城。”
“愿闻其详。”
“就以大哥之计行之。每日日出进攻,日落收兵,七天左右,敌军必然松懈夜间防备。此时便可发动夜袭,一战可胜。”
郭翼大笑,“看来我们英雄所见略同啊。”
王明却摇头,反驳道:“大哥此计只可破城,不能招降敌将。”
这事情郭翼还真没想过,只要破城,敌将不降还有去路?这两年的经验已经告诉他,所谓的忠诚,在任何时代都是稀罕物。城破了,将领投降。男人死了,女人便上了征服者的床。所以才会在所有的时代歌颂忠诚。
只要把泫氏城拿下来,城内的人才、美女、财宝自然就归自己所有。
“大哥要图谋天下,就要有所表率。取泫氏,正好是个机会。”
郭翼来了兴趣,自己倒了一杯茶,问道:“有何妙计?”
王明抖了一下袖子,侃侃而谈,“泫氏难取,非大哥兵力不足,非将军不善战也。乃是城中上下一心,同仇敌忾而已。大哥去年拔河内,水淹怀县,火烧黑山,死者不可胜数。坊间颇有大哥乃是虎狼暴君之说。”
顿了顿,又说:“大哥乃是并州牧,此番征讨上党,理所应当。所到之处,皆为不战而降,献城奉迎之辈。非惧大哥武略,乃不愿牵连无辜百姓也。泫氏县令有风骨,自当誓死抵抗。城中百姓自是以为,城破之日,便是屠城之时。故此不敢不团结一心。”
“若要离间其官民之心。一则告知百姓,大哥廉政爱民;二则诋毁其县令,使其自绝于百姓也。如此,城不攻自破,敌将亦会拱手而降。”
郭翼点点头,若此计可行,的确是个好办法,关键在于时间。他需要抽出时间来对付董卓和诸侯。兵力就这么多,想要两手抓,肯定会有纰漏。故此在南下之前,必须先把上党摆平,这样才能放心下来。
如今已经是公元190年三月底,时候不早了!
“若是行此计策,需多少时日?”
“三日。”
“哦?如何做?”
“大哥帐下上党人不少,也有人是泫氏人吧?”
“那倒是不假。”伐上党,招纳了不少降卒,泫氏虽然没沦陷,但泫氏的人被俘虏了不少。
“这些降卒何不放回去?”
“他们未必会听我的。”
“大哥只需保证城破之日,保全其家人即可。天下皆知大哥拿下泫氏不过是时间问题,他们必会听从大哥的安排。”
“理由呢?”
“清明节扫墓。”
“为何单独放他们归家?”
“大哥以此为由,祭祀女娲、伏羲,并将降卒尽数发回各县。理由很充分。”
清明节祭祀女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