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一段时间呢多佛尔海峡绝对会是一场血雨腥风!”杰里科说道。

    今天两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2084章 多佛尔海峡拆迁行动 1() 
“会爆发舰队大战吗?”阿斯奎斯首相问道。

    “大舰队白天是肯定不能进入多佛尔海侠附近区域的,这是找死,德国人的炸弹也许没法抹掉伦敦,但是几千架轰炸机重创大舰队是绝对可以的,而且,我认为现在帝国航空力量根本不足以撑起舰队的防空。”

    “至于晚上吗?这里有我们和德国人部署的水雷,大型舰队在如此狭小的地区行动本身就是很危险的事情,水雷、潜艇、鱼雷艇都是巨大的威胁,您知道的,多佛尔海峡最窄处只有20海里,而大舰队展开队形都有超过10公里,这种地方简直没法打,所以,双方能交手的就只能是轻型战舰。”杰里科说道。

    “好吧,具体的事情我并不懂,杰里科元帅我只能说一句,那就是,这一次我们面对的情况比当年纳尔逊元帅面对的情况更糟糕,甚至比英荷战争中荷兰舰队进入泰晤士河口还要危机,所以,您和大舰队必须竭尽全力。”阿斯奎斯首相最后说道。

    所谓专业的事情必须交给专业的人士,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尤其是作为这个世界上最专业的海军之一,皇家海军各方面不能说都是第一,但是总体来说各方面几乎没有短板,即使遇上了一些前所未见的情况,他们依然可以在短时间做出应对!

    而反潜战就是这样!别看英国人的海上运输线依然被打的那么惨,但是讲真,如果德国人面对的不是英国,换成另外一个岛屿国家的话,早就被潜艇战拖死了,反潜不仅仅是财力、人力问题,同时也是战略思路、协调指挥等多方面的问题!英国人为了反潜煞费苦心,但是现在,却为了能让更多的船队进入敦刻尔克港口被迫将自己曾经在多佛尔海峡辛辛苦苦建造的反潜体系全部拆除。

    那么现在有人要问了,为什么要拆呢?愿意很简单,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虽然英军背靠敦刻尔克港,但是这里从来不是英军主要的货物吞吐港之一,毕竟之前两年的战斗中,德军曾经数次逼近敦刻尔克,德军的超远程列车炮将敦刻尔克纳入到射程中也是常有的事情。毕竟德国人的380MM列车炮使用轻弹的时候能打40公里。。。。。。。

    所以这里之前一般也就是运输一些紧俏物资,需要直接送到前线的,比如说飞机发动机、车辆或者其它技术装备,走量并不大,而又因为之类靠近多佛尔海峡东段出口,是德国潜艇常来常往的地区,所以,英国人一狠心,直接铺设了数条横款多佛尔海侠的反潜体系,而作为敦刻尔克港,更是设防的重点,除了一条不算宽,而且比较曲折的航道之外,旁边的海域都部署了大量的水雷、反潜网以及拖网巡逻船!

    别笑,就是拖网巡逻船,21世纪有人说用渔船反潜是个笑话,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还真尝试过用拖网进行反潜!而且更让人感到难以理解的是,这种战法还成功过!

    英国人的拖网反潜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单船拖网,简单来说就是在船尾后面增加一个长约500到1000码的大尾巴,船只和拖网之间的拖锁长度有70英尺,以防距离太近导致拖网和船只自己的螺旋桨缠在一起,为了保证拖网的稳定,拖网下端还分别悬挂两个50吨的压载物,而为了标记拖网的位置,拖网上不还有用玻璃制成的浮体。这种拖网战术其实效果不怎么好,主要也就是用在低危险性海域的例行巡逻。

    而拖网反潜的第二种方式就是双船拖航,两艘船分别兜住反潜网,双方之间保持500到1000码的距离,然后像犁地一般来回在海面上航行,说的很简单,做起来就很难了,两艘船之间要相互配合不说,想想近千米的大网在洋流的冲击下也是十分难以控制的,而且英吉利海峡本来就不深,多佛尔海峡最深处也不过120英尺,说不定什么时候拖网就和海底的礁石之类的东西挂上了,拖到一半,压载物掉落或者玻璃浮标异常脱落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老实说,这种反潜技术效果并不咋地。属于那种理论上就不算很靠谱,但是实际上更不靠谱那种。

    但是历史上,这种怎么看怎么不算靠谱的战术还真发挥了作用,早在1915年年初的时候,拖网船就配合驱逐舰获得了第一个战果!1915年3月4日,U8号潜艇从奥斯坦德港出发进入英吉利海峡,在这个过程中,这艘潜艇每隔一段时间会向总部发报,而这种有规律的无线电联络自然引起了英国人的注意,这一次,这艘潜艇很不幸,被英国海军负责监听U艇行动的40室盯上了,然后,在这艘潜艇的必经之路上,一艘潜艇和一艘拖网船堵上了它!

    这艘倒霉的潜艇在下午3点的时候就被伯恩号携带的反潜网缠住了,随后,到了4点钟左右,U8潜艇的航海长苏兰德感觉到了一些异常,潜艇无法稳定的维持航行深度,而且潜艇经常会发生持续摆动,意识到不对的德国人升起潜望镜进行观察后才发现,自己被反潜网缠住了,至于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最终这艘潜艇被库卡号驱逐舰投掷的爆破式扫雷具摧毁。(没错,你没看错,英国人是用反水雷的工具干掉潜艇的!)

    不过这一次,英国人要拆除的是固定是反潜网,此时,几艘英国海军的船舶正在准备拆除敦刻尔克港外的部分反潜网。

    “威廉,小心点,注意反潜网顶部的信号指示灯,还有指示灯下面的空心管,如果这东西和水接触的话就会冒出浓烟!”在一艘小艇上,几个英国海军官兵正在逐一拆除反潜网上的信号指示灯,这种指示灯说是灯,其实倒不如说是一种烟雾发生器,灯体为球型,在灯的下面有一个装满磷化钙的空心管,当潜艇撞上反潜网后,就会扯断浮体导致海水灌入,随后海水和磷化钙反应会产生浓烟,而旁边的浮标则会付出水面,从而标记潜艇的位置。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2085章 多佛尔海峡拆迁行动 2() 
在英国人把顶部的信号指示灯移除之后,就该拆解整个反潜网了,一个典型的反潜网长度是120英尺,而宽度则因为型号不同有所区别,宽度分别为30英尺、60英尺、80英尺和120英尺,这些反潜网的网眼直径在10到12英寸之间,一张反潜网的重量在150磅到300磅之间。而作为动辄长达几公里的反潜网,英国人在投放的时候自然不可能一个个投,那效率太低了。

    所以英国人的做法是一般由10张网编成一组,顶端用钢管进行连接,并且用浮体进行固定。而英国人在拆除的时候自然不可能直接把一张长达1200英尺的反潜网直接拉出水面,所以德国人要做的是一点点的将这些反潜网的钢梁进行拆除,然后再将散开的反潜网一个个收走。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事情还不算复杂,但是实际上,当初英国人为了对付那些无孔不入的德国潜艇还设置了一些特殊的反潜网,在英国海军内部被称为挂雷反潜网,这东西顾名思义,就是在反潜网的下部挂上水雷,一旦德国潜艇碰上了,那么不好意思,会直接被反潜网下的水雷摧毁!

    而到了现在,当时英国人只顾布设的时候爽了,他们没想到该拆除的时候还真么麻烦。。。。。。。而且最要命的是,一些反潜网还是在水下的,在水面上看不见,英国人自然是有反潜网的布设图的,但是可惜的是,在经过长时间海水冲刷后,反潜网的位置肯定会出现一些偏移。。。。。。。于是乎,这就麻烦了!

    于是,时间紧迫的英国人只能用一些比较粗暴的手段了,他们用深水炸弹和爆破扫雷具来清理整片海域。就在敦刻尔克外海,不时的传来一阵阵连续不断的爆炸,那是英国人用格罗夫特深弹发射炮和深水炸弹导轨释放深弹引爆雷场之后产生的爆炸。

    而就在英国人忙的不亦乐乎的时候,出现的一件意外事故让整个“拆迁”行动蒙上了一层阴影。一艘驱逐舰使用反潜发射炮在清除一片雷区的时候,因为水雷部署的密度有些大,结果造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发深弹落水后,将周围十几发水雷引爆,而其中有一发水雷出现了走锚的意外事故,正好靠近了驱逐舰,而在连锁爆炸之下,这艘倒霉的英国驱逐舰也被击沉。

    实际上,这种事情在历史上也是经常发生的,此时英国人使用量最大的MK6鱼雷的引信十分不可靠,有的时候是碰上了不炸,但是有的时候则是一发水雷爆炸会引爆周围一片水雷。。。。。。。这不仅仅是设计问题,同时也是因为大量民间工厂的参加导致的产品质量难以控制。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件让英国人非常尴尬,让德国人非常意外的事情,在1918年6月8日,U107号潜艇在穿越雷区的时候一共记录了167次疑似水雷爆炸,但是这些爆炸都和潜艇无关。。。。。。。

    不过即使这样,有一点需要肯定的是,在英吉利海峡部署的反潜网和雷场依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虽然没有击沉几艘德国潜艇,但是因为过于危险的环境,以及英国海军日夜巡逻,让德国人通过这里的风险变的非常大,在德国潜艇人员的回忆中就有描述潜艇在水下航行和水雷或者反潜网锚链碰撞时的情景。虽然大家都知道英国人的水雷很不靠谱,但是凡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八成以上的德国潜艇宁可选择多走500海里的航程从被北海绕过去,也不愿意在英吉利海峡通过。

    当英国人为撤军做着最后准备的时候,德国空军也没有放松,在攻破了加莱港之后,德国空军的飞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敦刻尔克港上空,而英国人的行动自然没有躲开德国人的眼睛。

    敦刻尔克的白天比黑夜还要危险,所以这些扫雷和拆除障碍的事情一般都是在晚上或者白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