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军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面的规矩比大明还要来的苛刻许多。

    但是仍旧有陆陆续续的人在逃走,这一点蓝玉也没有阻拦,就连督察队有没有派遣,好想逃走的那些人他根本就不妨再眼里似的。

    事实也的确是如此,在蓝玉想要做出这样的手段决定之后,便已然清楚不可能所有人都会接受,甚至靠着赤鲁巴托的声望说不定还会引哗变和冲突。

    所以蓝玉才决定主动踢出那些有问题的人,不给纳哈在反应的时间,直接一击了当,干净利落。

    那张枫这时候也就明白了,信报上说的只是辽阳发生一切的片面故事,真正想要了解其中的问题,那自然是要仔细的观察和敏锐的判断。

    “那末将便明白了,综上所有都在说明一件事,那边是此刻辽阳行省已是大明的天下,不准许有其他胡思乱想,所以现在看来永昌侯手段很是高明啊。”

    张枫感叹一声,心里颇有些惆怅的意味,当年他便是被蓝玉抽调到征讨水匪山贼的队伍当中,领头者自然是蓝玉,那时候张枫还觉得自己那个上级很有能力。

    不过今日看来,这岂止是很有能力啊,简直超乎他的想想,一手威势恐吓,便让整个辽阳行省安安分分的不敢造次。

    “呼是啊,这便是我惊诧的地方,原以为蓝玉只是一个只会统兵作战的悍将,但这一番的举动下来,那没有清新冷静思索的头脑是完全做不到的,本王终究是有些小看他了”

    朱棣有些感慨似的说道,这个和自己有些仇怨的永昌侯居然做到了这一部,那他又岂会不感到惊讶。

    不过眼下讨论这些倒是没有什么用,不顾他和蓝玉有什么冤仇,但最起码辽阳行省安定了下来,再也没有人敢随意跳窜,这便是大明当下最需要的

第417章 更深一层的表达(上)() 
辽阳行省的平定,于金山之役结束,在戈多被杀麾下大军死伤惨重,整个辽阳便已无人能与大明相抗衡,而之后便是彻底将其收复到大明的势力范围当中。

    其内划分地制处理政务,还要冲洗建立兵丁卫所,这些都是大明朝廷下一步要考虑的事情,不过显然朱元璋早就有了准备。

    就在辽阳平定不到半月,浩浩荡荡一大批的文官便赶赴了那里,开始了做起了他们自己的本职工作,处理地方事物安抚民心。

    虽然他们都是汉人,但最起码上头有着大明军威压迫,这些蒙元的部族也没有太过于刁难,实行起来大明的规矩倒也颇为顺利。

    但是这辽阳行省终究还是有些隐患在的,毕竟这是一处幅员辽阔的行省,在前朝元的行省划分当中也算是较大的一处,内部人员关系复杂,各地部族也较之其他地方来的更多,尤其是这几年纳哈出的飞速扩张而吸引来的新外来户。

    虽然被大明入侵和辽阳内乱给折腾掉了不少部落,但留存下来的部落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让这些蒙元人的部落都归到一个治下行省当中,这实在是令人有些不太放心,哪怕是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都觉得不适合这样做。

    就算他可能不太在乎,但是也要为后世考虑,也要想一想这样做的后果便是给那里增加了很大的不安定因素,对于大明将来难免要造成一些麻烦出来。

    所以朱元璋大笔一挥,一道诏书便下达到了辽阳行省去,交给蓝玉来执行。

    而冯胜和其他一些将领此时正在赶回关内的路上,顺道也带回去了京师卫所的人。

    不过这里面倒是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冯胜和常茂这两人现在算是戴罪之人,一则是朱元璋呵斥常茂擅自杀死赤鲁巴托,让辽阳行省那些降将们心有不忿,二嘛便是冯胜的治军管教不严之罪,毕竟常茂乃是他的直属下官,又是他的女婿,下有罪而上同罪,这就是朱元璋的意思。

    不过现在大明朝里头的明白人都看的清清楚楚,这里边的弯弯绕绕可多了去了。

    不仅仅是为了震慑辽阳行省地方,为了杀鸡儆猴给那些降将们威胁,更是有着朱元璋的一层暗示在里头。

    冯胜是什么人,大明宋国公,一代军事大将,位列大明开过功臣第三位,功劳自然是极大的,说一声现在朝堂之上勋贵以他为尊都不为过。

    在常遇春,李文忠,徐达等人接连病故之后,汤和又一心归隐,隐隐间冯胜便成为了大明军方勋贵的一杆大旗,旗帜风向所指便是勋贵们的动向所在。

    但正是因为如此,功劳太大了,大到朱元璋不得不为他后面的人考虑,不得不想办法替太子朱标处理一些将来继承大统道路上的荆棘。

    而冯胜这般树大招风自然就是朱元璋第一个下手的目标。

    此次带兵征伐辽阳行省纳哈出,早就说好是为了培养下一代的将领军事班底,本身就没有冯胜什么大事,完全便是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

    可是此次常茂擅杀赤鲁巴托竟然连带着也让冯胜进京面圣堂前辩论,说这里边没有猫腻的话那谁都不信,一个连真正作战都没有参与几次,大军的统率权虽然在他的手上,但是金山一役可跟他关系就不大,完全是蓝玉在主导,常茂那个时候也是蓝玉的部下,这等擅杀降将的事情居然没有带上蓝玉,反而直接抓到了冯胜头顶上,如此怪异的行径,又怎么会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呢。

    这就是朱元璋准备动手的前兆,为了太子朱标,为了大明下一代君主做铺垫,他要用自己去替朱标除去未来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和荆棘丛,让大明二世皇帝做的安安稳稳妥妥当当,永远不会出现什么臣强主弱,勋贵当道的事情。

    所以冯胜便是直接撞到了枪口上面,毕竟谁让他都一把年纪了,还这么精力旺盛,更加不知进退,像人家汤和多好,老实人识时务,知道自己该什么时候退出便立刻退出,一点都不留恋。

    但这也不代表朱元璋便是立刻就要将冯胜给处置了,一来毕竟还是开国老臣,又刚刚带兵得胜而归,朝野上的人望还在,哪能说下死手就下死手了呢,他朱元璋虽然冷酷无情,但也不是真的一点旧情都不念,这些当年一起杀人同生死的老兄弟们还是要多给一份机会的。

    所以朱棣都跟张枫打赌,这一次冯胜和常茂一起被召回南京城,两人肯定是都要被处罚,而冯胜最重最重也最多就是收回兵权而已,对他的勋爵地位倒也没有什么影响,毕竟现在大明所有的将领在非战非镇的时候都是半点兵权不在手上的。

    这就是朱元璋给冯胜的暗示和最后一次机会,如果这样以后还是不甘心的话,那可就不要怪他朱元璋心里不念旧情翻脸不认人了,毕竟现在的天下是姓朱的。

    至于常茂,朱棣认为也就是随随便便找个地方去消停一段时间,全都当做是战事繁忙之后的一段休息期了,只要等待时机到了便会立刻重新回到权力中心。

    谁让人家是朱元璋为了太子而准备的武人班底的一员呢,从蓝玉为首到常茂邓镇李景隆等等,这些人全都是朱标当朝以后的主力五人团体,也是朱元璋早早就为他准备好的。

    所以说他这个当父亲的皇帝也算是为儿子操碎了心啊,一面要对自己当年的那些老兄弟下狠手,一面要为自己百年之后太子登基做铺路,两头忙活也是够累的。

    但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为了大明的万事基业,这时候累点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朱元璋也是个工作狂,每每批阅政务奏章都在深夜之后才将将入睡,却又起的很早。

    在以前还有个皇后能管得了他,让他能多一点的休息,但是现在皇后不在了,朱元璋彻底没有人能说的了了,每天批阅完公文就睡在当时的宫殿内,甚至连寝宫都不怎么回去了,因为他怕回去之后触景伤情,又想起秀英啊

第418章 更深一层的表达(下)() 
如果说冯胜的这一次是朱元璋想要对老一辈势力的打压,让这些功劳太高的人都尽可能的不对下一代造成威胁的话。

    那蓝玉这里就是直截了当的培养,让他彻彻底底的称为太子未来登基之后最大的国之柱石,也是武人勋贵一系的代表首领。

    凭借着蓝玉和朱标的关系,想来以后定然是不会出现什么岔子的,而且就蓝玉本身来说,朱标登基之后此时对他最有利的一件事,虽然有些外戚的问题在,但大明如今的政治体系,外戚权力大点也没有什么关系,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哪怕是将来蓝玉有些异心,朱标也是能妥善处理掉的。

    所以朱元璋为了能让蓝玉快速树立在军中的威望和权势,接着这一次解除辽阳行省隐患的机会,在他下令将辽阳行省拆分为两部,一面设为大宁都司,一面则是原有的辽东都司。

    而此时大明都司则就交给蓝玉暂时统辖,辽东是叶旺继续为首,说起来这一次叶旺也算是升官了。

    那如今这样明确的信号都已经表现出来了,大明朝堂上这些人精们又哪还看不出来,蓝玉的未来必然是风生水起一步一个台阶的直上青云,是现在最不能得罪的人之一。

    别说这些人看不出冯胜的问题,他们只是不说而已,就连冯胜自己都有了一些预感,但他还没有完全的确定。

    但是蓝玉这方面如此大大方方的确定了,只要这些朝臣不是瞎子就一定清楚的很,反正在蓝玉授命统辖大宁都司的时候他的永昌侯府是被送礼的人围的水泄不通啊。

    上从六部尚书到各部主事等等,只要是有资格进入永昌侯府的都会着人或者亲自送上一份升迁之礼,最起码得联络感情混个脸熟总是应该的。

    甚至连一些老牌的勋贵侯爷们都派人备了一份礼物送到了永昌侯府之中,也算是他们提前讨好下一代勋贵当中的领军人物吧。

    而蓝玉也颇为傲气,这些人的礼物竟然也都收下了,完全不在乎什么风闻奏章之类的,说起来到有一些有居功自傲的意思,不太讨人喜欢。

    这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