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军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真正的收获则是那些牛羊马匹金银钱财,粮草辎重和兵器甲胄,这才是朱棣最大的收获来源。

    虽然这些战利品当中九成九都要给朝廷带走,尤其是马匹上更是严格,只给朱棣留下一百多匹残次的老马,好在朱棣本身就不缺马,不然非要好好的找兵部尚书说道说道了,太仆寺如此做人难道真的不将他这个燕王殿下放在眼里吗

第506章 论王府收支(下)() 
不过对于马匹的处理问题上,朱棣也是早就有了预料,自然是没有太多的不满,只是对大明现在储备战马的贫瘠还是有些担忧的。

    前北元势力,动不动就是几万匹战马组成的军团作战,被打没了一波又会重现组织起来一波,简直就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样,这一点让朱元璋乃至大明所有将官都深深的羡慕,更何况朱棣了。

    而且从大明开国以来,朱元璋一直是想要扩大战马的数量和储备,更是立下了马政,命江南十一户,江北五户供养一匹马。

    起初此法颇有成效,再加上元朝遗留下来的那些马匹,大明洪武五年之时竟能组织起战马十五万骑,负责后勤运输等杂物的驽马三十万匹,可谓是空前绝后的数量。

    然而岭北一战,三路大军只有西路冯胜部小胜一筹,中路徐达部损兵折将,东路李文忠部得失相当,看起来虽然是不胜不败的局面,但实际上大明的军卒损失真的不多,折损最大的就是战马了。

    那一战过后,大明全境能数的过来的战马不过五万匹不到,更别说还有十多万驽马的损失,简直是让朱元璋心疼坏了,犯愁了好久。

    直到后来拿下辽阳行省,西部王保保又病故,大明又占了一块,这才算是在战马上能缓了一口气。

    不过就算如此也经不起太大的折腾,要知道纵使万贯家财在手,没有节制的花费也要一穷二白。

    更何况大明又一个十分喜欢骑兵作战的将军了,现在的凉国公,之前的永昌侯蓝玉大将便是了。

    一次北伐出征辽阳行省,用骑兵作奇兵,一举攻陷金山营帐,虽然有所损失,但得到了辽阳行省,也能为大明的来一块育马之地。

    可是接下来的一次剿灭北元残存势力一战,蓝玉又一次动用骑兵作战追击敌军,整整五万骑兵更是最少要一人双骑的地步,虽然结果是大明北元朝廷,更让那个横立中原百年的王朝覆灭,却也难掩他麾下骑卒马匹的折损。

    而另一面辽东的马场之中还不能为大明提供战马,所以在今年的清点当中,大明虽有百万大军,但能临战阵的马匹却只有四万五千零八十匹,就连五万都没到。

    当然这里面没有算到他们亲王府和其他一些地方的战马,只有兵部直属五军都督府下辖的地方统计数目,可就算还有一些没有统计上的,大明如今真正能上阵作战的马匹也绝对不多于七万这个数字,更别说这七万还不能都集结在一处了。

    所以对于上一次战马处理的问题上,朱棣才不会多说什么,不然要是再太仆寺那里强硬一些要留下点战马,说不定会惹得自己父皇龙颜不悦,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而战马的利润不考虑,剩余那些牛羊的处理问题上,牛百分之百不是朱棣能控制的,羊群还算是一些收入,钱粮兵器甲胄等也都要划给朝廷,朱棣最后也就是拿到了一点器物珍宝和羊群牲畜。

    这些除了个别朱棣留下的以外,一律是交给商人们来处理的,虽然他不太看得起那些商贾,但不代表北平不需要这些人,更何况他们还能为王府带来收入,买卖货物。

    如果要考朱棣自己将那些牲畜和器物卖出去,不说价格上的公道问题,单说这渠道和卖家朱棣都不知道要上哪里去找,所以干什么样的事找什么样的人,卖东西找商贾还是没有错的。

    而且就但但只是这些战利品当中的九牛一毛,也让朱棣的燕王府阔气了好多,毕竟没钱在手上终究是有点慌的。

    可吃老本向来不是最佳的方案,哪怕金山银山没有收入光有付出,那又能吃几年,更何况朱棣这般精明人物了,早在见识到战利品能带来的巨大利润之后便有了盘算。

    只是现在才真正的提出罢了,实际上他心中早就有了腹稿和备案,说出来和张枫讨论讨论也是想让张枫提提意见,看着方法的可行度和最终的收入是否真的如朱棣所假象的那般。

    其实这已经算是军事掠夺的一种了,更像宋时西夏,辽人,金人等对宋边境百姓打草谷的一种行为,只是稍稍有些偏差了罢了。

    辽人针对的主要是汉人村庄,以骑兵机动劫掠钱财物资。

    而朱棣想的这是依靠武力作战,剿灭蒙元人部落,剿灭蒙元军队来收获军资战备和部落钱财,以充实王府。

    要知道现在朱元璋已经准许朱棣能随意调动小规模军队进行出关作战,更可以实施计划对那些总来明边境劫掠的蒙元游骑。

    朱棣现在打的就是这些人的注意,草原上的马匪强盗,他们身上的油水也不少,要知道这些人虽然是蒙元种,但劫掠的对象可不分种族,只要是他们看中的,一概不管何种何人,抢了再说。

    所以朱棣正是打算趁着每次巡视边防之时,带着手下三山护卫所的兵卒去找这些马匪强盗的麻烦。

    如此还能一举三得,既能让自己麾下的护卫兵丁及时的有实战演练,不会消极懈怠最后变成守城弱旅,更能让大明边境的百姓安稳一些,也让他们知道朝廷的光辉只要是在大明境内便会照耀着他们。

    而最后一点,也是朱棣最关注的一点,收缴的战利品能带来的利润,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种作战全是靠朱棣自身的力量,那收缴的战利品除了赏赐给手下兵卒的一些意外,剩下的那些不全都是朱棣自己所有的吗,还不用给朝廷方面上供,简直是最大一种稳赚不赔的买卖。

    当然这种事情也不是想做就做没有限制,首先便是需要能找到强盗和马匪的老窝,再就是能真的攻破那里不会有什么错漏出现,不然到时候朱棣领军出关最后却落得败阵的下场,苦头是他自己吃,还要担着南京城朱元璋的责备,这样可就是划不来了。

    所以第一计划,也就是插手商界这件事肯定需要妥善处理,毕竟第二计划虽然带来的收获很大,却也有风险在,两者向来是成正比的。

    而第一计划本身便是最稳当的,虽然收获远远低于第二计划,但基本上是毫无风险的事情,那朱棣现在所要做的就是保持这第一计划的完美实施以后,再想办法能实施第二计划。

    这样一来燕王府的府库那有不充实填满的道理,王府里的生活也能阔气一点,免得总是每年从宗人府领奉例时都要盘算着怎么花才合理,真到了那时候,别说供给徐曦一年的补品了,就是真的再供上十年,朱棣也是有把握的

第507章 谁说亲王就好当() 
既然商定好了燕王府接下来的发展,那么必然是要按照既定计划实施。

    而对于商贾之道朱棣自然是交给周朝长史来处理,当然免不了这先前的筹备工作要悄悄不动声色才行,免得惹来葛长史就麻烦了。

    倒不是说会停下来,毕竟再怎么说这燕王府真正说话管用的还是朱棣,他想要做什么其他人除了有些劝告的权力以外,根本没有资格能组织得了他。

    可就算如此,白白找来一场不必要的说教也是朱棣不愿看到的,仔细想想,一个满头白发苍苍面容枯老,走路都需要别人搀扶的老人家板着脸对你一通礼道规矩的劝告,你除了要顶着满脸的唾沫星子以外,还得装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不然这说教还指不定要持续到什么时候,而且毕竟是老人家,都已经年过七旬的长者,朱棣也不能强令退下,那出了硬着头皮听下去哪还有别的办法。

    所以只要想着这一幕,朱棣打心底里就不想要葛长史这么早知道这件事,怎么说也要等到周朝将一切都准备完毕,然后直接一鼓作气将事情办妥,最后利利索索的每月给王府添加一些进项。

    至于那时候要不要面对葛长史那张老脸,朱棣表示自己早就找机会出去躲着了,这边事情都办妥,他也就不用非要待在北平城里装样子,早早的离开说不定还能省去不少的麻烦,而且也能借此实施第二计划。

    这便是朱棣心里的小算盘,说实话打的确实不错,就连周朝都觉得这件事如果成了的话对王府的收入来说绝对是一件大事。

    别说什么朱姓亲王要靠着宗人府来供给钱粮,这纯粹就是扯淡啊,朱棣自己就是宗人府的右宗正,每年能拨给各个王府的钱粮款项都是有数目的,绝对不会出现任何偏差,也就是说光靠着宗人府的年俸要想养活这一大家子的王府,除非全都节衣缩食不可。

    所以很多封国在大明内部的亲王都对自己那些宿卫仪卫等兵员势力削减了很多,为的就是能从每年的款项上多留出一笔钱用以日常的开销,说不定还能过得有滋有味呢。

    而且别以为做了大明亲王就是件好事,就冲着这些条条框框,收入开支乱七八糟的东西,光靠着宗人府的支持顶多是温饱的局面,你能不能养得起家都还是两说的呢

    但像朱棣这些边疆塞王就不行了,宿卫司,仪卫司等戍卫一概不能有所马虎,不然那就是对自己性命的不重视,要知道他们可离着边关很近,那些外面的异族首领很多都想要大明皇族的脑袋,别以为现在大明打服了四方就能享受生活了,一个大明亲王的头颅绝对能换的草原蒙元人的奖赏,所以加紧自身防备乃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如此一来每年有数的年节俸禄可就不太够了。

    也正是因此,基本上所有的王府都在想办法能为自己的府邸找一些额外的收入,向朱棣这样比较温和的办法已经是众多亲王当中比较少见的了,大部分的亲王甚至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