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府军前卫所步军百户李成请奏,参凉国公蓝玉上藐视皇家,下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更是狼子野心昭昭日现,谋逆之意昭然若揭!”
这番话出来当场便是一股风暴席卷大殿,就连在殿外当值戍守的卫士都听到殿里那些大臣们一阵整整齐齐倒吸凉气的声音。
如此奏本简直就不亚于一记晴天霹雳,在所有人的耳中振振作响。
如果说这段话只是一个前奏,那么接下来的两章参奏之言直接将整件事推向了顶点。
“臣兴武卫指挥使董翰请奏凉国公蓝玉私下勾连旧部意图不轨,家中藏匿兵甲器械,更有弩车强弓,其心可诛!”
“臣东莞伯何荣之弟何宏请奏凉国公蓝玉私下拜访家兄意图颠覆朝堂,言语中竟有不下十数勋爵重臣牵连其中其心可畏其人当杀!”
一阵阵巨响在朝臣的耳中回荡,尤其是这奏本之上的主人物蓝玉,更是气急怒火喷涌而上,只见他脸色骤间红如血,当下便出列破口大骂,指着三人的鼻子大声咆哮呵斥,其形其人已是癫狂之像。
而三人却低着头一言不发,就好像他们的任务就只是请奏三本而已,接下来的一切都和他们没有关系了似的。
事实也却是如此,他们三个一个百户,一个指挥使,一个伯爵之弟,先不说官爵品衔够不够上殿,但是这等大事请奏参本一朝国公就已经令人难以置信了,而且所参之人还是当朝权势一等一的凉国公,更是令人心惊。
尤其是何荣之弟何宏,要知道他的兄长可是蓝玉的老部下了,现在也正在大殿之上,不过看其兄东莞伯何荣那一脸惊骇的样子便知道,这位做兄长的也不知道自己弟弟怎么会突然跑到大殿之上,又突然上奏参蓝玉一本。
当大部分人还在惊讶疑惑不解的时候,有些人却已经嗅到了这一切的不寻常,感觉到今日大朝会定然要发生一场惊天动地的变故
第547章 云涌()
“喔?”好似十分惊讶的声音传来,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依旧那副面无表情的冷漠姿态,完全没有因为这三人的奏本而又丝毫的变化,就连蓝玉气急攻心厉声呵斥也仿若没有听到似的,只是不轻不重的出了一声。
但就是这一声却让刚刚还面露愤怒难以抑制的蓝玉强压下心头之火扑通一声便跪倒在了地上。
“陛下!此三人竟敢口出狂言污蔑朝廷重臣,按律当严惩不贷!请陛下明察!”
随着蓝玉的叩首,让其身后的李成等三人不由得将头低的更深了,身体也开始微微的颤抖,但却并没有丝毫影响到他们双手捧着的奏本,还是如原本那般姿态,就等着皇帝陛下取走查阅。
一个国公一个皇帝,两者之间选择哪一方显然是很清楚的一件事,大明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大明朝最年轻的公爵凉国公蓝玉。
现在是皇帝陛下要对蓝玉动手,他们三人早就被暗中授意,又岂会在这等时候胡乱造次打乱计划,要知道热闹了凉国公是很可怕,但如果惹怒了皇帝陛下,哪怕是连宫城大门都走不出去了。
很清楚的一件事所以三人自然没有任何犹豫,但难免要被蓝玉多年沙场征伐的铁血之气震慑心灵,有些胆颤,但只要秉持原来的计划行事,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不是他们三个需要操心的了。
“爱卿勿要慌张,此事是否属实,事情原委因果如何尚未可知,朕绝对不会准许任何宵小之徒构陷朝廷大臣污我朝纲清明。”
朱元璋的这番话让跪地的三人齐齐抖动了一下,生怕这是皇帝陛下临时翻脸过河拆桥的手段,但就算如此他们也不敢有任何其他心思,不然接下来要迁怒的可就不只是他们三人自己了。
“但是!”果不其然,朱元璋这话明显还没有说完:“三位臣工也是我大明股肱之臣,朕相信他们三人也不会无的放矢无因胡言,所以此事当查,当祥查,朕相信事不会无因而起,爱卿也不会无原获罪,其中定是有些凌乱误会罢了”
不咸不淡的话听起来很稀松平常,但是落到下面的人耳中可就大不一样了。
原本微微颤抖略感绝望的李成三人顿时止住了身体抖动,连带着腰板都好像直立了起来,就因为这一句话底气顿时足足的了。
而蓝玉却好像感觉到了自己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方,身上却穿着南地的单衣,正被一股透彻心扉的冰冷寒意无情的席卷着。
是的,别看朱元璋这话里的意思是要打算公正严明,但他可是说了要祥查此事,单单是这一个查便已经说明了一切的问题。
如果皇帝陛下真的没有打算在这件事再纠缠下去,那何必费事多此一举的祥查,打发掉那三人便已足够。
可是这话语当中已经表现出了陛下的态度,查之一个字便足以,如果真的没有这方面的心思,何苦多说着一句呢。
这时候蓝玉那还反应不过来也算是他白活了这么多年了,虽然一直都是在沙场之上征战厮杀,上朝的日子着实不多,但这可不代表蓝玉真的就是没脑子。
能胆大心细的突袭金山大帐,能够率领铁骑穷追不舍剿灭北元朝廷一举将大明数十年的敌人铲除掉,这岂能是愚蠢之人可以做出来的事情?
反之蓝玉只是对政史官场上的感觉不是很敏锐,却不代表他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猜想。
陛下今日反常的态度,自己身后那跪在地上的三个上奏参本的小人,还有现在这看似不偏不倚公正严明的处理方法,实际却是对蓝玉最大的不信任。
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巧合,也没有任何一种巧合能做到这样的地步,而这其中必然是有一只手在操纵,操纵着今天所发生的一切。
而能够操纵当朝陛下的也之后他自己,所以现在都说的通了,不管是后面这三人,还是陛下的反常态度,都是有预谋有准备的行为,为的就是让他,让自己这位大明凉国公钻进已经布好的口袋里。
什么幕后黑手,什么阴谋诡计,全都是朱元璋一手操纵的结果。
此时全都想明白的蓝玉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坐在龙椅上的老人,那面色苍苍,不威自怒的面孔,微眯着的眼睛里是那冷漠无情的寒光,正注视在自己的身上。
他不敢相信,真的不敢相信这一切的事情,自己明明是大明凉国公,挂太子少师职衔,为什么突然之间便会让陛下如此对待,如此要做赶尽杀绝之事,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是的,蓝玉想清楚了,这祥查只要进行下去,那李成三小人所言的罪名绝对会一个不少的全都找到证据,不管是屈打成招还是串联私谋,必定有着无数的罪证在等着自己,这如果不是斩尽杀绝那又算什么呢。
可是蓝玉想到这里却还是有一丝疑惑,一丝不解。
问题的根本仍然是为什么,为什么陛下要这般对他,为什么朱元璋铁了心要铲除自己?蓝玉实在是想不通这一点。
按理说他是大明国公,是国之柱石朝廷栋梁,南征北战多少年的功劳血汗,又是原先既定留给懿文太子的武人班底之首,为此还受陛下大力提拔蹿升,又费尽心力铲除前面阻碍之人,如宋国公冯胜便是倒在了陛下的谋划。
可如今这般,朱元璋显然已经不再顾念之前的问题,一心一意的要将他置于死地,难道真的是换一任储君便要清洗一次班底不成?
但是这根本说不通的啊,自己好歹也是和朱允炆有着姻亲关系,虽然其生母并非常氏,但就冲着这么多年太子一系的标签就足够证明一切了。
蓝玉想不明白的就是这里,但是他却下意识的忽略了一点,一个最重要的关键点。
朱元璋要的是什么,他要的是大明日益稳固江山基石不动,进而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发展迅速。
而这一切的大前提便是稳字。
如果还要留下蓝玉这个托孤之臣,就说他和朱允炆之间的岁数差距,将来在君臣之间后还有长辈晚辈之别,古往今来老臣托孤而大权独揽的事情并不少见。
可不是所有人都是诸葛武侯那般矜矜业业勤勤恳恳一心为公,人之私欲难以揣摩,人之脾性难以亦会随着时间随着其他的一些因素而改变,权力便是这些因素当中最容易让人变质的一种。
所以蓝玉就成为了一个隐患,还是留在朱元璋心中最大的那一个,原本是还有一丝旧情之念,但为了大明,所有的不确定都必须要排除,为自己的皇太孙留下一个稳固的朝廷,不会有任何波折的朝廷
第548章 不平波()
蓝玉想不到这一点,朱元璋自然也不可能亲口和他说,不然那不就相当于承认了是他在构陷蓝玉这个朝廷一品国公了吗。
就算他本人并不太在乎,但为了大明皇室的声誉,也为了皇家脸上的那一块遮羞布,这种事情是百分之百不可能被承认的,就算手段再怎么卑劣和粗糙,哪怕下面这些脸色变幻不定的朝臣当中已经有一部分猜了出来,朱元璋也是绝对不会对这件事有半点明面上的口头确认的。
不过他到是自己的瞄了一下大殿之内的文武百官,当他说完那句话之后,蓝玉脸上的惊愕难以置信一直都没有消去,而站在武人首位的傅友德却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微低着头就好像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不干他的事一般。
其身后的众位列侯伯爵勋贵等武将,有的茫然有的慌张,却只能在队列里不敢出声,怕的就是这等天大的事情一不小心就牵扯到自己的头上,那才真的叫一个倒霉呢。
尤其是队列当中的东莞伯何荣,这位做兄长的当看到自己弟弟何宏突然在朝堂上出现时,还从武官队列当中出列参奏,对象还是凉国公蓝玉,当场便脸色难看到了极点,神情恍惚着差点没有气到冲出来将自己那个混账弟弟暴揍一顿。
可当皇帝陛下的话说完,何荣哪还有什么力气要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