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当是在宁王府才是最安全的地方,这安排也是最合适不过的。
至于接下来他会去哪里,或者下一步要做什么,这可就不是朱权的问题了,而是要交给现在的锦衣卫都指挥使蒋瓛来负责。
不过相比这关外的密谍暴露身份,那估计也就是调回金陵城在锦衣卫镇抚司衙门担一个职位了
探子一走朱棣和朱权自然是要商量下一步的行动了,虽然说是有些巧合,但事情的确如此,那就不能错过。
正好他们两人缺少一个可以下手的合适目标,而这蒙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就这么出现在了两人的眼前,如果不选他那简直就是将到手的鸭子给放飞了。
那么目标选定之后,这接下来的计划可就没有那么复杂了。
无非便是派人追寻确切行踪,朱棣引军追击而上,将其剿灭,这样便已经足够了,根本么有什么太复杂的安排。
实际上也根本用不上什么安排,这问题的难点就在于选择目标上,那现在目标已经确定了,还谈什么难不难的,直接下手就完事了。
既然确定完毕,朱棣也不打算在宁城在做耽搁,他怕索林帖木儿的队伍脱离了视线范围可就坏了。
锦衣卫要来这里汇报,虽然还会派人跟着,但如果中途出现一些差错那他可就要再找一个目标了。
朱棣可不打算让自己的脑袋又头疼一次,所以和朱权没说两句便立即整队准备出发,把索林帖木儿给拿下。
朱权自然乐得自己四哥赶紧出发,那也能早点将他这边的事情办完,也算是让他之前冒失呈报之事给遮掩过去了。
于情于理朱权都不会有什么不同的意见,而且此战也不用他出兵,可以说不管胜负他朱权都没有什么担责任一说,所以他巴不得朱棣赶紧立刻出发才是,正好还能早一些剪除自己的小小失误墨点。
如此之后,朱棣的大军刚刚抵达宁城不过半日的光景便又收拾行装重新踏上了路程。
只是这一次他们的目标变了,变成了蒙元大将索林帖木儿,或者说前北元朝廷枢密院知院索林帖木儿更为恰当一些
第569章 倒霉的索林帖木儿()
元帝国沿用前朝宋时官职,虽然有一些改动,但是在军事制度上却还是由枢密院掌控天下兵马大权,负责边境防卫,京城戍守等等职责。
然而元时枢密院和宋时枢密院却还有那么一点小小的差别。
就是宋朝枢密院真正掌权者自然是为枢密使,也是负责统兵作战之人。
而元时的枢密院就不一样了,副使和正使的职权有了很大的改变,原本是最高掌权者的枢密院正使变成了一种近乎荣誉的头衔,基本上都是由元廷太子或者亲王兼任,是虚职的一种。
那么其下首的副使就变成了掌权的职位,也就是宋朝枢密使的职权,在元廷上的权力那是不小的,基本上都由蒙人把控着,除了极少数能受到蒙元信任的汉人以外,完全不会让这个军事一把手的位置落在他人手中。
所以如果是和元朝为敌时,迎战统兵的基本上都是枢密院副使,想要见到枢密院正使,那怕是要打到元都城才能得之一见了吧。
也正是如此,使得元朝枢密院正使这个虚职上坐着的人,虽然不一定有什么惊天伟略的雄才,也未必有指挥千军万马的帅才,但必须是元廷之中皇亲贵胄之人,血脉必须高贵,非盛名者不足以任
而此次倒霉被朱棣看中的索林帖木儿,或者说是他恰巧让锦衣卫的密谍知道了消息,才转而落到了朱棣的眼中。
这位前北元朝廷枢密院正使,身份自然是尊贵无比,也是当初蓝玉在捕鱼儿海剿灭北元朝廷是剩下为数不多的余孽。
不过说是余孽但这些年了那帮人也没有闹出什么乱子来,只有当初的乃尔不花等人纠集一批人想要闹事,但也是被朱棣给强势镇压了,还收降了乃尔不花等人,兼元军四万余。
索林帖木儿当时可没有敢掺和进去,乃尔不花也没有找他,毕竟虽然他的身份血脉是尊贵,但论到能力才干乃至品行上,这位枢密院正使可就不值一提了。
其实按照辈分来算,索林帖木儿应当是北元最后一任皇帝的叔叔,但脱古思帖木儿可比他这个叔叔的年纪还要打上一些。
这种叔小侄老的情况是怎么发生的,那还要问问脱古思他老子的老子,也就是被明廷称为元顺帝的妥懽帖睽尔。
自己祖父最小的儿子,哪怕年纪比脱古思还要少十来岁,但仍然是他的叔叔辈,这可不是想变就能变的。
而自从脱古思的老爹身故,他继位之后,元廷皇室一系的血脉亲人其实剩下的已经不多了,算上索林帖木儿也不过是寥寥十几个成年之人。
那对自己的叔叔,哪怕是小叔叔,脱古思也要照顾一番的。
所以才给他一个枢密院正使的虚职挂着,算是白白养着他而已,反正那么多皇亲都养了,自然也不差这一个。
尤其是后来宁城一战北元大败,脱古思帖木儿失去了内心的雄志,日益颓废只顾享乐贪图富贵荣华,放肆挥霍无度,使得这些被白养着的元廷皇亲都没人管束了。
索林帖木儿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别看他是挂着枢密院正使的名头,但实际上完完全全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二世祖,一个只知道看花遛鸟调戏妇女的纨绔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正儿八经的黄金家族血脉,还是皇室血亲嫡传,虽然不是长子长孙一系,可好歹还是元顺帝留存于世当中为数不多的骨血之一。
所以在整个草原上索林帖木儿的名字还是有几分风头在的,虽然这名声里的含义并不算太好,大多数都是一些贬低乃至咒骂之人,但却否定不了他一身血脉的尊贵
至于这位前北元朝廷枢密院正使的索林帖木儿,为什么又变成了蒙元大将,还出现在宁城边界的地方,被锦衣卫给看了个正着,这还得从之前捕鱼儿海一战说起
那一战北元朝廷不论文武官员还是皇亲国戚等等,基本上都被蓝玉率领麾下骑兵杀了个七七八八。
能逃过那一劫的人要么手下有不少的士卒护卫,能够杀出一条血路来,如乃尔不花等人就是这般,他们一群人集结了自己会下的士卒勉勉强强的躲过了蓝玉的追杀。
而另一类侥幸脱逃出去的,那才真的是依靠老天的幸运成分了,索林帖木儿便是其中之一。
当初蓝玉率军追杀,主要目标自然是身为北元皇帝蒙古大汗的脱古思,还有他那个太子天保奴。
至于其他的人则交给手下来处理,和脱古思相比他们的价值自然是差了那么一些,但也都是活生生的军功。
而索林帖木儿运气好就好在他当初逃窜的方向正是草势茂密,地形崎岖之所在,骑兵追击部队想要深入追赶颇有些难度。
当时的他也幸好没有露出一些彰显身份的标志,让追击他的大明骑卒把他当成了普通的蒙元逃兵,只是追击了不远的距离,发现接下来路程险阻便停止了追捕,这也就让索林帖木儿带着自己的几名护卫逃过了一劫。
自大那时候起他就对大明军队产生了深深地畏惧,但正值逃亡时刻,还是需要先保住小命要紧。
接下来的事情发生就很稀松平常了,没有了自己大侄子的靠山,索林帖木儿自然需要重新找一个能提供他玩乐享福的地方,而且最好还要是一个不会轻易就被灭亡的势力。
那要去投奔谁合适,这在索林帖木儿眼中自然是瓦剌部比较合他的心意。
一来瓦剌部对北元朝廷的尊敬程度较之鞑靼部更为看重,他以枢密院正使的身份去投奔定然能有不错的待遇。
二来便是瓦剌部掌权的人虽然是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人,但实际上马哈木的势力比其他两人更要强大一些,三人为两家互相制衡。
这对于索林帖木儿想要混一个享乐的日子来讲更为合适一些,所以他没有多少犹豫就去投奔了瓦剌部,成为了瓦剌马哈木麾下的一员所谓大将。
当然了,这大将的职位更多来自于他前身枢密院正使的关系,不然马哈木何以让他做将军呢。
更有想着借他元朝皇亲嫡系,黄金家族血脉的名头,还有枢密院正使的身份来确定自己瓦剌部的统治性和正确性。
进而能打压一番鞑靼部的阿鲁台就更好了,哪怕是打压不成功也能为自己的部落多增添几分名声不是,毕竟索林帖木儿好歹还是黄金家族血脉之人,是代表着草原统治家族。
能得到他的投靠,岂不就是代表着马哈木等人的瓦剌部已经得到了正统血脉的承认吗
第570章 张口吃肉()
然而事情可没有马哈木想象的那般美好。
起初得到索林帖木儿的投靠以后,他麾下确实是涨了几分声势,一时间在和鞑靼部的对比上的确占据了上风。
可是好景不长,待索林帖木儿的真正本性暴露以后马哈木才发现自己真是高看了这个混球。
原来做到枢密院正使的位子也就只是因为他有孛尔只斤的姓氏罢了,原先那些所谓的传闻竟然都是假的。
就算枢密院正使是虚职,可马哈木也没有想到索林帖木儿竟然虚成这个样子。
只是能在一开始的时候吸引几分眼球,在之后便无半点用处,反而还要他时时供养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可让马哈木觉得受不了了,毕竟现在草原并未统一,任何一份力量都有可能称为压倒双方势力的一根稻草。
如今却任由索林帖木儿挥霍消耗,使得瓦剌部白白损失了一部分资源。
这损失的部分和索林帖木儿所带来的收益根本就不成比例,甚至连一根毛头都比不上,更别说是起到别的作用了。
可是就算马哈木再怎么生气恼火,也不可能把索林帖木儿给主动驱除出自己的势力,因为这是对黄金家族血脉大不敬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