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姐!小姐!好了没有啊,公爷已经快要到王府正门了!”徐曦唯一的贴身侍女如意在外面焦急的催促着。
“怎么回事,曦儿还没有好吗,你们怎么不进去帮帮她”这时燕王妃徐氏匆匆的赶过来说道。
“曦儿!赶快的,快随姐姐出来去正门候着。”
“来了来了!”徐曦终于在百般催促当中走出了闺房。
只见到一个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的少女出现在眼前,端庄典雅的衣裳也掩盖不住她眼神中的活泼,一蹦一跳的来到了徐氏身边。
“你呀!好端端的一个女子家非要这般走路,你看看这一打扮都不知道要迷死多少少年郎了,何必总是要穿着男子的衣裳呢。”徐氏伸出一根手指没好气的点在了徐曦的额头上。
“诶呀姐姐,你就不要像家里那些个婆婆一样说教了,我们还是敢进去正门等着吧,去晚了姐夫该着急了。”徐曦顽皮的吐了吐舌头,拉着徐氏便向正门走去。
徐氏无奈的摇了摇头,自家这个妹妹真是宠过了头,哪像其他人家的少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在闺房里学习女红刺绣,她倒是天天往外面跑,拦都拦不住,这以后嫁了人不得让夫家笑话吗。
都是小四招惹的,没事总领着她出去玩什么,看来得好好收拾收拾徐增寿那小子了,让他这个做哥哥的没个好榜样。
可怜的小徐子要是知道徐氏心里的想法一定会大呼喊冤,明明每次都是徐曦主动拉着他出去玩的好吗
第117章 将老矣()
进城的队伍自燕王府前分开了,徐达和一应将帅自然是进了燕王府,而士卒们则进驻于城内校场当中,浩浩荡荡的入城扬威仪式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朱棣也早早的就在王府内布下了酒宴歌舞,这北伐班师的第一场庆功宴席就在这燕王府开始了。
一众北伐的将官纷纷落座,朱棣更是把徐达请到了主位上,论公人家是魏国公北伐大元帅比他这个刚就藩的小王爷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论私徐达更是他的朱棣的老丈人,公私两下徐达做这个主位再合适不过。
而次一级的位置本来朱棣是想让给信国公汤和来坐的,可汤和死活不同意,连番谦让之下仍旧坚持做到了再次一级的座位上,汤和可是聪明人,向来秉承低调的他怎么能让一个皇族王爷坐在他的下首呢。
“奏乐!上席!”一旁的内侍在朱棣的示意下喊道。
刚还冷清的大堂转眼间便酒肉满桌美姬起舞,一众武将文官自然也就纷纷举杯畅饮起来,北伐军的侯爷们喝的大开大合豪放自若,北平城里作陪的文臣们则慢条斯理的品着酒,两方泾渭分明文武之隔显而易见。
朱棣自然是陪着徐达和汤和,一边问起此次北伐中事,一边小心的谈论起自己的中护卫到底是如何表现,虽然早先就已经接到过唐云亲自书写的战报,但从两位北伐元帅口中说出来的评价才是最真实的。
“殿下心安,你的中护卫此次虽有些折损但就老夫看来收获远远大于失去,高州城一战虽凭火器之威但是阵斩敌军数万这个战绩可不是假的,更是有护卫大帅之功,经此北伐一役其中定能出现许多精卒悍勇之士。”汤和醉醺醺的说道。
“不错,这批人确实有些好苗子,其中的千户丘福性格沉稳条理分明,是个守城镇中的将;千户朱能脑筋灵活,敢打敢拼将来必成大器;还有些百户想什么柳升之类的也都是不错的人物,于我京军相比也不遑多让;对了!还有一个总旗也不错,徐盛亲自试过他的武艺,全力之下不是他的对手,那小子叫什么张枫来着。”徐达表面上看似和朱棣保持着距离,但是从这详细的人才分析上就能看得出来,他对自己的女婿还是有所关照的。
朱棣自然是连连点头,把徐达所说的人名统统的记载了心里,能入当朝魏国公眼的肯定都不是一般的人才,这些人将来都会是他亲军三卫里的重要人物。
而其中最令朱棣诧异的就是张枫这个总旗,没想到自己的中护卫还有这等藏龙卧虎之辈,竟能让以武勇著称的徐盛自叹弗如,那这个人可要好好关注一下了,不过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呢?好像上一次剿匪的事就和他有关系,等以后去问问唐云这张枫究竟是何许人也,朱棣心中暗暗地想到。
“喝!”
“来来来!满上满上!”
“赵庸你他娘的怎么偷偷把酒倒了!是不是汉子!”
“我呸!王屠夫你别胡说八道!老子的酒明明早就喝光了!”
杯盏交错之间一众武将纷纷喝的头晕目眩,嘴里脏话连篇,喝酒划拳更是比比皆是,武人的不羁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反之文人那面则一副不堪其扰的样子,在得到徐达的首肯下以布政使为首的文官全都先一步退下了,武将们也不在乎,自古以外文武不合他们仍旧该喝喝该闹闹,好不自在,平日里处理公文的燕王府大殿转眼间变成了这些武将勋贵们摔跤撒泼的地了。
此时徐达和汤和还有傅友德沐英四人也早早就被请到后堂去了。
在喝了一碗醒酒汤以后,朱棣慢慢的掏出应天下来的旨意,四人连忙跪地听诏。
“吾皇圣谕,朕怜惜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年岁以高恐其身体不便特命归京安心休养,另派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沐英,蓝玉为副将军率北伐大军从征云贵,平灭南部元朝遗祸!”
“臣等遵旨!”
徐达面无表情,汤和略显轻松,傅友德倒是颇有些激动的接过圣旨,沐英则是神色有些复杂的看了一眼两位国公,四个人四种不同的表情,代表了四种不同的心态。
“永昌侯来信说最晚明日就会从边关赶到北平,倒是颍川侯自行决定出兵日期了。”朱棣笑着说道。
“殿下担待,本侯就先行告退了。”傅友德微微一躬身便退了下去,沐英也是拱拱手离开了,汤和见此情形自然也识趣的主动推说酒上头晕也主动告辞了。
朱棣自然是面带笑容的一个个把他们都送走了,现在院中没有了外人自然就只剩下老丈人和女婿这层关系了。
就在朱棣刚要说话的时候徐达抬手拦下了他“你不用多说,这次皇上圣旨何意我清楚,我戎马征战这么多年也累了,是该好好的休息休息了,这一次应该就是我最后一次统兵作战了,早些放下也好免得重八他心里不舒服,像我这样的说好听点叫功高盖主,说难听点叫拥兵自重其心不轨,我还是别像当年淮阴后一样不知好歹了吧,英雄迟暮壮士老朽,徒呼奈何啊”
徐达好似发牢骚一样说了一大通话,说着说着便倚在石桌上睡着了,朱棣赶紧命下人给公爷身上搭上皮袄,恭敬的向这位大明朝第一名将行了一礼后便悄然退下了。
刚才徐达说的话在礼部那些老头子眼里已经是大逆不道了,但在朱棣这个女婿眼中也只不过是一个醉酒的老头子说的一通心里话,他的父亲朱元璋能有今天身为一国之君的成就离不开这些能征善战武将的帮助
眼前酣睡迟暮的老人是一个,刚刚离去的信国公是一个,病死的开平王和岐阳王,还有就是留任京中的宋国公。
没有这些人的拼死征战也就没有他大明王朝今日的荣光,但现在打天下的时代基本已经过去了,守天下的时候这些功劳参天的名将却是最不稳定的因素,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急流勇退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第118章 调北征南再出发()
徐达酒后在后花园的那番话没有入第三个人的耳,朱棣更是把他深深的埋在了心里,一面是自己的岳丈,一面是自己的父亲,他还是老老实实做他的燕王为好。
另一面徐盛则找到了张枫这里
“张老弟,明天我就要回应天了,你真的不和我一起走吗,只要你点头我立刻就和元帅去说。”徐盛仍旧劝说着张枫。
“不了,大哥你也看到了,我这里有妹妹,有战友,还有我的家仇,当了国公府的家将再次北上可就遥遥无期了。”张枫抱着小瓶儿笑着拒绝,他看得出徐盛是真心实意想要邀请他,可事事往往不是真心就能成事的。
第二天一早,徐达在和自己的外孙外孙女亲昵了一番以后便拉着不情不愿的徐曦和徐增寿启程南返,汤和自然是随之一同回京,四个月前还是威风凛凛大军统帅的两个国公爷带着自己的亲卫悄悄的离开了北平城
“将军!徐大帅下达的三日休沐命令还没有过去,我们是否现在就要召集士卒们回来?”副将躬身说道。
“不必,眼下蓝玉将军还没到,再者说来魏国公虽然卸任了元帅一职但其帅令已经下达了,我自然不会收回命令,待三日后众士卒自然回营即可。”傅友德坐在帅位上笑着说道。
“诺!”副将应声退下。
傅友德一个人坐在帐内,看着四下帅帐的装饰,尤其是看那元帅坐位下首的位置,就在不久之前,他还坐在那里挂职北伐东路军先锋,可现在的他摇身一变就坐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帅位上。
统领三十万大军,这等殊荣以前是只有那几位国公爷才能有的,但现在他颍川侯傅友德也坐上了这个位子,为此他足足等了多少年,做了多少年的先锋副将才能熬到现在这个位置。
他自认自己的功劳战绩虽然略逊于徐达常遇春等人,但是那是老天不给他机会,做一个副将哪有当主帅获得的功劳大,现在皇帝陛下给了他这次机会他岂能不激动,南征云贵平梁王,傅友德握紧了拳头蓄势待发。
这一次他定要让天下人看看,这大明朝不仅仅是他徐达能打仗,我傅友德也是数一数二的名将,平灭云贵之时就是我傅友德进爵封公之日
距离北平城外五十里处的官道上,一行马队正飞驰于此。
“将军!前面不远就是北平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