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大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阿拉伯数字、四则运算法则、珠算法则外,杨毅还指导工部的工匠开始试验制造游标卡尺等更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就在杨毅指点几个工匠,如何制作游标卡尺的时候,王承恩突然闯了进来道:“皇上,刑部专案组出事了。”

    杨毅脸色一变,一边问“出了什么事”,一边跟王承恩一起离开了工部的科学研究院。

    王承恩具体的情况不知道,只知道刑部尚书张慎言与凤阳驻军起了冲突,被困在凤阳军营内。具体的情况,要问连夜赶回来报信的那名御前侍卫才知道。

    回到皇宫,杨毅见到了那名正在大口吃饭的御前侍卫,是他赐给张慎言的四名御前侍卫之一。只见这名侍卫衣衫不整,头发散乱,非常狼狈,外衣还有几道破损之处,看起来像是经过了一场激战一样。

    见到皇上进门,这名侍卫马上咽下口中的饭菜,放下碗,站起来敬礼道:“见过皇上!”

    杨毅点了点头,道:“你先吃饭,吃完饭再说。”

    “是!”这名侍卫可能是真的饿极了,也没客气,应了一声后就坐下继续吃了。

    等这名侍卫吃完饭,才开始向杨毅叙述他们在凤阳遇到的事情。

    张慎言把朝廷和应天府范围内与粮价暴涨案有关的违法官员和商人都逮捕完了后,就将专案组分成了若干小组,分赴其他州府继续深挖细查。

    因为刘宗周早已查出凤阳总兵刘良佐伙同不法商人倒卖军粮的证据,将应天府的犯罪分子逮捕完了后,张慎言就带着一个小组十多个人亲自前往凤阳,准备将刘良佐抓捕归案。

    不料这刘良佐一直躲在军营内,不肯出来。而军营值守大门的官兵则不准专案组进军营,哪怕张慎言将尚方宝剑拿出来也不顶事。那些守门官兵坚持要总督马士英的手令,否则任何人不得进入军营,擅闯者死!

    张慎言没法,只能去找凤阳总督马士英。不料这马士英也是躲着不见面,无论总督府还是马士英的私人府邸,都没有找到他。

    张慎言就知道了,这马士英是在给刘良佐撑腰啊!

    专案组成立以来,办案一帆风顺的张慎言对马士英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非常不爽。他代表皇上、代表朝廷前来办案,马士英却避而不见,还将刘良佐保护在军营之内,想以“任何人不得擅闯军营”的军纪阻拦专案组抓捕刘良佐。实在是太嚣张了,这简直是没有将皇上、朝廷放在眼里嘛。

    张慎言能做到三法司之一的刑部尚书,也是不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既然马士英不合作,避而不见,他也没打算继续去找他了。

    昨天下午,张慎言手持尚方宝剑,带着专案组成员直接闯入了凤阳军营。一个值守大门的士兵上前阻拦,张慎言呵斥了几句没喝退,就直接拔出尚方宝剑将这名士兵斩杀了。

    这一下,当然是捅了马蜂窝,凤阳军营值守大门的数十名士兵当下包围了张慎言一行,要拿下张慎言,给那名死去的士兵报仇。

    张慎言乃刑部尚书,比马士英品级还高,而且还手持尚方宝剑、代表皇上办案,岂能束手就擒。于是,双方就打了起来。

    张慎言这边只有四名杨毅特赐的御前侍卫和数名刑侦捕快,其他人都是文职人员,自然不敌数十名军中士兵。

    眼看事情不妙,张慎言当机立断,让大家掩护一名御前侍卫突围,向南京求援。

    这名侍卫在其他人的掩护下,突围出包围圈,抢了一匹军马连夜逃回了南京。也怪不得杨毅看到他的时候,一身风尘狼狈之色,还狼吞虎咽的吃了几大碗饭。

    听完这名侍卫的描述,杨毅不由勃然大怒。

    张慎言身为刑部尚书,带着尚方宝剑前往凤阳办案,竟然遭到了马士英的阻扰,以不合作的方式保护刘良佐。最后还放任属下官兵围攻钦差大臣,实乃犯上作乱之举。

    根据杨毅查互联网得到的资料,这马士英就是一个地方投机军阀,心胸狭隘、睚眦必报。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组成南明朝廷后,把持朝政,最终误国。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首发,求收藏、求推荐。】

第44章 超级特工() 
马士英这样的奸臣,本来就不在杨毅未来的政治版图内。百;度;搜;索;→;愛;♂;去;♀;小;♪;說;★;網;w;w;W;.;A;i;Q;u;X;s;.;c;O;M;不过是因为现在自己刚到南京,还在慢慢掌控朝政的过程中,不便进行激烈的动作罢了。

    现在马士英却拥兵自重,站出来包庇案犯刘良佐,并且放任属下官兵围攻手持尚方宝剑的朝廷大臣,杨毅就不能再等了。如此胆大妄为、目无皇权之人,必须铲除。

    但是,怎么除掉马士英,却必须讲究方式方法。

    派大军去进攻马士英,是最不可取的。杨毅的禁卫军才刚刚开始训练,尚未形成战斗力。而派普通的部队去进攻马士英,如果打得赢,将马士英等人抓住砍头还罢了。如果打不赢,反而将凤阳数万官兵逼反,投靠了李自成,那南京岂不是要直接面对大顺政权的威胁了?

    因为前些年朝廷在军事上的巨大失败,现在的大明朝廷事实上已经丧失了很多的威望,地方军阀基本上都已经成了土皇帝,听宣不听调了。

    杨毅刚刚抵达南京,有史可法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中央朝廷还算能掌控得住。但到了地方上,威望大失的崇祯帝,还有多少号召力,就有待商酌了。不然,马士英也没有胆子做出纵容部下围攻朝廷钦差大臣的事情来了。现在,张慎言等人都已经是生死不知了。

    虽然按那个侍卫的说法,马士英已经躲了起来,避而不见的。这次的事情,直接原因好像是因为张慎言杀了值守军营大门的士兵引起的。

    但是,如果没有马士英的命令,再胆大的官兵也不敢阻挡拿着尚方宝剑的刑部尚书吧?军令再严,也分对象吧?拿着皇帝亲赐尚方宝剑的朝廷重臣都敢拦,这军队还是不是大明朝廷的了?

    因此,这件事最终还是要算到马士英的头上。

    张慎言是从一品的刑部尚书,马士英却是正二品的总督,职级上已经比张慎言低了一级。何况,张慎言还拿着尚方宝剑,代表皇上、代表中央到凤阳办案,马士英是应该要权力配合的。

    然而,马士英不仅对张慎言避而不见,还将案犯刘良佐保护了起来,这就很说明问题了。在马士英眼中,现在的南京朝廷和崇祯陛下,恐怕是毫无威望可言,根本毫不在意的。

    对他来说,手握数万大军,实力雄厚,可能有一种奇货可居、待价而沽的感觉。

    如果崇祯皇帝和朝廷对他大加封赏,加官进爵,那他可以听从南京朝廷的调遣,抵挡李自成南下。如果南京朝廷给的待遇不能让他满足,他大可以投靠李自成,成为大顺军进攻南京的前锋。

    因此,现在的马士英对杨毅而言,已经成了必须要铲除的毒瘤了。如果在这件事上,杨毅忍气吞声,那今后他的旨意还有几个大臣遵守?各地军队还能调动几人?

    无法派大军前去围剿,就只能采取其他的方式去除掉马士英了。

    新的锦衣卫成立后,杨毅曾吩咐王承恩挑选了武功功底最好、资质最高、政治立场最坚定,而且没有家人羁绊的二十个人,成立影卫组,单独进行训练。

    后世的中国民间、网络上,一直流传着中国龙组的传说。说这个神秘的机构,里面的成员全都是能够上天入地、降妖伏魔、以一敌万的超级战斗机器。他们战斗在普通人一辈子也接触不到的最险恶的领域,默默的守护着传承了几千年的华夏民族。

    但是,这个组织究竟存不存在,一直是一个迷,老百姓只能胡乱猜测罢了。

    杨毅穿越到明末,接收了崇祯皇帝的记忆,可以肯定在大明朝廷、皇室内部,是没有类似的机构的。而询问王承恩的结果也相似,江湖上可以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可能有,但说什么飞天遁地、降妖除魔之类的,就是无稽之谈了。

    民间也许有类似王承恩这样的武林高手,却不可能达到以一敌万的程度。大家都拿着冷兵器拼杀,天下第一高手能抵挡数十名士兵的进攻,就要算他武功了得了。

    了解到这些讯息,杨毅心里也不由大松了一口气。光是江湖高手,而且也不是太离谱的话,杨毅有锦衣卫保护,安全可保无虞。

    相对应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己训练几个武功高强的超级特工出来,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就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啊。于是,杨毅就在锦衣卫中挑选了二十个人,成立只有皇帝才能指挥得动的超级特工组织:影卫组。

    杨毅知道,当皇帝不能太手软。历史上凡是有所作为的帝王,除了英明睿智、坚毅果敢外,手段的血-腥和严厉,也是首屈一指的。

    像唐太宗李世民,如果没有残酷冷血的心脏,怎么会做出杀兄逼父的事来?但是,对于黎民百姓和整个国家来说,李世民又是英明睿智的。正是在李世民的领导下,开启了大唐盛世,让唐朝成为世界各国朝拜的中心。

    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在任何时代,妇人之仁都是行不通的。既然自己当了皇帝,也就得有帝王的思维才行。

    对普通老百姓,杨毅自然要给予春风般的温暖,想方设法让他们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但是,对于敌人,以及不听号令、跟自己作对的下属,杨毅就要施展铁血手段,进行严厉惩治了。不然,自己将来如何一统天下,雄霸全球,成就“崇祯大帝”的无上威名?

    这二十个人,杨毅就是按超级特工的要求进行训练的,内容包括刺探、刺杀、卧底、策反、离间等许多项目,过程非常残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