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已,驻守西南边疆两百多年。到了现在,崇祯不仅要没收封地、逐代递减爵位,还要没收我们的沐氏勋庄、削减卫士编制,甚至想软禁我,简直是昏君所为。”
随着沐天波的动作,沐天泽、沐天润和近千名王府卫士纷纷站了起来,大声声讨着“昏君”崇祯的所作所为。
看到沐王府众人的动作,锦衣卫自然涌到韩赞周和杨畏知身边,将他俩保护了起来。其他十四军的警卫,也将步枪指向沐王府的卫士,打开了保险。只要双方一言不合,一场激战就将展开。
韩赞周拿着圣旨,冷着脸,对沐天波道:“沐天波,你想造反么?”
沐天波怒急,阴阳怪气地说道:“造反?我怎么敢啊!江南各省不是有几十个王公贵族造反,都被崇祯杀了么?我沐王府世代忠良,对大明朝廷忠心耿耿,怎会跟他们一样造反呢?不过,我就想问了,我沐王府列祖列宗对朝廷、对朱家皇室尽了忠,他朱由检就是这么对待功臣的么?”
看来,沐天波实在是气急了,对崇祯皇帝都开始直呼其名了。
“大胆!竟敢直呼皇上的名讳,简直是大不敬,给我拿下!”韩赞周怒道。
几名锦衣卫站了出来,就要冲过去捉拿沐天波。那边沐天泽也带着几名勇悍的王府卫士站了出来,横刀堵在沐天波身前吼道:“我看谁敢!”
怕引起大规模激战,伤到韩赞周和杨畏知,几名锦衣卫停了下来,没有继续上前,而是与沐王府的卫士对峙了起来。
沐天波哈哈狂笑了几声,然后仰头喊道:“苍天啊,你睁睁眼吧,看看这世道吧,这就是崇祯对待功臣的方式!我沐王府世代忠良,他却不光是要没收我们的封地、勋庄,递减我们的爵位,现在还要派人抓我去南京软禁。列祖列宗,你们都出来看一看,看看这位暴君的所作所为吧!”
沐天波的话,远近皆闻。不光是在场的双方士兵,连王府街两边的其他府邸居民也听得一清二楚。沐天波似乎想以舆论的压力,来逼迫韩赞周收回圣旨、打道回府。
毕竟,如果真的动手硬拼,沐王府根本不可能成功,而且将会让沐氏家族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因此,沐天波就想以这种方式挣扎一下,让韩赞周投鼠忌器、收回成命。
但是,韩赞周知道皇上的性子。前段时间才杀了数十个叛乱的王公贵族,其中也不乏朱氏皇族的王爷,民间舆论可不见得有多好,也没见皇上有一点在意。
对沐天波这种异姓公爵,皇上更是不可能有一丝容忍之心。只要他敢跳出来作对,皇上就敢下狠手惩治。
作为皇上派出来传旨的代表,韩赞周就代表着皇上的威严,岂会就这样将圣旨收回去、打道回府?而且,沐天波直呼皇上名讳,还阴阳怪气的进行讽刺,完全够得上以下犯上、大不敬的欺君之罪了。
因此,韩赞周慢慢将圣旨卷起来,对沐天波道:“沐王府列位先辈,对大明的贡献天下皆知,不容抹杀。但沐氏勋庄在云南省的胡作非为,引起激烈的民族矛盾和土司叛乱,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你沐天波胡乱插手军务、诬蔑军方高级将领,更是证据确凿,不容争辩。现在更要加上以下犯上、大不敬的欺君之罪。识时务的,就放下武器接旨,按皇上的旨意办事,或许还能饶你一命。如果你要一意孤行,可不要怪本公公心狠手辣,率军踏平沐王府了。”
听到这段话,院子里的人都紧张了起来,一股肃杀之气,在沐王府蔓延开来。
见韩赞周没有被自己的话吓住,一副根本不怕天下人非议的模样,沐天波就知道,自己的打算落空了。韩赞周肯定得了崇祯帝的死命令,一定要拿下自己。
看着锦衣卫手里的手枪、十四军官兵手里的步枪,沐天波知道,自己不能冲动。真的带兵反抗,将沐氏家族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就成了沐氏家族的罪人了。
这些明军官兵的手枪、步枪,在前几个月的江南各省平叛战斗中大显神威,连沐天波这些身处西南边疆的人都知道了它们的威力。
虽然都是道听途说,但无风不起浪,这些明军官兵手中的新式火器必定威力巨大,是毫无疑问的。
凭沐王府卫士手中的大刀长-枪,要抗旨叛变,跟装备了这些先进火器的官军对战,无疑是以卵击石。
因此,沐天波才想用语言挤兑韩赞周,做最后的挣扎,想让韩赞周投鼠忌器、改变主意。不料韩赞周如此强硬,竟然直接威胁自己再抗旨,他就要率军踏平沐王府了。
现在的形势,已经有些骑虎难下了。
抗旨,整个沐氏家族都要完蛋。接旨,沐王府损失巨大,而且自己还要被迁居南京,失去自由。
无论何种选择,都是一个难题。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首发,求推荐票!】
第131章 大顺滇南王()
就在这时,三弟沐天润在沐天波身边说了一句:“大哥,无论你做何种决定,我们都支持你!”
听到这句话,沐天波突然心有所感。看到如此尊敬自己,无论自己对错都支持自己的兄弟,沐天波感到一阵惭愧。
他心里想道:“罢了,以我一个人的自由,换取家族的平安,也算我这个大哥为家族做的最后的贡献吧。”
然后,沐天波长舒了一口气,挥手隔开沐天泽和几个卫士,走到韩赞周面前,黯然下跪道:“臣黔国公沐天波接旨!”
看到沐天波下跪接旨,韩赞周也松了一口气,将圣旨递给了沐天波,沐天波接旨谢恩。
看到这一幕,沐天泽、沐天润和其他沐王府家将卫士纷纷收起了兵器,锦衣卫和杨畏知的警卫团官兵也收起了火器。
韩赞周想道:总算兵不血刃的解决了黔国公,完成了皇上交代的任务。云南省从此将完全由朝廷来掌握,沐王府世代镇守云南、在云南省威风显赫的时代将从此结束。
沐天波代表沐王府接了圣旨,那一切按照皇上的旨意办就行了。
昆明府以外的沐氏勋庄管理权全部移交给云南省政府,由政府来经营。沐氏勋庄现有的货物和资金算省政府借的,等以后赚了慢慢归还给沐王府。
当然,现在外地的多数沐氏勋庄已经被叛军洗劫一空,那些就不能再折算钱财了。明军打败叛军收回来,就自然归政府了。
对于沐王府的私兵编制,也按圣旨执行了下去。沐天波从现有的家将卫士挑出最精锐的200个人,作为以后的沐王府卫士。剩下的人就全部给一笔银子,予以遣散了。
然后,沐天波就交卸了云南省副省长的职务,和妻子焦氏,儿子沐忠显、沐忠亮一起,跟随韩赞周一起离开昆明,前往南京生活了。
沐王府的潜在麻烦被成功解决掉,大明中央报社冬月十六日发行的《大明新闻报》经过驿站的传递,也在几天后送到了云贵高原上。
云南省临安府治所建水县。
沙定洲和妻子万氏率军起事,攻占了临安府后,就对建水县进行了重兵驻守。沙定洲准备以建水县为中心,建立自己的诸侯国。
在大顺永昌皇帝李自成颁给沙定洲的圣旨中,沙定洲被封为最高等级的异姓王爷——大顺滇南王,封地为临安府、广西府、广南府。
名义上,广西府、广南府也是他的地盘,但那两个地方显然没有沙家经营了数代人的老巢临安府重要。而且,论富庶程度,临安府也比广西府、广南府加起来还要富裕。
所以,广西府、广南府两地,虽然沙定洲也派兵攻打了下来,却只是劫掠了一番,并没有太过重视,因为兵力不允许。对这两个地方,沙定洲只是派了少部分部队去驻守,并没有在那些地方花太多的精力。
他可不想将有限的兵力分散,然后被明军官兵各个击破。
沙定洲本来就是云南众多土司中实力最强的一支,现在又加上普名声遗孀万氏改嫁给他,带来了近万普名声的老部下。沙普合流,实力远超一般土司。
他的兵力并没有比吾必奎、龙在田等土司多出几倍,但士兵的素质和战斗力却要高很多,却也不能分散驻守,要集中使用。
武器上,其他土司几乎清一色的全是近战冷兵器,沙定洲军中却有数千人的固定弓箭手部队,还有数百支火铳和十多门大炮。跟其他土司对比,可谓天壤之别。
因此,沙定洲是云南叛乱土司中唯一一个被李自成封为王爷的,其他土司全是公、侯、伯的爵位,封地也没有沙定洲那么多。
爵位最高、实力最强,自然也应该受到大明朝廷最大的关注。如果大明朝廷要出兵平叛,沙定洲必定是排在前列要被攻打的土司。
因此,自冬月初一起兵叛乱,攻下临安府中部、南部大部分县城和广西府、广南府后,沙定洲一直在关注云南官府和大明朝廷的反应。
随后反馈回来的情报显示,云南驻军除了加强剩下的昆明、大理等地的防守外,并没有贸然出兵平叛。因为已经进入冬季,云南官府和军队的这点反应跟大家起事前的预料差不多。
但沙定洲也不敢大意,仍然要求部下士兵修缮城防、加强训练、日夜警戒,随时准备应对明军的攻打。
起事十多天后,云南大部分地区就下起了大雪。虽然不能说完全不能在野外生存,但朝廷大军出兵平叛显然是不现实的了。
因此,沙定洲稍微放松了一下紧绷的神经。不过,也不敢过于放松,还是要等待大明朝廷的明确消息才行。
今天,派出去刺探消息的细作终于从昆明回来了,带来了最新一期的《大明新闻报》。
沙定洲一边看报纸,一边派人去叫妻子万氏、军师、弟弟等人。
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着大明崇祯皇帝的檄文。崇祯皇帝在檄文中,对沙定洲等云南土司在大顺朝廷蛊惑下发起的叛乱行为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