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我约定与他们同甘共苦,可如今连番厮杀过后,昔日的六百一十八位儿郎子弟,如今却也只剩下了四百四十二人。
中平二年六月,叛军攻郿县,那一战,折了三人;同年七月末,叛军又攻美阳,那一战折了一十五人;而后十月,叛军三军尽出与我军再战美阳,一役又折了二十七人。
最后叛军溃败,我军西进追击,但无奈中贼奸计,被贼围于望垣小城,拼死作战,虽胜,可又折我乡亲一百三十一人!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说着,却是不由将杯中之酒倾泻在了地上。
“司马……”
一旁马循不禁唤了一声,见赵旭已然双目发红,却也不禁有些担忧。
“哈哈,无事,无事!一时情难自禁,诸君勿怪!”
拿袖子擦了擦眼角渗出的泪水,深吸了一口气,只见赵旭随即在脸上挤出一抹微笑,堂上众人便也不由听他强装欢喜道:“来,咱们说些开心的事情。你们,可会唱《无衣》?”
“……”
堂上众人闻言一愣,可接着不知是谁开了一个头,这已然在秦陇之间流传了数百年的雄浑战歌便也不由再度响起。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一曲终了,堂上不少将佐的眼睛却都不禁发红了。
他们也不禁想起了家乡那许久未见的亲人,不禁想起了那埋骨他乡的同袍手足。
而见此一幕,一旁的歌姬们仿佛也因此受到了感染。
所以一名好像来自荆楚之地的女子,也不禁下意识的吟诵起来自于她们家乡的悲凉哀歌!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第122章 凉州事变()
汉,中平四年,春正月。
此时刚过元宵节没两天,领军驻守在金城郡金城县的边章,却也不由接到了驻守在郡治允吾城的韩遂的一封亲笔书信。
信上说‘要约他和北宫伯玉一起,三人共同商议一下接下来当何去何从。’
是以见此,边章这个叛军名义上的领袖,便也不禁冷笑了一声,“韩文约到底还是想通了。”
“哦,伯父,难道韩遂终于愿意和你一起向朝廷那边和谈了吗?”
一旁边章的亲侄子边明猛的听到边章这话,脸上顿也不由露出了一抹笑意。
却是因为早在去年年初的时候以边章为核心的一众叛军将士,便就不想继续和汉室作战,而是生出了归降汉室与汉室和谈的想法。
而之所以生出这样的想法,细想一下倒也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首先,以边章、韩遂以及北宫伯玉等人为首的叛军集团,他们起兵时最大的战略目标便就是割据凉州以自立,而非是推翻汉室。
是以美阳城下一败,让叛军看到了表面虚弱的汉室其实依旧有着极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后,他们那本就不是很坚定的造反之心自然也必不可免的出现了动摇。
而这一点,以边章为核心的一众叛军动摇的程度也是最大的。
毕竟边章乃是名义上的叛军领袖,属于恶首。如果叛军最后战败,那么其他人或许还能够保留一条性命,但作为恶首的边章绝对是死定了。
哪怕就仅仅是从颜面上考虑,打胜了的汉室朝廷就绝对不会让边章这个“恶首”活着!
因此,即便说美阳一战之后,他们又成功的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将周慎麾下的数万大军杀得全军覆没。可在朝廷坚实的铁腕之下,自觉看不到割据凉州这一战略有成功可能的边章,那时便也就生出了要尽早和朝廷和谈的想法。
因为他到底属于名义上的领袖,如果朝廷接受了和谈,那么他这个名义上的领袖所能得到的好处自然也是最大的。
不得不得,边章这算盘倒也的确是打的很好。
但还是那句话,“世上没那么多傻瓜!”
他边章固然打了一手好算盘,可韩遂和北宫伯玉他们又岂会心甘情愿的为你边章做嫁衣。
韩遂是金城郡人,金城郡属于他的家乡,而中平二年冬击溃周慎的方案又是他一手策划并实施的。现在在叛军集团中,韩遂的力量甚至比月氏首领北宫伯玉还要强一些。
你边章的势力明明是最弱的,可偏偏在和谈之后你能捞取最大的好处,凭什么?
再说韩遂和北宫伯玉现在根本也就不愿意和汉室朝廷和谈。
北宫伯玉不想和朝廷和谈,那是因为这个家伙还继续做着自己凉州王的美梦。
而韩遂之所以不想和谈,则是因为韩遂觉得他们现在所得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
想想,他们冒着被灭族的风险起兵,可闹到最后落到手中的却仅仅只有一个小小的金城郡。
已然统帅过数万兵马,全盛时领大军一路东进,直逼皇陵,也曾算是威震天下的韩遂怎么可能甘心!更何况若是现在就和谈,这小小的金城郡还都不一定是他韩遂的。
因此,自从去年年初,叛军内部便也不禁因此而出现了分化。
他们各自占据一方,相互敌视又相互拉拢。
若不是因为正好是三方势力,让他们相互之间保持了一个诡异的平衡,三者之间估计早就火拼起来了。
现在韩遂做东,请北宫伯玉和他边章一同前往允吾商议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不管北宫伯玉是怎么想的,边章都准备赴约。
却是因为粮草的问题,边章现在早就快撑不住了。
军无粮必散!现在在他的军中,逃兵几乎是成编制的出现,要是再怎么死撑下去,估计最多不过两个月,他边章就什么筹码也没了。
是以抱着“打肿脸充胖子”的想法,此番边章也不禁带上了麾下所有的敢战精锐,共计五千余人,浩浩荡荡的便就赶往了允吾城。
……
“急报,急报,凉州急报,凉州急报!”
半个月后,一名身背令旗的传令兵马不停蹄的带着从凉州那边得来的最新消息,一路策马飞奔来到了扶风治所隗里城。然后便就将这消息,直接送到了如今坐镇隗里城的破虏将军董卓董仲颖的手上。
“快,传我军令,将军中军候及其以上职位者立即召集过来,本将有要紧事要宣布!”
“诺!”
看到传令兵从凉州送来的那份急报,董卓读罢之后当下却也不由下达了这样的军令。
因而一时之间,陪董卓一同坐镇隗里城的百余员将佐顿也不由三五成群的便向着董卓所在的中军大帐赶了过去。
“伯阳,你说到底出什么事了,破虏竟然这般兴师动众,要将军中将佐全部召集起来议事?”
路上,看着从各营之中奔马向着中军方向赶去的众多将佐,尚且还摸不着头脑的庞德也不禁这般询问起来。
“如此的兴师动众,恐怕是凉州那边又出事情了。快,咱们也加快速度,看看到底是怎么了!”
“诺!”
点头应了一声,赵旭他们一行数人当下也不由加快了自己的速度,短短的一刻钟内便也就不由赶到了董卓所在的中军大帐。
“伯阳你来了,来,坐!”
中军大帐之中,军司马董越却是先一步的赶到了这里。是以当他见到赵旭的事实,当下也就不由招呼一声,让赵旭他坐在了自己的身旁。
“阿兄,到底出了什么事了,明公竟然如此兴师动众?”
自从赵旭也成为了军司马后,同样作为军司马的董越便也就不由强让赵旭改了称呼,二人就算是异姓兄弟,并以此相称!
“这个,实不相瞒,我也不清楚。不过伯阳你看,此番大人将全军军候极其以上官职的将佐全部召集过来,定然也是发生了大事了!”
“……”
……
第123章 耿鄙出兵()
‘这不废话吗,看着情况傻子都知道一定出事了,还用你说!’
暗自腹诽了一句,还没说什么呢,一旁的董越却就不由再度扯了他一下,“伯阳你看,段煨段校尉也来了。”
说着两人倒也不由站了起来,向着官职要比他们高且是大族出身的段煨做了一揖。
而对此,作为校尉的段煨倒也是微微点了点头。
然后便也就迈步来到了主坐之下的左手边第一个座位,直接撩袍坐在了哪里。
他身为校尉,比两千石,而且还是故大汉太尉段熲的族弟,论身份和官职,现在在军中倒也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做那个位子了。
而一等段煨也来到营帐,各个营中的军司马和假司马便也就不由相继赶来。
如,因有一个漂亮妻子而闻名的军司马张济;在《三国演义》只是打酱油的军司马胡轸和根本就没有在演义之中出现的别部司马刘靖、别部司马杨定。
以及在后世都属于比较耳熟能详的李傕、郭汜、樊稠等假司马。
眼前的这些人在加上同样身为军司马的赵旭、董越和赵旭副手假司马庞德以及董越的副手假司马吴良。
此时的凉州军团骨干,便也就算是到齐了。
是以在这个时候,伴着亲卫兵丁们的一声高呼,破虏将军董卓终也不由从屏风后面迈步走出。
“属下等拜见将军!”
众人见此齐呼一声,接着不由纷纷离开坐席行礼。
而见此,董卓抬了抬手,道了一声免礼后,接着也就不由让众将相继坐在了座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