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运过去一点是一点!”王麻子回应道:“炸断了就再搭,总之就是要把弹药运过去!;”

    王麻子这么一说战士们就没声音了,其实工兵团以前也干过这事,只不过现在他们更希望在战场上跟鬼子面对面的冲杀而不愿意这样死在鬼子飞机的轰炸下而已。

    想了想,张弛就说道:“团座……其实咱们不用搭浮桥也能把弹药运过去!”

    “说啥呢?”王麻子从鼻孔里哼了一声:“你难道还能把弹药丢过去不成?”

    王麻子显然也是因为这个任务所以心情也不大好。

    “丢过去是不成,但是可以滑过去!”张弛说。

    “滑过去?”军官们不由疑惑的望着张弛。

    “对!就是滑过去!”张弛点了点头。

    这还真可以滑过去,选择一段河面较窄的位置,在河上拉一段钢索,这边一头固定在较高的位置上,那边一头固定在较低的位置上,然后将系着滑轮的弹药箱往钢索上一挂……“啾”一声就从江的这一头滑到那一头了。

    这样做比起搭浮桥来那好处可是太多了:浮桥要费力搭桥,要牺牲许多战士的生命,还要费力运弹药,运弹药的过程中还要顶着敌人飞机的轰炸扫射,浮桥还有被炸断的危险……而钢丝只要开条小船将其一头带到对岸也就可以了,鬼子的飞机虽然在天上飞来飞去,但怎么着也发现不了江面上的一条钢索,就算鬼子发现了也无可奈何,这么细的一条钢索而且还是悬在空中的,想炸也炸不断。

    于是一箱箱的弹药就在钢索上“啾啾”的滑往对岸,甚至有时还会用个箩筐滑个通讯员过去,看着这战士们就乐得连嘴都合不上了,有几个甚至还童心大起也想坐上去玩一玩,只不过因为返回的钢索还没搭成于是也就暂时作罢了。

    “他娘滴!”魔头冲着张弛感叹说道:“也不知道你脑袋里到底都装着啥,在别人眼里是件天大的难事,你三下两下就给解决了,这一下又不知道救了多少弟兄的命了!”

    但王麻子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张弛见王麻子脸色有异,就问了声:“团座,你这是……”

    “是这些弹药!”王麻子朝弹药箱扬了扬头,沉重的说道:“这些是苏式装备的弹药,只怕第五军手里的苏式弹药也不多了吧!腊戍一丢,咱们部队的补给也就断了,这剩下的苏式弹药……只怕也不够新22师用了!”

    张弛知道王麻子是在担心什么,他担心就算这些弹药运了过去还是不足以让新22师挡住日军的进攻。

    但是张弛却不怎么担心,他在等,等两件事和一个人……张弛相信,只要这两件事和一个人被他等到了,或者说远征军坚持到了那一刻,那么远征军就可以说是胜利的挡住了日军的进攻。(未完待续。)

第六章 飞虎队() 
抱歉,由于出现点意外状况,所以五更变成两更,等士兵身体恢复些再爆发!

    *******

    说起来也有些讽剌……自从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以来,中国军队一直都在谋划着能与鬼子打一场大战,但是从同古会战到平满纳会战再到曼德勒会战都没能打成,却没想到在密支那这个地方,却是结结实实的与日军打成了一次会战。

    日军对伊诺瓦底江的封锁很快就变本加利,后来甚至都到了像工兵团一样改装民用船做为炮艇开到江面上耀武扬威了……那些民用船是日军在曼德勒征用的,然后再装上几门加农炮,在空中飞机的掩护下就沿着伊诺瓦底江开到新22师防线的侧后开炮,企图以这种方式配合第18师团对新22师的进攻。

    但应该说,日军也太大胆了些,要知道那些是民用船,而且密支那还有大量英军留下的来的榴弹炮、加农炮,这些炮火因为忌惮日军的空中力量所以一直不敢放心的开炮,但是到了这时候也就顾不上许多了,瞄准那几艘“轰轰”的几声,很快就将其打沉到江底。

    当然,随后日军战机又俯冲下来朝我军炮兵阵地一阵扫射和轰炸,再次对我炮兵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由此也可知空中力量在近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原本密支那可以说是牢牢的掌握在中国军人手里,而且还依靠着地利及对伊诺瓦底江的控制掌握着主动权,但因为没有空中力量,所以对伊诺瓦底江的控制很快就丧失殆尽并易手到日军手里。甚至就连工兵团手里的坦克和装甲车都只能窝在丛林里不敢动……坦克和装甲车的速度相比起飞机来说太慢了,日军战机只要一个俯冲然后打下一梭子弹,那就是居高临下的攻击坦克最为薄弱的顶部装甲,就算谢尔曼中型坦克其顶部装甲也只有13MM,根本就经不起战机的扫射。

    所以,近现代军事专家往往有一种说法,就是:“谁拥有制空权谁就拥有胜利”,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是绝对的……最极端的例子,就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没有制空权的志愿军却能屡屡打得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满地找牙。

    当然,那与长期处于弱势装备的志愿军有研究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打法有关。

    此时承受着这种几乎可以说是海陆空,其中陆军又有炮兵、步兵、坦克等全方位各兵种紧密动同的立体进攻,新22师就渐渐有些吃不消了。

    但战士们又知道密支那也许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也是远征军唯一的希望,他们已经无路可走,于是面对一队队冲上来的日军全都没有后退半步。一排排战士在日军那有如狂风暴雨般的轰炸中倒下,又一排排的补充了上来,来不及构筑隐体,就躲在弹坑里,子弹没了就上刺刀,刺刀扎进鬼子的胸膛里拔不出来,就拉燃了手榴弹往鬼子方向冲。

    然而,就算是这样日军还是一队队的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冲进了新22师的防线,眼看日军就要突破新22师的防御的时候,天空中突然传来一阵阵密集的机枪声和爆炸声。

    起初战士们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异样,只是感觉头上压力突然一轻……好像日军战斗机、轰炸机突然就不打枪不投弹了。

    接着在看到一架架日军飞机冒着黑烟栽倒在地上时,才感觉有些不对……密支那的防空火力已经让鬼子给打得差不多了,而且也没听到我军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开火的声音,那鬼子的飞机怎么会被打下来了呢?!

    抬头一看,不由欣喜若狂,天空中正有十余架印有鲨鱼头的战机在与日军战机缠斗呢,它们张开的血盆大口使它们就像一只只插着翅膀的老虎似的凶猛的朝日军战机扑去,不一会儿又有几架日军被打得冒着黑烟往下掉,接着就有两架“鲨鱼头”俯冲下来向日军坦克扫射……日本坦克装甲本来就薄,其顶部装甲对于美式40战机上的12。7MM口径机枪来说就更是有如纸糊的一般,于是霎时就有五、六架坦克被打得冒起了黑烟,其中有一架也许是被击中了炮弹直接就爆成了一团火球!又有两架战机俯冲下来,往正在冲锋的日军群中投下了几枚炸弹……随着“轰轰”的一片爆响,成堆的鬼子被高高地掀到了空中。

    接着这些战机又发现了鬼子的炮兵阵地,于是不用说了,飞了上去又是一阵狂轰滥炸,只片刻工夫就把鬼子的炮火给打哑了。

    “是我们的飞机!”不知道是谁大叫了声:“是我们的飞机!”

    这时战士们才反应过来,看到那些战斗机的机翼上果然印着青天白日徽标,不由个个士气大振欢呼着杀再一次杀退了日军的进攻。

    鬼子哪里会想得到中国军人会突然有空中力量来助阵,只被打得一阵丢盔弃甲的大败而逃,最后不只没有突破新22师的防线,反倒是损失了一大批的飞机、坦克和大炮……

    前来助阵的正是被称为“飞虎队”的中国空军。

    据说,其之所以会被称之为“飞虎队”,是因为有些战士没看过鲨鱼,于是把那战机机头上的鲨鱼牙齿误认为是老虎牙,同时那老虎还插着翅膀,正合了中国那句“如虎添翼”的成语,于是就把它们称之为“飞虎队”。

    其全称是“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创始人就是在中国耳熟能详的陈纳德。他们刚刚在怒江一带配合宋希濂的部队挡住了沿着中缅公路穿插到滇西的日军,就马上奔赴密支那支援远征军来了,而且一上来就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战绩……击落了日军五架击伤两架战机,剩余的日军战机则见势不妙逃之夭夭,接着“飞虎队”又将剩余的弹药倾泻在日军的坦克和火炮上后,才满意的打了个转返航了。

    他们,就是张弛等的第一件事。

    张弛知道远征军占领密支那对中国、英国甚至美国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他们不可能会任密支那的远征军遭日军围攻而不闻不问。(未完待续。)

第七章 输血() 
其实,飞虎队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那么大的战果,固然与飞虎队队员都是训练有素的美军飞行员有关,但同时也与日军轻敌有关。

    日军为什么会轻敌那就不用说了……此时的中国军队可以说基本上没有空军,以前原本不多的空军已经消耗殆尽,苏联援华也基本取消,日军的轰炸机甚至都嚣张到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飞进中国狂轰滥炸。

    在密支那的战场也同样是这样……远征军所有的防空力量就是英军留下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而这些装备一旦被日军消耗掉之后,那么密支那的上空几乎就可以说是属于日军的了。

    有句话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这种“安乐”之下,日军几乎所有部队和兵种包括航空部队在内都没有防空意识。

    于是,在“飞虎队”突然出现在密支那上空时,日军战机才惊愕的发现……他们战机的子弹已经所剩无几根本无法与其对抗了,再加上又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于是很快就败下阵去。

    日军战机一被打下去,其陆军又吃惊的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