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划进行得很顺利。
穿插部队在第十五天到达了八莫的郊外,之后中美联合部队当即就对八莫展开了进攻。
日军完全没想到中美联合军队而且还是装备有坦克的军队会突然出现在百余公里的后方,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机场很快就被中美联军占领并缴获了大量的物资。
在前线指挥的布朗上校当即就给戴维思发去了一个“威尼斯商人”的电报。
“威尼斯商人”是成功占领机场可以实施机降的暗号,于是大批的运输机就拖曳着满载兵员的******运往八莫。
此时应该说八莫已经是三只手指捏田螺稳拿了,甚至八莫拿下后日军布署在八莫以北的两个联队就会面临被包围的困境。
但脑袋里只有美式战术和教科书的戴维思却犯了一系列的错误。
第一个错误是随着运输机一起空降至八莫的装备绝大多数都是防空炮和高射机枪……戴维思以为日军的战斗机很快就会投入战斗,这些装备有助于美军战斗力抢夺制空权。
此时的美军有一种理论,就是谁拿到了制空权谁就赢得战争,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这不算错,只不过日军在八莫自始自终都没有投入一架战斗力,所以这些高射炮、高射机枪根本就没有发挥作用。
第二个错误,就是他以为八莫只有少量的日军防守,所以没有投入全部兵力而只以一个中国步兵团去进攻八莫城区。(未完待续。)
第七十三章 错误()
戴维思犯的第二个错误或者也可以说是情有可原。
为此布朗少校也曾向戴维思提过异议。
“将军!”布朗少校在听到仅以一个团进攻八莫后就有些意外的说道:“我们手里至少有三个团的兵力,我们可以派两个团去进攻八莫,另一个团防卫机场并做为预备队!”
“这是没有必要的,上校!”戴维思回答:“首先,此时防卫的重点是机场,机场!明白吗?只要我们守住机场,那么我军的装备和人员就会源源不断的送往八莫,所以我们需要在机场附近尽可能快的组织起防御和防空网,以抵抗日本人对机场的轰炸和进攻。”
“可是将军……”布朗上校回答道:“现在没有任何迹像表明日军会空袭机场。”
“我们不能打无准备的仗!上校!”戴维思回答:“等有迹像表明日军会空袭,那时就太迟了!”
这话倒是说得有点道理,但任何道理都不会对所有战场适用,比如戴维思此时就是在用西方的军事战术理论来推理东方的日军战略。
西方军事理论当然是以空军为主,战斗前几乎毫无例外的就是抢夺制空权,但日军却从来都是以步兵为主,尤其是有鬼畜之称的牟田口廉也,就更是夸张的说陆军现在已经达到了天下第一的地步,于是当然就会更偏重陆地作战。
戴维思的这种作法,就是在奇袭成功后却错误的把大量兵力用在了防空上,而只以少量兵力用于陆战,这无异于以已之短攻彼之长。
然而此时的戴维思依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顿了下,就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我们从山头人(克钦族游击队的别称)及缅甸人那得到的情报,获知此时驻守缅甸的日军只有一千余人,一个中国团的兵力有两千余人……中国人在装备美式装备后,其战斗力已经可以与日本人一较高低了,我相信他们可以轻松攻克八莫!”
“是!”布朗上校只能服从命令。
戴维思得到的情报也许是正确的,驻守八莫的日军的确只有一千名,而且这一千名中还有许多是刚刚痊愈不适合上战场的伤病员,其它的部队都被调往前线与新一师及新三十八师作战去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情报以及初期战斗过于顺利,所以就使戴维思甚至布朗上校都有了轻敌的心理。
然而,这个情报里所指的一千名是主力部队,其并没有包括城里18师团通讯大队、工兵第12联队留守处、日军铁道兵、宪兵分遣队、警卫部队、航空师团地勤队、兵站等处的人员。
这些部队一共有15个单位,总计有两千人左右,情报人员在搜集情报时将这些日军自动忽略了,或者是情报人员没有忽略,而是戴维思没有将这些日军计入抵抗力量中。
这些日军虽然不属于日军主力部队,但日军严格的训练使他们拥有并不逊色于主力部队的军事素质,何况他们的任务还是在工事中组织防御,这对军事素质的要求并不高,更多的是要求枪法和勇气,而日军从来都不缺乏枪法和勇气。
这其间还闹出了一件乌龙,一部份美军在占领了八莫机场后就误以为他们已经占领八莫了,于是就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中国部队,一支一千余人的中国部队误信了这个消息,又看到八莫城区一片平静,于是就带兵进驻八莫……由于是进驻,所以走在前头的是指挥官、军旗甚至敲敲打打的鼓乐队。
日军一度搞不明白中国军队为什么会这样走近他们的防线,但沉默了一会儿后枪声还是响了起来,一片弹雨过去造成了中国军队的大量伤亡。
投入进攻八莫的是刚刚机降到八莫的113团,他们很快就发现八莫并不像美国佬所形容的那样只有一千余名驻军且大多数还是伤病员。
但尽管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把这个情况向上峰汇报,却于事无补……就像之前在岭邦希尔总教官犯的错误一样,戴维思坚信自己得到的情报是正确的,中国人的汇报只是为他们战斗不坚决、不勇敢所找的借口而已。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美国人指挥中国部队的确是不合适的,因为他们并不了解中国部队,或者说他们对中国部队的了解还是局限于国内战场上几个日本骑兵就能攻占一座城池的那种印像上,于是当有前线战报传到他们手中,他们首先质疑的不是之前的情报是不是有误或有什么疏漏而是中国军队。
中国人有句话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美军指挥官对自己手里军队的不了解、不信任最终导致了原本可以在奇袭下轻松攻占的八莫之战变成了一场烂仗。
因为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作战布署,戴维思并没有朝八莫城区派去援兵,他的对策就是一遍又一遍的要求中国军队发起冲锋……
“我相信,你们所看到的只是表面现像!”戴维思在电话里对团长黄维明说道:“这是日本人将所有的兵力都布署在了外围,你们只要突破了这层防线,就会发现里面一无所有,那时你们就成功占领八莫了!”
“******!”另一头的黄维明挂上电话后就狠狠地骂了一声:“这****的说这话都已经三回了,可鬼子却是越打越多!”
更糟糕的是,日军此时的战略似乎还是有意依靠地形来消耗中国军队的兵力……
其实日军也不是有意这么做的,在八莫组织防御的是日军少佐八江房安,他开始以为中国军队肯定会将大多数兵力投入到进攻八莫城区,于是就不得不采取守势。
但打着打着就发现不对劲,进攻城区的敌人就只有一个中国团,而且还在进攻中被耗得差不多了。
于是八江房安就有目的的把中国军队再往里头放一放,然后组织起兵力一个反攻……这次反攻不仅使中国军队死伤惨重还收复了所有的失地。(未完待续。)
第七十四章 矛盾()
战机稍瞬即逝,奇袭的重点就在于奇在于快,就是要以快打慢。
如果戴维思在奇袭部队到达八莫并拿下机场时,不是把兵力消耗在根本无需防御的日军空袭上,而是坚决的将所有兵力投入进攻八莫,那八莫三千名七拼八凑起来的日军怎么也抵挡不住上万名装备精良的中美联军的进攻。因为日军的防御也是在手忙脚乱中勉强组织起来的,根据战后八江少佐的回忆,布防之后其手里可用的预备队就只有一百人。
但戴维思却让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白白的在其手中溜掉。
由于戴维思的错误决定,所以113团不但没能拿下八莫反而被日军一个反攻给打了出去,于是中美联军对八莫的包围也就称不上包围。
乘着这个时间,日军原本在前线的部队就紧急回援,首先退回来的是日军的一个炮兵大队……炮兵有汽车拖曳,而且还在前线的后方,所以撤退的速度比较快。
炮兵部队的回援使八莫日军的士气大涨,而且增加了许多实力。
接着退回来的就是做为预备队的一个步兵大队。
这个步兵大队甚至都没有退回八莫,而是直接对进攻八莫的113团实施反包围。
此时的戴维思甚至还没有醒悟,他对113团被包围的情况不仅不派一兵一卒,还依旧下令进攻。
“那只是日军欺骗你们的假像!”戴维思说:“他们没有那么多兵力对你们实施包围,你们应该打回去!”
“******妈的!”这一回黄维明是直接骂开了:“假像你个球,老子又不是瞎子,满眼看到的鬼子难道还是假的?!”
说着黄维明就把电话一摔,转身就下令道:“组织突围!”
黄维明这不是不服从命令,而是这个命令明显不符合战场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旧呆板的服从命令,那不过就是浪费自己和部下的生命而已。
而日军也由于作战过于顺利也出现了一个误判……
八江少佐原以为八莫可能不保,但没想到八莫不但保住了反而还能将敌人包围,敌人被包围了竟然也没有援军,这种种迹像似乎都在表明中美联军兵力不足……当然,这其实不是中美联军兵力不足而是戴维思错误的指挥。
于是八江少佐就断然抽调出一支五百余人的部队朝机场发动了攻击,但这点兵力对于机场的守军来说却是拿鸡蛋碰石头,这支日军被打死了一名日军中尉后很快就被压回到城里。
也正是因为日军对机场的进攻才让戴维思意识到日军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