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一般人的想法,这对二团一营的战士或许会有些不公平……但战场就是这样,每个部队都有自己的任务,有时任务会轻松些,有时任务会重些,不可能做到每支部队都一碗水端平的。
其实,一团的任务也一点都不轻松。
此时的他们正一个个有如幽灵似的小心翼翼的从海水里冒出头来,然后蹑手蹑脚的将包在雨披里防水的装备抱上岸,用最快的速度取出装备将自己武装起来。
与此同时,打头的数十名战士就背着绳索像支灵猴一样沿着悬崖朝折钵山上爬去……他们是一团的侦察兵,是精锐中的精锐。
此时他们的作用就是为部队开辟道路拓展相对安全的空间……要知道一个团有三千多人,这三千多人里总是会有些素质不过关的或者是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行动中出什么状况的,而如果有侦察兵在前头开路就会尽可能减少这方面的危险。
侦察兵果然不负众望,他们一路将日军哨兵无声无息的消灭掉……这一点的实际难度要比张弛等人想像的要低得多,原本张弛等人总以为日军居高临下嘛,随便探个头或是战士们弄点声音什么的,都有可能引起鬼子的警觉,而一旦被日军发现……远征军就只有在悬崖峭壁上强攻,这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但事实却是……在这几面朝海的方向日军只有少数几名哨兵,而这些哨兵甚至都还是明哨……他们大多都是打着手电和探照灯对着海面乱照,侦察兵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知道他们的位置。
另一方面,就算远征军战士发出点声响,也因为折钵山的日军正忙着朝382高地打炮而被炮声掩盖了。
于是所有的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侦察兵们很快就爬到了山顶并神不知鬼不觉的控制了一个立足点,接着就固定好绳索并将其另一头抛了下来。
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战士们一个接着一个的沿着绳索往上爬。
应该说,这是张弛计划制定得好,日军从头到尾都没有察觉到中国军队的动作,在他们还在因为382高地山顶阵地的失守而慌了手脚的时候,中国军队已经像蚂蚁一般密密麻麻的攀附在折钵山三个靠海一侧的崖壁上。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份原因是折钵山本身并不高,只有一百多米。
据战后参与这一仗的战士回忆……有时我们经过的地段距离鬼子朝海的射孔只有一米远,我们甚至都可以听见他们的交谈声,也可以看见他们吸烟时冒出的一点点星光。那时我就有一股强烈冲动想要朝里头丢上一枚手榴弹,但最终还是忍住了,我相信其它人也与我一样。
如果可以,中国部队甚至还可以迟些打响战斗,但到了后来,山顶阵地上由侦察兵开辟出来的落脚点都已经是人满为患站都没地方站了。
于是同乡人才不得不下令发起进攻。
当然,这所谓的发起进攻也不是一阵喊杀往前冲,那只会让敌人在第一时间逃回坑道并组织防御。
战士们依旧贯彻张弛的命令……只要没被敌人发现,就坚决不主动暴露。他们一个个摸向敌人的防线和要点,能摸掉的就摸掉,能潜伏的就潜伏。
直到一名日军发出临死的惨叫惊动其它日军后,战士们才猛然发难朝日军防线发起雷霆一击,而此时的日军炮兵甚至还在一发接着一发的朝382高地打去一发发炮弹……震耳欲聋的炮声使他们根本就没有发现附近黑暗中的状况。
中国军队的这个冲击对折钵山的日军是致命的。
因为这不仅仅是占领折钵山山顶阵地的问题……折钵山是个半死火山,它的山顶阵地其实没有多大的面积,根本就容不下一团三千多人。
然而,折钵山的中间却是凹陷下去的火山口,这个火山口对于日军来说本是绝好的火炮阵地……这里所说的火炮指的是榴弹炮和迫击炮,这些弹道较为弯曲的火炮,其炮弹可以越过突出的山顶攻击到另一面的目标,同时,因为有山顶的掩护使敌方的子弹、直射炮弹,甚至曲射火炮都因为看不见目标而很难对其实施压制。
此时的日军也正是用这些曲射火炮对382高地实施火力增援的……这是因为382高地比折钵山高,弹道较为平直的高射炮很难打中位于高处的382高地的山顶。
于是,这些火炮阵地及用于隐藏火炮的坑道的位置全都暴露在战士们面前……战士们当然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一早就偷偷潜伏到这些的火炮附近等着。
战斗一打响,手榴弹、冲锋枪就拼命的朝日军这些几乎可以说没有武器的炮兵身上招呼,有些甚至还是用火焰喷射器对着鬼子一阵乱喷……
不过事后发现,其实这时候用火焰喷射器并不明智,因为这些火炮大多都落在中国部队手里而且还都能用,火焰喷射器一烧就没法用了,更糟糕的是还会引爆炮弹造成误伤。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七章 折钵山(二)()
“中将阁下!”堀江义孝慌慌张张的跑进栗林忠道的指挥部,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敌人……中国军队,已经攻上折钵山了!”
“什么?”闻言栗林忠道不由吃了一惊,虽然他刚才就已经因为山上传来异常的喊杀声和枪炮声感到惊异,但在确定那的确是中国军队打上折钵山时还是有些无法接受。
“他们是怎么打上来的?有多少人?!”栗林忠道问。
“不知道……”堀江义孝回答:“人数很多,满山遍野都是……”
看着地图愣了一会儿,栗林忠道就叹了一口气说道:“肯定不是从正面发起的进攻,那就是从海面泅渡过来的……混蛋,竟然上了他们的当!”
接着栗林忠道转头就下令道:“命令部队,一定要守住,就算是到了最后一刻也不能退缩!”
“是!”堀江义孝应了声,转身就去传达命令。
看着地图发了一会儿愣,栗林忠道额头渐渐冒出了一些冷汗……他很清楚如果折钵山和382高地守不住将意味着什么,这不是丢掉一个两个高地的问题,而是会彻底丢掉一号机场控制权的问题。
一号机场的控制权一旦被敌人夺走,那就意味着中美联军的战机将可以相对安全的进驻硫磺岛,而佐藤贤了在日本集结的准备用于增援硫磺岛的战机就将面临无处降落的尴尬境地。随之而来的就是日本联合舰队的舰队也无法增援,最终的结果就是硫磺岛被打回原形,再次回到之前被完全封锁孤立无援的境地……
“不,绝不能让这一切发生!”栗林叫道自言自语的说道。
但战场的形势,并不是希望怎样就怎样的,尤其还是被敌人占了先机,事后再想补救往往就来不及了。
山顶阵地的日军及布置在火山口处的日军炮兵被打得溃不成军,他们甚至连退路都没有,因为坑道口一旦被远征军们发现就毫不犹豫的用炮药包炸塌……这既能阻止日军从坑道里出来增援,也能阻止日军溃兵逃回去。
当然,绝大多数的日军还是贯彻栗林忠道的命令……驻守在折钵山的是第109师团下第17混成联队中的两个大队。
所谓的混成联队,其性质也与混成旅团差不多,只不过混成旅团更大一些,一般下辖两个或者三个混成联队。
也就是说,这个第17混成联队其战斗力其实也不怎么样,这要放到中国也是属于二流甚至连二流都算不上的部队。
但驻守折钵山的这个第一、第二大队却有些例外,这两个大队几乎可以说就是整个109师团的主心骨……日军109师团的其它骨干也就是老兵,早在中国时就因为前线兵源不足被调到各个部队去充当补充兵去了,不足的编制再由国内的补充上来的新兵填上。
但一支部队总是要留一些老兵部队的,只有这样才可能给新兵树立一个榜样或者传授一些战斗经验。
驻守折钵山的这两个大队就是第109师唯一可以称得上是老兵的部队。
栗林忠道之所以将他们安排到折钵山,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知道折钵山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这么说,整个硫磺岛丢了都没关系,只要折钵山这个易守难攻的高地还在日军手中,日军就可以据险而守并控制一号机场等待援军。
但是现在……
栗林忠道怎么也没想到中国军队会在第一时间就攻上折钵山,而且还是从海面往上攻,这使他之前安排的所有防御都作废了。
当然,因为折钵山上的日军都有相当的素质,所以凭着黑暗在山顶阵地上与中国军队发起惨烈的厮杀。
此时的日军并非完全没有机会,因为中国军队在夜战和拼刺方面的确稍逊日军一筹……毕竟中国军队装备美式装备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更先进的装备不可避免的使中国军队在这两方面疏于训练。再加上日军对地形又熟悉,而且又一波接着一波的从正斜面的坑道里涌了上来加入了战团,使远征军应付起来还有些吃力。
但是……
没过多久天色就渐渐亮了起来。
这就是张弛同时也是远征军战士们久等的时刻……随着火红火红的太阳跳出海面,惋如鲜血般的阳光霎时就洒在了折钵山上,照亮了正斜面上日军的坑道以及一个个从坑道口不断钻出来增援山顶阵地的日军……
早就做好增援准备的中国海军及炮兵哪里还会跟日军客气,当下就朝那些暴露在炮火下的日军打去了一发发炮弹,“平海”号上的战机和轰炸机也一架架起飞,然后四处出击打击。
当然,战机和轰炸机的增援范围就不仅仅是折钵山,还有二团负责进攻的382高地。
382高地的战事相对比较轻松……栗林忠道从折钵山派出的援兵可以说基本没起什么作用,因为382高地的问题并不是兵不够多,这个高地的日军少说都有三千多人,它的问题恰恰在于其兵太多而且成份复杂,朝鲜工兵、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