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减少了空中压力,我们可以放心使用坦克!”
王麻子又点了点头。
就在工兵团拿下宾河渡口的同时,日军第55师团已经杀到平满纳城下,于是第五军就再次与55师团展开了厮杀。
当然,实情是杀到平满纳城下的还有刚刚从泰国赶来投入战斗的日军18师团,只不过远征军不知道而已。
这样就使日军有限的空中力量都投入到平满纳的战斗中去,至于英军的西线吧……日本人骑着自行车都能追得英国佬的坦克跑,还需要用飞机吗?
“再次!”张弛看了看斯科特,说道:“如果英国佬尽数把坦克和装甲车交到我们手里的话,而日军装甲部队又调往宾河渡口,那么可以肯定的,我们手里的坦克无论数量和质量都远比日军要好,而仁安羌油田一带地势又较为开阔,相对较为适合坦克作战!”
张弛越说王麻子就越有信心,日军轻敌没有防备,日军没有空中力量,日军坦克质量、数量都远不如工兵团……那么这场仗还真有得一打!
要知道现代的战争可不是靠人多就有用的,现代的战争那打的就是火力就是装备。当然,这些装备也要有人用,如果像英国佬那样怕死怯战,再好的装备给他们也是一个德性!
王麻子以为张弛已经说完了,没想到张弛继续说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日军在救火!”
“这算啥优势?”王麻子有些奇怪。
就算日军在救火一时对远征军没有防备,但日军的反应速度却是勿庸置疑的,一旦他们知道有敌情很快就会做好战斗准备。
“救火就意味着日军不敢随意开火!”张弛笑着说:“因为那很有可能会再次引发一场油田大火,而我军却可以放心的打,最好是来个油上浇火让鬼子白忙活一场!”
闻言王麻子不由一愣,随即哈哈大笑着拍着张弛的肩膀:“小子,有一手啊。行,就这么打!”
而斯科特却是脸色苍白,他还是在担心这么做在激怒日本人而又逃不出去,但他又没有别的选择。
“斯科特将军!”张弛几乎是带着命令的口气对斯科特说道:“现在你应该对第七装甲旅下令,让他们将坦克和装甲车交到我们手里,然后组织好你的部队跟在我们兵面。或者,你可以选择让我们滚蛋,我们很乐意离开这个鬼地方,你说呢?”
斯科特有些气恼的看了看安迪,他无法相信一个中国士兵竟然敢用这样的语气跟他说话,要知道他可是个少将,英国陆军少将。
安迪只是无奈的摊了摊手,对此他早就领教过了,现在只是轮到斯科特而已。
“好吧!”斯科特有些不甘愿的回答道:“我会考虑你的建议的!”
“这不是我要的答案!”张弛恶狠狠地盯着斯科特:“要知道你们的部队已经一次又一次的背弃盟约逃跑而将中国人丢在后头抵挡日本人的进攻!你不知道我有多么希望你会选择第二个!或者,如果你不能给我满意的答案的话,我们就有借口选择离开!”
斯科特愤怒的瞪着张弛,他不也相信张弛说话这么不留余地,但想了想,最后还是点了点头:“好的,我会按你说的做!”
“很好!”张弛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时的他可不管斯科特是什么少将,现在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就算是天王老子在面前也一样。
“军情紧急,将军阁下!”最后张弛撂下了一句话:“你最好半小时内完成这些工作!”
说着就与王麻子一起走出了指挥部。
斯科特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安迪,意思是你带来的都是什么人。
而安迪上校却摊了摊手,说道:“我认为他是对的,将军,你最好按他说的做!”
于是仁安羌城区很快就忙碌了起来,一辆辆的汽车开了出来,一群群的英缅军要么在登车要么就在搬着弹药补给,随着英军一起撤退而被困在仁安羌的几百名传教士、记者也被一个个“请”上了汽车。当然,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骚乱,他们仅仅只是被告知要突围。
张弛和王麻子正带着工兵团的战士紧张的接收着英军装甲第七旅退下来的坦克,因为在同古有过一段时间的驾驶坦克方面的训练,同时也操作过四十余辆同型坦克并有战斗经验,所以现在接收起英军坦克来并没有太大的难度。(注:英军装备的坦克大多是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该坦克乘员只需3或4人,操作与协同也相对简单。)
问题就在于这一百一十五辆坦克似乎已经超出工兵团所能承受的范围了……工兵团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坦克乘员。
事实上,与日军打上一仗最多也就四十几辆坦克也就够了,缅甸开阔地少,就算油田方向较为平坦,但也只能供三十辆左右的坦克展开,再十余辆坦克做为预备队。
所以除非是打输了,上战场的四十余辆坦克打个精光,否则其它坦克根本用不着。
但这些当然是不会跟英国佬说的,在这一点上张弛与王麻子都是心照不宣……
这可是坦克,这种轻型坦克对英国来说也许算不上什么,但在咱们国家那可是宝贝,能多要点甚至有机会多要点那都不会放过的。
王麻子的解决方法就是,把工兵团里会开车的兵挑出几十个来,然后简单的培训下就让他们去驾驶坦克了……不要求它们能够作战,只要求能在后头跟上就成。
第八十三章 安全感()
清晨求个票。兄弟们,早起动动鼠标投个票或是加个收藏什么的,就当晨练了!^_^
******
“嘿,少尉!”
就在张弛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身后传来一声熟悉的叫声。
张弛一回头,就见佩奇举着相机适时对他按下了快门。
“你应该跟奥布里中校呆在一起,佩奇女士!”张弛一边和同乡人忙着往装甲车上搬着弹药箱一边说。
“我是一个记者!”佩奇女士耸了耸肩:“如果跟他们在一起,那我也就失业了!”
“失业?”张弛有些不明白。
“你说得对!”佩奇笑了笑:“他们是在朝另一个方向进攻,我不知道该在文章里怎么描绘他们!”
原来是这样,张弛不由笑着摇了摇头,也许这个女记者都要比那些英国将军更有勇气。
“能告诉我你们要去哪吗?”佩奇问。
“回去!”张弛回答。
“回去?”
“对!”张弛点了点头:“平满纳!”
“可是……”佩奇有些不解:“我们身后到处都是日本人!”
“你说的没错!”张弛回答:“所以我们要打回去!”
佩奇不由愣住了:“你是说……我们也要跟你们一起回去?去面对那些日本人?”
“怎么?”张弛问:“害怕了?!”
“不,不……”佩奇有些尴尬:“我只是有些意外!”
“你应该害怕的!”张弛说。
“你……也会害怕?”佩奇显然没想到张弛会这么说。
“当然!”张弛打开弹药箱,从里头随手抓起了几个弹夹塞进了子弹袋里,目光转向身边的战士,说道:“不只是我。他,他,还有他……都会害怕。”
检查了下手中的步枪,张弛又继续说道:“但是我们都清楚一点,害怕是没有用的,我们必须要去面对,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对活下去!”
“你说得太好了,少尉!”佩奇眼睛一眨一眨的看着张弛,突然问道:“我能和你们一起吗?我是说,看你们如何战斗!”
“不!”张弛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少尉!”佩奇不甘心的劝说道:“我是《每日镜报》的记者,我可以让你们的英雄事迹刊登在报纸上,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这对你们的军队甚至是你们的国家都是有好处的……”
“女士!”张弛打断了佩奇的话:“对于我们当兵的来说,最重要的是保住性命,明白吗?”
佩奇不由沉默了,过了好半晌她才点了点头,回答道:“明白了!”
“很好!”张弛说:“你应该回到你的队伍中去了!”
“好的!”佩奇点了点头,走了几步又回过身来问道:“我可以知道你的名字吗?少尉?”
“张弛!”
“谢谢你,张弛少尉,再见!”
“再见!”
张弛不知道的是,这时一篇名为《我们不是英雄,我们只想活着》的文章已经在佩奇的脑海里成形了。
这篇文章虽然没有明说,但却用一种高明的手法对缅甸战场上英中两国军人的表现作了对比:一边是满嘴英雄、荣誉,但所作所为却是可耻的逃跑;另一边的军人虽说只是为了活着,但却是值得尊敬甚至可以称得上伟大的。
当然,实际上张弛等人的作为也并不是那么高大上,这一点张弛自己心里清楚,因为如果能捅上英国佬一刀的话他绝不会迟疑,他们会这么做也是出于无奈……一部份是因为命令,更多的则是为了装备为了补给。
所以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悲哀,国家不够强大工业不够雄厚,全国一年能生产的汽油据说只有几十公斤……于是像弹药、汽油之类的战略物资就只能用战士的生命去交换。
经过一个小时紧张的准备后,部队就在凌晨两点出发了。
之所以要这么赶,是因为张弛等人不想贻误战机。
这里说的贻误战机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正面两个联队的日军随时都有可能完成灭火任务而对仁安羌发起进攻,等到那时中英联军想要突围就困难了。
另一个则是再往后推迟的话天色很快就要亮了,而天色一亮就对工兵团的作战十分不利。
所以尽管准备还不是很充分,尽管还有一队队英军正忙着往汽车上抬着弹药……但兵贵神速,部队还是借着夜色沿着公路浩浩荡荡的往南开去。
走在最前头的是四十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