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打造自己起家团队的同时,王瑞也开始采买定制各种建立工厂作坊的物资和器具。
作为一个前一时空的大学化学系毕业生,造玻璃造镜子对于王瑞还真就不是一个什么难题。不过,再简单的东西也不可能凭空就能变出来不是?
所以,王瑞和马举开始在登州找了工匠打造准备各种相关的器具,同时也采买造玻璃等物的原料。出乎他意料的是,原材料却并不难买。银子哗哗地花了出去后,王瑞造玻璃造镜子的暴利计划就越来越切实可行了起来。
在忙碌的准备和不安的等待之中,这一日终于等到了王瑞马举等人期盼已久的东西。
“大哥,三弟!好消息!你们的官服告身终于发下来了!”潘学忠也不顾形象,兴冲冲地跑了进来。只有他身后的石大公子,还是步调沉稳优雅,不紧不慢地跟在后方。
“哦!领到了?快给我看看!”马举也兴奋了起来。
最终的结果很是不赖,王瑞被实授莱州浮山千户所千户,马举也被实授镇海堡百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地方还相距不远,都在后世青岛的地界上。
虽然在一众高官的眼中,这样的地方实在是不咋样,不过对于要大练私军建功立业的王瑞而言,却是再好不过的地方了。
王瑞当即便邀请潘学忠石绘之去望海楼开宴,向两人表达谢意。而马举,他则兴奋地跑去各个宅院,把这个好消息传达给下属的所有人。
这些人在这宅院里,虽然有吃有喝,天天不过是学学站立排排队列,但王公子并没有说要带大家到哪里去,也没有说以后以何为谋生。时间一长,大家都忍不住心慌:这以后的去向还是不定啊!
不过现在终于好了,王公子得了这千户的官身,大家也跟着有了一个真正能落脚的地方。
为了与众人同庆,王瑞大方地让马举安排,给每个人发了一个煮鸡蛋外加一大块肉片。几个宅院里招来的难民流民都跟着一片欢腾。如今这个时节,能吃顿饱饭就不错了,至于鸡蛋肉片,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一幕:每一个去领鸡蛋肉片的人上前打菜时,都有煮饭的大叔大婶在边上劝告:“能吃到这么好的东西,全赖千户大人的大恩大德呀!以后大家可以上心的听千户大人的话,用心为千户大人做事呀!”
众人一边高兴地领了东西,一边不断地点头称是,有些情绪化的人还当众就流了泪。是呀,这可是以前在辽东时做梦都想不到的好日子!
属下众人高兴,王瑞也和潘学忠石绘之两人在望海楼喝得也很是高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瑞便问石绘之能不能为自已找些铁匠木匠石匠等各种匠户。
因为王瑞的思想还停留在前一时空,总觉得工人不好找,工资要求可能都还很高。
不曾想石绘之听王瑞说愿意每个月付一至五两的月饷后,当即哈哈大笑了起来:“我还以为王兄有何难事呢。这些破落匠户,不要说给月饷,有些人你给口饱饭吃,他就会跟着你跑了!”
石绘之应承下来后,当即吩咐随从,回去让自家的二管家帮着代办。
这招工匠的事,还真的就象石绘之所说的那样简单。
三日之后,他便招募来了三十多个愿意跟着王瑞到浮山前去的各类工匠。这些人又都有家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加起来又是一百多人。
王瑞属下的队伍,很快便超过了五百多人。由于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现在各个院子里,到处都站着人,坐着人。
王瑞知道,这样长期封闭式的将众人放在一起,实在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现在有了真正落脚的地方,还是尽快前去的好。
他很怕继续留在登州,引出什么不必要的波折和麻烦。
和马举潘学忠商议一番之后,王瑞决定,就在次日走海路前去。
考虑到潘学忠的三条船运力太小,又请石绘之出面找了登州水师的三条大船帮忙。当然,这登州水师的船可不是来白帮忙的。
王瑞按照市面上海运的行情,每条船又加多了五两银子做为额外的补贴。如此大方的表现,将那胖乎乎的水师游击砸得七荤八素的,高兴得差点笑裂了嘴。
第二日,从卯时一直折腾到辰时,王瑞才总算将这五百多号人和物资全部组织到了船上。
人员物资装运上船后,潘学忠正要挥旗下令起航,突然听到岸边有人远远在叫:“潘公子,王千户,等一等!”
第20章 利益捆绑()
王瑞等人道是何人,抬眼一看,只见急冲冲跑来的正是平时跟在石绘之身边的随从小厮。
王瑞和潘学忠对视一眼道:“昨日不是和这石大公子道过别了吗?”
这随从一边气喘吁吁地向码头上跑,一边焦急地大声喊道:“王千户,潘公子,请稍等片刻,我家公子正从后面赶来!”
潘学忠听了后,当即便让船工们停下来等待,又叫了王瑞一起去下船等待。
王瑞知道,这古人重情义,讲礼仪,该做的表面工作还是要做好的。何况这还是登州同知的公子,以后自已肯定是能用得上的。
等了大约有一刻钟的功夫,石绘之终于坐着轿子来了,一左一右还跟着两个背着大包小包的年轻家丁。
潘学忠叫了王瑞迎将上去,哈哈笑道:“石兄,你这副打扮,可是要去什么地方?”
“去你们去的地方!不知道王兄欢迎不?”石绘之看着王瑞笑着说道。
“欢迎欢迎!就怕去这荒野地方,怠慢了公子却是不好!”王瑞赶紧拱手一揖回答道。
“无妨的。小弟我可不是温室里的小苗。这登莱地方,我可是走过不少。古人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我辈男儿榜样!”石绘之豪爽地一笑道。
“好!公子豪迈!请上船!”王瑞做了个请的姿势,石绘之也不客气,当即带了随从上船。
王瑞现今不过是一个卫所千户官,在这登莱全无根基,真要去到浮山千户所,还不知道上司会如何对待自己呢。
现在有了这同知大人的公子陪同前去到任,怎么也算是一个背景加持,正是王瑞求之不得的好事。
事情果不其然,有了石绘之这个登州高级文官的公子陪同,王瑞的上任报道就变得颇为顺畅。前后只花了短短两日,便将王瑞马举两人的上任手续完全办好了。
王瑞前世在部队就做过军官,退伍后又在商场打拼了十多年,人情世故很是通达。他依照大明官场的惯例,给每位上官都送上见面的银两,礼数颇为周全。
因为王瑞等人的船队是先到的镇海堡,所以他们的这支难民队伍就先在镇海堡下了船。按照王瑞马举等人事先做好的预案,开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陪同王瑞跑完手续回来后,石绘之看着镇海堡外尘土飞扬的一片大工地,连连赞叹道:“不简单,不简单!想不到王兄的这些属下做事居然如此快捷!而且这秩序还井井有条!确实不简单呀!”
王瑞从马举手中拿过规划图纸来,给他解说道:“这都是用的原来百户所的无主荒地。右边是兵营,中间是学堂,左边正在建设的是木工工坊和工人工匠住宿房。说起来还得多谢公子呀!安排管家为我找来如此多的工匠。不然一下子去找人,那可不好找!”
“学堂?!马兄这个百户所还要建个学堂?”石绘之有些疑惑地问道。
“是呀!有了学堂,这军户工匠子弟才可以就近启蒙入学嘛!”王瑞解释道。
“有教无类,王兄高义!王兄热心公益,时时不忘乡梓,今日来此初创,便要办个学堂,以为圣人教化万方,实令绘之敬佩不已!日后但有难事,定要告之小弟知晓!”石绘之很是庄重地对王瑞拱手一辑道。
王瑞急忙推托不受,说是自己虽无功名,可也受过圣言教导,能开堂育人已是三生幸事云云。
其实他在心里想,如果这石绘之看过自己的这个教材,便不会这样认为了。
他这教材就是妥妥的大汉民族主义,实用主义,外加对他王瑞感恩戴德的教导。这哪是什么圣人之言?他王瑞的一人之言还差不多!
反正呢,这启蒙书本上全是他王瑞的私货。就连李老秀才看了,也是颇为不满。好在王瑞一再忽悠他:“这只是初级教材!待这些孩童学会认识一字后,以后方可学习圣人之言!”
这才将李老秀才的不满平息下来,不至于因此****不干。
近五百余人的建设大军,再加上王瑞让镇海堡原来的总旗小旗招来的百多号军户,累计六百多人在工地上忙碌,只花了十天不到,便将靖海堡的雏形建设了出来。
这个建设速度,不但潘学忠石绘之这两个外来者觉得超级快,就连一直跟随的马举陈铭等人也是惊叹不已。
不过王瑞却没有时间去惊叹,他着急着还要赶往浮山前所去上任呢。
王瑞必须要尽快在浮山前所,建立他的玻璃和镜子工厂。不然这银两花得流水一般,几个月后,他就会破了产。
潘学忠这趟出来已经很久了,见王瑞马举已经将逃民都安置了下来,便向王瑞马举等人告辞离开。双方约定十月底潘学忠再来。
王瑞开出了一个长长的物资需求单,交给潘学忠代为采买。潘学忠一看,惊得目瞪口呆:光粮食一项,就是巨量的五千担。整个物资按当前的市价算,起码得需要白银六七万两,光是采买价都得三万多两。
这么多物资,他王瑞消化得了吗?他怎么会需要这么多物资?或者说,他付得出这么多银两吗?潘学忠心中不禁充满了疑惑。
不过现在彼此是结义兄弟,潘学忠便不好意思把这样的担心说出口来了。
王瑞看潘学忠神情不对,当即自信地笑着说道:“二哥不必担心,到时我用玻璃和镜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