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瑞看潘学忠神情不对,当即自信地笑着说道:“二哥不必担心,到时我用玻璃和镜子和你交换。说不定你还得付我银子!”
“三弟放心,为兄定为你筹备周全。”潘学忠见他如此说了,也就决定赌上一把。
这些时日看过王瑞太多的神奇之后,他渐渐对王瑞有了更大的信赖。
刚好石绘之也出来半个月了,便一同随了潘学忠的船回去。
看着两人上了船,王瑞心中感叹,这潘学忠为人处世可真是大手笔,光看其专门跑这一趟送石绘之回登州去的举动,就超过普通人的思维方式。虽然他口中说是顺路,但是他这船是要往南回宁波的,石绘之却是往北回登州,这顺的是哪门子路?
送走两人之后,王瑞又和马举一起,将留在镇海堡的人员确定了下来。青壮留下了七十人,全数转为百户所战兵,另外在此征召五十人,凑满百户所的兵额。又留下木匠八户,征招三十名学工,充入设在这边的木工作坊。
王瑞又抽时间对原来的总旗小旗等军官进行了安抚。一句话,空饷他们照吃,不过堡中的军政事务他们就不用再管。
这便等于在镇海堡外又新建了一个军堡。这些军官得了好处,又见到王瑞等人如此大的背景,还有这摆在眼前的庞大实力,个个都高高兴兴地应承点了头。
这帮人轻轻松松便得了不少好处,何况这新来的上官又是实力雄厚不好相与的,谁还狗咬耗子的来惹事?
安排好镇海堡这边的一切后,王瑞便带着余下的三百多人向浮山前所而去。
浮山前所,位于现在青岛市南区,全称为浮山备御千户所,始设于明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鳌山卫建置后,成为该卫统辖的两个千户所之一。
所城筑于建文四年(1402年),与雄崖所同时修成。所城周三里、高二丈五尺,为土夯城墙,有三座城门,所城内置衙署、仓廒、庙宇等。
浮山所设千户一员(正五品)、副千户一员(从五品)、百户一员(正六品),有京操军、守城军、屯田军共2000余人,辖有4个军寨、18个墩堡(湛山、沧口、麦岛、错埠岭、双山、塔山、翁窑、转山头、狗塔山、桃林、中村、东城、张家庄、程家庄、城阳、女姑、孤山、红石),另有军屯9处,土地870余顷,算是这个时代莱州地区的边防重镇。
到了浮山前所后,王瑞没有象许多穿越历史小说中写的那样牛皮哄哄,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立马要改天换地的作派。他将带来的难民流民全部先行安置在所城之外,然后愉快地接受了一众下属的宴请。
席间他更是喝得酩酊大醉,还大大咧咧地收下了大家孝敬的见面银。虽说这些礼金连一百两都不到,但有钱收,当然还是白要白不要。
再说了,你要道德洁癖,连见面银都不收,你如何和这明代的“群众”们打成一片呢?
作为实用主义者的王瑞,只有处理好事情的策略,没有一点“白莲花”式的心理障碍。
杯盏交错之间,王瑞又把他在镇海堡的那一套搬了出来,对众人进行利益捆绑。其实招数还是老套路:钱,你们还是照赚,不过兵额便归我了。你们轻轻松松的吃空饷,赚大钱去!
而且王大人现今带了这许多的人来,就多了无数的物资采买。这浮山前所的军官,都开得有大大小小的各种店,肯定以后都能赚得钵满盆满。
这一夜酒喝了下来后,浮山前所的军官们便在第二日,满腔热情地参加到了构建浮山前所新驻地的大建设中来。
有把军户组织过来打零工的,有卖柴火木头的,还有送来各种粮食物资的。王瑞都当即一一付了现钱。
在王瑞看来,要更好地融入当地,整合当地,利益捆绑便是最为有效的手段。
折腾了一个来月,花掉银子近三千多两,浮山前所外的那片荒地很快变了个模样。
首先是哪个巨大的军营,就把以前浮山前所的军官吓了一跳。许多人不由得在心里嘀咕,修这么大的军营这么大的操场,真的用得着吗?哪怕就是安置三千多兵丁,也不会显得小吧。
不过大家也不在意,这钱是他千户大人自己的,他爱咋花就咋花去!大家还可以跟着落下几个。
军营边上,还有数排墙上刷了白灰的整齐大瓦房。从辽东带来的难民和登州招来的流民工匠们,开始陆陆续续般了进去。
这一切待遇,让浮山前所内的老军户们一个个的羡慕不已,差不多就直流口水!
看到这些人给自已修房子住,居然还有银子拿,有些人忍不住就想骂:“这等好事怎地就没摊上咱?这千户大人是傻了还是咋了?”
不过,很快千户大人那边就放出风声,说还要再修建两个工坊,修工坊照样有银子拿。修好后,参与修房的人还可以优先加入工坊。那千户大人可是承诺了,进入了工坊做事后,一个月便有半两银子的饷钱!
这可是大家求之不得的好差事呀!老少爷们都憋了一股气,都跑去千户大人的那什么招工处要报名。
现在王瑞这千户大人买任何东西,请任何人员做事,都是付的现银。所以,便没人担心入了这工坊会拿不到饷银。
消息传开后,不要说浮山前所的老军户,就是周边军堡的军户和民户都有不少人涌了过来,要为王瑞王大人建设工坊的大业当差效力。
王瑞高兴地看着人头汹涌的报名场面,心中笑着感叹道:“看来,在这大明朝,招工还真是一点也不难!”
第21章 啪啪集训()
有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王瑞的玻璃厂镜子厂等几个工坊的建设速度进展得飞快。
很善于工程和项目管理的王瑞,把各项工作细分成了若干小块。每一小块又交由不同的正副两个职位的人去负责。而且还单列出了一个品检部门,对每一处完成的工作进行审视和检查。
这样做的坏处虽然说是多花了钱,但是却为以后的发展培养了足够多的人才。
因此,虽然王大人最近开始去折腾那帮军户们嘴里说的“傻子兵”,但工坊的建设速度却一点也没有放慢。
只是这普通做工的人,一个月只能拿半两银子的工钱。倒是管理人员和那啥品检人员,却是每个月拿的一两银子的工钱。
到王瑞的工地上来干活的军户匠户们忍不住就嘀咕起来:这王大人什么都好!就是这银子花起来没有一个章法!帮着管理的人,多拿银子也就罢了,那只会走来走去挑毛病的人,为啥也能多拿钱呢?
再说了,又哪里需要这么多做管理的?
在前一时空当了十多年老板的王瑞,何尝不知道多出这么多的管理和品检人员,会多花多少钱。但如果有了玻璃厂和镜子厂一个月超过五十万两银子的暴利,王瑞还真就不把每个月多花的一百多两银子当成一个多大的事。
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在工坊和军队之中尽快地形成战斗力。要有战斗力,就要有足够的管理人员和军官。用王瑞的话说,就是要“一手抓工坊,一手抓军队”,而且这两手都还得要硬。
所以多设立管理人员,除了可以更快更好地促进工坊的修建外,而且还可以多培养出能认真工作,有过管理经验的各类人才。
在进行基础建设的同时,王瑞也着手对军队开始训练。
后世有句名言,“枪杆子里出政权”。在这纷乱将至的明末时代,王瑞明白,没有强大的武力保障,谁能保证自己创建的这一切不会成为沙滩上的楼阁?人家轻轻一推就会树倒猢狲散。
王瑞将原来的六个什长全部提拔为百总,每队编制一百二十人,百总下面再设总旗,小旗。军官名称和叫法也还是和此时的明军一样,王瑞可不想标新立异地让人觉得古怪。
只不过根据现有的兵丁数量,确定每一个百总部的人员编制而已。王瑞知道框架搭起来了,后面就很好办了,将人员往里面装就行了。
王瑞在任命军官时,也充分考虑了以后的扩充,在每一个职位上都增设了副职。如此安排下来,原来在辽东参过战的青壮们几乎全部都当了官,个个高兴得眉开眼笑。
但他们的欢笑时间没持续多长。第二日,王瑞就将他们分成了两批开始了集训。
考虑到要维护军官们在士兵心目中的形象,王瑞将军官们的集训地放在了千户衙门的院子内。同时传令亲卫队长龙尽虏带领十多个亲卫亲自看守大门,没有王大人的命令,谁也不可以入内。
首先参训的是陈铭徐福等十七人。他们都是从辽东一路追随王瑞的人。虽然王瑞以前并没有长时间地专门进行队列训练和站立训练,但是大家还是站得笔直,队列也算整齐。
目光扫过所有人的眼睛后,王瑞很认真地说道:“今天,我们要进行的训练是站军姿。你们也许会想,这就是一个站立,难道我站都不会站了吗?不是!站军姿,就是要站出我辈军人的气势!现在,我讲解站军姿的动作要领,你们要认真听,认真记。”
王瑞做了一个标准的立正姿势后,对大家说道:“我刚才做的姿势就是立正。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口令:立正。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六十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两手紧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王瑞刚说完,陈铭插话道:“三哥!这两脚尖向外分开约六十度是什么意思?”
王瑞一听,当即说道:“现在增加一条纪律,在发言前,要喊报告。经得长官同意后,才可以发言。大家都明白了吗?”
“明白了!”“明白!”十多人七嘴八舌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