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句话,就是裸的在讲武堂里搞征东将军王大人的个人崇拜!
不过,这讲武堂的名字,倒是让王瑞纠结了老半天。
王瑞最开初的想法是,干脆就叫它黄埔军校。想来以后这个时空中的中国,可能不会再出现满虏窃国、汉军北伐这些在前世发生的事了。
而且按汤效先的说法,这黄埔军校的名字不够威风大气。
我去,黄埔军校还不够威风大气?!王瑞听到他这个话,就恨不得要拿砖头砸人。
不过,左看右看之后,王大人没有找到砖头,却找到了一个新的名字大汉起点讲武堂!
王瑞很得意。黄埔军校不管以后还会不会成立,反正自己这个名字肯定不是盗版了。
于是,“大汉起点讲武堂”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在浮山湾一个靠海的位置成立了。
若干年后,大汉起点讲武堂由于培养了无数优秀的陆军将军和顶尖的军事科技人才,声名威震环宇,完全超越了王大人建校时的愿景。
在马举带领着一帮登州军的留守官吏在浮山湾操劳时,王大人正在莱州城十里外的一个寺庙里品茗下棋,陈松、汤效先和何汉军等人无奈地长亭外守护着。
他们实在想不明白,这都接近莱州城了,怎么王大人反而迟疑起来了呢?
这些时日按照王大人的既定布署,都是先由陈松统率的假叛军作先锋攻下城池,将当地的官吏士绅一通诛杀后,王大人再带着登州军来救民于水火之中的。
怎生,这莱州城就有什么例外吗?
按大家的想法,都如法泡制就成了嘛!
其实,王瑞迟疑的却是因为一件事。那就是原来历史上,莱州城在知府朱万年的统领守护下,是作出了诛死抵抗的,而且死的人还不少。
朱万年字鹤南,大明黎平府(今中国贵州省黎平)人。
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举人,历任山东定陶知县、中城兵马司指挥、户部河南司主事、员外郎、郎中,现在官至山东莱州知府等。
历史记载朱万年平生慷慨、持大节,见国是日非,每每酒酣耳热时常对同僚说“生作奇男子,死为烈丈夫,吾辈不当如是耶!”
平心而论,前世的王瑞对于朱万年还是颇为赞赏的。
不过,朱万年囿于大明的文武之争,对于王瑞这个屡立大功的武人却颇不友善。
每次听人谈起王瑞和登州军时,朱万年便甚为不屑“一个粗鄙武人,图有虚名耳!竖子成功,不过是借了孙大人、刘大人等文官的运筹指挥罢了!”
后来登州军在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活动时,也是绕着莱州城走的。
莱州城周边的许多地主老财得悉登州军的一系作法后,机敏的人家立马带了财物家眷逃进了莱州城。
登州军那些“残害士绅、横征暴虐”的所谓恶事,就这样密集地传进了朱万年耳中。
一些士绅文人更是通过各种关系求见朱万年,重金托请他上表参劾王瑞和登州军的一系列残暴罪行。
本来就对王瑞和登州军不感冒的朱万年当然是欣然受之,慷慨激昂的奏章一篇篇地发往了京师。
奈何王大人早有预防,及时给崇祯帝送去了不少银两,悄无声息地将这一波弹劾化解于无形。
不过,饶是如此,性格倔强的朱万年还是没有放弃,时不时抓着登州军的漏洞便会上表开喷。
历史上,孔有德叛乱一爆发,朱万年就迅速进行守城的准备工作。制订了守城约二十五条。
守城约王瑞前世看过,看得出朱万年的战备工作非常严密、周到,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
他首先根据莱州的现有兵力,作了守城部署,并将海防、要地的守军全部调入城内共同守城。
又加紧储备粮草,在叛军到达前,朱万年千方百计地动员城内缙绅百姓,凡在城外有粮草者火速运入城内,城内一粮一草不许运出城外。
他还采取各种措施安定城内社会秩序,对城内居民逐户清查登记造册。
莱州城内按十家为一牌进行编制,牌内有行动异常者共同举首,实行连坐。
严厉推行防火救火措施,严禁聚饮聚赌、聚众喧哗。夜间清街设岗,以防奸细寻机起事。
他还发动群众参加守城,组织城内青壮年编派城头以充垛夫。全城共计1778 垛,每垛5 人包干轮流,手持木棍日夜值守。
为防敌人夜间偷城,每5 垛置一小灯,每10 垛置一大灯,用长杆引索挑出城外。
朱万年还集城内殷实之家于城隍庙,晓以守城大义,公布捐助粮、银措施,登记义助数目,少者公议再加。
此外朱万年还组织民夫在城外毁庙阁,在城门楼前垒高墙,在城垛上置箭帘,在四城楼四角楼置红夷大炮,在城垛下堆雷石、备钩叉。
愣是把一座府城部署得井然有序,如同铜墙铁壁。
不过,这个铜墙铁壁虽然对于原来的孔有德叛军非常有用,但在登州军这种火器威力超越了时空的军队面前,明显还是不够看。
所以,要打下莱州城,王瑞其实并没有什么疑虑。
但是伤亡呢?这可不是王大人能够控制得了的。
越接近莱州城王瑞便都担心会不会因为登州军的武器更犀利了,反而造成莱州军民更大的伤亡?
杀旧官吏劣绅王瑞没有心理压力,可是要让他下令士兵向普通的明军士兵和老百姓开炮,王大人还是觉得无比艰难。
而且这个时空中由于陈松控制了孔有德部的人,陈松部冒充成了假叛军后,他们在山东各地的行为相对于原孔部有了巨大的变化。
孔有德等人是带着一股子叛军丧家犬式的东奔西逃找出路,而陈松部却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山东各个州县进行清洗。
这样做的后果便是,无数的山东官吏和士绅悉数破家灭门了。
当然,出现这样的局面王瑞并没觉得有啥不妥。大汉民族要重塑强汉雄风,必须要付出铁和血的代价!
既然要付出代价,那就让那帮蛀虫去付出吧。
但是,山东各地的惨事传到了莱州后,却使莱州城的官吏士绅们空前地团结了。他们发放重金,一定要将南来的叛军挡在城外。
面对可能造成的莱州城百姓的巨大伤亡,一惯心硬如铁的王大人还是忍不住迟疑了!
。
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语成谶()
“施主,该您了!”陪着王瑞下棋的老方丈见他拿着一枚棋子半晌沉思不语,忍不住出言提醒。
“嗯!该我出子了。”王瑞精神一振,心中登时有了某种定计,随手将手中的棋子放在了棋盘中间一个地方。
“这”老方丈身后一个目光锐利的年轻和尚一怔,对王大人下的这一步极为困惑。
因为王大人下的这一步棋不但着实没有道理,也一点不符合下象棋的规则。
再从落子的位置来看,这一步也完全没有任何意义。而且王大人的这个“马”,也不应该一下子跳过四格。
从来都是“马”走斜日,他这走的是什么棋?!完全没有任何规则可言。
“阿弥陀佛!施主妙棋。老衲受教了!”老方丈叹了口气,随手将手中的棋子扔进边上的棋篓,双手合什向王瑞致意着。
“哦?承让承让!”王瑞心情舒爽了许多,微微颔首道。
“施主,敢请大堂用茶?”老方丈小心翼翼地征询着王大人人的意见。
“哈哈!不用了。此间景致甚好,正是凭栏听风的好地方!”王瑞笑着摇摇头道。
“施主!可容小僧为你面上一相?”老方丈身后的年轻和尚趁着王大人心情好,突然兴奋地说道。
“哦。这位是?”王瑞迟疑了一下,转向方丈问道。
老方丈面色一怔,不悦地回头瞪了年轻和尚一眼,这才陪着笑道:“这是本寺真传弟子,法号悟智。此子还是后学末进,尚未得佛法精妙,故而出此妄言。施主切莫介意!”
“大师客气!所谓知者可言,言则可尽。高人也不在年高。如此,便烦劳小师傅了!”
王瑞笑笑,反而来了兴致。前一时空,少年时代的他是被家人带着去算过命的。
不过算命的结果似乎都不让他满意。想来也是很好笑,年轻人嘛,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少年得志、年少多金的呢。
可是,那个断了腿的算命大师却说王瑞将来求学波折、事业艰辛,中年会有些小成就。
最最可恨的是,这家伙还说王瑞恐遭异数。
算出这样的结果来,不但王瑞那迷信的老妈不满意,就连王瑞这个来算命的本尊也是心里有火的。
前面那些评说也就罢了,还异数?恐遭异数!
王瑞的老妈拉着断腿大师,死活要让他说个究竟。这做母亲的,哪能容许别人这样说自家孩子。
最后被王瑞老妈问得实在脱不了身,断腿大师才敷衍般的说道:“这异数也不一定就是坏的。你比如中了彩票、发了大财、遇了贵人,它也是遇到了异数嘛!”
等到心有所安的王瑞老妈再想问个具体时,断腿大师已经找了个空档,让徒弟推着自己逃之夭夭了。
这次结论荒唐的算命预测,王瑞前世从来就没有当过一回事。
不过,自从他穿越回大明后,他的看法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王瑞结合自己前一时空的人生经历,再到奇葩穿越到大明,以及到大明后的一系列作为,不得不承认这断腿大师算得极准。
这特么的哪里是封建迷信?完全就是金口预言嘛!
“小僧遵命。”悟智和尚开始认真的是端详起王瑞来,而一旁的老方丈则无声地轻摇了一下头。
“那就叼扰小师傅了,请!”王瑞兴趣更浓了,想听听这个悟智和尚算出来一个什么子曰。
悟智和尚也不客气,一双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