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大姑娘,就色咪咪地跟了上去……
这些人没离开守备衙门多远,就把整个大街弄得一片混乱,到处都是受害的妇孺民众在哭喊!有胆大的恶徒,还在一家酒楼里放了一把大火,很快即墨营内便腾起一股浓烟。
混乱之时,守备衙门大门突然打开,龙尽虏带着七十名身穿铁甲,手持长矛的浮山军兵丁冲了出来。
而另一边,朱磊也带着五十名兵丁向着这混乱的地方冲来。
看着两队浮山军全副武装冲来,这帮作乱的青皮打手开始有些害怕了。
这时,一个健壮的家丁不屑一顾地吼道:“兄弟伙,怕个啥!咱这来要饷!能有个啥!”
“匪兵恶徒作乱!奉王大人令,诛凶平乱!”龙尽虏一声大喊,两队浮山军士兵冲了上来。
长矛如林,扑呲扑呲地一通刺杀。一刻钟不到,这条二十米不到的街道上就只留下百来具血肉模糊的尸体。
朱磊带人又四处看看,见再也没有作乱的人了,才对龙尽虏道:“龙五,去请大人过来吧!”
不一会儿,等到王瑞和刘猛在几十名兵丁护卫下来到大街上时,马举已经把五个百总,十一个总旗,以及背后的指使者左千总刁大达抓了过来。
王瑞脸上露出优雅的微笑,顺手指着一个胖胖的百总,又指着两个总旗,对熊文杰命令道:“把这三个叛乱造反的恶徒砍了!”
熊文杰一愣,一下没反应过来:啥?造反?
马举看他发愣,大声喝道:“执行命令!”
熊文杰马上反应过来,立即和几个亲卫冲了上来,在三人的哭喊哀求声中,三个血淋淋的脑袋被砍了下来。
等到三个血糊糊的脑袋扔在地上时,王瑞才转向一众军官问道:“说说吧,这叛乱造反的事是何人指使的?”
尼玛,咋就成了造反了?一众军官吓得一身冷汗。
“大人呀,我不知道呀!”,“大人,没有叛乱呀!”,“就是兵丁闹饷呀!”众人齐齐委屈地一阵哭喊。
“哦!看来大家都不知道?那就再杀两个!”王瑞对熊文杰道。
“大人!杀哪两个?”熊文杰又是一愣。
龙尽虏一看这熊文杰又在王瑞面前犯傻,就骂道:“笨蛋!你想杀哪两个就杀哪两个!执行军令!”
熊文杰被骂得脸一红,一指自已对面的两个倒霉蛋道:“就这两个!”
四个军士冲了上来,不由分说,拉出去又砍了脑袋。
“马千总,分开审审,叫少年兵帮着把案卷做出来!”王瑞看也不看一脸横肉,吼个不停的刁大达一眼,对马举等人吩咐道。
“刘大人!可是受了惊扰?”回到守备衙门时,王瑞微笑着对刘猛道。
“贤弟真是铁血手段!不过,你怎知那三人是主事之人?”刘猛一脸的迷惑地问道。
“哦,我也不知道。不过,杀了这三个人之后,就能找出主事之人了。”王瑞笑着说道,脸上还是一副轻松自在的神情。
刘猛听他讲得如此轻描淡写,不由得心里一寒,又问道:“不过,这也没有问将出来啊!”
“嗯,所以要多杀两个嘛!”王瑞好象找到了真理一样地解释道。
两人正说着话,马举进来报告,说是主事的有七人,包含左千总刁大达在内。不过刚才王瑞在时,杀掉了其中的两个。
“哦,那把余下的五个叛乱造反的家伙也杀了吧!”王瑞说完,又看了刘猛一眼,补充道:“嗯,对了,让余下的人写好供状。到时,还得请刘大人参详一番呢!”
看到马举领命出去,刘猛笑着道:“贤弟放心,自然是要为贤弟把好这个关的!”
第51章 不留余力()
明太祖朱元璋立军卫法,“度天下要害之地,连郡县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有二人为百户所。”
明永乐年间,在山东沿海设营,做为都指挥使司和卫的中间军事指挥机构。山东共设三个营:一是即墨营(即墨),二是文登营(文登),三是登州营(蓬莱)。三个营管辖山东全部二十四个卫所,即墨营管辖安东卫、灵山卫、鳌山卫、大嵩卫共四个卫和石臼、夏河、胶州、浮山、雄崖、海阳六个千户所。
营中设守备(指挥使、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等武职官员。把总为各营长官,与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共同掌管总营事。
现在有了这即墨营守备官身,王瑞可是乐开了怀。这纷乱的明末,什么才是最可靠强悍的存在?当然是一支绝对受自已控制的铁血强军。连俄虏胡毛都知道这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王瑞当然也是知道的。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就几千年,熟读史书的王瑞可是知道,这没有战争的年月,可还真没有多少年!说战争和民族生存竞争是人类发展的主线,可是一点都没有错!
还好,老子现在是守备了,怎么说,也得要让这即墨营的兵丁满员满编!王瑞在送走刘猛之后,得意的想道。
哦,满编那够?现在江南缙绅,豪门大户,奴仆下人还有过千的呢。老子怎么样也得弄它两倍的规模才行!
得嘞,老子再招它两千五百人!多了?超编?老子那是辅兵,是临时工!!王瑞可是实足的学到了后清的无耻嘴脸。
如果其它的大明军官,知道有王瑞这样一个奇葩存在,可能每个人都得笑掉大牙:你娘的,我大明怎么还有他这号的傻瓜!
众所周知,这大明军将喝兵血,吃空饷可是司空见惯的,甚至戚少保这样的大明战神都不能例外!这大明的兵丁,从来就只有不足额的,那有军官还想着如何满员满编的?至于说超编?脑袋偏!
王瑞正想得口舌生津、哈拉子快流出来时,马举和朱磊等几个军官从外面走了进来。
“三弟,哦!大人,想啥喜事呢?”马举笑着问王瑞。
“哦,你们来了,都坐吧!”,王瑞笑道:“我有一个让你们每个人都会感到兴奋的安排!”
“陈松,快快,给大家泡茶!”王瑞又习惯性的吩咐道。
“大人,快说呗,你看大家这急的!”龙尽虏和大家一样争切地望着王瑞。
“这个好消息就是,我们要扩军了!在即墨营,在浮山前所,在镇海堡,合计再招两千五百人!”王瑞有力地挥着大手,显得很是威武。
“太好了!以后咱们浮山前所和即墨营就是一支雄壮大军了啊!”龙尽虏两眼放光,他虽是农户出身,跟了王瑞后才一步步做到亲卫队长。
但他和几乎所有的中国人一样,都是一个坏毛病,喜欢人多!可不?人多了,排个队形都威武雄壮!
这一点王瑞是深有体会的,以前人家听说他开公司,就爱问他:“你公司多少人呢?”
大一统国家里,民众潜意识里,就是有一种好大喜功的观念。以前王瑞一听这个就很烦,尼玛!人多,不吃饭,不发工资的吗?不过现在在明末,要精兵,更要大军!
王瑞又想起异时空后清时,以“妓划生育”这一巨大阴谋对汉民族的阉割。提出这主意和理论的是回子马某人,后来的“妓生委”主任又是一个满人。
我造他娘的!王瑞恨恨的骂道。土狗真是一帮傻比!
回想历史上的每次灾变来临,哪次汉民族的巨大人口基数没有起到过重要的作用?现在王瑞有机会当权,有粮有钱。在建设军队方面,他可不会留有余力。
“当兵快去即墨营,天天都吃大白面,月底还能领银钱!”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满大街的小孩手拿白面馒头,成群结队的四处叫喊。
各家的大人都觉得很好玩:这守备官王大人真是失心疯了啊!这香喷喷的白面馒头,就一个小孩发一个?
哦,看来还真是这样的。得嘞,我家大娃、二娃、大丫、二丫呢?赶紧的,到即墨军营前排队领馒头去!
孩子们领了小馒头,满大街的喊着口号去宣传,一个个欢天喜地。家里的大人们也跟着乐呵呵的。这馒头虽然不大,但也是白面做的不是?
军户见自家小孩得了好处,很多人很快便忘记了前些时日里,浮山前所军在大街上对****的家丁青皮们的血腥屠杀。大家放下恐惧,慢慢对守备大人有了更多的好感。
许多人也不管这王大人招兵的条件是不是真的,反正先看看热闹去!
这些军户叫了自家小子,和周边七里八乡的民众一样,从四面八方往即墨营的兵营涌去。
兵营外,早就排着几排长长的长队。一些浮山军的兵丁,五人一小队,正在维持着秩序。
边上还有三口大锅,六七个炊事兵正在热火朝天地煮着香喷喷的咸菜肉片粥、蒸着又白又大的馒头。
香气弥漫开来,引得众人口水直流!
瘦高的刘老三夹在人群之中,有些紧张,又有些期盼,还有些害怕。他自已都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情绪。
队列好象移动得特别的缓慢,看着前面那些很健壮的兵油子,都垂头丧气的被赶了出来,刘老三心里嘀咕道,看来俺是没有机会了!
他耐着性子流着口水,排了快一个时辰,总算轮到了自己。
“姓名?“
“刘老三!不,刘有财!“刘老三赶紧回答道。
“家里几个人?”
“六个人。俺爹俺娘,还有大哥二哥和小妹!”刘老三老实地回着话。
“你家是干啥的?”负责招兵的熊文杰又问道。
“俺家是军户,给原来的守备刘大人种地的。”刘老三唯唯诺诺地回答着。
熊文杰又按照王瑞写的招兵细则问了好些问题。刘老三脑袋一团乱麻,也不知道自已到底回答了些什么。
他心里觉得这长官问得真怪。还问俺喜欢什么?咱穷军户,不就是喜欢吃饱饭吗。这有啥问的呢?
正胡思乱想的嘀咕之间,刘老三又听到那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