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保卫自己的巨大财富和这份根基不被他人窥视,有了莱州游击的官身之后,王瑞再一次进行了大规模疯狂扩军,直接将自己的总兵力扩充到了两万余人。
因为王瑞一直有着一个深深的忧虑,他常常会在梦中惊醒,每一次梦中都是一个相同的梦境:一个巨大的车轮轰隆隆地向他辗来,车轮的铁钉上挂满了汉人的血肉,许多未死的汉人在车轮上凄惨地哭喊!梦中的王瑞却对此措手无策……
基于这种极度压抑的担心,王瑞每日都沉浸在钢铁厂和自己单独的研究作坊里。在崇祯元年三月的一天,他终于造出了第一支成熟的定装后装弹火枪。特别喜欢火枪的朱磊被王瑞叫了来进行新枪试射。
王瑞的这支火枪其实大约相当于德莱西步枪。它是用击针打击枪弹底火,发射定装式枪弹,称为击针枪。
不过,王瑞的这支新枪暂时还没有达到德莱西步枪的水平。德莱西步枪采用了螺旋形膛线,王瑞的这支枪只能算是滑膛枪!
“试试看!用最快的速度打,看看一分钟能打多少枪?”王瑞吩咐道。
自从知道他开始研制火枪之后,朱磊便不时跑来摸摸看看,有机会时就会打上一枪。王瑞知道在这个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打得快慢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所以很认真地叮嘱朱磊道。
王瑞身边的亲卫也一个个的兴奋不已,眼中发出光来。他们天天跟在王瑞身边,对火枪现在也算是比较了解了,每个人都对王大人造出来的新玩意十分喜欢。
看来,这有血性的男人,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对枪械武器都有着一种天然的热爱,从来不曾更改。
这朱磊,其实算是王瑞军队中的一个高层军官和老兵了,说他是老兵,倒不是说他年纪大,而是因为他是从辽东就进入了王瑞的团队。
他长着一张和陈冠希一样的英俊面庞,身材挺拔高挑。好几次王瑞都忍不住想,是不是陈老师也穿越过来了?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带相机和电脑。
众人到了公事房前的空地上后,王瑞再一次仔细地给朱磊讲解了如何装弹和如何扣动扳机。
王瑞前一时空就作过军官,这德莱西步枪又是他本人亲手制造出来的。所以,他给朱磊讲起这支枪的射击要领时,一点也不费力。
朱磊认真的听着,全神贯通地专心默记,其专注的神情就象冠希老师在摆弄照相机。
王瑞一边讲解,一边注意到他脸上庄重的神情,心中不禁一乐:看来这谁认真起来,都可以变成陈冠希!
讲完之后,王瑞自己又试射了一枪,这才将这把新枪交到朱磊手里,还给了他十发定装纸弹。
王瑞想测试一下,一个普通士兵,一分钟到底能打多少枪,便吩咐道:“朱磊,对着前方的石台打,不要管打得准不准,用你能达到的最快速度打!”
“好嘞!”朱磊举起枪来,开始砰砰啪啪的射击,他虽然是第一次射击这多么多子弹,但操作起来居然十分迅速,一套动作下来竟如行云流水。
看来这家伙在运用火枪方面,是真的很有天赋啊!王瑞在心中暗道。
等朱磊将十发定装纸弹打完,王瑞根据自已在心里的估计,大约是打了一分钟零十秒时间的样子。换句话讲,这种火枪的射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十发以上了。
采用密集的队列,再辅以严格的训练,王瑞相信,所谓的满洲铁骑,在定装后装弹的德莱西步枪面前,不过就是待斩的猪羊!
枪弹定型后,王瑞将其命名为“二八式步枪”,并分解工序和工艺流程,不计成本地开始投入量产。同时,他还开始根据记忆,在马举的协助下开始复原小型迫击炮。
到崇祯元年十月时,王瑞的军队不但有了两千只“二八式步枪”,还有了二十门60mm迫击炮。
在浮山前所的训练场内,王瑞属下的军队开始轮番前来参加火枪集训,以便在装备备齐后,不至于军官士兵都没有接触过,还需要从头开始训练。
说到迫击炮,可能很多人不了解。迫击炮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以座钣承受后座力,采用炮口装填、发射带尾翼弹的曲射滑膛火炮。迫击炮自问世以来就一直是支援和伴随步兵作战的一种有效的压制兵器,是步兵极为重要的常规兵器。
迫击炮的名称源于两方面:一是操作简便,弹道弯曲,可迫近目标射击,几乎不存在射击死角;二是炮弹从炮口装填后,依靠自身质量下滑而强迫击发,使炮弹发射出去。
其实说到迫击炮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1342年。当时西班牙军队围攻阿拉伯人所盘踞的阿里赫基拉斯城,阿拉伯人在城垛上支起一根根短角筒,筒口高高翘起朝向城外。从筒口放入一包黑火药,再放进一个铁球,点燃药捻后射向城外的西班牙士兵。这种被称为“摩得发”的原始火炮可以说是现代迫击炮的雏形。
有了这些强悍的武器后,王瑞开始寻思着,是不是去找建奴打上一仗?这日,王瑞正在公事房发呆,陈松进来报告:“大人,方先生从学堂回来了!”
说到方元也是颇为有趣,他进入浮山军后,一直没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这让一直以管仲张良自比的方文渊很是沮丧。
不过,在看到整个浮山前所和即墨营欣欣向荣的气象之后,他仍然豪情和野心未减。在无聊之中,他便自告奋勇去学堂和少年营教授孩童和少年们读书识字。
当然,肯定是得教王瑞的简化字和王瑞的自编教材。
不过,方元这个同样信奉实用主义的四不象读书人,却并无任何心理障碍。他很快就自己弄了一个简繁字体对照表,学会了书写运用王瑞书中的这些简体字。
而且,他对王瑞所编的教材内容也十分认可,所以每日去做这个“代课教师”,倒也是十分开心。特别是王瑞听说他弄了一个简繁字体对照表后,更是对其大加赞扬。
得知有两样极为厉害的武器列装部队后,方元便估计,王大人肯定又要准备出海作战了。毕竟浮山军的海上“拓殖队”已经有三个月没有出海了。
等方元进来后,王瑞亲手给他泡了茶,笑着说道:“文渊近日可好?”
“好,好!大人找我来,可是有要事相商?”方元可不会相信每日忙得无片刻闲暇的王大人,找自己回来只是为了喝茶问好,当即微笑着回道。
“哈哈!还是文渊这个性格痛快!那我也直截了当,本官想杀杀建虏练练手,最好是打完了还不会惊动到任何一方。某思虑良久,暂时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下手。故而,敢请先生教我?”王瑞微微一揖道。
“大人客气了!学生早已为大人谋划好了!大人请看!”方元也同样客气地回了一礼,然后从袖中拿出一副地图来。
王瑞展开后,赫然竟是一张黄海和朝鲜地图!
第80章 奇袭仁川()
王瑞将地图放在书案上定睛一看,只见地图上用红笔标明了仁川,汉城等地名,还用红笔标出了浮山军的进军路线。
“先生是意思是去打仁川、打朝鲜?”王瑞有点疑惑地问道。
这高丽棒子朝鲜西海岸差不多让王瑞的“拓殖队”抢了一个遍了,这朝鲜能有啥打头?再说了,朝鲜可不是现今的王瑞可以轻易吞并下来的。
别样不说,就是大明这帮拖后腿的文官们都不可能会放任他去做这事。
“大人,咱们不是去打朝鲜,咱们是去打建奴!”方元轻摇羽扇,一派卧龙凤雏作派。
“去朝鲜打建奴?”王瑞可没功夫欣赏他的潇洒姿态,疑惑不解地继续问道。
“是的,大人!学生说的正是这建奴二贝勒阿敏所部!天启七年,阿敏与贝勒岳托等征朝鲜,连陷定州、安州、平壤,朝鲜王被迫请和,订立“江都之盟”。虽然后来建奴退兵了,不过在汉城还是留有近两千人马。我浮山军可以拿这股建奴磨磨刀练练兵!”方元正色道。
阿敏往征朝鲜,真实的用意可能在于自立门户,所以当朝鲜国王接受和议条件后,他并不急于退兵,而是对随行的诸贝勒说:“你们愿意回去就自己回去,我是打定了主意要进朝鲜都城的,我一向羡慕明朝皇帝与朝鲜国王居住的宫殿,一直无缘得见,现在既然来了,一定要进去看看。”
他甚至打算在朝鲜屯居久住,不再归国。但他的意图遭到其他贝勒的一致反对,其中包括他的亲弟济尔哈朗。阿敏欲留不能,怒不可遏,便纵兵掳掠三日而归。
走时,阿敏还不甘心,留下一个心腹的梅勒额真领精兵两千继续盘踞在汉城。表面上说是监控朝鲜朝野,暗地里却是阿敏给自己留的一个退路和后手。
“哈哈!先生谋划得好!我还真把这在朝鲜的建奴给忘了。”王瑞拍着脑袋道。
他又不是历史系的毕业生,或是知道自己要穿越的,谁还去把明史背上一遍?再说了,由东林党、张廷玉这些汉奸写就的明史,可信度又有多高?
没长脑子的傻瓜们会信,王瑞可是不信的!
“大人,咱们这次以建奴的名义去打,让在朝鲜的建奴也摸不到头脑。打好打坏,都不会引起任何一方的特别关注。特别是我大明这边,无论是登莱巡抚衙门,还是远在京师的朝廷,都不会收到作战的消息。当然,到时就看大人愿不愿意将建奴的首级拿出来报功了。”方元继续补充道
“报功?哈哈!升官非我愿,但求能杀虏!便依先生所言。陈松,立即下令各部,做好战斗准备!还有,通知龙尽虏,这次骑兵营也要出战!”王瑞哈哈大笑完后,马上下达了战斗******。
考虑到以后的最主要的作战对手一定是建奴,也肯定要进行跨海的骑兵作战。王瑞将龙尽虏的骑兵连扩大了两倍,几乎达到了六百余人,战马一千多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