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意志涅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证人的身份、利用他超强的辩论才能和政治手腕,将证人席变成了向全国发言的讲坛。

    如同6年前那场对他自己的审判一般,希特勒又一次成为了法庭上的焦点,每次发言都能得到听众们持久而热烈的鼓掌喝彩。最终,他不仅使得3名被告只被从轻判了18个月的监禁、让自己的党徒们欢喜振奋,同时也向陆军高层放出了“国社党绝不会想要取代陆军”的保证,令后者收回了对自己的警惕和敌意。

    有的将军开始考虑,国家社会主义可能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它可以用来团结人民,恢复德国原来的地位,再一次使德国军队成为一支强盛和伟大的军队,使国家摆脱丧权辱国的凡尔赛和约的桎梏。最高法庭庭长曾经问希特勒,他不断提到的“德国民族革命”指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希特勒的回答使这些将军们感到很高兴:“这仅仅指的是,拯救我们今天的被奴役的德意志民族。德国的手足受到和约的束缚国社党并不认为和约是法律,而是用强制办法加在德国身上的东西。我们认为,完全无辜的未来一代不应该承受这种负担。如果我们尽我们一切力量反对这些条约,我们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也正是军官团的理念。

    在争取到陆军青睐的同时,希特勒也向大工业家们伸出了橄榄枝。尽管历史上在这个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戈林已经“自杀”,但希特勒惊喜地发现,自己的队伍中完全有一个人能够替代戈林,而且影响力十倍于后者。瓦尔特布罗姆,乃是造船巨头和石油大亨鲁道夫的弟弟,凭借他兄长的关系,轻而易举的就能与那些最顶尖的上层名流取得联系!

    被希特勒委以重任的瓦尔特不负期望,很快就为国社党聚拢了一批有头有脸的人物:前国家银行行长、天才经济巨匠沙赫特,汉堡-美洲航运公司总裁古诺,联合钢铁集团主要董事之一的列昂,以及宾亚德纺织公司总裁威廉均在其中。与鲁道夫交厚的群体,几乎都被吸引到支持国社党的阵营中来了。

    在德国人不可挽回地走向第三帝国的道路上,1930年9月是一个转折点。国社党在全国选举中获得惊人胜利一事,不仅说服了千百万普通人民,也说服了企业界和陆军中的领袖人物:现在也许的确出现了一种无可阻挡的趋势。他们可能不喜欢国社党的煽惑人心的做法和它粗鄙下流的作风,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却唤起了在共和国头十年中、曾经受到如此严重压抑的德国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传统感情。国社党答应领导德国人民摆脱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工团主义,摆脱民主政体的软弱无能。如今,这份狂澜大势已经不可阻挡。

    作为希特勒在政治理念上的“忘年”,方彦自是收到了希特勒满含狂喜的信件。不过现在的他却没有时间到慕尼黑去为对方庆祝。而是马上就要踏上新的出海之路。随着6艘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的尽数完成磨合、形成战斗力,德国海军决定集结这些新锐舰艇,前往大西洋深处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联合破交演习,以便为可能爆发的德法战争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方彦那本公海舰队启示录中,已经明确指出了昔日德国海军的最大问题:那就是根本没有制定出、哪怕是一份与假想敌作战的计划,等到战火真正临头时只能闭港不出。雷德尔决定要汲取经验,将手中的舰队打造成真正能驰骋大洋的锋锐利剑;毕竟,一支能够维护和平的海军,只有是一支能进行战争的海军!

    根据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的调令,方彦将离开西里西亚号前无畏,转往新服役不久的“纽伦堡”号轻巡洋舰上担任二副的职务。这场大演习便有他的一份了。而这个二副的军职,对方彦来说又将是一次全方位的考验;以往他只负责航海的事务,现在却要拓展到整艘军舰的所有领域、并且还涉及到了多舰的联合行动。

    对于高层这份对他关照有加的任命,方彦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期待;要知道中尉虽然在理论上可以担任巡洋舰的二副,但在当前竞争极为激烈的的德国海军当中,坐在这个职位上的无一不是服役时间在15年以上的资深军官。因此,方彦决定抓住这次机遇,将其作为自己实现能力和军衔提升的关键跳板。

    在出海之前的十天时间里,方彦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去:他每天都在纽伦堡号上工作满16个小时,并于休息时间亲临战舰的每一个舱室,对各种设备的性能和作用都加以详细的落实。所幸的是,由于这级军舰本身就是出自方彦的主设,这使得他能够以俯察全局的高度,来进行远较他人深刻的详尽认知。

    十天当中,方彦像一块海绵般,汲取了大量除航海之外的专业知识;当舰长拉莫斯少校再命令他处理相关事情的时候,他便再没有了最初时候的手忙脚乱,而是大部分都找得到问题的关键、并予以对症下药。方彦的实力飞速提升,也使得他在全舰官兵心目中的印象有了明显的改观;同僚们对他的态度大为转变,再不是将方彦视作一个无法胜任自己本职工作的小家伙了。

    9月28日,纽伦堡号轻巡和姊妹舰们如期驶出基尔港,开始了它的远洋巡航。除了6艘新式轻巡之外,还有几艘补给舰和商船已经先行出发,前者的任务是为舰队进行战时的海上加油训练,后者则是在破交的棋盘中扮演潜艇的角色。虽然这看起来不免有些滑稽,但这也同样能对官兵起到锻炼的作用。

第100章 对抗升级() 
海风凛冽,浪涛怒卷,满载排水量9300吨的纽伦堡号在喧嚣奔腾的大洋中劈波斩浪,沿着规划的路线快速疾航。从航海室中望去,舰首冲涌出洁白如银的茫茫水波,宛若两川瀑布在左右两舷冲天喷洒;这番浩大悦目的声势,足以让每一个目睹此番场景的人为之心潮激荡,由衷感受到德国海军的走向强大!

    “航速27。5节,舰首未出现上浪情况。”方彦满意地看着眼前的场景,眼眸深处流露出了一丝喜悦和骄傲。为了让这级巡洋舰具备征战大洋的能力,方彦在设计之初,就着力提升了它的远洋航海性能:其舰首干舷高度在满载吃水下仍能有7。5米,而全舰重心的纵向后移、也有利于船头在恶劣风浪中的昂然抬起。此刻,方彦的手法就得到了实际的检验,虽然船体的横摇幅度由于水上甲板宽度的减小而有些偏大,但对于以海为伴的水兵来说,这点摇晃根本不算什么。

    经过十几天的航行,纽伦堡及众舰通过流冰浮沉的丹麦海峡,以完全等同于实战的航线进入了北大西洋。各舰随即展开了旨在海上补给、侦察搜索、对敌攻击等一系列的联合演练。在这个过程中,尽管5000名海军官兵都全力以赴,但仍是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这让指挥舰队的格兰迪施面色冷峻;不过好在此番并非是实战,他们还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对作战指挥和人员素质的相关改进。

    随着破交演习的推进,飞机的重要性也被越来越深刻的反应了出来。在纵横数千海里的广袤大洋上,单一水面舰艇的侦察范围,就如同足球场中的米粒那般实在微不足道;唯有借助航空器,才能对浓重的战场迷雾有细微的驱散效力。而飞机的数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随着距离的延伸,需要飞机侦察的总面积也将以平方的趋势急剧增加;那些总共只能搭载数架水上飞机的火炮型战舰,根本无法对目标海域实施有效的侦察覆盖。要知道,这个时代的飞机可绝对没有后世那种大范围搜索雷达,发现目标全靠飞行员目测,这便使得飞机的侦察范围是呈线状的,要想实现平面式搜寻,必须要具备充足的数量。

    此外,飞机在火炮校射、以及对商船攻击上的便利,也都在演习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原本格兰迪施还对2艘装甲舰的建造份额被2艘航母取代而颇有微词,但在此刻,他却已是对2艘航母的建成服役报以无比的期盼。诚然,北大西洋的整体海况的确要比其他海区恶劣不少,但在多数时间里,仍旧能允许水上飞机出动,至于从海拔十几米的飞行甲板上起降的正规舰载机就更没有问题了。更何况战舰还可以有限度的规避风暴区,这一切都使得航母能在这片海域中大有可为!

    与此同时,方彦的专业素养也得到了飞速的成长。舰炮、鱼雷、锅炉、主机、电气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以及无线电、信号灯旗等通讯业务、都让他的经历有了极大的充实,并令他从航行、操舵、海图的航海专精真正拓展到了全舰统筹。而军舰上的后勤管理和损管救护,同样使方彦受益匪浅;精通这两项的二副可以让军舰和水兵始终处在最佳状态,并最大限度的减小战斗中遭受的损伤。方彦满怀喜悦地感觉到,如果能让自己在这个职务上磨砺两年,那么他就能实现专业能力的第二次升华,并为今后的战斗指挥打下牢固的根基。

    呼啸吹来的海风日渐寒冷,1930年的岁末在德国海军官兵日复一日的演练中降临到了北大西洋上空。经过两个多月的演练磨砺,从司令官格兰迪施到普通水兵,所有人都对远洋破袭的要点和节奏有了清晰的把握,面对各种情况都应付得熟练了起来。如果此时爆发德法战争,这6艘轻巡就能在补给舰的支持下,对法国的北大西洋航线展开驾轻就熟的袭击,让对方感受到绳索勒颈的痛苦窒息!

    德国海军的这场演习自然没有瞒过邻国英法的耳目。事实上,身处凡尔赛和约压迫之下的德国海军,也没有打算要对英法隐瞒此次远洋训练;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外交争端,雷德尔从一开始就将自家要在公海举行演习的事情正式通告给了对方。而随着演习的继续,英法两国内部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对于英国来说,德国海军的有限复苏无疑是它所乐意看到的。因为这能起到牵制的法国作用,使得当前的西欧格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