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套战术被英立言他们称为“垂钓”,而英立言与僚机扮演的是诱饵。
虽然没有携带重型空对空导弹,但是在“新高峰”基地的对抗训练证明,“垂钓”战术是对付隐身战斗机的有效办法,甚至是唯一办法。要是采用以往的战术,在遇到f…35a的情况下,英立言他们连还手机会都没有。当然,有了之前的胜利,特别是文翰与章晓天联手击落两架f…35a,让英立言等飞行员信心大增。
只是,“垂钓”战术能否发挥作用,还得看鱼儿是否上钩。
很快,英立言驾驶的j…11c就到达了事发海域上空。他知道,这个时候,在他后面还有四架j…11c,分成两个编队,分别在西北与西南方向上,距离不会超过一百五十千米,侧翼安全有足够的保证。需要英立言考虑的只有正面,这也是j…11c能够发挥全部火力,也就是最大攻击力的方向。
只要发现敌机,英立言能在十秒钟之内把携带的十枚pl…12全部打出去。
别说f…35a,即便是f…22a,在遭到十枚中程空对空导弹攻击的时候,也必须规避,绝不敢硬拼。
用高密度的火力来弥补战机性能上的差距,也是对付四代机的可行手段。
简单的说,只有进入到格斗阶段,也就是能用眼睛看到敌机,让格斗导弹的导引头探测到敌机发出的红外信号,三代机才能获得那么一点点反败为胜的机会。只要不是笨蛋,没有哪个驾驶三代机的飞行员会跟四代机进行视距外空战,因此常规战术的要点,就是尽快缩短与四代机的距离。
战术归战术,真的打起来,英立言依然没有多少把握。
英立言并不知道,此时迎面朝他飞来的不但是f…35a,而且数量众多,第一个梯队就有八架。
更重要的是,扶桑空中自卫队吸取了教训,采用了新的空战战术。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四章 大敌当前()
警报响起来的时候,英立言吓了一跳,因为屏幕上同时出现了十多个敌机标示,仿佛空中到处都是敌机。只是,英立言立即冷静下来,因为他马上想到,不可能有这么多敌机,肯定是敌人的电子战机在搞鬼,即通过电磁干扰影响了华夏的电子战机,让电子战机做出了错误判断。
先不说扶桑空中自卫队有没有这么多的f…35a,以及一次能否出动这么多f…35a,只是同时出动十多架f…35a,而且密集的分布在面积不到一万平方千米的区域内,根本没有多大意义。很简单,一个区域内的战斗机太多的话,不但对己方的指挥系统是个巨大灾难,还无法把战斗机的战斗力全部发挥出来。
如果能用四架战斗机完成任务,那么为什么要派十二架战斗机呢?
只是,敌机已经逼近,而且很快就将发射携带的aim…120d。
那么,敌机到底在哪?
英立言没有急,反到冷静了下来。
扶桑的电子战机再厉害,也无法完全模仿f…35a发出的电磁信号,特别是在f…35a为了获取火控数据,用雷达对攻击目标进行持续照射的时候,其发出的电磁信号极为独特,电子战机无法模仿。关键是,f…35a的火控雷达极为先进,也非常昂贵,扶桑空中自卫队显然不会为电子战机配备这种雷达。
跟踪照射会持续几秒钟,而这几秒钟足够让f…35a原形毕露。
与英立言的判断一样,几秒钟之后,屏幕上的数据刷新,只剩下了四个敌机标示,就是四架f…35a。
只是,这个时候,雷达告警机发出了警报,表明英立言的j…11c已被锁定。
“102,跟上!”
“明白。”
英立言哪敢迟疑,立即呼叫僚机,同时控制战斗机转向。
他没有启动雷达,主要是距离太远,超过一百千米,而且四架敌机在东北方向上,与在超低空隐蔽待命的两架j…11c的距离也在六十千米以上。虽然这个距离已经在pl…12的攻击范围之内,但是两架j…11c首先得把高度提高到五千米以上,再用雷达锁定目标,然后发射导弹进行攻击。显然,至少需要半分钟,而那四架f…35a显然不会给它们这么多时间,必然抢先发射导弹。如果英立言在这个时候主动迎战,最好的结果也只是让敌机放弃攻击,缩短跟敌机的距离。但是只要敌机的飞行员没有丧失理智,就会转向,保持距离,充分利用隐身优势。再说了,如果杀来的不止四架f…35a,那么英立言主动冲上去就等于把自己送到了其他敌机的枪口之下。
显然,英立言不会做这样的傻事。
英立言没有逃离战场,只是转向九十度,也就是做了一个切向规避机动。等到雷达告警机停止啸叫后,英立言驾驶战机转向一百八十度,朝原先所在空域飞去,僚机始终跟在后面大约十千米处。
四架f…35a没有再次用火控雷达锁定英立言,似乎已经飞走了。
当然,英立言没有这么认为。
他开始采用的切向规避机动是应付中程空对空导弹的常规战术,也很有效。只要扶桑飞行员有那么一点点基本常识,就会继续缩短跟j…11c的距离,在短到j…11c就算进行切向规避机动也无法飞出aim…120d的攻击范围之后才用雷达锁定。当然,这个距离很短,最多不超过四十千米。
其实,这就是英立言想要的结果。
在他回到原来的航线上之后,如果f…35a在四十千米之内发起攻击,那么在超低空隐蔽待命的两架j…11c差不多恰好在f…35a的正下方,甚至在侧后方。此时,两架j…11c的突然袭击就足以解决战斗。只要扶桑飞行员不是头上绑着布条的狂徒,在遭到攻击后就会放过英立言他们。
当然,这个战术能否奏效,取决于敌机飞行员是否足够自信。
十多秒钟之后,英立言驾驶的j…11c还没回到原来的航线上,雷达告警机再次发出刺耳的啸叫声。
怎么这么快!?
英立言吓了一跳,因为在他的判断中,那四架f…35a此时应该还在八十千米之外,没有到发射aim…120d的理想时机。
紧接着,英立言就明白为什么了,因为雷达信号来自低空。
在低空,还有四架f…35a!
“102,规避导弹!”
英立言根本没有半点迟疑,立即拉起了操纵杆,同时将油门推到底,j…11c咆哮着冲向苍穹。
在他后面,僚机几乎同时开始全速爬升。
因为在接敌的时候就抛掉了副油箱,加上已经寻落了一个小时,烧掉了一些燃油,所以j…11c很快就达到了最大爬升速度。只是,英立言觉得不够快,因为这个时候能以多快的速度爬升,决定着他的生死。
距离,实在是太近了,不到四十千米!
不出所料,在用雷达照射j…11c的时候,四架f…35a就发射了aim…120d,以此节约几秒钟的宝贵时间。如此近的距离,切向规避根本没有用,因为j…11c无论如何都无法在被导弹击中之前飞出导弹的动力射程。唯一的办法就是爬升,争取在被导弹击中之前把高度差扩大到一万米以上。aim…120d进行仰射的时候,最大高度差只有一万米。超过一万米,导弹就很难跟上目标。此外,势能会随着高度提升,动能将会同步降低,因此就算导弹追了上来也没有足够的动能进行机动。只不过,对战斗机来说也是如此。在爬升的时候,战斗机的速度急剧降低,同样无法做高过载机动。战斗机唯一的优势就是发动机会一直提供推力,而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只能工作几十秒,因此在某个恰当的时间点上转向俯冲,就能够摆脱从下方射来的导弹。
这个时间点极为重要,也很难把握,飞行员只能靠经验做出判断。
顶住爬升时产生的巨大过载,英立言时不时回头张望一眼。很快,他就看到了那两枚脱着白烟的导弹。不是导弹发出的白烟,而是导弹从水汽稠密的低空飞过的时候所产生的自然现象。
导弹也在爬升,表明已经盯上了英立言的j…11c。
不多时,导弹告警机响了起来,表明导弹的导引头已经启动,进入自导阶段,而发射导弹的f…35a没再用雷达照射英立言的j…11c。从这个时候开始,导弹能否打中,就得看自身的本事了。
英立言并没有感到轻松,回头张望的频率也提高了好几倍。
虽然进行过这方面的训练,但是谈不上什么经验,毕竟在训练中不会使用导弹,最多只是让扮演敌机的战斗机用雷达持续照射,模拟导弹的攻击过程,所以该如何规避已经追上来的导弹,英立言没有经验可言。
两枚导弹变得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近,就如同两个挥之不去的梦魇。
巨大的压力,准确说是恐惧,让英立言喘不过气来。类似的情况,他在训练中设想过很多次,只是真正面对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根本没做好思想准备,也许永远都无法通过训练做好思想准备。
是死是活,就看这一博吧!
感觉到再过两秒钟就会被导弹击中时,英立言没再多想。在他的控制下,j…11c越过了爬升顶点,翻滚着转为俯冲,同时抛出了大量干扰铂条。虽然只是一刹那,但是英立言清楚看到了那两枚擦肩而过的导弹。其中一枚在j…11c后方数百米处,也就是刚刚散开的干扰铂条中引爆,另外一枚径直飞走了。
“102,呼叫102,听到请回答。”
死里逃生,让英立言暗自窃喜,不过他没有得意忘形,立即呼叫了僚机。只是,没有人回答,有的只是电流声。
“102,老莫,呼叫老莫,听到请回答。”
这个时候,屏幕上的数据刷新。就在英立言下面,两架j…11c正在与四架敌机交战,而且处境很凶险。
虽然f…35a的机动性能备受诟病,即便是花旗空军都难以忍受,认为f…35a并不是一种合格的战斗机,但是在本质上,花旗空军处处针对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