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上讲,正是第三护卫群进入东海,表明扶桑当局没有进行停火谈判的意思,华夏才走出了这一步。”
“难道说,扶桑还有能力打下去?”甘古特问了一句。
“只要我们继续提供支持,扶桑就能打下去。”特鲁尼提克雷格回答了这个问题。“虽然事实如此,但是谁也不能否认,那艘驱逐舰就是在领海内被鱼雷击中,而且第三护卫群的另外六艘驱逐舰全部被击沉。可想而知,宫本三郎这个时候受到的压力,肯定要比五角大楼那些将军开始给我的压力大得多。不管怎么说,我才是花旗军队的最高统帅,而宫本三郎只是政府首脑。如果扶桑国内的主战派利用此事,那么就算我们不想参战,恐怕也会给我们制造参战理由。到时候,只要扶桑本土遭到攻击,我们需要考虑的就不是要不要参战的问题,而是要跟华夏打一场何种性质的战争。”
“从外交上讲,我们现在没有任何理由反对扶桑进行反击。”甘古特叹了口气,“如果我们的立场出了问题,那么肯定不是扶桑一个盟国,而是所有盟国将怀疑我们的能力,或者说我们捍卫盟国安全的决心与意志。也许在短期内,这个问题不会产生多大影响,可是从长远来看,只要我们在这个时候因为不想参战而表现出软弱的一面,那就必然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失去所有盟友。”
“难道说,我们就应该为扶桑而战?”克雷格看了甘古特一眼,说道,“要知道,制造这场冲突的是扶桑,不是华夏。虽然在安理会上,华夏外长没有拿出确凿的证据,但是没人敢保证华夏手里没有确凿证据。以华夏当局过往处理类似事件的一惯手段,只要没到别无选择的地步,就不会把事情做绝。换句话说,如果华夏手里有确凿证据,我们就没有理由出兵参战。”
“如果有,为什么不拿出来?”
克雷格微微一愣,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国务卿的问题。
“别忘了,华夏已经控制了局势,还接走了所有人员。”
听到特鲁尼这么一说,甘古特的眉头跳了几下。很明显,他开始忽略了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当然,这并不表示华夏一定掌握了确凿证据,但是可以肯定,华夏肯定掌握了对扶桑极为不利的证人。”
“果真如此的话,我们确实没有理由出兵。”
特鲁尼长出口气,又说道:“只是,你说得也有道理。扶桑是我们的盟国,而我们有几十个盟国。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抛弃扶桑,哪怕扶桑是罪有应得,其他盟国必然会对我们的同盟承诺产生怀疑。”
“问题是”
特鲁尼压了压手,让克雷格闭上嘴,又说道:“我们不能放弃扶桑,也不能因为扶桑犯的错误就跟华夏为敌,所以我们得设法在局势失去控制前结束这场冲突。如果华夏当局有相同的意愿,就应该知道现在在外交上做出让步的重要性,毕竟适当让步不会有多大损失,却能换来更宝贵的东西。”
“我们得尽快跟华夏当局沟通。”甘古特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特鲁尼的意思。
“你去找华夏外长谈谈,毕竟外长更容易说话。有结果后向我汇报,我会在必要的时候跟华夏元首通电话。”
“行,我现在就去找他。”
甘古特没多罗嗦,告辞离开了白宫。
其实,甘古特并不是主战派,也不是盲目的和平主义者,而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开始的时候,他就看了出来,特鲁尼没直接否决参联会主席提出的部署方案,不是说特鲁尼打算跟华夏打一场全面战争,而是拿前期军事部署满足军方的要求,避免军方在参战问题上继续向白宫施压。
如果说有谁愿意卷入这场冲突,那就肯定是五角大楼的那些将军。
特鲁尼非常圆滑,不过他获得的也只是进行外交斡旋的时间。就像他自己说的,如果华夏因为扶桑的报复行动对扶桑本土实施军事打击,那么不管他怎么想,花旗出兵参战就成了定局。
那么,华夏当局,特别是华夏元首认识到了这一点吗?
担心这个问题的,显然不止是甘古特。
在他离开之后,特鲁尼再次跟伊万国总统通了热线电话。只是这一次,特鲁尼不是请伊万国总统出面向华夏元首施压,而是让伊万国总统转告华夏元首,如果局势失去控制,花旗除了出兵参战,没有别的选择。当然,也可以看成是在委婉的警告华夏当局,千万别把战火烧到扶桑本土。
为此,特鲁尼特别在电话里面提到花旗与扶桑的同盟条约具有法律效力,即不在总统的管辖范围之内。
特鲁尼也相信,华夏元首必然不会忽视如此明确的警告。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九章 委婉警告()
伊万国总统打来电话,并没让赵耀国感到惊讶。碰巧的是,李佑廷在这个时候来到了元首府。
“说客。”
“花旗总统让他出面斡旋?”
“算不上斡旋,更像是在警告我们。说什么只要发生让花旗不得不参战的事情,那么就算特鲁尼不想卷入这场战争,他也无法废除与扶桑的同盟条约。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威胁。”
“特鲁尼为什么没有亲自给你打电话?”
“这样的话,显然由另外一个人来说更加合适一些。”
“伊万国总统的态度呢?”
“依然保持中立,只要冲突在可控范围内,伊万国就不会插手。”赵耀国笑了笑,又说道,“那家伙是个老狐狸,我们在这边闹得越厉害,伊万国的日子越好过,与当年伊万国出兵中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一样。再看长远点,如果花旗卷入这场战争,哪怕出兵参战,只要冲突最终能通过谈判解决,伊万国也能受益。别忘了,伊万国是最主要的石油输出国,而且石油与天然气的出口收入占其外汇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不出所料的话,在冲突结束后,花旗就会设法抬高石油与天然气的价格,以此打压我们的经济,伊万国则会在这个时候迎来第二个黄金时期。”
“这么说,伊万国总统并没有斡旋调解的意思?”
“差不多吧,不过面子上的事情还是得做。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才拿到的。”李佑廷把一支录音笔放到了赵耀国面前。
赵耀国微微一愣,不大明白的看着李佑廷。
“这就是一名肇事者,也就是扶桑防卫省情报厅的情报人员为了自保录下的,他跟大正光一的谈话。”
“与冲突有关?”
李佑廷点了点头,说道:“大正光一亲口给他的下的命令,让他组织与实施针对我国海警巡逻舰的袭击行动。”
赵耀国略微迟疑了一下,把手缩了回来,没碰录音笔。
“此外,我们还找到了一些勉强算得上是证据的东西,比如在幸存肇事者的衣物上发现了一些军用炸药残留物。只不过严格说来,这些都算不上证据,比如军用炸药有数百种,而且很多国家都有,未必能跟扶桑扯上关系。真正有价值的就是这份录音。我们的技术人员检查过了,现场录下的,没有篡改痕迹,经得住考证。”
赵耀国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李佑廷的意思。
李佑廷迟疑了一阵,才说道:“特鲁尼已经通过伊万国总统发出警告,哪怕有很大的水份,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如此明确的信号。更何况,特鲁尼也没乱说。如果真的出现让花旗不得不出兵的局面,那就不是特鲁尼能够控制的了。虽然有理由相信,花旗不会为了扶桑跟我们全面开战,但是花旗出兵参战必然会让局势变得更复杂,也就更难以收场。像你开始说的,伊万国总统乐于见到我们跟花旗拼个两败俱伤,好坐收渔利。很明显,还有很多国家也在打这个算盘。”
“你是说,我们该见好就收?”
李佑廷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没有这个电话,我会赞同你的观点。只是,在接到伊万国总统的电话后,我觉得时机还没成熟。”
李佑廷眉头紧锁,不过没有多说什么。说到战略眼光,李佑廷远不及赵耀国,他有自知之明。
“其实,现在的局势很明朗,一点都不复杂。特鲁尼通过伊万国总统警告了我们,意图其实很明显,即试图让我们相信,局势即将失去控制,就算是花旗总统,他也无法对抗参战意图明显的国内势力。没错,确实存在这种可能。问题是,特鲁尼会让局势失去控制,会把花旗带入战场吗?换个角度来看,出兵参战能给花旗带来什么?”赵耀国长出了口气,又说道,“很多人把特鲁尼看成是一个没有治国经验的商人,而大家看到的只是表象,并不是真正的特鲁尼。他在住进白宫之前确实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可是没人能否认,他同样是一个很有理想的政治家。如果不是,他为什么要参加总统大选?难道说只是当腻了亿万富翁,想住到白宫去过把瘾?”
李佑廷叹了口气,又点了点头。
如果说在最初的时候,他也认为特鲁尼是个商人,那么在经过了两年多的观察后,李佑廷已经可以肯定,特鲁尼是一个非常有能力,也很有想法的政治家。更重要的是,他愿意为了理想采取行动。只是这一点,特鲁尼就比花旗过去的两任总统强得多。他还有非常敏锐的眼光,总能一下就抓住事物的关键,而且采取最有效的手段来解决问题或者达到目标。如同在竞选中做出的承诺,特鲁尼还是一个典型的爱国主义者,即他所做的一切,从根本上讲都是在维护花旗的国家利益。他还非常善于通过伪装改变别人对他的看法,比如通过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发表一些毫无依据的言论,让外界把他看成是一个口无遮拦的政治白痴。在必要的时候,他还会把自己装扮成捍卫花旗利益的斗士。正是这具有高度迷惑性的外表,让很多人忽视了特鲁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