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这不是宝钞,就跟王朝更迭要重制铜钱一样,百姓们也较易接受,再加上东乡县只是个小县城,商品经济并不发达,所以货币和金融改革的难度并不大。
统一货币和掌握制币权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杨明新成立的东乡县军政府也因此赚了不少差额。汉家营此时已经更名为汉家军,因一切以军事为重心,便成立了军政府。
除此之外,杨明还将城外的流民重新登记造册,将他们编入了新的户籍,鼓励他们开垦荒地,重建家园。军政府免费提供农具和粮种支持,而且军政府还允诺,凡是自己开垦的可永久作为其私人土地,任何不得干预。
这样一来,许多流民对于军政府的政策自然是踊跃支持。
一些人甚至忘了杨明等人只是朝廷眼中的流贼,而把杨明当做了真正的朝廷官员,在离开县城去外开垦荒地之前,这些流民们都感恩戴德地朝县衙方向磕了头。
毕竟,如今,真有人来管他们了,终于给他们安置家园了,一些流亡了许多的人都落下泪来:“青天大老爷啊,总算碰到肯收留我们的好官了啊,呜呜!”
东乡县虽然同明末其他县一样,历经两百多年的土地兼并后,大量土地集中到了少数官僚士绅手中,但东乡县也有特殊地方,就是他曾遭过一定程度的兵祸,有许多自然村落都成了废弃村落,所以这些流民开垦土地的效果也很明显,没多久,就有许多像当年汉家村一样的新村落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
初步改革后,终于在占领县衙后的第三个月,也就是崇祯十五年正月,杨明开始了春季招兵工作。
“咚!”
“招兵了!招兵了!东乡县军政府通告:凡是十八岁以上,三十五以下的男子,都可手持户籍证明到汉家军办事处报名参加汉家军的选拔考试,一旦被录用为汉家军的战士,新兵最低可享受年俸二十元以及各项福利,具体请见附文;另外,凡有功名或识字的人和原有官军可直接优先录用,优秀者可直接作为后备军官培训”。
三日后,东乡县的每个乡镇都有几个更夫敲锣打鼓的,一边念着通告的内容,一边将贴有通告的木板的展示给各乡镇的百姓。
好男不当兵,是老百姓的普遍思想,但架不住汉家军的优厚待遇和汉家军早已植根于当地百姓心中的美好形象让许多百姓都心甘情愿地让自己的儿子或丈夫去报名参军。
短短半月的招兵工作,就有一万三千多人来报名。
“公子,一万多人啊,要是全部留下来,我们汉家军都可以占领夔州府了!”兰官伟拿着一份名单对杨明说道。
杨明新成立了一个参谋部,以兰官伟为参谋长,并招聘了几个懂些兵书且老实听话、出身贫寒的生员或童生为参谋,参与日常军队机关事务处理。
之所以任兰官伟为参谋长,一是兰官伟读过书在边军里当过总旗,二是自从组建汉家营以来,他也是接受近代军事知识最快的人。
尽管比其他人要优秀许多,但兰官伟在有些方面还是跟不上节奏,比如这次,杨明就一口否决了他的建议:“不能全都留下,这些应征的子弟大都营养不良,且血性不足,秉性懦弱,需要严格选拔出意志坚定、体质或素养优良的人才可锻造成精兵,兵在多不在精,这是我新拟的考核方案,你立即拿去参谋部,让他们立即抄写几十份发放到各级军官手中。”
“是!”兰官伟立即应了一声,就拿起《新兵考核方案》看了几遍后就感叹道:“难为公子想得出来,要是照这上面选,能留下一半人都不错了。”
一万多应征新兵的初步考核就是沿着汉家村到东乡县城这一段官道上进行长途拉练,条件只有一个,一天之内跑完,要么是跑不完自动放弃要么是花费时间超过一天被淘汰,总之,正如兰官伟所说,这一次就刷下来六千多人。
“瞧瞧你们这些没用东西,老子当初来回跑也没用一天,还顺道占了县城,你们一个二个还累得跟狗一样,给老子全都站起来,别他妈的趴在地上,明天还要进行基本的队列训练,如果左右转都不会或者太笨的人还是趁早走,免得明天丢人!”
现为第四标新兵考核教官的徐勇双手叉着腰站在一巨石上喊道。
“那教官是谁啊,跑了这么久还有力气在那里吼叫?”
“你不知道他,他就是徐教官,听说他是秘书处知事徐水仙的弟弟,徐水仙知道吗,跟着杨公子一起建立汉家村的老村民,听说还是官家的姘头呢?”
“哦,照你这么说,那他还干嘛还来做这个苦差事,每天跟着我们一起跑?”
“谁知道呢,也许官家就是这么个公私分明的人,不因为他是徐知事的弟弟就偏袒他”,这人还没说完,徐勇就一鞭子甩了过来:“谁要是再乱嚼舌根子,老子就让他立即淘汰出局!”
“公子,连续五天的考核工作结束了,共有四千七百人留下,其中有一百七十六人还是因特殊条件录用的,要么是认得字的,要么是会操作火炮火铳之类的,要么在官军里当过武官等”,很快,兰官伟就拿了一份缩水许多的名单给杨明。
“看来我的考核条件还是太严苛了点,我还以为怎么也得剩下六千人啊,要不你再去选几百人,凑足五千整数吧,等选兵结束后就开始训练,估计朝廷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杨明不相信朝廷不会对失去一个县城而视而不见,特别是在朝廷管制力度较强的四川地区,所以他必须抓紧时间,争取在三月之内训练处一支精兵。
第六十一章 少爷我天天都需要你()
汉家军现有战士五百员左右,可眼下一次性就扩大了十倍。
按照新兵来,老兵则优先录用为军官的原则,以前的汉家营老战士最差也能当什长,但其中大多数战士虽然参加过实战,知道在战场上怎么听从指挥怎么杀人,其军事知识和指挥能力并没有得到训练。
因而,杨明在提拔这些老战士之前,必须得加以训练。
为此,杨明专门拨款建立了汉家讲武堂,以专门培训中下层军官。
讲武堂最高管理人则是祭酒,由杨明亲自担任,下属学正和博士也就是军事教官和政治教官。
而原汉家营的队正则作为第一期学员,并计划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因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要成为指挥数百人的标统,必须进行培训。
而原有的什长则直接提升为队正,伍长提拔为什长。而以前的汉家军老战士则作为第二期学员同新招徕的因具备基本军事知识或文化知识的新兵一起接受两个月的培训,以期他们以后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指挥官。
第一陆军士官学校建立在汉家村,以原有营地为基础建设校园,并以原来的校场为训练基地。
这样一来学校建成时间也不慢,预计不超过半月,第一期学员就可直接入校学习。
军事教官自然是杨明和兰官伟还有几个被俘虏的官军把总、总旗等低级武官,连巡检司的经历也被破格提为学正,另外几个会操作火铳和火炮等火器的官军以及关家铁场的老工匠也被授予了博士之职。
第二期学员则要和五千新兵一起接受军事训练,但他们接受训练的日期缩短为一个月。新兵则是三个月,而同样作为第二期学员的老兵则先任新兵伍长之职,亲自带着新兵训练。
既要管理东乡县的行政事务,又要着手扩充和强化汉家军,忙得焦头烂额的杨明在成立参谋部后又成立了秘书处,而云蝶和徐水仙则成为了上文所提到的秘书处知事。
徐水仙负责选取最紧急最重要的事务禀报给杨明,云蝶则负责安排杨明的日常行程。
本来,杨明也想让堵小媛在自己身边做事的,这样也可以谈谈恋爱什么的。可堵小媛去执意要继续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村里本就教师急缺,兰大夫和云蝶已经被调走,要是堵小媛再被调走,汉家村的山洞学校可就真没老师了。
好不容易可以谈场恋爱,杨明可不想来个异地恋,直接就将隶属于单家的西林书院半抢半赚的收购过来加以扩建,专门作为东乡县的第一个小学,且汉家村和低收入家庭可免费入学,而士绅家庭的孩子则需缴纳学费,而教师则直接从本来已经罢黜回家的县学老儒和生员中录用。
除了及个别坚持不给流贼做事的顽固士子外,其他的儒生都架不住杨明的威逼利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堵小媛自然就来了县城,并成为了西林书院的院长,杨明也常以关怀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生活情况的名义来巡视学校。
除了成立秘书处,杨明还将权力下放,为的就是给自己减负。
比如东乡县的日常行政事务则全交给了归崇春,可以说归崇春现在已经成了县衙名副其实的当家人,比他当初当典史还要风光。
杨明干脆就让他当了县丞,而不太熟悉行政事务的张员外则成了主簿且兼任汉家营的总后勤部部长,并专门负责汉家军的后勤保障。
而兰大夫成了典史后基本上也是威风八面,全县的刑事与治安的事件都是他负责,杨明还专门从淘汰下的壮丁中选拔出五百人成立一个警备团,且由他亲自担任警备团守备,以镇压大小邪恶势力。在兰大夫的铁血管理下,东乡县的治安情况得到大幅度提升,但县衙大牢却加修了好几间。
“公子,这是张主簿送过来的关于汉家军新兵所需被服、棉衣、布鞋的采购数目。”
“公子,这是归县丞送来的关于东乡县最新开垦出的田亩数目。”
“公子,这是兰典史关于近期的东乡县治安情况报告。”
徐水仙抱着一沓文件走了进来,她现在每日要帮杨明看各种卷宗文件不下百份,还得做初步的数据统计,可以说她现在的业务处理能力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