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天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防备太平天国红海军主力很可能会乘胜北归来找自家的麻烦,弗雷德里克?海恩斯和亨利?凯派勒在反复思索了数日之后,凯派勒率着他的印度洋舰队主力火速离开了孟买,在亚丁湾与西班牙和葡萄牙友军的舰队汇合。提前做好了进行一场海上大决战的所有准备工作。

    但弗雷德里克?海恩斯和亨利?凯派勒再次做了无用功,因为红海军的公海舰队并没有转身杀回北印度洋,而是扭脸东去了。

    一八七零年三月。罗大纲和他的红海军公海舰队又突然出现在了已被大英帝国建成了新南威尔士、塔斯曼尼亚、西澳、南澳、维多利亚及昆士兰六个各自为政的殖民区的澳大利亚。

    而随同红海军的公海舰队一起到来的,还有红军远征军序列中林元勋所指挥的红二十九军。

    南非、澳大利亚的英国势力彻底被清除。

    在林海丰策划着这一系列行动的同时,自然也不会完全置布尔布隆最为担心的事情于不顾,那就是还要为已经在加尔各答变得惶惶不可终日的法兰西亚洲舰队司令官鲁约里减压。

    当然。林海丰为鲁约里减压的行动不是在海上,而是来自于陆地。

    在海上阻碍已被完全清楚之后,盟军南亚战区司令官陈宗扬除去对南洋诸岛所盘踞的协约国残余势力的自由自在的清剿之外,还做了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应暹羅王国之邀。将红六军派进了暹羅。

    之后,红六军又进入贡榜王国,与此同时,鲁约里所接到的来自盟军联合舰队司令部的命令是,如果觉得加尔各答难以继续驻扎的话,可以随时转港暹羅和安南特别区。

    不过,鲁约里却没有转港。

    原因之一,是鲁约里还算是个战士。虽然鲁约里很清楚在凯派勒的印度洋舰队主力跑到了孟买之后。自己的日子将会变得更加难过。但是。毕竟担心之下的英国皇家海军一直还未有要对自己下手之意,如果这么的就跑了,显然实在是有伤大雅。

    其次,随着太平天国红军进暹羅,转战贡榜,孟加拉湾早已经成了一个良好的“避风港”。如果真的发生了难以抗拒的危机,到时候再考虑挪挪窝。岂不是更好?

    随着战局的发展,“孤悬”加尔各答的鲁约里越来越不着急。然而,真正地孤悬在新加坡和马来亚岛上的海峡殖民地军团司令官张伯伦,还有那位海峡殖民地的总督沃德先生,却是天天急得火上房。

    要知道,弗雷德里克?海恩斯和亨利?凯派勒是跑到孟买舒服去了,可留下来的,却还有万余名大英帝国海峡殖民地军团的官兵,以及不少的帝国侨民,这么多的人,没有来自外面的各种补给,显然是无法长久混不下去的。

    于是,如果能够帮助沃德和张伯伦,就成了弗雷德里克?海恩斯和亨利?凯派勒一块儿心病。

    在最初的日子里,已经被太平天国红海军那来无影去无踪的鱼雷给打怕了的凯派勒将军,抱定了打死也不肯再向海峡殖民地靠近半步的主意,任你海恩斯大人磨破了嘴皮子,我就是不动。

    但耗了近半年后,眼见海峡殖民地还是完好无损,再加上留守的张伯伦和沃德又下了再不提供补给就直接向海峡对面的太平天国人投降的最后通牒,凯派勒也只得硬起头皮,胆战心惊地开始了对海峡殖民地的补给行动。

    第一次试探性的对海峡殖民地的补给行动很顺畅,没敢深入马六甲海峡,而是一接近马来亚就赶紧找个地方进行卸载的补给舰队,安全地为海峡殖民地军团提供一船生活物品。

    但到了第二次,凯派勒对海峡殖民地的补给行动就惨了。

    三艘装满各种军用及民用物资的商船刚一接近马六甲海峡,其中的两艘竟然就不明原因地起火爆炸,随即沉入海底。唯一值得凯派勒庆幸的,是参加本次护航行动的四艘战舰,都严格地执行了他的命令,不是走在被护航商船的前面,而是仅仅只是远远地跟在被护航商船的屁股后头,总算是还都能完整归来。

    第二次补给行动所蒙受到的重大损失,并未令海恩斯感到死心。原因很简单,尽管补给商船三损其二,可毕竟还有一艘商船成功卸载,并完好归来。

    于是,在海恩斯一再坚持下,类似的补给行动依旧还在继续着。

第六八五章 指点江山(二)() 
依照前两次实施补给行动中所获得的宝贵经验,海恩斯帮助凯派勒制定了一种全新的补给行动方案,即采用少批次、多数量的方式和方法来减少行动当中的损失,最大限度地为海峡殖民地军团提供各种所急需的物资。( )

    这种羊群般的补给办法果然奏效,尽管行动中每次都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海峡军团的补给却始终没有中断过。

    直到一年多后,海恩斯才终于发现,他所做的这一切,原来是真的错了。

    因为自一八六九年年底开始,他自己所接收到的来自他的帝国补给陡降,而到了次年的年中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收到过任何一船来自他的帝国的补给。

    林海丰虽然不愿意让红海军的公海舰队过早地去跟英国人的印度洋舰队主力直接硬碰硬,但却很乐于在英国人这支庞大舰队的后勤补给上做文章。

    他不仅极其阴险地将那个孤零零的海峡殖民地,作为一个沉重大包袱依旧留给海恩斯和凯派勒来背着,还在出兵扫平英国人在南非开普殖民地的同时,即对南印度洋展开了封锁。

    而当罗大纲的公海舰队完成了将林元勋的红二十九军送上澳洲大陆的任务之后,南印度洋就更像是被安装上了一道铁闸门,英国人要想再给海恩斯提供什么给养的补给,简直是连门儿都没有。

    海恩斯和凯派勒已经成了被林海丰关在印度洋这个大笼子里的两只饿狗。

    林海丰意思的很明白,要么你海恩斯和凯派勒识相,自己主动打起铺盖卷儿赶紧从印度洋滚蛋;要么,咱们就先慢慢地耗上些日子,等到我高兴的时候,再最后收拾你。

    如今,守在新加坡的张伯伦和沃德的苦日子,终于要熬到头了。

    张伯伦和沃德虽然很清楚自己早晚会挨上海峡对面的太平天国人的狠揍,但是,他们唯独不相信的。就是会在一八七一年二月十四日之后的几天里能遇上厄运。

    对于自己的对手,张伯伦和沃德不仅没有糊涂到一无所知的地步,恰恰相反的是。他们还很有点儿研究。

    当然,在这方面,张伯伦和沃德得发自内心地感谢那位两年前就已凄惨病死在他们身边儿的额尔金伯爵——詹姆斯?布鲁斯。

    因为这位额尔金伯爵虽然死了,可他却并没有将他在太平天国所获得诸多宝贵知识与经验一同带进他那寒酸的坟墓里。

    正是通过这位额尔金伯爵所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张伯伦和沃德对自己对手们的习性甚至民俗了解,那是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熟知的程度。

    于是,在掰着指头地苦熬那一个个已经完全没有了希望的日子的时候,张伯伦和沃德尽管已经对啥都变得不相信,却始终可以坚守着这样的一个信念:

    在每年的太平天国人的新年那几天里。那是绝对安全的难得好日子。

    于是,当一八七一年的太平天国人的新年又到来了的时候,惊恐的恨不能每日里都是寝食难安的张伯伦和沃德,终于又跟一八七零年的太平天国人的新年期间一样,获得了难得轻松的几天好日子。

    新加坡、马六甲的英军在十四日的晚餐,是极为丰盛的。

    由于极度恶劣的环境逼得他们就是在本应万民欢庆的圣诞之夜,也不得不要瞪大一双双眼睛,防备着太平天国人随时可能发起猛烈打击。一年中所有的郁闷。也就只能都放在太平天国人的除夕之夜来尽情地发泄了。

    与去年的太平天国人除夕夜一样,在新加坡的张伯伦和沃德又聚集起了身边儿一切有头有脸的人物,开始了彻夜的痛饮和狂欢。

    与去年相比,所有能够参加这场盛宴的人,一个也没有变,唯独变了的。是痛饮的更痛,狂欢的更狂。因为所有人都已经丧失了对明天的期望。

    然而,张伯伦和沃德没有想到的是。今年已非去年。

    在此时的居港,已经被一部《红色巾帼》感染的热血沸腾的红海军第一陆战师官兵们,放弃了他们那本该是喜庆的除夕之夜,斗志昂扬地登上了港湾内静候着的一艘艘运输舰船,庞大的运输舰群在兰芳特别区分舰队护卫下,开始向着他们盘踞的新加坡港全速破浪前进。

    身为本次登陆行动总指挥的柳喜河少将,挺立在兰芳特别区舰队旗舰“坤甸号”之上。

    而在搭载着战场救护队的运输船上,他的妻子齐晴,怀里紧抱着急救箱,正与战场救护队战友们围坐在一起,哼唱着一曲又一曲优美的歌子……

    四月十七日,林海丰的手中,多了一封陈玉成发自居港的战报:

    我红海军陆战一师已全面占领新加坡,毙伤俘敌近万,英酋张伯伦、沃德俱亦被生俘。我军仅阵亡十七人,伤两百余……

    林海丰想得到的结果得到了,正是出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红军官兵伤亡的目的,他才让张伯伦和沃德继续苟延残喘了近两年的漫长时间。

    而正是这种只要能够降低红军和红海军将士们的损失,就可以根本不考虑时间的做法,还使得林海丰得到了一个他最为想要的东西,那就是终于等到了名正言顺地对沙俄人动刀子的机会。

    尽管那位那位高加索军团司令官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元帅天天喊着用不了几个月就可以完全摆平阿富汗,但是直到时光都已经进入了一八七零年,亚历山大二世沙皇陛下依旧还是只听见巴里亚京斯基元帅的叫,却始终见不到阿富汗真正被摆平的样子。

    与林海丰相反,亚历山大二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