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说的对,所以……”
“唉,所以哀家就要背黑锅?”慈禧抬起头,看看普拉雅廷,长叹了口气,“哀家其实是不想和他们折腾了,哀家也可以不问朝政。不过,哀家没罪,他们想得到那个什么罪己懿旨,哀家是不会满足他们的。”
“罪己不罪己的谈不上,不过,这个权力的交替总还是要有个说法的。依我看,您大可不必与他们较这个劲。”普拉雅廷心里暗暗吐了口气。说实在的,不知道怎么的,他还是真有些怕这个女子。
“较劲?”慈禧一伸头,呸的朝脚下吐了一口,“您真以为他们是憋着什么好屁啊?他们不过希望得到的就是……就是叫哀家公开承认与您之间那种说不清楚的关系而已,想看看哀家的笑话。为这点子事情,他们可是没少在背后臭臭哀家了。这些狗东西,不过就是想为以后彻底清除哀家找个借口罢了。”
“不会的,议政王阁下曾经保证过,绝对不伤害到您的个人。”普拉雅廷此时倒有些为这位年轻的太后感到了一丝的伤感。他搞不明白,一个拥有着全天下财富的“巨人”,为什么却不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真正生活?太后也是人,既然已经寡居,总还是需要一个两情相悦,这本来就应该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可在这里,却被扭曲成了一种为人人似乎都所不耻的邪恶。
“笑话,哀家要是活着,奕忻他们会过得安稳?”慈禧轻哼了几声,“不要说是奕忻他们这些奴才,就是您的那些朋友们,恐怕也是巴不得哀家死了才痛快。”
“您想的太多了,我以我的人格担保……”
“算了,”慈禧笑着摇摇头,“哀家也是真的累了,想好好休息休息。为了不给别人碍眼,哀家打算……哀家打算了三个去向,可就是不知道他们同意不同意啊。呵呵,人在矮檐下,还真是不能不低头哦。”
说完,她目光直直地望着菩提雅廷。
菩提雅廷微微低了下头,从这位刚硬的年轻太后眼睛里,他居然看到了一丝的哀怜,“太后陛下,如果可能,我愿意为您效劳。”
“这里肯定是不能住了,”慈禧语气里带着哀怨,“唉,哀家真想像以前闲聊时说的那样,和您一起到你们的那个富饶土地上住上一阵子,可惜,可惜您不会这样,因为您不会离开这里。剩下的两条路也只能是要么去热河避暑山庄,要么就是圆明园了。搬出去了,既可以远离这里的尘嚣,又不碍他们的眼。当然,哀家一走,也许不少人会感到不安的,哀家也不想叫他们想三琢磨四的。无论哀家去哪里,都可以由您的军队来看护,谁都放心。怎么样,哀家的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不……不过分,”普拉雅廷犹豫了一下,点点头,“我会和他们商议商议。热河太远了,沿途怕是也不方便,搬到圆明园去,也许还算是个好主意。”
“呵呵,看来还是有些为难啊。”慈禧打了个哀声,望着普拉雅廷,“说实在的,没有了哀家的大清,就将成为一根朽木,支撑了不了几天。”
见普拉雅廷不说话,慈禧微微闭上了眼睛,“哀家本不是与您们故意为难,以后您和您的朋友们就会理解到,与那些叛逆者之间,是没有任何值得商谈的余地的。在这块土地上,唯一值得相信的东西,那就是你手中的大炮和刀矛,离开了它们,其它再好的幻想,也都是形同痴人说梦。”
菩提雅廷咽了口吐沫,似乎想说点儿什么。
慈禧笑着摆摆手,“顾问先生,听说咱们的威海特别区完蛋啦,是真的吗?”
“这个……”菩提雅廷有些尴尬,“我们已经通过美利坚方面向他们提出了强烈的抗议,这是一种不宣而战的卑鄙行径,是不能容忍的。”
“这样啊,”慈禧故作惊讶,“他们不是答应了谈判吗,怎么还会玩儿这种偷鸡摸狗的勾当?难道您的朋友们就这么的忍了不成?”
“这个……这个事情出的很意外,”菩提雅廷摇摇头,“我们派到济南城为和谈做准备的代表,已经得到了他们的答复。而且,通过各方面的情报,也加以了证实。他们的北方战场总部提前是没有攻打威海的计划的,只是由于派去协助收复登州府的军队在海阳县受不少难民的鼓动,擅自做出了偷袭威海的决定。”
“不会吧?”慈禧也摇摇头,“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岂是随便就决定了的?再说,威海有您们的两万多水陆军,尤其是您们的炮船,不是厉害的很吗?怎么会输得这么惨?哀家听说,他们不仅仅去了陆地上的军队,还动用了水师,是真的吗?”
“这……”菩提雅廷还是第一次在慈禧面前红脸,“是。不过,他们的海军是去朝鲜的中途,遇上威海的战事的。当时陆地上打得火热,他们……他们就转而参了战。这件事情叫美利坚国也很难堪,因为是他们担保太平海军不会出战的。”
“是啊,既然要妥协嘛,那什么事也只能忍气吞声一时了。”慈禧随口说着。
菩提雅廷好像没有听出慈禧话里隐含的讥讽似的,缓缓站起来,“不管怎样,非常感谢您的大度,作为个人,我更加注重我们之间的友谊。不瞒您说,我们国内也在正试图着手进行着一场浩大的妥协工程,沙皇陛下正在考虑改革我们国内的农奴制度,以使国家迅速的崛起。如果时间允许,上帝能给我们五十年的和平发展机会,我们将会叫全世界大吃一惊的。”
五十年?慈禧听了他的话,倒是先大吃了一惊,五十年以后,哀家还在吗?啧啧,你们能等,哀家可等不起,哀家是五十年太久,只争朝夕。
洪仁?、李秀成到了济南城。
洪仁?是作为马上开始的南北和谈太平天国一方的首席代表来到济南的,而李秀成则是带领天朝慰问团,前来慰问黄河抢险前线的军民的。
无巧不成书,与他们几乎同时抵达济南的,还有以载垣、僧格林沁为首,匆匆忙忙一路马不停蹄地由京城赶来的满清谈判代表团,还有应邀前来的美国和法国的观察团。当然,以俄军前线总指挥普留申科将军为首的沙俄代表们,也只能作为观察团出现在济南。
到达的当天,在济南城里举行的招待会上,不管是洪仁?、李秀成,还是其他各方人士,都没有能够见到那位太平天国北方行营的第一首脑。不仅如此,就连那位大名鼎鼎的红三方面军总指挥陈玉成,也没有露面。
第二八二章 杨秀清拍着桌子大骂林海丰()
两个月来,黄河以南沿岸天朝各地的新建政府,在林海丰亲自担任总指挥的北方行营抗洪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动员起一切能够动员的力量,赶在夏讯之前,不仅暂时成功对河南兰阳铜瓦厢决口河段进行了封堵,沿岸原有各处堤坝、民堰还都进行了大面积的修缮和加固。
这一工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极其的庞大,而天朝政府为此所陆续调动的财力和物力之巨大,不仅叫天朝财政部门的官员们眼珠子瞪的越来越大,也更是出乎坐镇天京的天朝领袖们的意料。只有在这种时候,天京的杨秀清、石达开等人才深刻体会到了,当初暂时不急于光复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域,积极经营南方,绝对是一个上佳之策。
打仗打的是钱粮,林海丰、郑南没下凡之前,对于天京来说,以往的南方作战,攻城掠地意味着的就是钱粮“大丰收”。无论是哪一个城镇,也不分大小,只要拿到手里,要什么有什么。大批的缴获物资,不仅足以维持前线军队的需要,还可以源源不断地充实天京的圣库。真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现在虽然变了,可即使是西路林凤祥、秦日纲一方面军的大军杀入并不富庶的云贵等地,虽然他们没有什么钱财能大量的送抵天京,倒也不会伸手朝天京要。随着四川的光复,除去要向他们提供必需的一些新型军械物资之外,已经完全自给自足不说,大量天朝亟需各类物资也开始回流。
然而,这一良好的情形,到了如今的中路石祥桢二方面军和东路陈玉成三方面军身上,却就行不通了。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越向北打,投入越大。几乎每攻克一地,大批的赈济物资就需要调上去。起初的一个安徽,简直就像是一个不知饥饱的人,张开大嘴,不停地吞吃着一切能入嘴的东西。等到河南、山东再一光复,站在长江中下游的任何一个渡口上,每天所看见的最多的景象,就是川流不息的运粮大军。
为了抵御灾害,皖东要围堰造田。为了给以后提供畅通的物资输送线,满清多年不管的京杭大运河安徽、鲁南段都要进行疏通清理。现在再加上黄河这个对头,对于身为天朝“大管家”的杨秀清,不头疼那是不可能的,毕竟白花花的银元在不停地从圣库朝外面流啊!
正是因为如此,天朝政府的中、上层很快出现了一种声音。不少人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应当就是推翻满清政权,光复河山。这种时候,把大批的银子用在如此浩大的工程上,简直就是浪费。尤其是有一些人甚至认为,林海丰提出并正在执行的和谈政策,完全就是一种错误。这种错误不仅会把天朝财政拉进困境,还严重损伤了天朝政府的形象,是向沙俄表示出的一种惧怕。其实,私底下他们的话语也许比上面说的那些更为尖刻。在他们看来,和谈就是承认了满清,尤其是沙俄在中华大地上的既得利益,与公开卖国毫无区别。
杨秀清、石达开尽管深知即将展开的和谈的就里,可现实出现的情况,也还是令他们感到有些难以理解。既然打到了黄河边上,出钱出力治理治理河患,自然无可厚非。正如林海丰、郑南说的那样,满清不管的一切涉及人民民生的问题,我们都要管,要想得到天下,这才是硬道理。问题是,管也要管出个分寸来,适可而止岂不是更好?眼下是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