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天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你们的使者?”张遂谋眼睛里露出不解,“我们何时杀过你们的使者?能这么干的,也只有你们自己。”

    “真他妈的嘴硬。前几天刚刚在半途就杀了马万选首领及其手下百十号人,忘性倒是厉害……”赫明堂一跺脚,呜哩哇啦嚷叫了一大通,最后,眼里喷火地盯着张遂谋,“人证物证俱在,你他妈的还有好说的。”

    听了赫明堂的一番鬼叫,张遂谋终于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他鄙视地看着眼前的这些人,“笑话,我们既然可以派人去中途蒙面劫杀马万选首领,可为什么还要使用叫别人一看就知道是我们的武器的马刀?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太龌龊了,这种龌龊的事情,也只有某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奸贼们才能干得出来。是谁,谁自己明白。”

    看到身边儿马占鳌眼里开始流露出疑惑,心知肚明这件事原委的任武恼羞成怒。他几步窜到马复初的跟前,“你说,到底是不是他们干的?”

    “我……我不太清楚。”马复初在任武刀子般的目光中,低下了头,懦懦地呻吟着,两鬓豆大的汗珠在往下滚。他是云南太和(今大理)人,本名德新,复初只是其字。年轻的时候,他曾往麦加朝圣,并在新加坡居住了三年,归国后曾致力于治宗教经典,曾翻译《可兰经》,还设教于临安(今云南建水)之回龙,据说“从学者甚众”无论是在云南倡导起义,还是今天挺身而出来到这里,他都是想向世人证明一下自己那超人的智慧和能力。没有想到的是……唉,现在悔之晚矣!

    “把这个穆斯林的败类给我拖出去砍了!”任武暴喝一声。

    “遵命。”几个如狼似虎的大汉扑向马复初。

    “我……大帅……”在几个大汉的揪扯下,身体富态,此时难免也像个小鸡子似的马复初,几乎要哭出声来。他拼命地挣扎着,“大帅啊,如此机密的事情,他们哪里会肯告诉我们啊,我……我只是偶尔地听人露出过一句半句的……”

    任武笑了,“好,把你听到的东西都写下来,叫所有的穆斯林兄弟们都看看,看清楚那些汉人的叵测居心。写得好,本帅可以慈悲为怀,免你一死。”

    “这种掩耳盗铃的儿戏,很好玩吗?”面对任武这装腔作势的表演,张遂谋一脸的不屑。

    “不是好玩,而是必须。你要是写,本帅同样也可以宽免你。”任武得意地笑着,“告诉你,我们的国王陛下有令,为了保卫回教,为了我们有一块神圣的绿洲,我们要向你们全面开战。你们这些来到这里的人,都将是被用来祭奠我们出征大旗的祭品。我们要为被你们残害的所有穆斯林兄弟报仇雪恨。好好地想想吧,生死都系于你们自己的一闪念之间。”

    张遂谋浑身突然激灵了一下,他转头看了看身后。大门外,正在响起一阵激烈的喊杀声。他轻轻闭上了眼睛,心里一阵一阵的揪心疼痛。他明白,那是他的卫士们在做着根本就无望的,但是却是必须的最后的搏杀。

    “好吧,我可以写。”张遂谋出乎所有人意料地说出了这句话。

    “好,太好了,只要你肯写汉人有多坏,本帅言出必践,绝对保障你的生命安全。”任武爽快地咧开一张大嘴。

    张遂谋终于走进了任武的大帅府,大门外短暂的嘶喊和兵刃的撞击声也终于停息了。张遂谋挺直了身体,默默地站了好一会儿,这才揉了揉眼睛,缓缓地提起了笔,略加思索,挥笔疾书。

    看着张遂谋潇洒地扬手丢掉手里的笔,再看看桌子上面那张留有浓墨书写出来的仅仅有四行字迹的白纸,任武那双看上去还算是精明的眼睛里充满了混沌,“这么少?”

    “是啊,这才几个字,哪里能写出汉人对我们所犯下的罪恶。”赫明堂等人也颇为不满地附和着。

    “少吗?不少了。”张遂谋拍拍双手,呵呵一笑,看了看任武、赫明堂等人。

    马占鳌皱着眉头也瞅了瞅任武等人,这些睁眼瞎子!“砍头不要紧,只要太平旗。杀了张遂谋,自有后人继!”马占鳌轻声念着,又捅了捅任武,“他的意思是说,他不怕死,而且,他们的人你永远杀不绝。”

    “是吗?”任武没有显示出任何的不好意思,“好啊,那咱们就杀起来看。”

    张遂谋淡淡一笑,背着手走向门口。临到门口,他扭转头,“希望你们好自为之啊,莫要把回民兄弟引入最后会被灭族的歧途。”

    “即便有那么一天,你也永远看不到了!”任武终于涨红着脸,跳着脚大叫起来……

    世上又能有几个人会看到永远?根本就没有。

    马复初看不到,尽管按照暴乱者的口味,他写了很多混淆视听的所谓自白,终于得到了暴乱者的赦免。但是,随着越来越剧烈的冲突的爆发,随着天朝红军平叛的开始,马复初羞惭交加,最后还是自己用一根自己编织起来的锁链,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张遂谋为天朝捐躯了。后人在评价张遂谋的时候,总会说他是好大喜功,甚至说他就是因为黄再兴的一直不走,只能在旁边看热闹,而故意要向大家展示一下他自己的功力,展示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雄才大略,想来个诸葛亮一般的舌战群儒。可惜,固原没有群儒,只有数不尽的文盲加流氓,结果是付出了惨重的、难以挽回的代价。

    公平地说,无论张遂谋是不是真有某些人说的这种想法,可单单凭借他敢于走进魔窟的这一壮举,就无愧于英雄的称号,这也不是随便哪一个人都能做得到的。

    任武在固原大造声势,秣兵厉马,在他的蛊惑下,在穆斯林王国这个精神鸦片的支撑下,十几万老老少少云集他的卫教军前营麾下,他们不再是叼一口就跑鬣狗,而是要为他们的穆斯林王国拓疆裂土奋力一战。

    就在任武准备联合驻守在环县的白彦虎右营人马,同时对庆阳和平凉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时候,宁夏将军穆图善从安定县城发来了求援急信。信中称,安定目前已遭受太平军三面疯狂的围攻,战况异常激烈。太平军公开叫嚣要拿下安定,西进夺取兰州府。一旦太平军的企图得逞,宁夏国将失去西部的屏障。

    真他妈的会捣乱!任武狠狠地在已经被丢到地的穆图善的信上碾了几脚,随即派人给白彦虎方面送去个口信,然后大起各路兵马,浩浩荡荡杀奔安定。

第二九八章 难的是任武苦中有乐() 
穆图善可没那么好的心情来忽悠任武,只不过当他给任武发出第一封求援信的时候,安定城的战况还并没有他说的那么邪乎而已。

    当初为了防止红一方面军大举出川夺取汉中,并进而威胁关中重地,动摇了大清在西域的根基,本来应当坐镇兰州府的陕甘总督兼甘肃巡抚景寿,以甘肃布政使恩麟代理了本身兼任的甘肃巡抚事,自己却一屁股就坐在了西安。虽然景寿绞尽了脑汁,在陕甘两地也几乎倾尽了全力,甚至不惜挑动回乱,结果却还是鸡飞蛋打,关中尽失。

    为了执行景寿的以回治汉策略,穆图善在把自己安身立命的宁夏府城拱手让给了马化龙之后,也就只能委屈地来到了安定,担负起把守着这兰州南大门的重任。令他遗憾的是,尽管他人来到了安定,可以前手下原本就不多的兵马却没有能来到多少。他的得力臂膀副部统善庆连同主力被景寿调去了西安参加所谓的会战,当然,也早已经成了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再回头了,眼下他手里除去仅有的不足三百满洲兵,即使再加上安定原有的一营绿营兵及兰州匆忙调来的人马也不过两千。就这点子人马,还要承担着河州、洮州、会宁诸地的联防。这一切,都不能不叫穆图善像由于高原反应那样,胸口压抑。

    对景寿等人的这种策略,穆图善本身是并不太以为然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回回暴乱给太平军虽然带去了些许的麻烦,却没有能够阻止他们在关中的步伐。尤其是最后这招封马如龙为什么国王,他更是难以理解。他明白,真的要是按照宫里那位慈禧太后的心思,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这么做的,出这种招数的人一定又是围绕在太后身边的那些俄国人。

    尽管他也十分清楚,目前的局势下,在大西北如果得不到回回们鼎立的帮助,大清朝的这点残余势力,是禁不住太平军那种风卷残云般的气势的。可那又怎么样?毕竟他在宁夏将军这个任上呆的时间不算短了,对回回们的了解也可谓是了如指掌,回回们一撅腚能拉出几个膻气十足的粪蛋儿,他都能猜得到。太平军可怕,回回们照样不是省油的灯。这些回回们,是不会真心实意地为大清朝玩命的,他们只是为了自己。陕西的回回猖狂,那是因为他们早已没有了自己立足的根本,一来是要把太平军赶出他们的家园,二来是要在甘肃的回回们面前立威,显示自己强大的实力。

    不管怎么样,前一阶段的形势穆图善看得很清楚,无论是对汉族百姓杀得红了眼的陕西回回,还是甘肃的回回,他们都没有正面与太平军大砍大杀的勇气,不过都是顺手捞点便宜占。而且,最叫他感到深恶痛绝的,还是回回们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诚信。就像河州的马占鳌之流,本来希望他们能在河州、洮州等地闹个风起云涌,不给太平军以任何西进的念头。可结果呢,马占鳌这个混蛋从他手上“骗取”了河州、洮州还没多久,居然就在太平军的恐吓下连个招呼都不打,夹着尾巴就一直窜去了会宁,随后又继续逃到了固原,这一下,不仅没有拖住太平军的后腿,反而是定西的门户洞开,屏障尽失。

    都说天下回回是一家,穆图善可不相信这个,陕西和甘肃的回回们绝对不是一回事。现在,把宁夏、固原等地划给回回们建什么国,先不要说这些该死的回回们能不能和衷共济,肯不肯与太平军决死一战,即便能把太平军挡住,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