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小官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爷又去哪里游荡了?”

    听张超语带调侃,明镇笑着说道,“孩儿跟安海大哥去练了一会马,听到爹爹升官的消息,才急哄哄的赶了回来。”

    张超点点头,无奈的说道,“也不知道你老子我造了什么孽,你们兄弟竟然差异如此之大,你读书不如你大哥就算了,还特别喜欢舞刀弄枪,难不成真的想要出去带兵不成?”

    明镇因为不喜欢读书,被张超夫妻教训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所以他毫不在乎的说道,“爹爹文武双全,现在大哥继承的爹爹的文才,十八岁就中举;那孩子当然要继承爹爹的武功,日后率领千军万马,踏平北疆,消灭小王子。”

    听到小王子三个字,张超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他此时已经知道了王六惨败的真相。小王子通过六七年的苦心经营,已经征服了整个朵颜三卫,漠南蒙古已经统一,所以张超对于他侵扰九边毫不为奇。

    但是这一次王六带兵出征被围攻,最终全军覆没,竟然是明军内讧的结果,因为王六在宣府训练新军,严重损害了宣府将门的利益,所以王六的新军一直缺兵少将。

    更奇葩的是,因为边疆无事,明朝对于边地的投入竟然少的可怜,如此两相对比,王六的宣府新军装备竟然还是六年前的装备,甚至比有些旧军还要差。

    这次小王子入侵,王六因为敌情不明,不愿意出征,而宣府巡抚总兵守备太监强迫他出征,出发之前,王六将自己的独子送到了张超身边。

    在这封信中,王六叙说了战事的情况,最后说道,此战十分凶险,恐怕他难以再见张超。但是身为荡倭营一员,王六不能违抗命令,只是此子是他唯一的骨血,实在不忍心断送在边疆,所以将他送到张超身边。此子一向顽劣,希望张超能够好好教习于他。

    而张超看到这封信后,很快就传来了消息,三千人出征的王越被五万多名鞑子骑兵围攻,在杀伤了数千敌人后,全军覆没,死时不过四十五岁。

    经历过王越之死的张超,此时对这个结果已经有所准备,但是张超痛苦之余,更是怒火万丈,所以张超此时听到小王子,格外的不舒服。

    张超沉吟的问道,“明镇,你王伯伯身为国家大将,刚刚战死沙场,你母亲就你一个儿子,你真忍心上战场吗?”

    明镇腰板一挺,“孩儿情愿马革裹尸,也不愿意死于床榻之间。大哥聪慧明理,母亲有哥哥照顾,孩子很放心。”

    张超闭着眼想了一会,最后说道,“既然你志向已定,为父也不阻拦,这样吧,你去找国威叔叔,让他安排,只是你到时候别哭了鼻子。”

    明镇听完,欣喜不已,张超这才说道,“你母亲那边,为父自会去为你陈说,男儿大丈夫,有志向是好事,但是一定要坚持。如果你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你不要滚回来见我。”

    望着明镇高兴的出门而去,张超盯着他的背影看了看,却泛起了思量,老大读书有成,做事有条不紊,又从小帮忙处置家族事务,日后最起码可以守成;有老二在军中,倒是可以互相支撑。

    只是老三老四兄弟俩,想到这里,张超就准备出门,他决定去见一见春华,有些事情需要商议一下。

第444章 孩子们() 
张超有两个家,四子一女。原配王氏出长子明威,去年乡试中举后已经成家,娶得是徐琼的幼女,这件事轰动了南京城。

    一是新郎官的父亲是天下著名的大臣张超,新郎官更是小小年纪就中了举人,可见张家后继有人;

    二是新娘子徐氏的来头太大,当今皇后是徐氏的姨母,徐氏的父亲更是担任过礼部尚书,当然谁都知道徐氏的母亲张氏只是一个妾室,但是这样的地位已经掩盖了庶女的身份,尽管很多人看来这就是一场政治联姻,张家攀附上了皇后家族。

    三就是婚礼空前隆重,基本上大明上档次的官员都有贺礼,而远在北京的弘治皇帝更是亲书一封百年好合的横幅让人送给了张家,而张徐两家的聘礼和陪嫁让人咂舌,张家的豪富一时天下闻名。

    事实上张徐两家结亲早就在弘治三年已经有了意向,后来徐琼在南京担任了很长时间的礼部尚书,对于明威十分喜爱,更是手把手的教导于他,因此弘治十二年张超回宁后两家就定下了婚事。

    婚后明威就协同徐氏返京参加弘治十八年的会试,出人意料的是他竟然没有考中进士,然后明威就留在了北京,一边打理北京济世钱庄的生意,一边攻读时文。

    从张超回宁之后,就把明威带在身边处理家事国事,并不是让他一意攻读八股。事实上张超并不太看中这些,所以也没有太多要求。

    但是张超没有想到明威竟然可以十三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会读书倒不是太稀奇,关键是这个孩子做事有条不紊,行之有度,与人交往落落大方,显然情商也很高,这让张超十分震惊。

    此时明威处理家族事务已经是一把好手,张超对外往来的书信往往也由他起草,他甚至可以协助华先生处理一些生意上的事情。

    这一切让张超有些怀疑,莫不是他真生了一个少年天才?所以张超欣喜之余,特别注意明威的身体,派人监督他每日锻炼,在这个时代天才也不如身体重要。

    所以张超索性就让明威去北京独当一面,看看他到底做的如何。事实上张超对于明威这一次考不中进士早有心理准备,去年的婚礼太招摇了些,北京的老夫子们岂能容忍,没看到老朋友吏部侍郎焦芳之子焦黄中也没有考中嘛。

    明威到了北京之后,很快就随着徐氏拜见了一些张家的亲戚,甚至也曾入宫见过弘治和张皇后,拜见过皇太子。

    张超现在还记得明威写给他的密信,汇报了他初见太子的感觉。太子性格活泼,非常的聪明,闻一知三;但是因为年纪太小,还没有定性,很喜欢玩乐,身边的太监更是逢迎太过,所以明威担心太子这样的性格一旦继位,可能国家会多事。

    张超看完,呵呵笑了几声,明威虽然年青,但是能看明白太子这也不稀奇,太子性格外露,看出来的人很多。只是他这眼光嘛,也说不好,要不然他为什么与严嵩交好呢。

    严嵩是张超好友大理寺少卿宋珫的晚辈,他们能相识,倒也不稀奇,只是成为好友,张超摇了摇头,还要历练呀!

    按照张超的交代,明威也去拜见了京中张超的一些长辈好友,比如太常少卿侍读学士靳贵,比如侍讲学士李启思,比如通政使张彩,比如宋珫等人。

    明威卖相不错,行事才干都没有太多可以指摘的,所以很快就在京中打开了一番天地。

    与远在北京的明威似乎前途无限相比,张超的次子明镇就调皮捣蛋的多,后来又爱上了骑马射箭,整日里飞鹰走马,走街串巷,俨然就是一个纨绔子弟。

    只是明镇虽然喜欢玩闹,但是从来倚仗权势没有骚扰老百姓,也许是血脉使然,张超对这个孩子反而更加喜爱,也阻拦了王氏五次三番的教训。

    事实上对于明威成熟过早,张超反而有些担心,而明镇这样就正常多了,更何况这个孩子在四处奔走时,对于民间疾苦有了很深的了解,张超可以从他的口中得到一些民间的真相。

    随着张超身居高位,他每日处理的事务就处理不完,虽然说不上被文件包围,但也差不多了,所以明镇传来的消息就弥足珍贵了。

    排行第三的是女儿明台,这个孩子长到五六岁,小妹张罗着要给她裹脚,被张超严厉的训斥了一顿,并且规定张超的子孙后代若生女一概不允许裹脚,这样的民间恶习岂能遗祸子孙。

    不仅仅如此,张超还特意写出了一篇论裹脚的文章,并且公开出版,张超严厉讽刺了裹脚的前世今生。

    裹脚是源于南唐时期,颓废的李后主遗留下来的东西,竟然流传至今?

    然后张超讽刺了南宋开始对于妇女的约束,说男人打不过蛮子只知道回去欺负女人,可怜南宋的士大夫很多人真不是东西。

    张超又说了一番因为女子裹脚,导致行动不便,从而导致生育时很容易难产,也影响了子孙的质量。所以张超认为为母强壮,子女才会健康。

    在最后,张超认为大明的女子应该效仿太祖马皇后,不要裹脚。并且张超公开表示,张家永不裹脚。

    这样一篇文章出来,立刻轰动天下,张超打完了鞑子,竟然又跟女子裹脚较上劲了。

    这一回天下人就开始议论纷纷,骂的人很多,支持的也很多,但是很多人就不再让女儿裹脚,作为发明了神药的张超,他的说法谁也不敢不听,因为张超认为裹脚可能导致难产,这个结论太吓人了,凡是有爱女之心的都不愿意女儿早早的过世。

    消息传到北京,内阁大学士李东阳带头让自己与朱夫人所生的爱女放脚,对于他这个决定,朱夫人有些担心会影响女人的婚事。

    李东阳笑着安慰夫人,“张子卓做了一件大好事,若是因为吾女不裹脚,而不愿意结亲,这样的亲家不结也罢。

    再说实在没办法就嫁给张超的子侄就是,别人家不知道,张家总不会歧视老夫的女儿。”

    朱夫人被李东阳说的哭笑不得,只是李东阳所说的结亲一事,她还真就听进去了,似乎也是不错的的选择,只是张超的儿子不知道情况如何,却也需要打听一番。

    谁知道一打听,张超的孩子都生在弘治年间,却比李家女儿小了几岁,这就没有办法了,只好作罢。

    如朱夫人这般想的人还有很多,所以张超的子女就成了香饽饽,不知不觉间盯上的就有很多。

    明台刚刚懂事,张超就回到南京,待在她们母女身边,所以与张超很是亲近,父女感情很好。

    张超特意为她建立了一所女校,请人教习于她。

    此时这个小女儿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