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小官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日必须离京,由锦衣卫负责护送他们到任。

    而代替这些科道官员的则是从地方调过来的功劳卓越的地方官,有心人都发现了一个事情,这些人虽然各地都有,但是他们身边都有一两个非常出色的师爷。

    张超用强硬告诉了文武百官,刘瑾虽然完蛋了,但是现在有了代替刘瑾的人,不听话的都给我滚蛋。

    面对张超的强横,王鏊忍无可忍,连续上书请辞,正德皇帝批准了,然后经过军机房提名,在张彩主持的廷议上,礼部侍郎费宏入阁代替了王鏊,并且成为了军机房的一员。

    费宏十分不安,他偷偷的拜访了李东阳,“西涯公,现在外界对于张兵部看法各异,但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张兵部太过刚硬,下官这次入阁,心中不安呀!”

    “子充,张子卓诛除刘瑾,与国有大功,现在他事实上代替刘瑾掌权,但是他又不是翰林出身,所以不得不另立军机房,又把刘瑾任用的那些人留在朝中牵制我等,在老夫看来这是他心中不安呀!

    科道集体上书就触动了他的逆鳞,所以他才不顾及名声,毫不客气的赶走了王济之,又驱逐了两京御史科道,这个时候我等还是好好与他相处,否则麻烦更大。”

    费宏顿时愣住了,这是什么道理,李东阳压低声音解释道,“当今天子贪图玩乐,不理朝政,所以一定要有人辅政。

    可是正德元年的教训太深,天子绝不愿意内阁势大,再出现刘洛阳那样的人,所以先有刘瑾,后有张超,都是天子信重之人。

    与刘瑾那个阉宦相比,张子卓毕竟是进士出身,立身较正,又多立功勋,朝野上下人望极高。

    如果需要有人出来辅政,再没有比张超更合适的,所以坦率的说,老夫和屠总宪是乐见其成。”

    见费宏沉思,李东阳继续说道,“张超执政以来,所作所为都是在军机房议论之后行事,也同时照顾到司礼监,内阁和都察院的意见,可以说张超所行都是众议。

    不论是对刘瑾执政以来过失的慢慢调整,还是对刘瑾党人的逐渐清洗,还是任用得力之人,朝廷都在走好,这个时候咱们还是应该相忍为国!”

    李东阳说的是心里话,相比于刘瑾的蛮干,张超太好相处了,张超十分尊重他们,他们的利益同样得到了张超的尊重和保护。

    对于太监集团,张超很聪明的赎买了其中的领袖人物,何聪张永都相继封爵,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甚至张超漠视他们随便贪腐。

    而对于各地的镇守太监,张超也是恢复了旧例,这同样能被太监们接受,因为刘瑾那一套事实上根本行不通,太监再牛,他们也没有办法代替文官集团的行政,那么要那些虚名又有什么用处。

    所以在这个时刻,张超的执政除了那些被他打压的清流集团以外,出乎意料的获得了各个利益集团的认可,这也是李东阳劝说费宏的根源,别闹腾了,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多好呀!

第505章 第一把火() 
费宏进入军机房,张超也给了他一件大礼,他毫不客气的废除了正德二年宁王复卫的圣旨,军机房找了个理由解散了宁王辛辛苦苦组建的军队,可怜的宁王,他刚刚组建训练完成的军队,就这么给解散了,真是欲哭无泪呀。张超知道宁王决心很大,估计他会继续贿赂朝中大臣,不着急,猫抓老鼠的游戏还可以继续玩。

    这样一来费宏的态度就好了不少,军机房也少了一些磕磕碰碰,而大佬们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科道御史又被清洗了一番,朝廷立刻就清净了不少。

    张超琢磨着应该搞一些惠民的事情,招揽一下人心,为后面的改革打下基础。古往今来,从教育下手是最划得来的,张超也不例外,他决定修改一下大明的科举制度。

    当然不像被冷冻的焦芳那样赤裸裸,虽然他也同样动了各省的举人人数。大明两京十三省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逼得朱元璋搞起了南北榜,后来又加上了中榜。

    张超拿出的方案就是必须保证每一省至少要有一定数目的举人,在这个基础上按照每省人口进行调节,而且保证每一个省的举人数目要大于从前。除此之外,按照前三科会试的成绩各省会有一个不同的等级分,以奖励那些教育干的好的省份。

    经过这一番调节,每一省的举人数目都比从前有所增加,而南直隶得到了最大的好处,正德五年南直隶乡试的举人名额就增加了一半。

    增加一个举人就意味着增加一个官员,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同时意味着朝廷的收入会下跌一点。但是即便如此,大明的士大夫们也甘之若饴,困难的是朝廷,亏得又不是他们,怕什么。

    张超同样不以为然,他巴不得土地兼并更加厉害,他好增加海外的移民,至于财政收入,不必担心,大明的国债还可以多发行几期,至于以后,谁在乎,想办法再去找金矿吧。

    除此之外,张超下令科举考试不允许出现截搭题,那么市面上乱七八糟的模拟题太多导致区分度不够的问题,张超也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实行分数制度。

    从现在开始,大明将在院试,乡试,会试实行考分制度,也就是说每一场的总分是一百分,三场下来就是说三百分。

    而每一道题都有相应的分值,每一名阅卷官都会打分,然后去掉得分最多的和最少的,取中间值。

    而对于出现严重错误的试卷,比如该避讳的地方没有避讳,写错字等等,张兵部给你一个重新挽回的机会。出现错误的那一题对不住得零分,但是其他题目还可以继续被考察,不会被一下子废黜。

    最后的总成绩按照得分排名,如果出现得分一样的考卷,则以第一场得分高的排名在前,如果还没法区分,则以第一场第一题得分高的排名在前。

    因为实行百分制,必然会使得阅卷的任务更加繁重,所以张超要求增加了阅卷官的数量,另外新设统计官,以核实成绩,不会出现错误。

    当张超将这一套改革方案提交给三位大学士时,李东阳立刻明白了张超的用意,张超虽然有私心,但是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后两场的地位,这十分有利于实用性人才的选拔,对于这一点内阁三位大学士都十分认可。都是做事的,他们当然明白朝廷需要做事的人,那种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越少越好。

    除此之外,分数制的实行使得考试的客观性得到加强,避免因为考官的个人意志导致人才选拔出现偏差,也增加了考场做手脚的难度,这提高了考试的公平公正。

    而张超的私心在于他很明显想大幅度增加南直隶举人数量,但是为了避免出现刘瑾焦芳的错误,他又增加了其他各省的名额,还振振有词找了一大堆理由,还有一个计算公式,这样似乎显得很是公平。真是难为他了,想的这么周到。

    当然李东阳等人还是给张超找了一些不足,他也十分配合的修改了,所以这一条改革方案最后在军机房被高票通过,然后公布出来,天下的读书人立刻就炸开了锅。

    在苏州,当年的四大才子只剩下了唐伯虎和祝枝山两人,唐伯虎命中注定折在了弘治十二年的会试,所以仕途已经绝望的老唐倒是因祸得福,被张超延揽在身边,一直待在南京,有钱又风流快活,作为一个风流才子过得十分潇洒,久而久之,对于当年科举的悲剧也就释怀了。

    由于他对张超很了解,所以他正给祝枝山分析张超搞得这一套科举改革。

    “张兵部执政以来,一直中规中矩,有条不紊的改正刘瑾那个阉贼弄出的弊病。这一次科举改革应该是他第一次大的革新,容不得一点问题,所以他才如此面面俱到。”

    祝允明也不容易,考了一辈子科举,明年要和儿子一起上京,如果这一次还考不中,他就决心不再参加会试了,索性弄一个小官当一当。当年的老朋友,现在都成了国家的重臣,甚至都改革起了科举,想到这里,祝允明又是长吁短叹了一场,人生如梦呀!

    此时,祝允明十分同意的点点头,“伯虎兄所言甚是,我也是这般看的。”

    唐伯虎微微一笑,“所以枝山兄的机会来了。你乃是官宦世家出身,见闻广博,第二场第三场应该罕有错误,这就有打底的得分;

    而第一场就算考官对你有所看法,但是数名考官评分平均下来,你的得分与别人差距不会太大,这样不太可能出现一个考官不喜就罢黜的悲剧。

    要说起来,张兄真是天才,他这么一弄,考官的因素要少很多,这才是真正为我等读书人考虑呀!”

    祝允明听完,点了点头,这一点确实说到他心里去了,在他看来,为什么他屡试不中,根源就是他文章写的要么太过深奥,考官看不懂;要么出现一些低级错误,白白浪费了机会。

    而张超现在这么一弄,等于限制了考官的自由发挥,那么他这一科确实希望很大。唐伯虎有些得意的说道,“吾婿明年将应南直隶乡试,一百六十个名额,想想就让人高兴,多了整整五十多个名额。”

    “这一次各省名额都有所增加,可谓是皆大欢喜,难得,难得!”

    如唐伯虎祝允明这般想的读书人太多了,所以张超这一次的科举改革方案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尤其是在官宦子弟和富豪子弟之中。

    因为他们的见闻相对于农家子弟要广博不少,毕竟死读书更考验的是个人天赋和勤奋程度,而写公文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则跟个人的生活环境和背景有关,所以张超又一次成功的获得了既得利益者的支持,他的第一把火成功的点着了。

第506章 恶令() 
张超在科举改革上发力,增加各省举人的名额,又事实上增加了实用性内容的比重,这获得了实用派官员和各省士绅的一致好评,所以科举改革计划出炉后,他受到的攻击明显减少了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