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卿家所言何解?”刘辩不解。
“禀陛下,经过臣等商议认为冀州袁绍很有可能发兵进犯青州,青州本就势弱,只因为有太史将军的本领还有孔大人的仁义才使得青州百姓未饱受诸侯战乱之苦,虽有匪寇之祸但并无大战乱。如今孔大人与太史将军双双离开驻地,驻地内局势极为不稳定,袁绍在与我们的战场上连连失利,定然会将目光转移,而本来就弱而今更是没有主将的青州。”刘基解释道。
刘辩听了刘基的话深深的陷入沉思之中,对于刘基的话他是觉得很对的,但如果将孔融,太史慈二人派回去坐镇一方,可能会惹得其他将领,文官不服,但若不派他二人去,派其他人去,恐惹得他二人生嫌隙,让天下人误以为自己是过河拆桥的人。
“陛下,可是觉得派何人去为难?”
这时,郭嘉见刘辩皱着眉头在沉思,询问道。
刘辩默默地点了点头。
“陛下,无需烦恼,只需明日早朝,陛下向群臣提出便行了,谁愿意去便去吧,不过陛下,臣以为,孔大人太过仁义,说的不好听点便是懦弱,而且毫无胆魄,与军事才能,他却是不适合去啊。”
刘辩笑着拍了一下头,“哎呀,朕怎么没有想到了,这么简单的办法,真是不该啊,不该!”
“陛下,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郭嘉笑着劝道。
“你啊,你啊!”
刘辩指着郭嘉笑意连连。
“好吧,明日召开朝会便与群臣商议此事。”刘辩沉声道。
次日,
太极殿上,刘辩依然高坐在那龙椅之上,
“叩见陛下!”
群臣的声音传遍太极殿的每一个角落。
“平身!”
“谢陛下!”
众文武大臣随即起身。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有事启奏。”
“哦,大鸿胪有何事啊?”
说话之人正是刘基。
“启奏陛下,冀州袁绍狼子野心,与我军接连交战,接连吃了败仗,可谓是对陛下恨之入骨,孔大人与太史将军新投陛下,成为了陛下麾下一员,而他们所属的北海,东莱二郡却在青州离我幽州相隔甚远,中间隔着冀州,袁绍狼子野心,更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他定会趁孔大人,太史将军二人不在,派兵进犯青州,夺取地盘,所以臣恳请陛下派良臣,良将前往青州坐镇。”
“爱卿言之有理,不知哪位将军,大人愿意前往青州啊?”刘辩沉声问道。
“陛下,老臣愿往!”
第一个站出来的就是孔融。
“原来是孔大人啊!”
“诸位大臣觉得孔大人如何,孔大人本是北海太守,为官仁义,深得百姓,将士爱戴,若有他坐镇北海军民绝对凝聚一心,万无一失。”
刘辩的话刚一落下,刘基就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以为万万不可!”
刘基的话一出,不只是刘辩,孔融皱眉,像卢植,刘虞,黄琬等等一杆老臣,还有太史慈这样的本土武将都是如此。
“卿是何意?”
刘辩沉声说道,不怒自威。
“陛下恕罪,臣并非有意反驳陛下!”
刘基立即跪下解释道,虽然这是之前便已计划好的,但刚刚刘辩那股帝王威势确实让刘基有些心惊。
“那朕就好好听听爱卿的解释吧!”
刘辩的脸色这才稍有恢复。
“启奏陛下,臣以为孔融大人虽有贤名,虽然可以收聚名声,士气,但其过于仁慈,并不能把握战机,并无统兵之能,若袁绍大军攻来,孔大人怕是无力抵抗啊!”刘基慢慢解释了一遍。
“孔大人,乃是文臣,无统兵之能又有何妨,派一骁勇战将辅佐还怕抵抗不了袁绍大军吗,老夫看太史将军就不错,他不就接连帮助孔大人守住了北海,东莱二郡吗,汝之言,真是狗屁不通。”刘基的话刚刚落下没多久,刘虞就立即反驳了,还把刘基给了骂了一顿。
刘基无奈,不好骂回去,谁让刘虞是他的叔父了,只能无奈苦笑。
“叔父大人……”
“朝堂之上只有君臣,同僚,哪来的叔侄,你的文章,古经这些都白读,白看了吗?”
刘基的话还没说出口,就又被刘虞给训斥了一顿。
“刘基知错,司徒大人言之有理。”
刘基无奈答道。
“哼!”
“既然司徒大人说到了朝堂之上不分叔侄,只分同僚,那如此,为何又分文官与武将了?”刘基正声问道。
“朝堂之上当然要分文官武将了,这是从古至今流下来的。”刘虞不爽的说道。
“那请问文官与武将有何区别?”
刘基继续问道。
“文官的职责是辅佐君王处理政务,治理百姓,统筹天下,武将的职责是征战沙场,保家卫国。”
“好,说的好,司徒大人的话大家都听到了吧,陛下您也听到了吧。”
刘基笑道。
刘辩微微点头,脸上没有露出半分情绪。
“刚刚司徒大人曾说孔大人乃是文官,既然如此孔大人的职责不就是辅佐陛下处理政务,或者治理一方吗,今日陛下所议之事乃是防备袁绍进犯青州,孔大人一届文臣如何能处理这些关于军务之事,如何带兵抵御强敌,所以微臣以为孔大人不是合适人选。陛下,臣的话说完了。”
刘基说完话后,向刘辩深深的鞠躬。
“退下吧!”
刘辩开口,刘基随即退回了原来的位置。
“陛下,陛下!”
刘虞连连呼喊,可是刘辩脸上不动声色,并未回答。
“唉!”
刘虞无奈一叹,退回了位置,临了还瞪了刘基几次,让刘基尴尬不已。
“刚刚刘基大人所言,朕觉得有理,带兵领将确实不适合孔融大人,孔大人便不要去了。”
“是,陛下!”
孔融满脸可惜之意,但并没有反对。
“既然孔大人不能去,那诸位以为谁可以去了。”
刘辩再次提问。
“,陛下,末将愿往……”
第185章青州之事()
“陛下,末将愿往!”
这时太史慈站了出来。
“太史将军前往你们可有意见啊?”
刘辩沉声问道。
“我等并无意见!”
群臣答道。
“既然如此,那就……”
“陛下!”
刘辩还未说完,又有人插嘴了。
刘辩的眉头紧皱,怒火上涌。
“说!”
“陛下,微臣以为太史将军虽勇健,弓马娴熟,但是大军交战靠的并不是勇武,所以微臣以为还应该派遣一个稳重的将才。”
说话的这次不是刘基而是郭嘉。
“郭大人的意思是说我太史慈没有统兵之才了,是只会比武斗将的莽夫了。”
太史慈压制着怒火,沉声问道,刚刚刘基反驳孔融已经让他有了怒火,现在郭嘉又来驳斥他了。
“不,不,不!太史将军误解了嘉之意了,嘉以为将军虽才能出众但却不够稳重。”
郭嘉立即解释道。
“哼!”太史慈怒哼一声不再说话。
“那你以为谁人可前往?”刘辩沉声问道。
“臣以为,徐晃徐公明稳重有佳,若他前往必能万无一失。”郭嘉答道。
“徐晃何在?”
“末将在!”
徐晃站了出来,徐晃比起当初刚刚跟随刘辩时更加稳重成熟了,更有大将气质了。
“徐晃,你是最早跟随朕的一批人了,一直以来你鲜有立功机会,如今机会就在面前,你可要好好把握!”刘辩沉声说道。
“谢陛下,末将定不负陛下期望!”
“徐晃虽稳重,有大将风度,但终归不是青州之人,恐难以服众,所以朕决定派太史子义将军与徐晃一同前往青州,二人相互扶持。”
“谢陛下!”
太史慈本以为这次出征跟他无缘了,想不到刘辩给了他一个惊喜,让他高兴不已。
“谢陛下!”
“两位将军不要高兴太早了,朕虽派你二人前往青州,但并不会给你们一兵一卒。”刘辩笑道。
听到刘辩的话,太史慈二人瞬间沉默下来了,不过过来一小会也就释然了。
“陛下放心,我二人省得。”
徐晃说道。
“恩,如此便好,如今我幽州连连征战,钱粮短缺,再难以支撑起大军征伐了,而且北方胡人之乱,尚未有定数,所以朕不会给你们兵士,青州之行,你二人需相互扶持,共同抵御外敌。”
“末将遵旨!”
……
“启奏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沮授!”
“沮大人有何事啊?”刘辩惊疑的问道。
“启奏陛下,微臣自跟随陛下以来,寸功未立,却身居高位,此次青州之行,微臣愿协助两位将军一臂之力。”
“爱卿真有此意?”刘辩惊问道,刘辩,刘基,郭嘉三人商议的时候可没料到会有这一码。
“微臣所言,句句属实,乃臣肺腑之言。”沮授面容严肃,一本正经的说道。
“哈哈,好!”
刘辩大笑。
“爱卿之意,朕心甚慰!”
“能为陛下效劳乃微臣福分。”
“哈哈,朕本担忧公明,子义二人会因武人的性格而大大吃亏,如今沮卿主动请缨,正是解了朕的担忧。沮卿,智谋奇高,为人忠厚,有你相助,他二人定能通力合作,任务完成。”
刘辩将沮授大大的夸奖了一遍。
“陛下过奖了,微臣才能微薄,与朝中几位大人比起来相差甚远,但微臣定会竭尽所能,帮助二位将军。”沮授谦虚的说道。
“好,望你三人通力合作,即日启程,坐镇青州,共阻逆贼袁绍,朕在京城等着你们的消息。”
刘辩肃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