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堂内诸家臣,皆面有喜色。一想自己也是家臣,素利这便松了口气。

    主公之英明,远超故大单于!

    刘备巡视众臣,朗声说道:“素利、成律归,听令。”

    “臣在。”二人躬身出列,自跪堂上。一举一动,合乎礼节。看来这段日子没少下功夫。

    “命你二人为使。领麾下部曲,前往常道、韩城二城驻扎。”

    “喏!”二人领命入列。

    “阎柔、阎志。”

    “臣在。”阎柔、阎志皆少年英雄,还未取表字。

    “你兄弟二人,稍后启程。为常道、韩城二地,开荒种苜蓿。两地民众皆逃入临乡,荒地无人耕种,皆种上苜蓿。城中旧宅,亦可先行打理。”

    “喏。”

    待两人入列,刘备又冲两位家丞言道:“凡避入临乡之民,皆可用原先常道、韩城之宅院、田地,等量置换临乡各城宅院、田亩。原籍下田宅诸产,可向方城计吏调阅。”

    “喏。”

    换句话说。刘备将常道、韩城两地的宅院、田地全都置换出来,交由阙机、骨进二部。至于被封到东平舒城的弥加。则不着急。

    东平舒城在巨马水路下游。曾受海侵。城郭被毁,民众早已逃难。下辖一片野草荒地,少有人家。正合适放牧。待常道、韩城二地安置好,亦不迟。

    待众人入列,刘备忽问:“听闻大单于在时,鲜卑有控弦十万?”

    见众臣皆看向自己,素利这便直身答道:“然也。”

    刘备又问:“若临乡有民十万户。可纳十万鲜卑否?”

    素利五体投地:“足以!”

    刘备三问:“听闻乌桓‘贵少而贱老,怒则杀父害兄,却不害母亲’。不知鲜卑可有此风俗?”

    “塞外草原语言、风俗,大略相同。鲜卑亦是如此。”素利愈发恭敬。

    刘备笑着点头:“我家自立朝以来,便胸怀天下。对四夷多行包容汉化。如今临乡多雇鲜卑妇人,便是如此。”

    主公三问,皆有深意。

    一问,鲜卑最强盛时,不过十万户。

    二问,临乡十万户民,若每户雇佣一名鲜卑婢,足可纳十万户鲜卑妇、女。

    三问,鲜卑‘贵少而贱老,怒则杀父害兄,却不害母亲’。母亲、姐妹,皆在临乡。又如何敢轻言叛逆!

    正因临乡鲜卑婢风靡。才使得草原风俗大改。往日多行整族兼并,如今却只掠走女子。女子生活安逸,便会唤全家南下。部中人口不断减少。如此大量失血,别说南下劫掠,便是生存都难!

    对鲜卑婢风靡临乡,刘备并未阻止,便是此因。

    当然,此乃是从战略层面而言。多少显得有些冷酷无情。

    回归日常生活。鲜卑婢与定居在常道、韩城、东平舒城三地的家族,多加走动。互相往来,两家情感自生。又如何对姻亲、挚友,轻举刀锋?

    何须百年。一来二去,再行通婚教化,鲜卑便早早汉化。

    堂中众臣细细回味。方知主公此计之高妙。

    堪比史上最温柔的绝户计。

1。129 仁义之基() 
正所谓明以照奸。高薪养廉唯有明君可行。

    而能令四夷心向汉庭,乃因强权。

    待汉末大乱,三国鼎力,八王之乱后。中原积弱,本已汉化多半的胡人又纷纷叛乱。

    饥寒起盗心。

    抛除民族情感和阵营归属来看。黄巾之乱和五胡乱华,并无本质不同。都是一群吃不饱饭的农人、牧民,暴力反抗剥削压迫的武装斗争。

    故而,后世有人把五胡乱华,称之为‘五胡入华’。

    但这种偏犬儒的思潮,刘备却不敢苟同。

    即便从民族和解的角度来看,汉末胡人,还非我族类。至于后世融合,同为一家,也是后世之事。不能用后世时间线下的善恶判断,去反推古代时间节点的善恶。不同时间节点的历史,当按照该时间节点下的阵营归属去判断。

    用现代人的观点去反推古代,显然是不合理的。

    同理,古代历史也不应影响当下时局。

    同化的前提是强权。此,才是仁义之基。不然便是‘宋襄之仁’。

    自汉唐以后,中原文明再难行汉化,便因再难称强权。于是将同化主导权,拱手让与胡族。其结果……

    正因刘备有一缕灵识来自后世。才能有如此的眼界和魄力。

    大单于将赤鹿权杖转交给刘备。或许,正如两人当日在白檀城下的对话。他相信刘备,能给中原和草原,共谋一条生路。

    刘备的办法很简单。先吃饱饭。

    常道、韩城,各有城郭。城内居民亦时常修葺。城墙虽老旧,却未坍塌。抵御一般蟊贼足够。用来圈养牛羊也是够了。

    两位家丞遣人与逃难临乡的两地居民协商好,以临乡各城宅院、田亩,等量置换旧时田园。又与方城县官吏,交割劵书。两城田地,皆入临乡侯名下。

    数日后,素利、成律归,阎柔、阎志,率领精骑车队,浩浩荡荡,向二城开拔。

    素利、成律归行官道。阎柔、阎志走水路。一前一后,不日抵达。驻守城邑,改造房屋,播种荒地不提。

    数万鲜卑部民,还有大群牛羊,沿路南下。芒种后,北地正忙于麦收。官道两侧麦田,一片金黄。如何能过牛羊!

    收到刘备严令,弥加、阙机、骨进三部原地驻扎。待麦收完毕,才拔帐南下。抵达常道、韩城二地时,荒地已长满青草。收割后的麦田,亦种下苜蓿。

    许多林间、溪地旁,已用栅栏围城马场。附近还有与之匹配的草料场。

    帐篷无用。入城后,牧民皆分到宅院定居。牧草之王盛名,早已由南匈奴和右北平乌桓传开。号称一次播种,半生受用。待草长,便用割草车收割,与稻草一同混合青储。牛羊食之不尽。且极易长膘。说起牛羊。乌桓和南匈奴各部,已不再年年出栏。只售羊毛。年割两次,售卖临乡,获利颇丰。

    马匹金贵。此次南下,带不走的牛羊多有捕杀,马匹却尽数带来。好在临乡侯已命阎柔、阎志,将后院猪栏改成马厩。建成之后,两座城邑,便是刘备急需的牧邑。

    除去羊毛。牛奶亦将很快风靡邑中。

    先前南匈奴和乌桓距离楼桑皆远。鲜牛奶难以及时贩来。如今常道、韩城两地就在临乡周边。水陆通畅。鲜奶旦夕可至。不知草原牛产奶量如何。食用高蛋白的苜蓿,许有增加。

    且试试看。

    有西林牧民传授鲜卑牧民苜蓿种植、收割、青储、饲养,以及熟练使用各种机械。无需几位部落大人操心。将将安顿,这便与素利、成律归二人,悄悄出发。乘车轮舟经由八丈沟水,入南巨马水路,又入濩淀水。抵达南港。

    下船换乘舫车。一路行来,各种汉家器械令人望而生畏。再入临乡城。楼高成夏,花木成畦。宛如仙境。

    又入宫城,穿过睡莲清波。拾阶而上,脱靴入室。终于见到了正主。

    弥加、阙机、骨进,伏地行礼。口呼:主公。

    临来时,素利、成律归已将各种汉家规矩,细细说来。三人暗记在心,不曾有失。

    “三位免礼。”刘备笑着伸手。

    待三人起身,刘备命艳婢送上坐席。三人称谢后,各自落座。

    虽被封为乡侯,三人却遵从草原道义,奉刘备为主。略有差别,亦不过是将‘大单于’换成‘主公’而已。

    刘备又请出副伏罗氏。以大单于赤鹿头杖视之。

    三人皆洒泪。抬头见刘备面色如常,不禁悲声低泣。

    素利、成律归纷纷用胡语相劝。三人这才止住哭声。能让三个部落大人悲伤掉泪,足见此前饱受苦难。生活之艰。

    刘备这便开口:“先前各为其主,今后便是一家。乡侯封地不大,权且安身。待他日重回草原,定有重赏。”

    重回草原!

    三人闻言,这便以头触地,齐声道:“喏!”

    三人各有精骑千余。用好,当是一臂。用不好……当然,刘备又怎么可能用不好。

    各级官吏、刺奸贼捕、能工巧匠、蒙学授业,皆出自临乡。选鲜卑族中优良者为徒。如此言传身教,待能自行管理,便将临乡一干人等全部撤回。

    麾下精骑,亦分批前往演武场修习军阵兵法。学成再回驻地。

    两地民众可自行往来。便是想客庸临乡,亦无不可。一切皆可宽,唯有犯法不可恕。刘备严令三人约束部下,不得劫掠扰民。若有发生,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三人纷纷称喏不提。

    常道、韩城二城,基础尚好。改造不难。加上有临乡一整套的体系搭建,很快便走上正轨。方城县官吏担心的汉胡不和,争斗骚乱,并未发生。两地遍种苜蓿,播种、收割,与农人无异。马匹牛羊,皆圈养在厩牢之中。亦无过境,啃食青苗。

    天长日久。周围乡亭渐渐安心。各级官吏亦长长松了口气。

    比起方城县治,二城牧人更喜走水路,往来临乡各地。八丈沟水既敢称‘八丈’,自然极为宽阔。五百石车轮舟,都能畅通无阻。客舟往来,自当更加便捷。

    鲜奶,开始在临乡各地出现。乃牛奶、马奶、羊奶混合而成。

    一开始只有胡人喜食。后渐渐流传。

    湩(dong)酪,亦开始流行。

    《史记·匈奴列传》:“得汉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酪之便美也。”

    湩酪,便是奶酪。

1。130 南广阳城()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吃饱饭,是一切的前提。

    临乡所有的美好,皆建立在督亢粳米之上。北地一年一季的稻作,临乡上下皆严阵以待,不敢有失。便是此因。少君侯督造楼桑时,户户皆起仓楼,储粮甚多。正是知粮食的重要。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道理谁都懂,然而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