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年年修,却年年碎。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花相似。也难为段太尉了。
刘备在修造楼桑时,市中街道亦曾遭重车碾碎。后改成混入铜铁矿粉的加固陶管,这才经起碾压。
想到这里,这便去信右丞崔钧。让崔家商队贩运临乡水洗设施前来洛阳,想了想,又让侯府良匠随船前来,改造府中水洗喷淋设施。以临乡的技术规程来说,除去下水管网,需改造的地方还有很多。尤其是如厕。刘备仍在马车上解决,而不去后院茅房。
恩师终得返。
刘备这才得知缘由。
原来。立后大典之后,陛下便乘兴下令修建罼[bi]圭苑、灵昆苑。
司徒杨赐上书劝阻:“陛下应遵守历代先王制定的制度。先帝们左开辟鸿池,右兴上林苑,既不算奢侈,也不算十分节约,正好符合礼仪法度。而今多增城郊之地,辟为皇家苑囿。便要破坏肥沃的土地,荒废田园,把农民驱逐出去用来畜养飞禽走兽。不符合爱民如子的古训。况且现在城外的皇家苑囿已有五六个之多,足够陛下任情游乐,满足‘四季田猎’[春蒐[sou]、夏苗、秋狝[xian]、冬狩]所需。应好好回想一下夏禹宫室简陋,文帝拒建露台的本意,体恤市井小民的辛苦。”
司徒杨赐搬出文帝来告诫陛下,要多学习先皇爱惜民力,拒绝修建露台的崇高事迹。
皇帝听了深受触动。本已打算停止兴建。又询问侍中任芝、乐松的意见。二人回曰:“过去,周文王的苑囿,方圆百里,人们尚且认为太小;齐宣王的苑囿,方圆只有五里,人们却认为太大。现今如果陛下和老百姓共同享用,对政事没有什么妨害。”灵帝闻之大喜,便下令在城南小苑门外兴建二苑。
附近乡民皆被赶出家园,另行安置不提。
杨赐,便是先前把陛下与桓帝相比。被陛下称‘死后必引来大鸟’之人。
见过恩师。又见关门弟子刘晔。经年未见,知行倍增。已被破格录入太学。
建武五年[29年],光武帝在洛阳城东南,开阳门外兴建太学。明帝还曾亲赴太学讲经。顺帝永建元年[126年],对太学进行了重修和扩建。费一年时间,用工徒十一万二千人,建成两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所招学生称之为‘太学生’。太学生人数多至三万。熹平四年[175年],为了刊正经书文字,刻‘熹平石经’立于太学门外,全国各地来观看和抄录经文者,络绎于途。
太学生亦参与评论政事。清流党人亦以太学为基,与宦官争斗。深得太学生们的支持和响应。于是太学生亦成为宦官打击的对象。不少与党人有牵连的学生遭到禁锢。熹平元年,太学生被宦官逮捕和囚禁的达一千余人。
段太尉亦染太学生之血。故被党人所恶。
刘晔唤刘备大师兄。刘备亦叫他小师弟。
久居朝堂,恩师眉宇间颇多郁结。见到刘备,终得一笑。作为门下首徒,刘备自是最令恩师满意的弟子。这便破例问了许多家常。刘备将恩师走后临乡的诸多变化,娓娓道来。
听闻临乡广纳流民,人口已破百万。恩师甚喜。又问田亩可足够?
刘备便将圩田诸事,合盘说出。又说,今年已圩田六百万亩。明年或可得八百万亩良田。若以均产六石计,可入新谷四千八百万石。
足够百万人吃喝。
恩师甚是欣慰。
又道,朝政日非,君子更不能独善其身。若无掣肘,陛下身边皆是奸佞之徒,又岂能不受其蛊惑。正如此次兴罼圭苑、灵昆苑。若无司徒杨赐谏言,陛下必然大兴土木。最后虽亦兴建,可规模已比先前大为减小。看似司徒杨赐的劝谏未起到效果,实则不然。
刘备轻轻点头。
说着,恩师又提及西邸卖官。
问刘备,如何看待。
刘备想了想道:正如杨司徒之劝谏。虽未尽全功,却仍见其效。想必让陛下不卖官,几无可能。若因势利导,或许能将卖官鬻爵的影响降到最低。
恩师欣然点头:你且细细道来。
刘备暗忖片刻,这便将心中所想娓娓道来。
刘晔陪坐身侧,闻刘备所言,不禁暗自揣测。
见恩师目光看来,这便躬身说道:大师兄所言,或许可行。
恩师留饭。出门已华灯初上。
乘车回府前,恩师再三叮嘱。洛阳世家贵胄众多。不比临乡一地,切不可恣意妄为,意气行事。
刘备连连称是。
话说,本侯隐居在无人问津的殖货里,便是为少惹事端啊。
当然,若事端惹上我。
哼哼……
1。13 改造闾里()
阳嘉元年「132年」起西苑,延熹元年置鸿德苑。延熹二年造显阳苑。洛阳另有平乐苑﹑上林苑……如今又要造罼圭苑、灵昆苑。
洛阳附近苑园,竟有大半出自前后两位末代陛下之手。不错,可以的。
建成后的罼圭苑有二。东罼圭苑周一千五百步,中有鱼梁台,西罼圭苑周三千三百步,皆在洛阳宣平门外。
还是司徒杨赐劝谏的结果。可想而知,先前陛下规划的苑园,该有多宏大。
此都是后话。
趁正月旦会还有些时日,刘备这便加紧改造府邸。
附近虽多是操贱业者,却颇有资产。见前段太尉府邸,今高挂辅汉将军牌匾。左右便呼做‘将军府’。有手眼灵通者,得知乃是临乡侯的府邸,这便携礼登门。
刘备迎入府中,询问殖货里诸事。又赠送诸多回礼不提。
有一就有二。有二便有三。府上人来人往,宾客盈门。如此不出数日,刘备便对殖货里情况了如指掌。
因是前太尉府邸,后院不仅有马厩、兵器室、还有一个面积颇大的演武场。兵器室内封存着许多上好的兵甲,虽比不上临乡,却也称得上精良。张飞、关羽,日日演练。武艺多有精进。
不料兵器室还有密室。
两人对练时,张飞无意间击中武器架上一柄长戟,便有暗门开启。两人下去一探,只见密室内堆满了各式书卷,图册,还有许多西羌之物。急忙请来刘备。下去一观,如获至宝。密室所藏,皆与平定羌乱有关!
堆在角落里的数锭西域精铁,让张小胖欣喜若狂。这便要觅良匠,锻造趁手的兵器。
张飞、关羽,皆万人敌。自当兵甲齐备。
命人细细整理密室。将所有书卷、图册,手札,皆搬到书楼。留待日后空闲,再细细翻阅。
待临乡匠人赶来,估计要来年开春。水洗喷淋皆可忍耐。恶臭却无法多忍。这便与张飞、关羽去寻觅良匠。工坊皆在阳渠边。能借漕运之便。
打听到洛阳最有名的铁匠铺,刘备这便取来西域精铁,为两位义弟,锻造趁手的兵器。
出冶家,又去制陶作坊,定制陶水管。刘备将目的说出。听闻是要铺在殖货里。陶家这便说道,非铜铁硬陶不可。且胎壁要厚,器型浑圆,如此才能分担重车碾压之力。
刘备欣然点头,正是如此。
陶家又道,殖货里有两千余户,想要下水通畅,需全部更换,颇费钱银。
刘备笑答,可也。
收取足量订金,陶家便命匠人去实地勘测,计算用料。此乃罕见之大单。且刘备又限定了期限,陶家这便召集人手,又分与他家,整个洛阳制陶商家,皆为殖货里硬陶水管忙碌。
订完水管,又定下地砖。皆用上好青石,更换被重车碾碎的砖面。
七婢分管府中内外。少时跟随母亲、公孙氏,还有士异。耳濡目染,颇能持家。不出三日,已理的井井有条。便是两位义弟,亦多敬服。后院马厩良马众多。却无一匹能比上张飞的白蹄乌。张飞便要将白蹄乌让给关羽。关羽又岂能夺义弟所爱。坚迟不受。
两人一个急着赠,一个偏不受。僵持中,恰好刘备赶到。这便劝解道:“大丈夫何患无马?墙后便是马市,且去一观。”
“喏!”两人急忙称喏。
三人这便赶去马市。
洛阳乃是一等一的大都会。说是星空下第一都市,亦不为过。对刘备来说,处处透着新鲜。许多地方还来不及去看。比如安放在灵台大殿密室之中的浑天仪、地动仪。
无论如何,也要前去一观。
站在自家楼阁,环视着许多灯火辉煌,夜放豪光的华丽建筑。也是要抽空前往一探究竟的。国都洛阳,既有幸前来,定要观其全貌。
洛阳马市竟如此多驴。可见驴车的风靡。驴价比肩马价,却让刘备始料不及。
所幸不是来买驴,而是来买马。
牛马市中多是各地豪商,胡商亦多。刚进马市便被人认出。刘备抬头看去,正是南匈奴王一行。
这便赶去相会。
南匈奴王亦有商人常驻马市。听闻刘备前来为义弟买马。甚是好奇。这便问道:一路同行,怎未见两位义弟?
刘备知他说的是黄叙、太史慈。这便向南匈奴王引荐关羽、张飞。匈奴王这才得知,刘备刚到洛阳便义结金兰。不由暗叹,临乡侯果非常人也。再看两位义弟,皆豪勇之辈。
北地皆传临乡侯善识人,果真如此!
这便言道:“前有贵霜迦腻色伽王使者,因故卖马。通体一色,宛如彤珠,无半根杂毛。头至尾,长一丈,蹄至脊,高八尺。能日行千里,乃马中极品。”
彤珠,意指烧红的铁丸。《文选·潘岳》:“彤珠星流,飞矢雨集。”
刘备顿时来了兴致:“如此宝马,为何要卖?”
“乃因此马本是野马之王,桀骜难驯。贵霜迦腻色伽王本欲遣使献马,不料却无人可将其驯服。眼看正月旦会在即,便只能忍痛割爱。”南匈奴王答道。
刘备点了点头,又问道:“自班长史「班勇」后,我朝与西域诸国日渐疏远。霜迦腻色伽王为何不远万里,遣使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