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来时少用一天,四日后,商船抵达了老鸦渡。辞别耿雍,刘备乘小船返回了楼桑村。
刚到自家门口,就听群马嘶鸣。
侧耳细辨,除了自家的大黄马,果然还有一马。
推门一看,正是青駹马!
院中除了自家三叔和几位工匠,还有牵招!
“牵招!”刘备的喜悦全在脸上。
“刘备!”正拉着马缰的半大青年,这便将缰绳一抛,大步冲来。
“哈哈哈……”两人把臂大笑。
刘备前脚进,老族长后脚进。作为楼桑村的里魁,青駹马的出身来历,定要细细把关。不可有半分差错。
“阿母。”母亲和公孙氏正含笑站在廊前。刘备急忙上前问安。自己离家,幸有公孙氏相伴,护阿母周全。
“墩儿辛苦。”刘小胖平安归来,才是母亲最大欣喜。
工匠是三叔叫来。三叔是母亲唤来。两匹马在槽,互相多有争斗。母亲想把后院马厩,改建成一厩双槽。两马分而饲之。
汉时住宅的附属设施很多。常见的就有:厕、井、仓、灶、牛牢、马厩、羊圈、猪圈、狗圈、鸭栏、鸡埘等。
厕、井、仓、灶家中已有。
家中无牛,自然也就没有牛牢。也无羊猪狗圈和鸭栏。鸡埘中只有那只斗鸡。
三叔说,有良田百亩,岂能无牛?
也是啊。
牛牢也是要建的。
前院迎客,多有不便。后院空旷,适合建房。
这些都可先放一放。
把交易完成,才是关键。
刘备先付了一金的订钱。青駹马作价二十金。刘备还需再付十九金。
牵招说,此马乃是一位胡商所赠。来路清白,又有旁证。老族长作保,两人签字画押,母亲取来余资,完成交易。
此去路远,牵招又已无马。且怀揣重金,实在太过危险。刘备赶紧去信一封,将诸情向耿雍娓娓道明。又说牵招磊落,可深交。并请耿雍安排,许他随崔氏商船返回安平,云云。
一金知人心。
匹马交易,让刘备和牵招加倍信任彼此。
刘备掷金,牵招送马。遂成一段佳话。后在北地广为流传。
老鸦渡。
将刘备手书逐字看完,耿雍好一声长叹。多日来的负面情绪一扫而空。对己对友,再无遗憾。
“刘备能识人,我不如也!”这便起身,向崔家船队奔去。
“崔兄——崔兄——”
正录入最后一批船货的崔钧,闻声抬头。正见耿雍只手提袍,大步奔来。
“何事如此慌张?”
耿雍喘着粗气言道:“乃为刘备。”
听耿雍将刘备买马之事,细细道来。崔钧缓缓顿首:“好一个一金知人心。牵招,今在何处?”
“在刘备家。”
“那我便等他一日。”船队滞留,只为一人。崔钧亦有任侠之气!
“多谢!”耿雍长揖及地。
刘备家后院。
工匠们正忙着圈地划线。
牵招将青駹马的习性,细细道来。按照牵招的说法,砂一目实无大碍。马之平衡,是靠‘耳水’调节。又说从安平到涿县,一路奔跑如常。刘备深信不疑。
再说,刘备买来是充作种马,与黄骠马配对。平时只代步而已。
两人年纪相仿,问过方知,牵招长刘备四岁,去年拜同县乐隐为师,习文学字。骑术武艺乃为家传。颇通胡语。
与练习剑击的刘备不同,牵招习的是枪术。
公孙氏向母亲言道,两人意气相投,久必为刎颈之交。
难得牵招也是赤诚磊落的君子,这点母亲尤为欣喜。
翌日,早有小船来接。母亲和公孙氏起了个大早,为牵招准备了干粮蜜浆。牵招拜谢接过,和刘备依依惜别,乘船而归。
送走牵招,刘备将出门十日的见闻,向母亲和公孙氏,细细道来。又把崔尚书手书的果盒,呈给母亲。公孙氏言道,果仙冻和果冻一字之差,却身价倍增。
正因有个‘仙’字。
麻垫作为楼桑村的特产。果冻嘛,刘备还不打算公之于众。
家中藏金还余二十。
改建马厩实在是绰绰有余。
普通房宅一座不过万钱。更何况只是一座马厩。
新马厩,刘备准备建设成‘干栏’式样。
干栏又称高栏、阁栏。分两层,一般用木、竹、石料作桩柱。上铺楼板和墙壁,下层无遮拦,墙壁也有用砖、石、泥等从地面砌起。屋顶为两面坡顶,覆以树皮、茅草或陶瓦。上层住人,下层用作圈养家畜或置放农具。此种建筑可防蛇、虫、洪水、湿气等的侵害,主要分布在气候潮湿的地区。
刘备建高栏马厩,不是为了防蛇虫湿气,乃是为了在下层堆放草料。
拆除地上部分,在原有地基之上,用青石建起四角桩柱。厚木铺板,四面用汉砖堆砌。盖为两面坡顶,设‘披水排山脊’,马厩分前后两部分,前设横廊,置卧棂栏杆,当中开门,两个坚木马槽分列门旁。后为马厩,马间、厩床等一应俱全,一厩双槽,暂将两马隔开防止撕咬。
下层亦四面砖墙,侧后留门。内中堆满草料,当中置一铡刀,用于铡草。
忙忙碌碌,秋分后,族人忙于小麦播种。
先前修翻车引水,建陂渠灌溉。刘备家后辟的几十亩区田,正好一起播种。
家中女婢、仆从,一概没有。虽说这个时代,蓄养家奴已是常见。刘备还是有些不适应。所幸同族者众,临时雇来也还够用。
百余亩水田,稻苗长势喜人。稻花香浓,不日便可收割。
老族长下田看过,说百亩稻,怕是有千石!
一亩能有十石?产量实在是惊人。须知种麦,良田一亩只得三石。如今清溪水大,掘渠引水,将楼桑村的旱地皆改成水田,必获大丰。
这一切,都等刘备家收割后,再说不迟。
1。37 人主之风()
稻作大致分备耕、种植和收割三个阶段。
宗人经过一季劳作,对稻作已大为熟络。只需再种个三五年,水稻就能遍植楼桑,令涿县刘氏丰衣足食。
寒露前,又有故人来。除了大包小包的耿雍,还有崔家船队的崔钧。耿雍所带多是杂书散卷。崔钧却携厚礼而来。整盘的金饼,刘备坚辞不受。唯有一札散落的手稿,让他爱不释手。
手稿书于娟,白底黑字。一列列匀整的汉隶,看的他甚是欣喜。
此便是未能著于书上的坞堡攻防!
《四民月令》得此,才算周整!
见刘备爱不释手,崔钧不由想起临来时,从叔崔寔的叮嘱:刘备轻才重义,又善识人,有人主之风!
如今所见,果真如此。
遂打定主意,与他真心相交。
在后院槽头亲眼见过青駹马,耿雍终是全信。牵招果真来过。
送走二友,刘备生活归于正轨。
名篇越背越多。双手剑击越发熟练。
当然,母亲若能和蔡琰一样,熟记名篇四百。刘备还有的学。
建好马厩,刘备又改建了谷仓。拜访了崔家田庄,又细细研读了《四民月令》,刘备暗暗决定,将自家宅院,改建成一座小型坞堡。
因何在墙上建楼阁,刘备终于懂了。
这个时代,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法。房子不是想建就建,更不是想怎么建就能怎么建的。
如《礼记》:“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就是对房屋下的基座,设定的等级。大体来说,不同等级的人群,享有不同等级的权限。
高贵高贵,便是指‘以高为贵’。
古法今用。然,正如汉律对城墙和宅邸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却忽略了组合建筑!
比如墙上建阁!
许多豪强地主家的庄园,在墙上四角另起楼阁。墙桓和楼阁加起来的高度,远超汉律!因何能成?盖因无法依律执行!
墙不逾制,楼也不逾。墙上建楼逾不逾制?
两说。
此中还有一点:宫、殿、堂、亭、台、楼、阁、轩、斋、榭、廊。这些建筑都是不同的!
有些建筑晚与律法出现,律法又岂能未卜先知!
加之对编户齐民的住宅用严格的限定:每户宅地规定九百方步,其中屋舍不过占一百二十方步。随着家中人口渐多,大小被困死的房屋只能向上拓展。
汉代民宅,多是两层,就是明证。
既如此,何不把重檐堂屋,改成——楼?
这些都不急,闲暇时,再做计较。
霜降后,稻田开始收割。
连枷、踏碓、飏扇,诸多农具,匠人早已造齐。
百亩水田,稻香扑鼻。
雇族中劳力收割完毕,打谷、扬糠,堆入谷仓。刘备细算,亩产竟有八石!
即便脱壳为米,也比麦多!
举族雀跃。
十二月,桓帝驾崩。于是永康这个年号,只有六个月。
桓帝去世,窦皇后称皇太后,即与父亲窦武临朝定策,迎立解犊亭侯刘宏,是为灵帝。
建宁元年,正月。刘宏仪仗抵达洛阳城外夏门万寿亭。窦武率文武百官迎接。次日,刘宏继位,改年号建宁,以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及司徒胡广三人共参录尚书事。追尊父亲刘苌为‘孝仁皇’,陵墓为‘慎陵’,母亲董氏封为‘慎园贵人’。大将军窦武因定策刘宏继位有功,其族人加官进爵,从此窦氏外戚权倾一时。窦武依赖太傅陈蕃主持朝政,陈蕃大量启用在第一次党锢时受罚之士人,并合谋铲除宦官。
桓帝驾崩,举国哀恸那是假的。
不知有多少人在暗中弹冠相庆。
然,对于涿县刘氏,这一年的祭祀却要肃穆许多。
正如《四民月令》所载:“正月之朔,是谓正旦,躬率妻孥,洁祀祖迩。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