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庭二楼寝室。绾儿姐引窦太后入内。尾随而来的内官,却被七姐妹横眉冷眼,拒在门外。心中不禁又想起五官中郎将故事。哪敢争辩。这便自跪廊下,耐心守候不提。
密室门缓缓开启。
母女见面,窦太后如何还能忍耐,不禁泪洒当场。
母女相拥,嚎啕恸哭。
女道洒泪起身,闭合暗门。
终绝了这人间回响。
1。80 喜讯传来()
待窦太后返回,董太后这便起身罢筵。
董太后饮酒虽多,却未大醉。奈何已到极限,再饮便要醉倒不起了。刘备起身相送,董太后执其手,眼神迷离,气息如兰。言语间,颇有未尽之意。让刘备与五官中郎将等人,多多走动,互相亲近。云云。
刘备连连称是。
搀扶出门,送上马车。一行人呼啸而走。刘备这才缓缓起身,长出一口浊气。
窦太后虽补过妆容,两眼红肿又如何能瞒过有心之人。好在今日刘备并未露出马脚。便是起疑,也多半会以为窦太后触景生情,乃至人后落泪而已。
为何?
今日宴饮。董太后、何皇后,皆有亲族在侧,只有她孤家寡人。恰逢宗亲外戚齐聚一堂,推杯换盏,席间热闹非常。触景生情,如何能不流泪。
董太后及时罢筵,也有顾及窦太后之意。生怕她举止失仪是其一。暗中与刘备诉苦,引人怜悯是其二。总之,既拉拢窦太后,又不让她再起势,才是董太后真实所想。
禁中诸事,刘备并不想置身其中。
今日之所以如此行事,不过是义之所向。既答应让她母女相见,自当尽人事。至于后事如何,且听天命吧。
诸母和女道,还有质舍的那位主事,需尽快遣回临乡。
引窦太后上二楼如厕,亦未有不妥。刘备府中布局,皆如临乡一般无二。盥洗室设在房内,清洁卫生。不然董太后也不会一眼就看中了‘冷暖水洗’商肆内的水洗水暖喷淋灭火诸器。
不让内臣靠近也合乎情理。女人如厕,你一个不男不女的家伙进来干什么?
送走天家三后。刘备虽举止如常,却一直暗中戒备。所幸,无论是黄门令左丰,还是恩师等人,皆无不利消息传来。此事就此作罢。
宴后三天,主簿贾诩,便引一人前来。
只见此人身长近九尺,孔武有力。相貌堂堂乃壮年虎将。刘备甚喜。
问其名。
贾诩答曰:武威姑臧人,段煨,字忠明。与凉州三明之段,为同族兄弟。
刘备大喜,当即拜为西域长史府功曹史。
段煨这便请刘备屏退左右,密报曰:段太尉生前,曾将食俸定期分发给麾下伤退老卒。这些老卒如今皆散落在凉州境内,或可一用。
刘备细问方知。段太尉食俸,便是经由段煨等人,足量发放给麾下老卒。
段煨此来,亦有求于刘备。段太尉生前,曾食一万四千户。然而自己的宅邸,却藏身在殖货里之中。原因便在于此。大量的食俸皆用于发放给历年灭羌作战中伤残或是退伍老卒。
段太尉之所以要去阿谀宦官,想保住食俸官位。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为了供养这些伤残老卒。
也因阿谀宦官,段太尉终饮恨囚牢。百战老卒再无人供养,生活日渐艰难。又恐羌人寻仇,故多隐姓埋名。平日只有段煨等少数人,知其底细。
刘备一声叹息。原来还有此等隐情。
见段煨欲言又止,刘备这便问道:“可还有难言之隐?”
由主簿贾诩代为进言:“忠明想问主公,能否妥善安置这些为国尽忠的百战老卒?”
“可也。”刘备轻轻点头:“日常抚恤,便由金水赀库足额发放。待平定西域,再酌情迁徙,令其老有所依。”
段煨闻言,竟涕泪横流,跪伏在地:“主公大恩,段煨无以为报。只求肝脑涂地,效死阵前!”
刘备这便伸手扶起,好言宽慰。
见贾诩亦频频拭泪。这便心中了然。
贾诩曾说,自己平生最钦佩之人,便是平羌乱的段太尉。和灭鲜卑的刘玄德。如今看来,此言非虚。
让史涣领段煨到后院歇息。刘备这便问道:“如何妥善安置平羌老卒,文和可有良策?”
贾诩答道:“主公若能扫平西部鲜卑,可表段煨为戊己校尉。”
刘备欣然点头:“善!”
戊己校尉置于西域,掌屯田事务。让段煨率领平羌老屯田西域,再合适不过了。
一直陪坐再侧的李儒笑道:“那时,主公可表张猛为西域长史。十年之内,西域可安。”
两位主簿果然大才!
只需稳住西域诸国十载,待刘备腾出手来,便可一劳永逸,解决西疆诸患!
万事俱备,只需等临乡船来便可启程奔赴西域。
一万石名产船队尚未抵达。便有临乡六百里家书送到。言,发妻公孙氏五日前诞下麟儿,母子平安!
刘备不等书信看完,便狂喜而起。绕行书房数圈,若不是被两位主簿拦下,尚不自知!
“恭喜主公,后继有人!”李儒大喜跪地。
贾诩亦随之跪地。脸上已有泪痕。
刘备亦含泪笑问:“文和近日为何如此多泪?”
贾诩拭泪而笑:“只因心随意动,感同身受耳。”
刘备乃为仁主。待人赤诚,别无坏心。两位主簿耳濡目染,加之人生境遇早已天翻地覆,较先前更是云泥之别。故而,亦多了些人情味。这和穷生jian计,富长良心是一个理。以前怀才不遇,四面碰壁,处处树敌。如今在临乡侯麾下,身居高位,才智得舒,百官皆以礼相待。身份境遇不同,心境自然也大大不同。
话说,曹魏若不是弄个九品中正,彻底断绝寒门庶子的仕途之路,五胡又岂能久据汉土。一啄一饮,莫非前定。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很快消息遍传府中。七位小姐姐亦喜极而泣。两位义弟更是嚷嚷着不醉不休。连带着杨奉、徐晃一种门客,亦跃跃欲试。
须知,刘备后继有人,不仅是个人之喜,更是整个临乡之喜。
临乡虽辖地不过三百里。却活民百万。今年圩田继续深入,多城接连大建。流民纷纷来附,南部数城或也将破万户。欣欣向荣,局势一片大好。
若刘备凯旋而归,辖地必将再扩。眼看乱世将至,为保临乡一方乐土,拯救万民与水火。刘备势必南征北战。若无子嗣。一旦遇险,后继无人。临乡大好形势,瞬息崩盘。
此事可比小霸王盛年殒命,无奈传位其弟。若非长子年幼,无法继承大业,又何须传位给孙十万?从此困守江东,难有寸进。
开疆辟土,还看诸如小霸王这样的豪雄!若只做一守家犬,老死于榻上。徒令天下扼腕长叹。又何必生出此等英雄?
论天下英雄,使君与操当仁不让。
刘备年方二十有一,还是虚岁。便有子嗣蔓延为续。绝对有百利而无一害。
1。81 夜入太仓()
公孙氏所生,乃是嫡长子。
《三国志·蜀志·先主甘后传》:“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随先主於荆州,产后主。”
话说,刘备之所以将寇封认为义子,与早年间“数丧嫡室”的经历不无关系。为何是寇封,正因名中有‘封’字。和刘备夭折的长子刘封同名。刘备见寇封性格刚猛,气力过人。颇有武艺。心想。若长子健在,或也如寇封这般。便动了认子之念。
如今刘备贵为列候,辖地三百里。邑民过百万。兵精将猛,医学馆还有华佗坐镇。嫡长子岂还能夭折?我都不信了……
话虽如此,刘备却也不敢丝毫怠慢。这便去信发妻公孙氏,让她好生调养,不必事必躬亲。家中诸事皆交给母亲和家令士异打理。临乡诸事,皆放手给两位家丞,以及一众官吏。切莫伤身,诸如此类。
又分别去信母亲、士异,两位家丞。叮嘱再三。务必要照顾好妻儿。公孙妍孤苦无依。刘备便是她至亲之人。如今二人血脉相连,公孙氏终有依靠。那些觊觎她正妻地位之人,亦可死心。如前所说,时下母凭子贵。公孙氏再无后顾之忧。
临乡侯喜得贵子的消息,不胫而走。殖货里左邻右里纷纷登门祝贺。朝中百官随之闻风而动。便是禁中,不出三日亦尽知。两位太后、何皇后,还有陛下,纷纷遣人来贺。赐下许多宫中之物。刘备叩谢天恩不提。
趁何大匠来贺,刘备便以千枚马蹄金饼相赠。刘备未说,何大匠亦未相问。双方心照不宣。何大匠携金自去。翌日便被诏封河南尹。此乃为大将军铺路。何后这一千万钱,必定‘每个子儿’皆要花在刀刃上。
话说把国事当成生意来做的陛下,碰到出身商贾的何皇后,当真是绝配啊。
皆知临乡侯不日便将远赴西域。百官宴请不断。甚至一日数宴,两位主簿亦难以招架。刘备这便命两位义弟,杨奉、徐晃等人随行。便是两位新晋任命的西域长史府功曹段煨、兵曹张猛,亦频频被拉出去挡酒。
百官所问,自是西域诸事。
皆想从各人口中探知一二,临乡侯疏通西域大计。
此事确实为难。话说,除了两位主簿,便是关、张两位义弟,亦不知其中关窍。
问急了。张飞环眼一瞪:干就完了,何必多问。
不日便收到发妻手书。言家中一切如故,母亲身体康健。自己也无大碍。嘱咐刘备善加保重。又说待调理好身体,再为夫君开枝散叶。家中七婢亦多多善待。能寻到各自出身最好,若寻不到亦无需勉强。尽数收入内室,勿让七婢空耗年华。
说起七色婢的出身。前次开市典礼,大内官曹节说已有头绪。已过多日,却不知理清没有?
这天深夜,忽有一小黄门投书门前。不等史涣来问,便匆匆离去。
史涣检查无误,这便将书信呈报